武帝嘉靖 第十一章 大明积弊

武帝嘉靖 神晤 武侠仙侠 | 传统武侠 更新时间:2019-12-3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正德本是随口问了高凤一句,不想有如此内情。山西三镇共计二十万大军,据城而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还向朝廷求援,实在贻笑大方。

难道当年也先不仅击溃了大明军队的野战之力,也毁掉了大明军队的敢战之心?

刘瑾、马永成二人听闻正德皇帝的询问,心里也是百虑千转。

沉默,沉默,死寂,死寂。。。

环境逐渐变得压抑,正德的眼神也逐渐阴冷。他想不到,自己引以为心腹的内臣居然也会因为某些忌惮,而对自己的询问沉默以对。

实际上,刘瑾、马永成,包括正德身边的高凤都知道原因,甚至高凤故意说出山西三镇的兵力,也是为了打击刘瑾、马永成。

他们陪伴正德长大,从太子到皇帝,甚至正德的性格,这事不深究是不可能的。

若是刘马二人不说,皇帝会因此恼怒,若是说了,外臣必会痛恨两人,冠以蛊惑皇帝的罪名,杀之也不无不可。

刘瑾、马永成都在思虑,计较的失。为此,马永成的气息都有点紊乱了,刘瑾倒是修为了得,依旧平稳如岳。

“混账,还不如实细说,还要朕等你们吗?”正德愤怒了,真是不知道谁为主,谁为仆。

“陛下恕罪。”刘瑾、马永成二人立马离开凳子,跪在了正德身前。

官场的人,总会左右逢源,谁强就会往谁身上靠。如今,在百官与正德皇帝两股势力之间,两人自然而然体会到正德的强,而他们本身与皇帝捆绑在一起,心自然向着皇帝。

当正德的愤怒表达出来时,他们就知道了正德的决心。实际上,向他们这样的人,世间屡见不鲜,想做什么想干什么总需要人去推一把,这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心理。

马永成身为东厂提督,探子遍布天下,庙堂、江湖、边塞、番邦都有他们的身影,每日收录情报数以万计,自然轻易知道山西三镇真实情况。

只听马永成沉声说到:“启禀皇爷,大同、宣府、太原虽然兵员合计共二十万,却只是在册兵员,能战之士却不足一半。”

“太祖皇帝制定卫所规定,内地军户九分屯田,一份备战,边塞军户八分屯田,两分备战,如今天下承平日久,内地军户早已经成为农夫,不能战斗,边塞军户稍好,有一定战力。”

“然而,军户登名在册,一生不销,导致这二十万军队中充斥着大半年老体衰之人,三镇可战之力不足。”

刘瑾高凤二人听完马永成所说,心里一阵鄙夷,本以为他会给正德爆点猛料,想不到居然只是一些官方原因。

正德也是聪慧之人,听完马永成所言,稍加思索便找出疑点。

“虽是老弱,却恃坚城之利,如何不能守,莫说在册兵士敢不听军令。”

马永成心里咯噔一下,不听军令,他们都跑了怎么听军令。但他不敢说出口,只能讷讷说到:“臣不敢说。”

正德从小虽然好兵事,却不知大明的兵事实况,见马永成有所隐瞒,顿时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如何不敢,堂堂帝国东缉事厂提督,害怕何人甚于怕朕?”正德皇帝说出此话带着一些狠色。

“皇爷,臣只怕说出来,皇爷降罪于臣。”

“敢言有罪,不言死罪。”正德并没有许诺什么说之无罪的话,只是从嘴里蹦出这冷酷的八个字。

房间内的其余三人,骤然感觉到帝王之威,其冷酷、霸道难以言表。

就在这时,刘瑾的声音响起来。

“皇爷,臣有言奏。”语调依旧是平日的不卑不亢、不急不慢、不慌不乱。

“准奏。”正德见刘瑾站出来,心里有了一丝满意。

“臣遵圣谕。”刘瑾严守礼节,先向正德报礼。

“臣读《道德经》一书,上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又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明边防军事非一朝一夕所致,实乃百年积弊,此病根也不仅仅只限于边疆,内地诸卫、都指挥司,乃至皇城禁军都存在此症。”

刘瑾说的有点晦涩,但正德也听出其中有大事。

“刘卿,直言无妨。”

“皇爷,大明军队的病症可直言为两字——冗兵。据微臣了解,山西三镇中,太原镇能用之兵不过两万,而且战力几无,多为老弱。大同能用之兵三万,宣府能用之兵四万,若是剔除老弱,精简壮勇,宣大合起来差不多五万。”

“如此,面对达延汗五万铁骑,边镇才不得不求援。”

当事实被说出来,反而会让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帝国近二十万大军的窗户纸被刘瑾捅开,居然只有五万人有一战之力。

正德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何以至此。”正德尽量保持内心的平静,轻声问道。

“皇爷,大明军队以卫所制为本,卫所制的根本却是土地。大明初年,人口因为战争而锐减,太祖又鼓励开荒增亩,大明的土地是相当充盈,而且太祖铁腕治国,官府效率和清廉居历代之冠,使得大明军队制度得以彻底实行。”

刘瑾一边娓娓道来,一边不时的观察正德的脸色,见正德一幅欲知的表情,就继续说到:“可是,土地有限,而人口增长不知几何,军户土地就那么多,随着子嗣诞生,下一代的土地必然不断缩小,不得以,有的军户,只将土地留给长子,其余儿子只能出去谋事。”

“边疆土地贫瘠,产出少,又不时发生兵灾,实在难以养活家人,于是送永乐年间开始,就有大量军户逃籍,宣德八年的档案统计,逃亡军户就达到二十万户,现在更不知繁几。”

刘瑾把帝国的弊病直白的说出来,让正德为之一震,他从未想过,在百官定义弘治中兴局面下,帝国如此大的弊病却从没有拿出来说过,更没有着手解决。

“你的意思是,边疆军户大量逃亡,而各个军镇的总兵依旧以洪武永乐年间的兵额数目拿饷?。

“是的,皇爷。”刘瑾答到。

“那内地卫所呢?内地土地比边疆肥沃,环境安定,百年难有兵灾,太原更是山西首府,为何太原镇能用之兵远少于边疆军镇。”

边疆土地贫瘠,军户难以生存,逃亡情有可原,毕竟民以食为天,而且近些年蒙古势大,北疆不安全,边民十不留一,何况军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7 5:36:1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