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十六 东风不与周郎便

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红杏尚书 同人小说 | 小说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1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赵祯近来心情似乎不错。

“陛下,太常寺的编钟,罄,年岁深远,累经采饰品,用铜绿,胶墨涂染,填翳字号,以致全无声韵,又破损者颇多,恳请陛下差选臣僚与判寺官员,集本局通知音律者,能考击律准,定夺声韵,好过被废庭中。那些破损的钟磬,愿陛下恩准将其送往造作处添修抽换。”时任判太常寺龙图阁待制燕肃上前建言道。

赵祯素爱音乐且有造诣,宫中人尽皆知,闻言即道:“此事,爱卿何不早说。只是,这校准音律的差事,朕派谁去好呢?”

宋绶上前道:“礼官宋祁,一向洞晓音乐,陛下可差此人前往。”

“倒是听说他有些音乐见识,就他了。”

“谢陛下。”燕肃拜谢,退回班中。

侍郎李照见状,上前奏道:“陛下,臣观太常寺的编钟大小,轻重,厚薄,长短,并无差降伦序之法,又加以铜锡不精,声韵失美,大者则陵,小者则抑,非中度之器。陛下,何不命人试铸编钟一架,使大小,轻重,厚薄,长短合乎古法,再命礼官度量律准,如此一来,音必协和。”

“李爱卿所言甚是。朕这几月,也常觉宫中雅乐失觉,每每内外宴游,皆勉强入耳,不得朕心。既然今日提及此事,依朕看,仅修乐器未免枯乏,不若趁此机会更定尺律,编修乐书,置太常寺收藏备用。众卿家以为如何?”

众臣多有附和,“陛下圣明。”

赵祯大喜,又道:“朕记得早几年,朕曾问王曾,古今之乐有何异同?王曾告诉朕,古乐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鬼神,听者莫不和悦。今乐则不然,徒虞人耳目而荡人心志。故此朕早有意重制礼乐,复制古法。眼下朝中无事,可借此机会好好再造一番。”

李照借机道:“若陛下不弃,乐器再造之工事,臣愿效犬马之劳。”

“哈,李爱卿既有此心,试铸编钟之事,就由你来负责好了,若当真合乎古法,日后可做宫中律准,以校众器音色。”

李照心头暗喜,“谢陛下垂恩,臣必竭心尽力不负陛下。”

赵祯喜看众人,俄而道:“今日若无他事,就早早散了吧。”

话音未落,只听一人喊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吕夷简目光后瞥,说话者,正是范仲淹。

赵祯在众臣中扫一眼,看向范仲淹,笑道:“爱卿,有何事?”

范仲淹出到列外,走上前,躬身道:“陛下,礼乐再造之事,可否搁置暂缓。”

“哦?这又是为何?”

“陛下,冀北眉州之急虽解,朝中却并非无事。陛下不可就此将心思放在重制礼乐之上,西北之患犹在卧榻之侧。”

赵祯如被人当头一棒,噎坐在那里。

侍御史韩渎冷笑道:“范大人,西北军事朝中谁人不知。陛下这会儿不过是暂缓过去几月来的忧思,论及礼乐换换心情,哪有您这样一板一眼的?”

赵祯被范仲淹的话冲得兴致凉凉,闻听韩渎的话,心中更是忿闷了些,却是忍了些下去。

“是啊,范爱卿,今日只是议及此事,西北之事,朕岂敢不放心上呢。”

范仲淹又道:“陛下,臣非不知体贴陛下心神疲倦,只是据流星马回报,西北李元昊近日来常与诸藩来往,又意欲娶辽国契丹公主以结亲好。陛下,李元昊比之其父李德明,精明诡诈,西北军防之事,不可大意。”

赵祯语塞,“这,朕,朕明白。”

“哼,不过是一时论及礼乐,范大人又扯出这些个扫兴的话来。元昊小儿,自负其名,我堂堂大宋,岂有惧他之理?军防之事是事,礼乐之事就不是事了吗?”

范仲淹看过去,说话的乃礼部侍郎李行中。

众人又看李行中,只听李行中道:“自古先贤有言,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既有祀,则必需礼乐。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实乃国家幸事。陛下乃明君,又不曾纵情声色,范大人何必总拿那般人臣师表之态来作人。”

范仲淹扣拳紧握,冷声道:“且不说上有所好,下必趋之。自古改乐制器,非数月可成,且耗费甚广。陛下若有制乐修谱之心,非投心注力则不可成事。自昔人君流连荒亡者,莫不由此。何况天灾虽去,人祸犹在,当务之急,须整饬武备,西北军情……”

“西北西北,西北是李元昊带兵打了过来了吗?范大人何必动辄开口闭口的西北,说话没个时候。”

众人再看,说话的乃枢密院事陈执中。

“陈大人,难道要等到兵临城下之日才是时候吗?”范仲淹反问道。

“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宋养的恁多兵马,难道就是那庙里的木鱼儿,任人敲打的主儿吗?”

范仲淹不欲与他争辩,转身看向上首的赵祯,赵祯沉默看他。

须臾,又有人上前道:“陛下,臣以为范大人所虑不无道理。”

众人又看去,说话的,却是包拯。

赵祯难得见他开口,便问道:“包爱卿有何看法?”

包拯躬身道:“作乐之源,为致治之本。倘若国泰民安,政令平简,民物熙恰,海内击壤,人人鼓腹以歌太平,斯乃治古之乐,又岂是造制礼器,精进乐法这等事能比得上的呢?”

赵祯恍悟,继而点点头,众人默然。

范仲淹看向包拯,包拯以目示意。

散朝后。

吕夷简眼看着范仲淹满面春风地同包拯一同走出宫门。

几位大臣见他站在那里,走过来打招呼。

“吕大人,今日朝堂上您怎么一句话也没说,风头尽叫那两人抢去了。”

几人你点一头,我和一句,吕夷简却并不理会,静静地看着前面那二人的身影。

“管家。”一句吩咐,吕府的管家忙招呼了轿夫跑近前去。

“老爷,上轿吧。”

“跟上前面的人。”一声命令,管家自然理会他所指,忙指了指前面,轿夫加急脚力,快步跟了上去。

“今日若不是希仁替范某说话,范某只怕又要得罪些人了。”范仲淹看着旁边的人戏一句。

包拯笑道:“原来希文兄也有怕得罪人的时候?”

两人相顾而笑,范仲淹叹道:“希文非铁石顽心,不知世故之人。”

“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最难得。贤兄莫要以我的玩笑话见怪。”

两人相谈正欢,吕夷简的轿子已经走近了来,包拯拉住正同他说话的范仲淹,范仲淹转过头看去,知道是吕夷简的家仆。

吕夷简并未下轿,掀起了侧边的小窗帘子,朝范仲淹投去一瞥,目光深邃。

范仲淹不明所以地看着他们从自己眼前经过,少顷又见吕府的管家跑了过来。

“范大人,我家老爷命我传句话给您。”

“请讲。”

老管家笑道:“我家老爷说,待制侍臣,非口舌任也。”

包拯闻言,看向范仲淹,那人望了望走在前面的那顶轿子,须臾道:“烦请管家回禀吕大人,论思政,乃侍臣之职,余敢不勉。”言毕拂一把袖子,甩身离开。

包拯觑一眼老管家,随即跟上前面那人,笑而不语。

吕夷简得了回话,轿子一下一下的轻晃着,晃得他眉间略略不适,干脆闭上双目养神。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欧阳修这些日子过得十分惬意,馆阁校勘一职有幸令他泡在卷帙浩繁的书海里,每日皓首穷经,只为与诸同僚共同筹备编纂《新唐书》一事。

“夫君,你作这首词,是不是又在调笑妾身了?”胥氏坐在窗前,手捧着欧阳修新写下的这首《南歌子》。

欧阳修取过眉笔,朝她走了过来,笑道:“夫人,待为夫今日为你画眉可好?”

胥氏掩嘴含笑道:“从来只听张敞画眉,却不知欧阳学士也好此事。”

“哈,夫人莫打趣,待我试手一番。”

夫妻恩爱,你侬我侬,闺阁情趣,倒羡煞旁人了。

二人正在絮话间,只听屋外有几声喧哗,夫妻面面相觑,欧阳修朝外喊道:“管家,外面是谁来了?”

管家跑进外室道:“大人,胥偃大人来了。说是今年深秋怪冷,送些夫人往日里惯爱穿的用的,说夫人怕冷,叫给备着。”

欧阳修忙站起身,看了看妻子,又看管家笑道:“既是岳父大人来了,何不早些报来。快,去准备些茶点接待。”言毕放下手中的眉笔,携了胥氏出来,相迎胥偃于庭中。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女儿给爹爹请安。”

胥偃见他二人走将出来,乐不可支,忙走近几步将他二人扶起。

欧阳修笑道:“有劳岳父大人挂念,不知岳父吃过早茶了没?小婿已命管家先备早点……”

“无妨无妨,我此来只是给你们送些护暖的衣物。若水自小身子骨弱,禁不起寒,永叔,你可得多念着点。”

胥氏脸红作一片,欧阳修揖手道:“小婿谨记。”

几句寒暄已毕,翁婿相携走入室内,纷纷落座,管家早已送了茶点来。

欧阳修边为胥偃递过一盏热茶,边问道:“岳父大人,听闻昨日朝会众人又闹了些吵,所为何事?”

胥偃皱皱眉,怨一声道:“还不是因为那个范仲淹。”

欧阳修皱眉,“范大人怎么了?岳父如何有些不满?”

胥偃放下杯盏,冷哼道:“就他成日里说这里不好,那里不是。官家自小爱音律,人人皆知,想着近日来朝中无甚要事,便提起了重制礼乐的事,太常寺里那群官员也正有这些个心思。范仲淹倒好,硬说这些事不打紧,要议论西北的军备事宜,尽说那扫兴的话。”

“岳父,范大人也是为国考虑,官家应理解才是。”

“理解,官家自然理解。连句责备的话也没说。但谁看不出官家的脸色。就他范仲淹是根木头。”

“依小婿之见,范大人可不是什么木头。必然是西北军情有所变故,叫他十分担忧了。”

“哼,难道这满朝文武就只有他范仲淹一个人了吗?成日里提意见,说看法,听得人烦。”

“范大人所提之事必为国事,即为人臣,此乃本分,岳父何苦如此埋怨?”欧阳修不明白。

胥偃看他道:“非我埋怨,而是依他这较真的性子,迟早会冲撞了朝中几位大人物。”

“这话说的,他当初连太后都敢冲撞,只要是做对的事,别说什么朝中大人物,就是官家也难免。前殿里那些个大臣,只要行得正坐得端,自然不会被范大人说了去。”

胥偃看自己女婿一眼,不满道:“你似乎很喜欢他?”

欧阳修看他,目光肯定。

“你最好离他远点。”

“为何?”

“哼,迟早你会明白的。”

欧阳修心头微堵,自己手中的茶,凉了几分。

“永叔在家吗?”

院子里又来了人,却是尹洙和王质。

欧阳修走出去相迎,胥偃见他几人在庭中絮语,转身进了内院,叫了女儿来闲话。

王质见院子里摆着几件抬东西的物什,疑惑道:“今日永叔是不是有客,我二人或许来得不是时候。”

王质掂了掂手中的几坛酒,尹洙也识趣问道:“若是如此,只好下次相邀了。”

欧阳修正因同老泰山适才几句辩嘴闷着气,又见胥偃似乎并无相见他二人的意思,便自做主道:“客已回,走吧,今日我们出去小酌几杯。”

王质笑道:“小酌忒吝气,男儿当举坛,一次浮它十大白。”

三人大笑,相请着走出院去。

胥偃知欧阳修已自离开,心头不爽,胥氏只得好言劝着,帮自己夫君说些话。

今日街头冷了些,风吹得人不由得紧了紧脖子走路。

欧阳修同尹洙王质三人说说笑笑,一路在街边寻那雅处。

闲走之际,正好路过吕夷简的府邸,但见其门前车马往来甚繁,小厮对着进出的客人迎来送往。

“好个门庭若市的所在。”尹洙揶揄道。

王质摇头道:“听说朝里朝外,因着吕大人提拔上来的人数不胜数。”

尹洙道:“我还听说他委任宋参政主持编修的《中书总例》已经完工了,还说什么但有此《例》,纵使是一庸夫,都能当得宰相。”

二人说着同时去看欧阳修,欧阳修却是默不作声看着吕府门外那些进进出出的人。

范仲淹收到富弼与韩琦各自寄回京中的信,正拆了坐在窗边静静来看。

窗外,天空是那般清冷,却因在深秋之中,依旧湛蓝。

读信的人徐徐起身,将脑袋探出窗外,一排秋雁正结伴向南飞去。

富弼与韩琦,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 4:15:4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