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十五 巧施行策震乾坤

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红杏尚书 同人小说 | 小说同人 更新时间:2021-08-1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云龙这几日前前后后奔波在冀州各处:按照富弼的吩咐,他须要动员治下丰收的几县老百姓,主动捐献些粮食。

“大人,只怕大灾之际,无人肯愿哪。”一听富弼有此吩咐,李云龙不禁皱眉。

富弼却胸有成竹道:“大人只管去号召,本官自有分寸。”

李云龙无奈,只好硬着头皮亲自下到各县去,召集百姓捐献些粮食供用。只是他心下也自忖道:“这番灾情过去,朝廷必对我等官员有失职追究,我必得拿出些成绩来才是。只怕这集粮之事,是他富弼大人有意试我?”

他这边惶惶不安,富弼却是自有打算。

“大人,按照您的吩咐,州上各地已经就近腾出万来处公私房舍,就近的灾民被纷纷安置了进去。一应需要的取水用柴,已经在命人纷纷配备。”一旁的官役捧着一本册子上前道。

富弼点点头,眼见着眼前无几个州衙下管事的官员,便问道:“前日里来的诸位大人哪里去了?”

衙吏道:“说是各县有各县的琐事,先回去办公了。”

原来这些人往日里懒散惯了,见富弼虽是京里来的,但无甚威势,瞧上去文质彬彬,便眼光浅了些,有意无意不将他放在心上,自回府衙去了。

随行的小役道:“大人,许是这些人见大人好说话,软骨头借胆充硬,小人现在就去叫他们来!”

说着便要出门,却被富弼伸手阻止,笑道:“先不管他们。去,叫主簿的来。”

衙吏领了吩咐,正要转身,州衙的主簿已经小步跑了进来,顺便喊道:“主簿在此,主簿在此。”

富弼见他就在门外,不及开口,却是主簿先躬身道:“小人楼得住,特奉知州大人之命,留在衙内,听从钦差大人差遣。”

富弼了然于心,只吩咐道:“那就麻烦楼主簿取了纸笔来,照我说的写。”

楼得住抬头看向他。

人们纷纷聚集一处,听着台子上那人高声说着话。

“诸位乡亲父老,眼见着我冀北之地今年逢涝,淹了许多村镇。朝廷已经派了钦差下来,欲与我等共渡此难关。只是这回受难之人不计其数,眼下粮少,京粮已在运来的途中,好在我们这几处乡县今年逢着大收成,烦请各位父老能捐出些斗米,暂时救济给咱们这临县四方,好叫少些罹难饿死之鬼啊。”李云龙言及此处,不觉声泪俱下,众人听得不忍,但多有犹豫,彼此相顾,议论纷纷。

人群中一老者拄杖上前道:“大人,非小民等不愿,只是凭我等这几斗小米,能救得了几人?今朝受罪之人听说已不下十万,我等亦在大灾之中,哪里敢空投出这点救命粮啊?”

李云龙高呼道:“老丈啊,话不是这般说。救得一人是一人,何况救济的粮食哪里只能靠着大伙手里这些。钦差大人已经命人到邻州去借了些,总归是为了权解一时之难,本官自然是明白乡亲们的担忧,无妨,本官不强求,本官也只是心疼那些还在残垣断壁之中忍饥挨饿的人儿,这才敢厚着张脸皮来同大家动这番唇舌。乡亲们,所谓将心比心。本官,不愿为难大家。”说着便作势转身,吩咐衙差道:“众人皆有难处,走吧,回去告知钦差大人再想想法子,或者再等几日粮食便运来了。”

众人见他泪眼含酸,心下不忍,适才的老者更是立时说道:“大人且慢,大人爱民如子,我等小老百姓平日里何曾不知。大人既有救人之善,我等又哪里愿做恶人。我老骨头愿先将家中三斗米献出,供大人拿去救济难民。”

众人见他老者如此,便纷纷唱和,愿捐米献粮,李云龙自是好不欢喜,忙差人回去报信。

与此同时,邻州各地也纷纷运了些米粮前来备用,富弼吩咐众人将所有捐献的粮食清点,达十五万斛左右,又加上官仓里的储粮,命人就地分发,使难民皆得有份,不再挨饿。

如此一来,饥寒的问题最先得以解决,众人心安。

当晚,李云龙看向楼主簿,惊呼道:“当真?”

楼主簿点头连连。李云龙不禁拍手叹道:“妙啊,这位大人,当真不可小看。”

看官,你道他在夸赞富弼解了这饥寒之困?哎~,非也非也。

翌日一早,冀州治下各处寄居或等着补缺的闲散官吏纷纷收到钦差大人派发的文件:

诸公拜启,自古官家以爱民为己任。眼下州衙人手短缺,需劳官人多多奔走,深入群众,救死扶伤。知公等劳苦,此番但行公事,州衙当计工薪与诸公。此外,本官愿诺,诸公所有行迹,必会着人一一记下,后将上报朝廷,慰公等之心。愿诸公协我,不胜感激。

有些嘴快的一早便将此公文中的东西泄了出去,一时间整个州府上上下下人影攒动,忙得不可开交、

缘何?

那些个补缺无望的人心头雀跃,收拾一番,奔也似地跑去难民堆中忙前忙后,而那些好吃懒做的官员则背脊发凉,越发不敢怠慢,脱下一身金银,换了便服争着跑在人群中做事。

有盼头的只把这纸公文做搭桥通官之途,战战兢兢的则认为是上官的恐吓之词,啧啧。

富弼说到做到,但凡每日在各地做出些业绩的,照规矩发了薪资给这些人。

同时他又吩咐道:“山林陂泽之地,凡所能生人活命之物,皆供流民取用,主人不得禁止。”众人哪里敢不听。

“大人,酒菜已经备好。”一衙吏走进来道。

富弼点点头,挥手示意,衙吏奉命下去。

李云龙眼见着州衙的大门这几日可谓门庭若市,进出者络绎不绝,又是发钱,又是送酒。

按照富弼的交代,每隔五日,便有官差携了美酒好菜到那些官吏做事的地方去慰劳,一来把风,二来算作衙门对这些人的答谢。这一招下来,凡是做事的心头愈加感动,做起事来便更卖力了点,而原本就在官籍上的人则更加不敢懈怠,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晒给富弼看。

深秋的肃穆往往惹人心中烦闷。

被洪流冲散了的房屋可以重修再砌,被冲走了的生命却无法二活。

将所有的尸体抬入冢中,衙吏上前禀道:“大人,所有死去的百姓,已经全数安葬。”

命人点了祭香,富弼领着众官员站在那里,身后站满了前来吊唁的众多百姓。

众人默默沉哀,静静地听着一人站在这些被称为‘丛冢’的跟前,哀痛不已地念着富弼写下的祭文。

何为丛冢,所有不知名姓无人认领的尸体均被抬入一冢下葬,称之为‘丛冢’。

富弼望着那漫天撒开的白冥,陷入沉思。恍惚中才发现,竟已过去了两月有余。

经此一役,救活难民者,多达五十万人,外有主动从军者几万。

富弼从此声名远播,传至京中,无人不夸富弼能手,再不敢以文弱小觑。

赵祯心中大喜,连连笑道:“好!好!好个富弼!”说完不禁将手中的文报递与范仲淹看,范仲淹览毕,会心点点头。

“范兄,上面可有说何日回京?”

散朝后包拯同范仲淹走在一处,边走边聊着。

“只说仍需一月善后,归来时,想已隆冬时节。”

“那韩大人那边可有消息?”

“哈,稚圭做事多不按章法,久不来信,必有主张。”

眉州。

知州大人一边小心翼翼将手中的账目捧至韩琦跟前,一边模仿韩府下人对韩琦的口气道:“韩爷,这是您要的过往收取赋税的账目。”

韩琦的随从忍不住笑道:“花大人,您还是叫我家主子韩大人吧,这韩爷听上去太别扭了。主子,您说呢?”

韩琦问向眼前人道:“你说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知州忙讪笑道:“下官乃此处知州花如雪。”

“花如雪?”韩琦望着眼前这个说话软声软语又三十好几的男人,只笑道:“好名字。”

说罢便将手中的账目翻阅了起来,花如雪不忘倒了盏热茶捧在跟前,只等韩琦渴了会喝。

不多时,衙役走进来报道:“启禀大人,官粮已经发放下去,各地已经搭棚施粥,难民都在排队领取。”

韩琦放下手中的东西,站起身道:“设了几处?”

官差答道:“照您的吩咐,城里城外凡是空旷处,皆设了棚子,前后共两百处。”

“粮食可够?”

“除却官仓里原有的,山贼那里缴来的,京城里运来的,还有一些邻州邻县送来的。眼下算来,应是够的。”

韩琦只道:“不够。”

衙役不解,“大人,如何不够?”

“这些只够几个月的量,来时我见城外有田万顷,却不甚荒芜。花大人,蜀中向来被誉天府之国,何以眉州城外荒草遍野无人烟呢?”

花如雪忙道:“自打蝗灾过境,家家叫苦,还来不及收拾田里的活计,山匪就做起乱子了,寻常百姓连上个街头都战战兢兢,哪里还顾得上下地去哩。”

“哼,所以你这堂堂州衙也是这么叫人霸占去了吗?”

花如雪背后一凉,想起了韩琦初来乍到第一日便将占了州衙取乐的又一窝地痞寇子斩首示众。

“大,大人,下官,有罪。”

“罪从何来啊?”

“下官……无能……。”

韩琦蓦地拍了花如雪一下,花如雪吓得面色惨白。

“你何故如此怕我?”

“大人威严,如今这整个眉州上下,谁人不知。”他越说,身子躬得越厉害,韩琦不禁命令道:“站直了说话。”

花如雪听命,一边的随从忍俊不禁。

“你这官儿到底是如何得来的?”

“大人,自然是下官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啊。”

“似你这般怯懦,如何护得一方百姓安全?”韩琦正色道。

花如雪只委屈道:“大人,下官这官确实是自己挣来的,下官是胆子弱,可也从未做伤害百姓的事啊?”

“闹了蝗灾,不立即开仓放粮,任由百姓饿死;镇不住山匪,任由宵小之徒占了堂堂的衙府,你哪里来的脸敢跟本官说这等话?”

花如雪叫屈道:“大人,下官也是有苦难言哪,先不说那官仓没有旨意不得擅开,就是开了,只凭那点粮食只怕还没放到街头就被人全抢了去,哪里还等得到大人您来。此处山匪作乱已非一次两次,若不根治一回,必然会死灰复燃。下官终究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斗得过手持大刀的贼人。唯有忍下这份辱,盼日盼月地等着大人您来,这果然您一出手那些人就见颜色了不是。”

韩琦不满看他,“你的事,后面再与你清算。来人呐!”

衙役道声在,只听韩琦命令道:“给我把前几日带来的几个山贼带进来。”

不多时,那日被他绑了牵在马后跟着来的三个贼寇便被押了来。

看他三人面色,果是被饿了几日的情形,抬手动步十分无力,说话也似掏空了五脏六腑。

“主子。”随从看向韩琦,韩琦眼色示意,随从立时走了出去。不一会儿的功夫,端了饭菜和水进来,放在了桌子上。

那三个贼寇此时眼里巴巴地望着桌子上的饭菜,口中涎水直流。

“想吃吗?是不是很饿?”韩琦走了过去,指着桌上的菜问他几人道。

那为首的倔口道:“要杀便杀,整这些作甚?”

他另两个兄弟用手戳了戳他衣角。

“哼,杀你有何用。”韩琦吩咐道:“给他们几个解开。”

三人见给自己松了绑,立时扑在了桌边狼吞虎咽吃起来,丝毫不在意韩琦正如何觑着他几人。

连续数日放粮,饥民的惨境得以缓解。韩琦除却每日命花如雪带着衙里的人接待难民,又亲自带着官兵在城里城外打压各路贼寇,但有扰民罪重者,出手毫不手软。惊得城中的匪寇但听有人提韩琦者便抱头鼠窜而去。一月下来,城内肃清安然。

几日后,整个州衙牢狱内所有的犯人被带到了城外的荒田边,官兵们摆开阵势,将此处里里外外围住。引得一众百姓前来围观。

韩琦当着所有犯人的面道:“诸位,我要的,很简单。这里的万顷荒田,几个月后,我要看到它恢复成苗秀土沃的良田。”

话音未落,众犯面面相觑,正不知所以然。

“我会命人将你们之前犯下的行径一一列成一份册子,将你们的罪行划分等次。也会叫人给你们配备上田间需要的农具。衙门会根据你们的表现,重新拟出判词。杀过人的,依罪论诛,刑期可缓。未杀过人的,一应可量刑而估,全看诸位如何表现了。”言毕拿眼扫了众人一眼,问道:“可有不服?”

众犯一听,有想要回家的暗暗窃喜,也有嗤之以鼻的不予理睬。

“至于你们三个。”韩琦看向那三个贼寇,“你们三个就是他们的头子了。”

为首那人疑惑道:“你不会想要我们来管这些人吧?”

韩琦哼了声,笑道:“没错。这些个人,跑了一个,我就罚你们一日不准吃饭。做活的时候敷衍半个,我就罚你们两日不准吃饭。”

山贼吼道:“我不服!”

“再多嘴,就再给我饿三天。”韩琦看他几人一眼,悠哉道:“我告诉你们,我可不是那好说话的花知州,有的是手段对付你们这些人。太过不识抬举,下场就是那日你们在衙门口看到的那般。”

这几句威吓竟真的将那几个山寇又吓住,心不甘情不愿地领了命。

韩琦看向衙役,眼色示意,衙役会意,当下领了众人分发农具。瞧热闹的百姓朝这边指点议论,见他们人人脚戴铐链,一时只当这位大人在戏耍这些犯了案的人。

如此,白日里这些人便被带到城外恳田,日落后便又押回牢中。三贼寇亦是每每睁大了眼,生怕哪个跑了或者懒了,比那官衙里的人还要仔细些。

几日后,果然不出韩琦所料。

有人趁着巡逻的官兵松懈意欲逃走,被韩琦的人一把抓了着,当着众犯的面打了二十板子。那受打的人吃疼地叫喊着,看得众人愣愣的。

那三个贼寇见此情形,口中抱怨道:“一不小心走眼了,竟没盯住,又要挨饿了。”

“大哥,莫说丧气话,今番我仨人定要把眼擦亮些。”

三人说着握拳于胸。

“主子,您这么做,管用吗?”随从问向绕着田边巡察的人道。

“那仨人有点武功,做贼未免可惜。州衙需要强点的人手,若能把这几个人训得听话了,对州衙有大用处。另外,有人逃,就给我抓。逃一次,就打一次。二十大板不算多,但也不算轻。你们把人给我看住了就行。”

这一串下来,有那表现好的,也有那表现差的,韩琦命人一一记录在案。

时不时隔几天抓几个人来当着众人的面好一顿板子,三个贼寇便愈加卖力监管起来。因为他几个身形本就大些,又嗓门粗,脚上的链子亦被卸去,众人又时不时见他三人被官差叫去,以为他三人是个管事的小吏,但见在旁边,便不敢松了手里的活。岂知那三人心里自有盘算。

只过了一月,那些小罪极轻的便得以获释,欢欢喜喜回了家,一路上夸着韩琦的好。

“官爷,喝杯茶水吧。”一老妪提了一瓮水走了过来,笑着递给了正坐在路边擦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三贼寇之一。

那贼寇见有人主动送茶过来,又听叫自己官爷,心下又喜又虚,瞥了几眼两边的官兵,官兵似乎没瞧见般并不理会,殊不知是韩琦早有吩咐。

贼寇口中正渴,见老妪如此,忙接过来一饮而尽,转而将碗递了回去,别扭道:“多,多谢大婶。”

老妪笑道:“天儿热,你们每日看管这些犯人为我们耕田,辛苦了些。这点儿茶水,算不上什么。”

贼寇心下更虚,学着别人瞎作了个揖忙跑向自己另外两兄弟那边。

那为首的老大见他跑来二话不说骂道:“还不赶紧看紧了,乱跑哪里去?”

“大哥,有老妈妈给咱们送水喝。”

“你是晒晕了?谁会给你我这种人送水喝?”其中一人说道。

“是真的,还站在那里。”说话之人指了指不远处树荫下的老妪,老妪冲他几人笑着点点头。

再看那官兵,依然不予理睬。

三人不禁疑惑在那里。

“大哥,刚才那老妈妈竟然叫我官爷,除了我娘,我还没见谁对我笑得这么和善过。”

韩琦听完随从的汇报,登时笑出了声。

“也好叫他们几个醒醒,念念做个好人。不急,不急。”

“主子,您说什么不急?”

韩琦看向他,却是笑而不语。

“主子,自从那日拿了那几个闹府衙的贼寇的脑袋以儆效尤,您这每日城里城外跟个捕快似的大清扫,这日子总算安生了许多。您打算何时递个消息送去京城?”

“先不急,对了,我吩咐的事做了没?”

“一早就做了。城门口,衙门口,菜市口,街头,但凡能贴的地方都贴出去了,招募士兵,主子,您又不会常驻这里,何必做这些?”

“难道我走了,这里的百姓就不需要人保护了吗?对了,花知州呢?这两日为何不见他人?”

随从笑道,“听说是怕您骂,每日都带人到街边巡逻,看哪里有需要。”

“哼,他倒识趣些。”

自挂东南枝:开局一张图,剧情全脑补。半天抠不出字,一堆浆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 4:01:4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