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禾玉露 第二十三章 傻子生信美荒山 黔地为家献青春

碧禾玉露 西江碧猫 轻小 | 日常 更新时间:2017-07-2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在知情点十余天后,告别了曾为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父老乡亲,我回到了我的故乡,离县城50多里路的布依山寨——平安乡。这是一个偏僻而缺水的,望天吃饭的贫穷的地方。寨子的名字叫剑坡,因其寨后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坡,坡型恰似一把利剑上指苍穹而得名。

寨上共有四五百户人家,均罗姓,布依族,据说是从江西谪迁而来,老人们尚可讲一些日常的布依话,青壮年就只知道一点骂人的布依话而已,布依族有语言而没有文字,足见布依人当时从武的多而习文的少,所以谪迁之布依祖先应为军营行伍之类。

说是从江西谪迁至贵州,在称谓上有一个佐证,即布依男女日常习惯男的称女的为表姐,女的称男的为表哥,而大家众所周知的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同出一辙,而习俗也大都同江西人接近。

剑坡,是一个光荣的山寨,迄今仍留有红军长征路过此地留下的革命标语。据老人说:红军队伍纪律严明,为人和蔼,买卖公平。着装五花八门,武器奇形怪状,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每人都有一条红布条,或系在手臂上或系在脖颈上,十分醒目。

红军不驻扎在乡集上,而驻扎在离乡集不到500米的贫苦人居多的布依寨上,足见当时的红军指战员是多么的警觉和睿智。

据老人们说,当时红军医务人员曾用当地的南瓜瓤和当地的红皮大蒜去皮捣融,敷在伤口上,可杀菌,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但为时久远,不可考证。但当地的红皮大蒜迄今仍旧闻名遐迩:皮红而薄、个小而甜、白脆而辣。当地人喜生吃!细腻之人捣成蒜泥加少许食盐就是很好的佐饭食材了;粗犷之人囫囵嚼蒜,佐以面条,满口生津,不管生吃熟食,红皮大蒜治拉肚子倒是确有实效的。

又据老人们说,红军当时急缺粮食,军饷匮乏,就上山采摘“红子”充当干粮。红子是生长在贵州高原上的一种灌木,一蓬一蓬的满山遍野都是,蓬杆呈灰褐色,长有利刺,刺尖呈黑色,有毒,叶片小,呈椭圆形,碧绿欲滴,春天开花,繁花,呈乳白色,春风拂来,一片一片又一片的繁花随风婆娑起舞,点缀青山绿水,仿佛就是一首永远咏唱不尽的爱情诗;秋天结果,暗红色,如微小的苹果,味酸甜而绵软微涩。荒年,布依人也常用它来度荒年,而红军当时也用它来充当军粮,所以,红子就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响亮的名字——“救兵粮”,当地布衣发音为“救兵榔”。

68年,一个人心浮躁的年代,一大批上海知青来到了平安乡剑坡村,我的故乡,给这个边远贫穷的布依山寨带来了青春的活力,新鲜的思想和超常的视野。有一位知青,后来和我成了莫逆之交,情同手足的同人志士。他,个儿一米七六左右,国字脸,皮肤白皙,戴一副近视眼镜,人显得十分斯文,是惹女人喜欢的那类男人。

我和他的相逢是巧遇而已。一日我到亲戚家有事,突然听到二胡的演奏声,虽为初学者的水平,但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在知青大都感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刻,有那么一个另类,居然在一盏昏暗不明的煤油灯下,在一间整个房内都充满着发霉的气味,弥漫着牛粪味道的地方,在用心动情地演奏着“山村变了样”的二胡独奏曲,这的确是令人兴奋和诧异的事。

我寻琴声而走到了这家知青屋,操琴的手法还显得生疏,但情深意长;一个烧木炭的红泥小炉,一小锅白米稀饭已经熬好了置放在小桌上;炉上的小铁锅里正有小半锅菜籽油在沸腾,油里炸着一小块一小块的糍粑,香味诱人。

一人背向油锅,全神贯注地运弓拉着二胡,全然不知锅里的情况。

“糍粑快炸糊了!”

还是没有一丝反应,我只好熟练地拿起筷子,喧宾夺主地帮这位可能是天朝未来的音乐天才翻炸起糍粑来……直至拉完了“山村变了样”结束时的最高尾音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才从天籁的王国里回归到已经昏暗不明的现实中来。

握手,寒暄;

谈家庭,谈理想,谈文学,谈音乐;

喝龙井茶,喝白米稀饭,嚼油炸粑,蘸臭豆腐,不亦乐乎!

这就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均有相见恨晚的感触在其中。

他姓章,名生信。

和他第二次相逢已经是三十二年后的2002年7月了,在县城里,也是邂逅。

我从别人口中也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带几个当时也有美好梦想和热血沸腾的年轻人,69年那时就向大队承包了大家都不看好的花果山,在山上科学规划种上了果树,并养了上千只本地土鸡,山下鱼塘里也养了草鱼和鲫鱼,并初具规模。实际上,天朝农村搞个体承包,上海知青章生信应是全国第一名,但很快双祸临头,一是公社书记怒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行为;二是生信心力憔悴,竟然患上了严重的肾炎,浑身浮肿,全身无力,只好请病假回上海治病休养。天朝农村第一位改革家就这样在贵州山区一个边远而落后的布衣山寨销声匿迹了。

但,生信的决心和信心一点都没有改变,病刚好一点,又回到了剑坡,他营造美好梦想的地方。战天斗地炼红心,洗心革面做新人。

72年,生信被保送上了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76年作为上海知青慰问团贵州分团的副团长带队到贵州慰问上海知青,曾受到当时贵州省委书记李某某的接见,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人事厅工作,前途不可估量。但就在此时,生信郑重地向省委组织部提出一定要回到平安乡剑坡村再次当知青,誓必改变剑坡落后面貌的申请并获得批准。于是只身一人又回到了他一心想要宏图大展的地方。而此时,上海知青已经大批返回上海而唯恐不及,不说上海知青,就连当地的干部,甚至目不识丁的农民都说:

“这小子是憨包,脑子进水了!”

“大官都不愿当,愿当农民?”

“有你哭的那一天,哼。”

在之后,他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在湖南某工厂当过工会首脑;当过职业大学的教师;在济南开过相馆,摄影创作多有获奖。

2013年,他又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表达了他仍旧想回到原知青所在地工作的愿望,得到了省、州、县各级干部的承认和好评,于是,他第三次又回到了故地,他一直坚定地认为是他的第二故乡的地方,被安排在G中当了一名心理学教师。这也大概是贵州乃至全国在中学专门开设心理学课程并设立心理质询室最早的学校和教师。G中也是我们第二次相处最长的地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9 13:53:4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