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天 第六章 医天计划

医天 idMHS_4287365151 科幻网游 | 其它竞技 更新时间:2017-06-0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经过检修的QX-21气象飞机从H-06专用机场起飞,一直向东越过北美洲南部大陆,顺利返回驻地,至此,黄炎厚和吉姆在太平洋上“画”了一个大三角。这次飞行虽然是临时计划,但它的作用和意义却是不可估量的——不但对变更计划至关重要,而且对地球上的气象事业也是至关重要的。

身披征尘的黄炎厚和吉姆回到住所,最高兴的莫过于安娜。她真有久盼远征沙场的儿子胜利归来的喜悦心情,也真想把两个年轻人当着儿子一样,搂在怀里痛痛快快地亲个够;但是她不能这样做——无论她有多么爱,主人和儿子决不能混为一谈,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理智限制着安娜,她不能让感情漫无边际的流淌。

安娜一手拉着一个,把所有的关爱和思念全部表达出来之后才松开主人,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递给黄炎厚。她说:“苏菲临走之前给你们打电话,怎么也联系不上,急得她什么似的,最后实在没办法,才留下这封信走了。”

“她没说别的?”黄炎厚接过信问,“她走的时候伤全好了吗?”

“她走的时候伤口全好了,一点疤痕都没留。我问她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她说都写在纸上了,让我把信交给你就行。临走之前,她在你房间里踱了一圈又一圈,那种恋恋不舍的样子,差点让我流出泪来。”安娜擦一下眼睛说,“你慢慢看吧,我要去做饭了。”

黄炎厚全神贯注地看着信。吉姆全神贯注地看着黄炎厚的脸。黄炎厚的表情由严肃变成喜悦,又有喜悦上升到兴奋。

“好!太好了!”黄炎厚高兴地说,“有这样雄心壮志的科技精英来参与,我们的事业肯定能成功,我们的梦想也一定能实现。”

他把两张信纸炫耀似地抖了抖,然后递给吉姆,又说:“你看看,苏菲的两点建议,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真是不谋而合呀!”

黄炎厚上楼的时候,发现楼梯从上到下都铺上了淡绿色的地毯,一直铺到他的住房门口,走在上面不但柔软舒适,而且还没声响。后来他问安娜,是不是苏菲买的。安娜说不是苏菲买的,是气象组织派来人铺的,各楼房都是这样。

吃过午饭,吉姆说:“黄炎厚博士,下午我想出去,去找找核能研究单位,打听一下约瑟夫的消息,你去不去?”

“你到哪里去找核能研究单位?”黄炎厚说,“这类科研单位是不会对外挂牌子的,即使挂牌,也不会标明‘核能研究’一类字样。”

“不错。”吉姆说,“我就是要去找那种既不挂牌,又有警察站岗的地方,慢慢打听呗!总比在家里等着好吧!”

“我劝你先不要去‘大海捞针’。”黄炎厚说,“咱俩应该抓紧时间把计划变更方案搞出来,然后才通过互联网,或者到核能科研管理部门去找找他的线索。”

“变更计划的事情还用我插手吗?已经胸有成竹的事情,你就不要再客气了,形成文字搞以后我再看不晚。”吉姆说,“半个月没摸方向盘了,下午出去兜兜风,过把瘾,尝尝‘大海捞针’的滋味。”

黄炎厚想:既然他说到这个程度,我还有劝阻的必要吗?于是便说:“行,你去‘大海捞针’,我在家把变更计划的事情再考虑考虑。”

要说变更计划,吉姆说得不错,黄炎厚的确是成竹在胸。不过,自从他了解到莉莎开创的新型飞行器和琳达研制的那些非常理想的仪器之后,在他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个与原来的计划大不相同的“冒险计划”。

他打开“笔记本”,一边看一边揣摩,还不时地停下来查找文字资料、翻阅专著或读书笔记,有时他把电脑打开,到互联网上去寻找最新信息。当然,他也偶尔起身离开座位,皱着眉头在室内慢慢地踱步,反复考虑如何将先前的计划和“冒险计划”的具体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个版本的计划内容在一个实施过程中圆满完成,既不能出现重复,也不能发生矛盾。

计划的总体纲目是把他以前思考的“识别——干扰——消除”和“识别——引导——利用”这两条新路子合并起来,即“识别——干扰或消除——引导和利用”。根据这个总纲目,他打算把整个计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识别”(识别大气变化的特征)。这个“识别”和以前的识别有三个不同:一是范围不同,二是目标不同,三是深度不同。过去的高空侦察多是针对某些灾害频发的局部地区,而这次是要环球飞行,因为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一个整体,虽然大气的变化受陆地、海洋、地球旋转和阳光辐射等因素的影响而各处的变化不同,但它毕竟是一个整体,或多或少总是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只不过这种细微的、极不明显的征兆还没被识别罢了。所以,要依据多年来前人们留下的资料,从中找出有价值的飞行路线,对全球进行普遍、细致、深入地探测,不但要从“不变”中识别“变”的条件,而且还要从“变”中寻找“不变”的因素;在识别、寻找的深度上,不满足于取得一般气象要素的数据,而要利用先进的仪器和高科技手段,寻找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在这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另一个版本的内容是对隐物粒子的探测、搜索和捕获,这个内容虽然还不能详细地写进计划,但可以明确地提出并有具体、得当的安排。第一阶段的工作量虽然不是很大,但起码也要用半年左右的时间。

第二阶段是整个计划中最复杂、最有修改可能性的阶段:如果单纯从气象探索的角度讲,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干扰或消除”(干扰或消除能导致气象灾害的气团、海温变化因素等),在真正解决了“识别”的基础上,针对大气变化的不同情况和危害,逐项逐个地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扰或者消除。这是前一个版本的内容,而后一个版本的内容就完全不同了——如果在第一阶段的环球飞行中能成功地探测、捕获到一定数量的隐物粒子的话,本阶段的计划内容就不再是“干扰或消除”了,需要重新修订为对隐物粒子的处理、检测、试验等。那么,“干扰或消除”的内容怎么办呢?一点也不能放弃,把全部内容往后移,与第三阶段的内容叠加起来。由此可见,第二阶段的情况复杂,工作量和难度都比较大,打算用半年到7个月的时间。

第三阶段的内容也比较复杂:如果按前一个版本,应该是“引导和利用”,如果按后一个版本,就要把“干扰或消除”与“引导和利用”的内容合并实施,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把大气变化时产生的若干能量引导到异地,并利用这些能量减轻或化解那里的气象灾害。这一阶段争取半年左右完成。

总之,变更后的计划是一个带有超前、梦想性质的探索计划,如果这个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能如愿以偿地出现预想的成果,“引导和利用”的内容将要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并在实践中改进,直至地球上基本根除气象灾害为止。不过,那就是推广和应用计划成果的问题了。

吉姆几乎跑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但浪费了几天的时间,而且还差一点被警察扣留,真让他憋了一肚子窝囊气。

昨天下午,在离住宅区不太远的海边密林深处,他发现有几幢被围墙围着的建筑物,大门口戒备森严,既有固定岗,又有流动哨;门前没有任何标牌,只有在路边上有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Parkingisstrictlyforbiddeninhundredsofmeters”

(百米内严禁停车)。吉姆把车子停在警戒线以外,独自一人向大门走去,还没到门口,就遭到军警地阻拦。他耐心地说明来意,人家拒绝;他又诚恳地打听消息,人家不理他,一问三摇头,连话都不说。

翻来覆去几次,吉姆有些耐不住了。他气堵咽喉而冷冰冰地说:“这里到底是什么单位,难道比市政府还重要吗?在市政府,我都能进到传达室里坐一坐,你们连大门都不让进,到底是什么……”

虽然说了句不太难听的脏话,但保安却以他骂人为由,命令他出示证件。吉姆当然不愿意,只见那军警一挥手,没看清从什么地方跑过来两个穿便衣的、武士模样的人,从左右两边将他挟制。吉姆没办法,只好乖乖地掏出证件。军警把证件的内容和照片与吉姆反复核对,最后说:“如果你无条件地立即离开这里,可以把证件还给你,否则的话,只好等你单位的负责人来将你带走。”

吉姆听了这话,心想光棍不吃眼前亏,不能让他们扣留我,所以就表示立即离开这里。

回到小汽车里,吉姆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天空那么辽阔,没有我不能去的地方,在这狭小的陆地上却处处受限制。哼!总有一天会把地面上的界线统统铲除。

吃饭的时候,黄炎厚看出了吉姆还有没完全消散的情绪,就试探着问:“怎么,今天遇到麻烦了?”

吉姆倒是不忌讳这事,如实地叙述了全部经过。最后,他把愤愤不平时想说而未出口的话说了出来。

“统统铲除是不可能的。”黄炎厚说,“地面上的界线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因素形成的,另一种是人为因素制造的。对于人为的界线,可以统统铲除,但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和全球人的共同努力;对于自然形成的界线,只能靠大自然慢慢地变迁。”

晚上,吉姆来到黄炎厚的房间,往沙发上一坐,吸了吸鼻子说:“住过女人的房间就是和没住过女人的房间不一样。苏菲走过多少天了?半个多月了吧!这诱人的香味还没散发干净。朋友,你有没有因为这种香味的刺激而做美梦?”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黄炎厚朝吉姆笑着说,“你几乎每天晚上都过来受刺激,你做过美梦吗?”

吉姆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朝黄炎厚挤挤眼说:“现在无所谓,如果她们几个都来和我们一起工作的话,将来……”

“不要为‘将来’担心。”黄炎厚说,“要相信我们这些理智型的知识青年,虽然都有丰富的感情,但谁也不会让感情去损害事业。当然,健康的感情交流是人之常情,正常的男女结合是人类兴旺的需要嘛!”

两个人随心所欲地叙说着,不知不觉就讲到了约瑟夫身上。吉姆乘机诉说苦衷,他说:“这几天,除了白天到处奔波之外,每天晚上都要在网上寻找到午夜,结果还是白忙,一点可喜的线索都没有,好像这个人从地球上蒸发了一样,无影无踪。唉!我看真是太平洋里捞针——希望渺茫。”

“你千万不要灰心。”黄炎厚说,“北美洲大陆比太平洋小得多,约瑟夫比针大得多,不会那么难找。知道‘好事多磨’这句话吧?铁棒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时时注意,处处留心,说不定哪个偶然的机会、突然的时刻,约瑟夫就会站在你面前。”

“这你放心,我是不会放弃努力的。”吉姆说,“我是怕……”

“怕什么?怕影响我们计划实施,是不是?”黄炎厚接过话茬说,“这个问题不必发愁,按照我们的计划,核能的运用问题在第三阶段,那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你想,我们有这么长的时间余地,还怕找不到约瑟夫或者像约瑟夫这类的科技精英吗?再说,现代的尖端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新能源不断问世,说不定半年几个月之后会出现比核能更好的东西,到时候我们再临时变更计划就是了。”

又过了几天,黄炎厚变更的计划初稿敲定了。为了方便操作,他打印了一份交给吉姆,让他抓紧时间提出修改意见。吉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闷了两天,把计划稿逐句逐字地看了几遍,经过反复推敲,写出了一份千把字的材料。他拿着材料来到黄炎厚的办公室,还没坐下就竖起大拇指说:“朋友,我真佩服你的思维能力。你不但有超人的智慧,而且还有超时代的意识,如果这个计划能顺利实施,时代至少要落后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你太了不起了!”

黄炎厚看着吉姆那副兴奋的模样,也高兴地说:“了不起的不是我一个,也有你,还有莉莎、苏菲和琳达等人,她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计划变更工作,但她们研制的新设备、新仪器,特别是她们可贵的超前意识和超人的智慧,今后都能从计划的实施中体现出来。你说是不是?”

“那倒是,那倒是。”吉姆笑盈盈地点头说,“不过,起核心、主导作用的还是你;如果没有你这样的带头人出来设计,恐怕这个宏伟的计划不会产生。”

黄炎厚让吉姆坐下,然后对他说:“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称赞,而是实实在在的措施。现在就评说这个计划的功劳和意义还为时过早,就像不能说一个未出生的胎儿将来肯定是将军、元帅或总统一样,因为它现在还处在孕育阶段,能不能顺利地按时出世,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虽说是个未出世的‘胎儿’,但它是在‘优生优育’的条件下作的胎,而且还有许多高智慧、高科技的基因环境和高素质的营养,有这些先决条件,肯定会使它成为超时代的产物。”吉姆摇头晃脑地说,“当然了,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还要进一步地去粗取精,力求使它更加完美无缺。”

“好。”黄炎厚说,“咱们书归正传,谈谈具体内容。”

吉姆摊开他的材料说:“首先,这个计划的题目要改一下,不要再用原来的了;原来的那个题目,不但没有新意,而且也体现不出计划的核心内容,应该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名称。”

“这个问题我倒是琢磨过。”黄炎厚说,“开始是想用个新题目,也考虑了几个,后来又想到这是变更计划,变更的主体是内容而不是名称;再说,题目并非是计划的实质性问题,就像人的名字一样,只是个代用符号,不能用它来解释人生的功过与价值,所以……”

吉姆摇摇头说:“你这样推论不合适,人的名字重复率高,区域性强,而计划,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计划,它是全球性的,不可能重复,应该有一个与内容和目标相符的名称。”

黄炎厚轻轻地点头说:“你说的有道理。按照你的想法,用什么名称为好?”

吉姆又露出一口白牙,然后摩拉着自来卷的短发,不好意思地说:“我只考虑改改名称为好,没考虑改成什么名称为好。”他看着黄炎厚,又说:“你不是琢磨过几个吗?都说出来我挑选。”

黄炎厚翻开材料,找到一页看着,然后说:

“从气象事业的历史看,制定的计划倒是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些局部的、地域性的计划,一般都以飞行时段、地域范围贯以计划名称,也有按工作对象定名的,比如:60多年前,本地区进行人工影响飓风的第一个计划叫‘卷云计划’,试用碘化银对暴风云进行催化,结果很不理想。10多年之后,还是这个地区,又制定了一个时间段比较长的‘狂飙风计划’,采取改变暴风中心附近能量的分布规律,使风速减小的办法消除或减弱灾害。这个计划先后实施了20多年,最终也没达到预想的结果,只得宣布失败。本世纪初,在东亚某地区出现了一个‘追风计划’,它主要是通过投掷GPS测风探空仪获取台风环境大气资料,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只是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没能起到改变气象变化的作用。这些内容,你都是知道的,我只是重复一下。

“对于我们这个计划,我是从三个方面琢磨的:

“首先是计划的目标性。本计划不仅要对气候变化的各种形式进行更深层次地观测探究,而且还要逐步地改变它们,最终目标是要减轻、消除或利用。

“其次是计划的时间性。本计划的实施时间虽然只作一年半安排,但这只是完成计划的工作量,一旦取得成果,就一定要推广和运用下去,那就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了,而是要长期地发展下去。

“第三是计划的范围。本计划是全球性的,它的实施范围是整个地球,而不是某个地域或某些地区。

“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我想了几个名称:‘耕云播雨计划’、‘驯服大气计划’、‘调风配雨计划’、‘医天计划’、……”

“好!叫‘医天计划’好!”吉姆拍一下桌子站起来,有些激动地说,“叫‘医天计划’最合适,不但体现了本计划的全部内容和最终目的,而且也符合当前气象形势的需要。好,太好了!就叫‘医天计划’。”

“不过,‘医天’这两个字是不是有些‘吓人’了。”黄炎厚说,“老百姓能不能接受?专家们能不能认可?环球气象组织会不会批准?”

吉姆想了一会儿,然后坐下来说:

“老百姓所指的天,实际上就是大气层,气象变化的各种形式也都是在大气层中发生、发展、结束,风云雨雪、雷电冰雹,那一种形式也不能逃离大气层。年初的时候,我在一份气象灾害通报上看到这样的叙述:有个灾区的老太太,因天灾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她哭嚎着喊叫,‘这老天爷一定是生病了啊!天底下这么多能人,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医天啊!’你听听,老百姓说天‘病’了,现在要给它“医治”,你说还有不能接受的吗?肯定能接受,因为谁也不希望再发生气象灾害了。

“专家们也能认可,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认可?至于环球气象组织嘛!除非他们的大脑缺水出了毛病,否则的话,就不会不批准——这个计划实现了,不但有他们的功劳,而且他们也跟着享受天下人的称赞啊!”

吉姆见黄炎厚微微点了两下头,高兴地接着说:“关于探测、捕获和利用隐蔽物质的问题,好像是太含糊了,是不是可以说得明白一点。”

“这个问题不但不能说得明白,而且还应该是本计划的另一个版本,只能在计划中简单、含糊地提一下——因为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功的把握。”

“哎!琳达、莉莎和苏菲不是都要来参加计划的实施吗?我们既有这方面的设备和仪器,又有这方面的人材,怎么还没有取得成功的把握?”

黄炎厚轻轻地摇下头,停了一会儿说:

“琳达对我交过底:现在初步成型的这套仪器、设备和装置,是她根据专家、教授们推导出来的理论设计的,只能对理论推导有信心,对实际操作效果没把握,所以需要实践来证明。也就是说,能不能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即使成功了,效果如何又是个未知数;大气层中有没有‘隐物’,能不能探测、捕获到还是个未知数。你想,能把这些未知数写得详细、具体吗?不能。

“再说,你、我相信隐物存在并能利用的理论,当然也包括莉莎、琳达、苏菲和石原秀蕙,但环球气象组织的专家们、科学部门的领导们都相信这种理论吗?所以,目前还不能把这个没有十分把握的内容写得很具体。你说是不是?”

“那倒是。”吉姆点着头说,“我们不能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

吉母又看看自己写的那个材料,然后一条一条地往下议论,讲到利用核能的时候,黄炎厚说:“这个问题我很矛盾,虽说很多气象专家都有这个愿望,但目前仍是件没有把握的事情。”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大。”吉姆说,“只要我们找到约瑟夫,他这位核能专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况且,他现在就是研究核能的应用枝术,虽不能说有百分之百把握,但成功的可能性至少要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核能应用技术的范围大、用途广,原子弹、核潜艇、核电站、核武器、等等,都属于核能应用技术,现在不知道他具体研究的是哪一方面的应用技术。再说,能不能找到他?就是找到他了,人家能否愿意与我们合作?”

“肯定能找到他。”吉姆把握十足地说,“只要他存在于地球之上,我一定能把他找出来;只要找到他,与我们合作是有把握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算是他的‘救命恩人’,这个面子他不给?再说……”

“即使这样,你也不能强迫人家。”黄炎厚说,“不过,我并没有把这个内容肯定下来,只写了‘争取利用’。”

“就是嘛!留有余地就行。”吉姆说,“这个内容又在计划的最后一步,我相信,它会和‘隐物’利用一起成功。”

又经过黄炎厚和吉姆反复地推敲,“医天计划”的初稿算是定下来了,文本不足万字,比原计划缩短近一半,而且行文精练,内容详实,步骤清晰,措施明确,可以说是一份无可挑剔的计划。

吉姆掰着指头算日子,然后说:“我们的工作效率可以耶!一个月刚过3天就完成了。朋友,你休息两天,我来打印上报。”

“你打印可以,但不要急着上报。”黄炎厚说,“我还想征求导师的意见。”

吉姆说:“那就先不打印,把内容发到他的电子信箱里去,等他的意见返回来充实之后,再打印上报。”

“老人家的视力不行了,基本上不用电脑了,还是给他打印一份,用大号字,行距大一些。”黄炎厚说,“你打好了我亲自送过去。”

黄炎厚以诚恳、敬重的态度,讲述了为变更计划飞越太平洋的经过和收获,又讲了“医天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对未来的展望。导师低头沉思了很长时间,然后缓缓地抬起头来,看着他的得意门生:“你的家乡有个古人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现在,我才真正地理解了这两句话。”

导师虽然没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但他那真诚、善意地鼓励使黄炎厚为之感动。黄炎厚一再表示:为报答导师的培育之恩,一定要把这个计划实施成功。

在打印计划之前,黄炎厚和吉姆产生了不同意见,争论的焦点既不是标题,也不是内容,而是关于落款的签名问题。

黄炎厚说:“我提出这个计划草稿之前,多次和你通过气,并得到你的认同和支持,虽然稿子是我起草的,但你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又加上我们多次共同讨论,难道你不应该签名吗?”

吉姆说:“在理论上,我与你还有一些差距,新思路又都是你想出来的,我不能与你平起平坐,更不能争天功为己有。”

“这算什么‘天功’?”黄炎厚说,“调理大气、医治地球,这是我们同行的梦想,也是盼望已久的愿望,何况还有失败的可能。再说……”

不管黄炎厚如何苦口婆心地表白,最后还是没达到目的——吉姆坚决不在报告上签名。不过,他一再表示:“我以人格作保,一定与你同甘苦、共患难,不论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都与你并肩战斗,决不退却。”

黄炎厚摇了摇头,叹口气——只好默认。

“医天计划”上报以后,黄炎厚说:“吉姆,凭你的经验,估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批下来?”

吉姆扬起头想了想说:“至少要得两个月。”

“那好,你就利用这段空闲时间请探亲假,回去和老人们团聚团聚,抓机会对父母尽点孝心;如果能遇到好姑娘的话,你的终身大事也应该安排了。”黄炎厚说,“等计划正式批下来以后,可能就没有探家的机会了。”

“这倒是个机会,我还真想回家看一看。”吉姆高兴地说,“虽然父亲和母亲的身体都很健康,但毕竟岁数大了;再说,他们也想看看儿子啊!”

在报送计划的同时,吉姆如愿以偿地获准了一个月的探亲假。他欣喜若狂地给父母和家人买了一些礼品,黄炎厚去帮他买了飞机票,安娜帮他整理行装,还给他准备好了旅途中的饮食。

就在一切就绪只等出发的时候,气象组织打来电话:取消吉姆的探亲假。理由是有一架气象飞机在执行紧急任务中出了事故,但飞行任务不能停止,因此,决定由QX-21号机组去接替执行任务,时间一个月。

吉姆猛地一下坐在沙发上,兴奋的表情一扫而光,然后又平静地说:“幸亏我没告诉家人——本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谁知惊喜变成惊(净)光了。”

“这,这组织上也太那个了吧!刚批准的假期就取消,这叫什么事呀!”安娜有些气愤地说,“东西买好了不要紧,可以放,可以吃,那飞机票怎么办?人家给退款吗?黄炎厚博士,你再和气象组织说说,让他们换别的飞机去不行?”

黄炎厚还没张嘴,吉姆就抢着说:“哼!别的飞机还有谁?非我们去不可。”

“是啊!”黄炎厚叹了口气说,“气象工作就是这样,一切服从需要。我们的飞机算是王牌,吉姆又是顶尖的老将,在这种情况下,能有什么理由推翻气象组织的决定呢?唉!只是吉姆……”

“没问题,这样的情况对我来说并不新鲜。我学的就是这一行,干的就是这种事儿,没有推托的理由。”吉姆说,“安娜,把食品都拿到厨房去,我现在就到机场做准备。”

黄炎厚拍一下吉姆的肩膀说:“只能是这样了,我去环球气象组织总部办手续,争取按时出发。”

黄炎厚和吉姆奉命飞往加勒比海上空,去堵截、追踪飓风“尤丽丝”和一股奇怪的龙卷风,在本地区气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基本上都作到了“准确预报”,所以,大大减轻了这次风灾对当地的危害程度。但是,气象灾害仍然给所到之地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黄炎厚说:“如果‘医天计划’得以实施并取得理想成果的话,这次不算太大的风暴,完全可以将其化解在萌起阶段,还可以……”

半个多月后的一天下午,正在大西洋东部上空飞行的黄炎厚突然接到气象组织的通知,让他们结束飞行,立即返回总部基地。

按照惯例,在外地执行任务的飞机,都是以当地的临时基地为家,不能随便回总部;如果任务完成或有什么事情要回去的话,也需要请示,批准后方能行动,从没遇到过总部通知催回的事儿。

黄炎厚皱着眉头问:“吉姆,总部让我们回去,会不会与‘医天计划’有关?难道……计划被批准了?你分析分析,有这个可能吗?”

“可能性不大。按照常规,要审批这样的计划至少要两个月,最快也得一个多月,现在才半个多月嘛!”吉姆说,“不过也难讲,据说世界联合组织的新一届最高官长到任后,各个机构的工作作风都有所改进,可能是办事效率提高了?”

黄炎厚点点头说:“应该这样,现在全球都在改革,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组织,应该做出榜样。”

回到总部以后他们才知道,招回黄炎厚正是因为“医天计划”的事情。过程是这样的:办事机构接到报告过目后,感到很震惊,便立即复印若干份,迅速发送给有关的专家、教授和要员们,并注明一个月后回收意见。结果刚过半个月,几乎所有看过计划稿的人都主动反映意见,并且都建议尽快组织讨论。

等到办事机构收集上来一看,出乎预料地发现,他们对“医天计划”争议很大,口径无法统一,调子也没有办法定下来。

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把计划内容以环球气象组织的名义,在环球气象组织网站上全盘端出,不但让本行业的专家们发表意见,而且也让全球的有关行业对此感兴趣的精英们公开讨论,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来定调子。虽然与会者都同意这样做,但是有一个关键问题必须先解决,那就是:虽然以气象组织的名义在网上发布,但也必须征得计划起草人的同意,否则就不能这么办——这不仅是原则问题,而且也是法律问题。因此,经气象组织的主管批准,立刻将黄炎厚招回。

黄炎厚知道整个过程以后,私下里和吉姆商量了一阵子,然后对主办人说:“我同意发到网上讨论,是金子就不怕火炼。不过,我有个要求:计划的全部内容可以上网,但计划起草人的姓名不要公开,因为我的朋友和熟人比较多,特别在同行业内,避免朋友和熟人们产生顾虑。”

主办人说:“尊重你的意见,请签字吧。”

黄炎厚接过一张纸,仔细看完内容,然后接过笔来,慎重地写出自己的意见,签上本人的名字。

情况不出所料,网上的争论相当激烈,点击率一路飙升,五花八门的贺彩、支持、质问、讽刺、反对、猜测甚至是攻击,每一种态度都不是一两个人。

黄炎厚和吉姆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差不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网上。开始一段时间他们是一言不发,只是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寻找新观点、新思路。两个星期以后,杂乱的意见基本上分为三股:赞成、反对和模棱两可的观望。又过了一周,观望的队伍自动分解:一部分进入赞成行列,一部分归入反对行列,大部分自动退出讨论。

就在赞成与反对意见势均力敌的时候,黄炎厚让吉姆用真名实姓在网上发表见解,根据反对意见中的要点,逐条分析“医天计划”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成功的可能性,对他们提出的焦点、难点都作了有根据的回答和解释。几天以后,反对的人数明显减少,赞成、呼吁尽快上马的声浪从许多地方涌出,特别是那些经常遭受气象灾害的地区,恨不能让“医天计划”明天就产生效果。

在众多赞成和支持“医天计划”的主将中,突出的人物有四个:莉莎、琳达、苏菲和石原秀蕙,这都是黄炎厚和吉姆心中有数的人物。还有几个比较出名的学者和专家,有的一开始就是赞成的,观点明确,态度坚定,说“医天计划”成功的机率很大,失败的因素不多。有些人甚至明确提出要参与这个计划的实施工作。当然,也有几位专家原来是观望派,后来进入赞成行列,态度不是很坚决;吉姆的意见上网后,他们立即坚强了起来,并为该计划的执行主动施计献策。

反对行列的代表人物是网名叫“破冰白熊”的人,他发贴率最高,几乎每天两次,有时还多。他反对的理由是:“这个计划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但究竟这个致命弱点是什么,他始终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只是用“太幻想了”,“根本无法实现”,“如果可能的话,至少要等几个世纪以后或更长的时间”,等等。因此,他嘲笑说:“‘医天计划’不像是气象行业中的现实科研创新计划,倒像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的写作计划,而且这部小说还不一定能写成功。”

吉姆的帖子发出后,“破冰白熊”突然“失踪”了,两天之内未见发帖,怎么回事呢?黄炎厚和吉姆都不知其所以然,不过,他们认为必有原因。

又过了3天,“破冰白熊”的帖子又出来了。他依然不改初衷,坚决反对批准这个计划。

开始,有不少人同意“破冰白熊”的观点,经过数天辩论之后,支持他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后,他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就在这个时候,环球气象组织经过反复多次的评审,批准了这个经过各方广泛讨论和赞同的报告——“医天计划”终于出世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27 7:24:0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