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天 十四章 跨越世界屋脊

医天 idMHS_4287365151 科幻网游 | 其它竞技 更新时间:2017-06-1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医天小组在北冰洋南岸的切柳斯金角海边工作了近一个月,其间琳达多次向同伴们讲述她在科研小组时研制负光仪、捕束器和阴阳磁聚壶的艰苦历程。

当地时间8月17日晚上,气象飞盘再次伸展起飞。

飞盘越过北回归线进入西西伯利亚上空时,苏菲叫了起来:“你们看,负光屏上好热闹,成群结队的隐物粒子比天上的星星还密。”

“不错,我也发现了。”琳达说,“隐物粒子的密度的确有所增大,下面是什么地形?有什么地质特点?”

“下面是西西北利亚平原,地质构造属前寒武纪地块,土壤为灰化土,自然植被多为沼泽和针叶林。”黄炎厚说,“有没有以前未发现过的新粒子?”

“暂时还没有发现新粒子。”苏菲说,“都是以前出现过的,不过……”

第一次进餐结束后,吉姆说:“大博士,你们休息吧。”

“还是你们先休息。”黄炎厚说。

“不,你们先睡吧!”苏菲说,“负光屏上出现非常好的效果,这是个好机会,我想继续观察下去。”

黄炎厚思索了一会儿说:“好吧!机会难得。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们可以适当调整飞盘离下垫面的距离,充分发挥负光仪的最佳功能,争取多捕获一些隐物粒子。但是,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出现意外。”

“你们放心地休息吧!”吉姆说,“在这平坦的大平原上空,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你们都不要担这个心了。”

黄炎厚他们入睡不久,苏菲和琳达就建议降低飞盘高度。吉姆也支持,所以就把飞盘下降到离地面1千米的高程上。

苏菲和琳达连续不断地叫好声,引起了吉姆的好奇心。他关闭了潜望窗,把眼睛贴在探深镜护圈上,也想看到隐物粒子的三维图像(色斑)是什么样子。

“琳达博士,发现略带青黑色的粒子色斑吗?有点儿椭圆。”苏菲说。

“不错。”琳达说,“从颜色和形状看,它不同于北冰洋上空的粒子,在北美洲那边也没看到过,大概又是一个种类。”

吉姆听到她们的对话,把眼睛瞪得老大,也没发现负光屏上的粒子色斑。于是他着急地说:“琳达博士,是不是我这台负光仪有毛病?我的眼睛都瞪疼了也没看见任何东西啊!”

“你不是色盲吧?”琳达说,“如果是色盲或者视力有问题,那是肯定看不见的。”

“胡说!我是优秀的飞机驾驶员,怎么能是色盲?”吉姆说,“我的视力也没问题,每次检查都是最好的。”

“那可能是你的观察方法不对。”苏菲说,“你不要紧张,眼睛不要睁得太大,要适当地眯起一点儿来,如果感到眼睛疲劳就闭一会儿。”

“你不要认为负光屏上出现的粒子色斑很清楚。”琳达说,“它好像你看着太阳打喷嚏,然后闭上眼睛再看太阳时,红光中会出现许多不停晃动、有色或无色光斑,负光屏上的粒子色斑和那些光斑差不多,也是晃动不停,一闪即失;唯一的区别就是粒子色斑能看到厚度,太阳光斑是二维平面的。”

“噢!原来这就是粒子的色斑?”吉姆高兴地说,“我还以为是眼睛看花了呢!这么说,我也发现负光屏上的粒子图形了,有一种略微青黑色,一闪即逝。”

黄炎厚他们醒来之后,苏菲说:“这两天负光屏上景象喜人,说明负光仪的‘战果’辉煌,要不要向你们公布一下?”

“好哇!”保健医生说,“公布出来,让我们都享受一份喜悦。”

苏菲说:“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空发现的隐物粒子是比较多的,与以前相同的就不再讲了,看不太清楚、确定不了立体形状的也不讲了,要公布的新粒子有八种:第一种是扁圆形无色粒子,放大70万倍时……”

“还需要一个一个的公布吗?”吉姆突然插话,“在今后的飞行中,能捕获许多许多的无名隐物粒子,都把它们的形状、大小说出来我们也记不住。”

“是的,我同意吉姆博士的意见。”莉莎说,“如果要公布的话,只需把新发现隐物粒子的数量说清楚就行了,用不着一个一个的过细讲解。”

“你俩的意见很好,可以采纳。”黄炎厚说,“苏菲博士,你看如何?”

“这样当然好了。”苏菲说,“以后在某种地形上出现了新的隐物粒子,我把种类数目告诉大家就是了。”

“也不要千篇一律。”琳达说,“如果出现特殊的粒子,还是说细点儿为好。”

“对,那就这样办!”黄炎厚说,“这个权力由苏菲、琳达二位博士灵活掌握:当你们认为有必要,别人如果有需要的时候,临时决定公布方式。”

“大气层中的隐物粒子分布,不均匀吗?”保健医生问,“怎么这个地方有的那个方没有,那个地方有的这个地方又没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出现的隐物粒子还不一样?难道它们也和地球上的人类一样,分种族群居?”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吉姆接着说,“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大气层中是这样,难道太空中也是这样吗?”

“琳达博士,这道题目只有你能回答了。”莉莎指名道姓地说。

“这个问题对你们来说可能是个新问题,对我来说却是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因为在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同伴们虽然经常议论这类问题,但至今仍没有个统一的定论。”琳达说,“我认为:宇宙空间中的一切物质,大至超本星系团,小至微粒‘真子’,都不是绝对均匀分布的,暗物粒子和反物粒子也不会离外;当然,在各种各样的物质之间,也绝没有明显的疆界,特别是隐物粒子,它们可能在空间中自由游离,至于有没有一定的规律,目前还没有人发现。”

“不仅宇宙中的物质是这样,能量(或说暗能量)也是这样,它们虽然充塞着宇宙空间,但也不是到处绝对均匀的。”苏菲说,“大博士,你说对不对?”

“应该是这样。”黄炎厚说,“不过,这类问题属于新领域中的新问题,还有待于奋斗在这个领域中的许多专家们进一步探讨。当前,我们……”

吉姆他们休息之后,气象飞盘越过伊希姆平原进入哈萨克丘陵上空,黄炎厚指令莉莎向左修正了前进方向,飞盘朝准噶尔盆地飞去。

“大博士,我观察到了。”莉莎叫了起来,“你看见了吗?负光屏上真有不少隐物粒子色斑,绝大多数都是无色粒子,稍微有点颜色的很少。”

“是的。我也看到了。”黄炎厚说,“继续观察。”

“我怎么看不到?”保健医生有点着急地问。

“大夫,你把眼睛贴在探深镜护圈上了吗?”黄炎厚说,“别着急,这也像你们医生开始学看X光片那样,没有一定的熟悉过程是看不出病来的。不过,看到看不到都不碍事——仪器把负光屏上显示的所有粒子色斑都印在内存的胶片上了,捕束器也能把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束缚住,观察只起到心中有数的作用。”

又经过两昼夜地飞行,气象飞盘先后越过斋桑泊、准葛尔盆地,在吐鲁番盆地上空修正方位,朝正南方向飞行。当地时间凌晨5点30分,到达罗布泊上空,此时天气晴朗。

精英们早餐后,飞盘开始翻越阿尔金山,进入了跨越“世界屋脊”的序幕。由于山脉的阻挡,气流顺山坡上升,对飞盘帮助很大,用不着人工干预,气象飞盘自然向计划中的方向旋转前进。

“大博士。”吉姆说,“现在用不着全员操作,你们还是按时休息为好。”

“不行,现在已接近高原。”莉莎接过话茬说,“还是你们先休息为好。”

“开玩笑!”吉姆说,“我们早饭前刚醒来,还让我们休息,这合适吗?”

“莉莎博士,还是我们休息吧!”黄炎厚说,“这里的山脉不是太高,也没有突出的高峰,地势起伏度不大,到昆仑山大概还需要10个小时,这一段时间正好我们休息,让吉姆博士他们多加小心就是了。”

莉莎没有反对,只是把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交待,然后开始休息。

可能是接近褶皱山体的缘故,风向发生变化,飞盘虽然还按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平稳程度大大下降,不但出现仰角,而且发生了摇摆现象。

又过了一段时间,飞盘的仰飞角度越来越大,几乎接近70度,而且还伴随着大幅度的摇晃。

“琳达、苏菲博士,你们注意!”吉姆有些着急,“飞盘很快就要到昆仑山脉北坡,不能再任它随风飘摇,在控制速度的同时尽量抬升,让它与山坡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碰撞山体。”

琳达和苏菲答应着,并立即着手操作。他们仨同心协力,很快调整了仰飞角度和前进速度。飞盘刚刚越过一座带雪的山岭,突然遇到一股迎面吹来的气流,飞盘被对流的两股风锋夹在中间,直上直下地立了起来,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原地摇摆晃动。几分钟以后,麻烦出现了——飞盘下部的外翼冻结在山顶雪峰上,飞盘开始剧烈地颤动。

黄炎厚、莉莎和医生同时被惊醒,发现吉姆他们都是满头大汗。

“你们不要着急。”黄炎厚说,“麻烦出来了,只有沉着冷静,才能妥善处理,如果着急,就容易蛮干,还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飞盘接近山峰的时候,我们还特别注意操作,”吉姆说,“谁知刚刚越上带有积雪的山顶,迎面突然吹来一股风。唉!”

“这个麻烦不是你们工作失误造成的。”黄炎厚说,“气象的变化神出鬼没,有时候是谁也预测不到的,何况又是在这复杂的地形上。”

“你们不用担心,这不是个很大的麻烦。”莉莎说,“飞盘遇到两股对流空气的流速相等时,往往会直立起来,如果不是外翼触碰地面或其它障碍物,这也不算什么麻烦。两股气流在特殊情况下相遇,对峙的时间不会很长,它们会平行向上垂直运动,到一定的时候,总有一方‘妥协’;所以,飞盘直立向上运动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即使不加人工干预,它也会随着‘取胜’的气流调整自身的飞行状态。”

“我从观察镜里看清楚了,外翼触碰的是山体上的一个光溜溜的雪峰,绝对没有植物或怪石之类的东西。”吉姆说,“外翼和雪峰的接触面虽然不大,但已经冻结,这可能是麻烦的关键,只要能克服这个结症,飞盘马上就能脱离山体。”

“大博士。”莉莎说,“看来,我们只有起动融冰化雪功能释热解冻了。”

“只能是这样了。”黄炎厚说,“首次启动融冰化雪功能,一定要详细观察、记录整个过程的细微变化。从这个角度讲,也算是对我们的一次实地训练和考验。大家都集中精力,按莉莎的口令操作。”

“这套动作很简单,只要把舱内的热能通过传导管输送到外翼冻结的部位就可以了。”莉莎说,“操作的关键是:传导管的使用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出现左右偏差;热能释放要计算周密,控制精确,不能半途而废;否则,既浪费能源,又解决不了问题。”

“还有一个‘调节舱内温度’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因为是首次嘛!”黄炎厚说,“起动热能程序时,舱内温度迅速升高,释放时又要陆续下降,高低差要在20摄氏度左右,当然,这个忽热忽冷的时间不长。”

“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保健医生问。

“这要根据冻结的面积和程度而定。”莉莎回答,“如果是小面积的轻度冻结,三五分钟即可;如果冻结面积超过整个翼面的六分之一、而且程度较重的话,大概需要7到10分钟;如果超过四分之一或更多,那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了。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达到这个程度的。”

“这次冻结的面积不大。”苏菲说,“我通过仪器仔细察看并精确计算了外翼与雪峰的接触面,不到整个翼面的百分之五。”

“冻结的程度不严重。”琳达说,“可能是夏季的原因,冻结度只有七成——仪器的各项数据都能说明这一点。”

“既然大家把情况搞得一清二楚了,我们就使用释热解冻程序的二号方案。”黄炎厚说,“请大家做好准备,莉莎指挥。”

莉莎立刻下达口令,六个人步调一致地操作,整个过程一丝不苟,结果比预想的还要顺利,3分钟不到,飞盘就“呼”地一声脱离了山体。

在风力和人工的配合下,飞盘很快恢复了常态,依旧顺着昆仑山北坡仰飞。

故障排除后,黄炎厚下达指令,他们都戴上了供氧罩,然后一起共同操作,把飞盘从原来的高度上抬升2千5百米。仪器显示:飞盘已到昆仑山上空,其高度达到海拔8千7百米。舱外气温降到零下54.2摄氏度,气压是384百帕。舱内开始供暖。此时正是烈日当头的中午,从潜望窗观看,下面是熠熠生辉的银色世界。

气象飞盘顺利越过藏北高原。黄炎厚说:“还有420千米就到冈底斯山和藏南谷地,再往前就是喜马拉雅山脉了,海拔8千米以上的高峰基本上都隶属于这个山脉,所以,飞盘还要再度抬升。”

“还准备抬升多少?”莉莎问。

“至少还要抬升两千米。”黄炎厚说,“怎么样?有困难吗?”

“现在还说不上有什么困难。”莉莎说,“不过,升到海拔1万米,已经超过试飞高度的百分之二十了,这是气象飞盘所到的新境界。”

“需要全员操作吗?”黄炎厚又问。

“不用。”莉莎说,“由我和琳达博士、苏菲博士共同操作就行。”

“好,好!”吉姆说,“三位女博士能把飞盘抬高到海拔万米以上,这是全球气象史上的先例,也是一个奇迹,了不起!”

“琳达、苏菲博士,不要听他吹捧。”莉莎说,“你们要集中精力听我的口令。”

三姐妹齐心协力,半个多小时的功夫,就把飞盘抬升了2﹐236米。测定仪显示:飞盘海拔高度11﹐000米,相对地图坐标为东经89.55度,北纬31.24度,在色林错(湖)上空。

“哈哈!在万米以上的高空中,隐物粒子也很丰厚嘛!”苏菲说,“你们都看到了吧?不过,还没发现新种类,都是看到过的色斑。”

“你再仔细地看看。”琳达说,“有一种像波纹样的东西你看到了吗?”

“那不是隐物粒子的色斑吧!”莉莎说,“那种若明若暗、隐隐晦晦的波纹一直都有,不过,在高空中容易看见,在低空中很难发现。”

“那可能是电波、磁波或者是什么射线吧?”吉姆插了一句。

“不可能。”苏菲说,“光波、电波、磁波,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伽马射线、等,都属于正光系,负光仪是没有办法反射出它们来的。这些东西,只能从衍射光谱仪上看出来。”

“哎!我想起来了。”吉姆说,“那种若明若暗、隐隐晦晦的波纹说不定就是暗能量‘无态动波’——这可是咱们大博士的‘专利’啊!”

“暗能量?无态动波?”琳达有些不解地问,“怎么会是大博士的专利?”

“先不要谈这些了。”黄炎厚制止,“要集中精力操作。”

青藏高原上空依然是晴朗无云。白天,阳光四射,想从瞭望窗中观察太阳,必需戴上特制的眼镜,时间也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眼睛受不了。夜里,皎洁的月光与下面的积雪、冰川相互辉映,呈现出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的夜景。

“我们冒险翻越‘世界屋脊’,这个险冒得值。”苏菲说,“在青藏高原上,不但能探索到这里的气候奥秘,而且也探测、捕获到了许多隐物粒子。你们看,负光屏上出现了好多种形状各异的粒子色斑。”

“不错,连我都看到了负光屏上的粒子色斑了。”保健医生说,“有一种色斑虽然数量不算最多,但个头比较大,还微微带点暗红色。还有……”

“说到‘世界屋脊’,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琳达说,“在青藏高原东侧,有一个特别深远、特别神秘、里面像仙境一般的自然山洞,那里是地球上唯一能开发高科技器材的场所,专门研制处理隐蔽物质的仪器设备和超密度特殊材料。我们使用的阴阳磁聚壶,就是在那里研制的。我的导师和几位师兄弟都在那里,遗憾的是,我在那里未能长住。”

“这个信息确切吗?”吉姆说,“你不能乱讲,会泄露机密的。”

“又不是制造武器弹药的地方,有什么可保密的。”莉莎说,“这样的高科技情报,只要不让外星人知道就行了,对地球人没有保密的必要。”

气象飞盘刚到喜马拉雅山顶部上空,顺着南坡上来的气流就改变了它的前进方向,虽然颠簸了一阵,但幅度很小。精英们个个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注视着仪器随时出现的各种数据。只有保健医生实在耐不住兴趣,悄悄地打开潜望窗,拿起望远镜朝下观看。

“哎!你们看,在喜马拉雅山的坡面上,怎么会有一些零星的岩石坡面裸露?这不正常啊!”保健医生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所有的人都听见了。

开始,黄炎厚有点气愤,想批评他几句,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毕竟人家是派来的医生,而且……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苏菲说,“这么大的高山上露出几块石头,有什么不正常的!再说,它与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

“苏菲博士啊!不能这样看问题,‘世界屋脊’上本应该被冰雪覆盖得严严实实,不应该有一点岩石露出才是正常的。”吉姆说,“喜马拉雅山上露出岩石,可能是地球温度不断上升,造成冰雪融化所致,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征兆。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它不但与我们有关系,而且还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吉姆博士的说法很对。”黄炎厚说,“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也不是无所谓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气象工作者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我们要记住这个问题,今后一旦条件具备,一定要来解决这个问题。”

飞盘越过喜马拉雅山中段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峰和西瓦利克山脉后到达恒河上游,在莉莎的建议下,降到离地面8﹐500米高程上前进。

这时,他们又恢复了轮班休息,吉姆、琳达和苏菲很快进入梦乡。

气象飞盘在恒河平原上空旋转前进,黄炎厚、莉莎和保健医生虽然都有轻松愉快的感觉,但他们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注意力仍然集中在仪器上。

就在这时候,莉莎告诉黄炎厚,说前方有一架飞机迎面而来,其高度与飞盘的高度差不多。黄炎厚仔细地瞅着仪器上的显示屏,也发现了那个蚊虫般的小黑影。他说:“莉莎博士,赶快发信号,千万别麻痹大意。”

“灯光信号我已经发出了,在飞盘的外舱顶部有三颗红、绿、蓝三色灯火在闪烁。等几分钟,我再发无线电声波信号。”

莉莎把声波信号发出,黄炎厚两眼眨也不眨地盯着显示屏:只见那架飞机迅速爬高。十几分钟后,飞机从气象飞盘顶1千多米的高空处飞过。

有惊无险的黄炎厚心情平静之后,立即与环球气象组织专管部取得了联,等对方明确了时间、地点和需要的物质等问题后,吉姆、苏菲和琳达也醒了。

又过了一个昼夜,医天小组乘坐的气象飞盘,在亚洲南部海边上一个叫吉大港的郊外海滩上顺利收落着陆,当地时间是8月27日下午3点58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26 20:47: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