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天 十三章 探个究竟

医天 idMHS_4287365151 科幻网游 | 其它竞技 更新时间:2017-06-13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医天小组的科技精英们,准备在当地政府提供的生活环境里休息三天。黄炎厚规定:在这72个小时之内,不准谈论工作中的问题,不准分析北极的现象,不准涉及气象飞盘中的事情;除此之外,在保证睡眠的前提下,可以自由活动,唱歌、跳舞、逛街、郊游、等等,也可以与家人通电话或在网上见面。

他等同伴们都点头赞成之后说:“吉姆博士,明天早饭后你去买把渔竿,咱俩到海边钓鱼,你说如何?”

“我也去!”莉莎抢在吉姆之前说,“多买一把,我和大博士比赛。”

“那好!”吉姆露出满口的大白牙说,“我给你们当裁判。”

剩下的三人一起喝彩。医生说:“我负责准备干粮,做生活保障工作,琳达博士和苏菲博士当拉拉队,咱们就在拉普捷夫海边举行为期一天的钓鱼比赛。”

琳达和苏菲立刻拍起手来。琳达说:“莉莎博士,我们当你的拉拉队,你代表咱们女性与他们争个高低。”

“不要讲争高低。”忍不住笑的吉姆说,“叫一决,一决,一决雌雄。”

晴朗的海滩上不断荡漾着男女青年的笑声,阵阵笑声引来不少游人驻足,就连附近的一些垂钓者,也离开自己的渔竿来到黄炎厚和莉莎这里观看。

说来也奇怪,黄炎厚和莉莎虽然分别出生在亚欧大陆两侧,一个在北太平洋西岸,一个在北大西洋东岸,但他俩的操竿技术、甩钩姿势和收线动作好像是一个师傅传授的,就连渔钩甩出去的距离,远近也差不了几米;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俩的渔钩甩出去之后,鱼儿几乎同时上钩,钓上来的鱼儿也几乎是一个品种,而且个头也差不多。按照吉姆的说法,还真“决不出谁雌谁雄”来。

海滩上的“趣味野餐”结束了。莉莎向黄炎厚发出挑战,她说:“大博士,你看这蔚蓝色的大海多么诱人,咱们下海游泳吧!让‘野猫’领教一下‘蛟龙’的搏海本领,怎么样?”

“对,我支持!”吉姆的大白牙又露了出来,“钓鱼未分出高低,在游泳中一定要‘别’出个上下来,不然的话……”

吉姆突然把话咽了下去,因为他看到了黄炎厚的暗示,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他还是执行了。

黄炎厚沉思着偷眼扫视保健医生,见他抬腕看了又看,然后出现谨慎的表情。黄炎厚心里有了把握,于是他说:“这个活动虽然是我的爱好,但我不能擅自决定,必须听听大夫的意见再说。”

保健医生又抬起手腕,看着手表上的温度计说:“现在阳光下的气温是16摄氏度,一般情况下,海水表层的温度要低于岸上8到10摄氏度,也就是说海水表层的温度只有6至8摄氏度的样子。你们不要看海里有人在游泳,他们是当地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有些人很可能在零度以下仍可以下海。但你们和他们不同,不是你们的体质不如他们,而是没有他们的‘适应性’。所以,我的意见是肯定的:不管‘野猫’和‘蛟龙’多么兴趣和眼馋,绝对不能在这里下海游泳。”

短短三天的休息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仪器中的数据,分析、探索飞盘在北极上空288个小时的工作成果。

对几台仪器获取的资料很快就处理完了,与第一次相比,发现的新东西多一点。黄炎厚和吉姆的看法一致:这个地区上空很少来气象飞机实地观测,四周的地面观测站鞭长莫及,海洋观测船也很少到极点附近来,气象资料都是近些年相关的气象卫星提供的。所以,有些数据虽然是第一次发现,但并不是什么稀奇现象,只要把它们纳入常规就行了。真正让他们不解的是那个离北极点150千米处的无冰水面和那个逼迫飞盘变形逃逸的漩涡及其下面的黑洞。

在分析、探讨这一奇怪现象的时候,黄炎厚和吉姆讲述了几个月前他们驾驶气象飞机在太平洋上遇险的情况。这个回忆引起了热烈地讨论,他们把两次险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了比较和分析。

但是,由于QX-21飞机上没有现在这些先进仪器,有好多数据无法对比,除了时间、地点,气温、气压不同外,只有一个完全相反的现象:太平洋上的那个漩涡向右旋转,而北极中心的这个漩涡是向左旋转。当然,还有一个重要情况:太平洋上的漩涡底部有亮点,有彩色光芒射出,同时伴有一种从来没听到过的响声,然后便有一个银灰色、像斗笠形状的物体冲出漩涡。而北极的这个漩涡不是那样,只见到漩涡底部有个深不可测的黑洞,没发现其它现象,连声音也没有。

“声音是有的,在新多雷达的声波收纳器中。”琳达说,“只有把它放大50倍才能听到,是‘翁翁’的响声,好像一大群苍蝇同时在空中飞舞。”

“那么小的翁翁声,可能是漩流的声音,也可能是飞盘自身的声音。”吉姆说,“太平洋上那次的声音特别怪,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

对于这个问题,虽然讨论的时间很长,但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无论是设想、估计还是推测,都是各有各的理由,其中有一点是共认的:如果飞盘推迟逃逸,再坚持一段时间,很可能有新的发现。所以,吉姆建议再去一次,建议低空飞行,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个冒险的建议立刻得到琳达和苏菲的支持,她俩异口同声地说:“对!应该再到北极去一次,探个究竟。”

莉莎没有表态,而且还轻轻地摇了下头。

“怎么样?莉莎博士?”吉姆看着她,挑战似地说,“你没有这个胆量吧!”

“做这样的事情不能只凭胆量,应该有足够的思量。”莉莎说,“既然都认为漩涡及其下面的黑洞是偶然现象,这说明它与大气变化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对它的探索就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范围了,至少目前可以这样讲。所以我认为,现在没有必要再去冒这个险了。再说,飞行计划上也没有再去北极的内容。”

“这不是理由。”苏菲说,“计划留有百分之二十的余地,不就是为了应付这些意外飞行内容的吗?”

吉姆朝黄炎厚瞟了一眼,然后说:“按照莉莎博士的意思,我们不但多了一个不解之谜,而且也多了一份遗憾。”

黄炎厚扫视着同伴,想了一会儿说:“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我看这么办:先让苏菲把飞盘在漩涡上空转圈时,探测和捕获隐物粒子的记录说一下,看看那方面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定。”

“太遗憾了。”苏菲说,“飞盘在漩涡上空旋转的过程中,不知是什么原因,负光屏中显示的隐物粒子色斑无法辨识,无论怎么操作,都看不清楚粒子图形的模样,真是太遗憾了。”

“是不是……”吉姆说,“因为当时心情紧张,操作程序上出现了差错?”

“不可能。”苏菲说,“从飞盘接近漩涡开始,直到飞盘逃逸结束,我的眼睛始终贴着三维探深镜,手也不停地调整放大弦钮。”

“这就是异常情况。”琳达说,“就凭这,我看也有再去探究的必要。”

“负光仪里不是存有胶片吗?”黄炎厚问,“能不能把它处理一下再看看?”

两个小时以后,苏菲把经过特技处理、又放大数十万倍的胶片印制品传给黄炎厚、吉姆、莉莎、和琳达手中,当然,保健医生也不离外;无论他如何“谦虚”,苏菲还是硬塞给他一份。

胶片上的影像很清晰:许多略现粉红色的丝状物相聚,构成一条不规则的粉红色带,同时还间杂着许许多多淡淡的烟黄色与紫黑色斑点,还均匀地分布着一些比斑点大许多倍的隐隐约约的黄黑色图案。从胶片边沿上显示的拍摄时间推算,正是从发现漩涡到飞盘逃逸的那段时间。

几位精英默默地思考一会儿,然后各抒己见。经过半天多地反复分析,最后梳理成统一的口径:“粉红色带”中的粉红丝状物是一种“情绪”稳定、恒力较强、不轻易变化的隐物粒子流体;略现烟黄色和紫黑色斑点可能是两种固态隐物粒子;而隐约可见的黄黑色图案应该是两种粒子相遇发生“爆炸”的迹象;当然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印迹,也可能是某些隐物粒子;这些隐物粒子融聚在一起,又有明显的“爆炸”痕迹,很有可能产生巨大的高温能量,而北极点附近的无冰水面和漩涡,也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巨大的高温能量所致。

一阵热烈的探讨、分析之后,黄炎厚说:“我认为胶片上呈现出来的图形,应该是隐物粒子的平面色斑,虽然从负光屏中没看到它们的立体形状,说不定它们也被捕获并束缚到磁聚壶中了。我和大家有相同的看法:这几种粒子的确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一旦条件具备,可能会发生湮灭性爆炸,产生巨大热能。但这种热能是否就是造成无冰水面和漩涡的要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查证。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倒是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可以再去一趟北极,探个究竟。”

听了这话,苏菲很兴奋。她看着黄炎厚,又扫莉莎一眼,然后说:“大博士,这次再到那个地方去,除了看看还有没有那种场景之外,应该把重点放在对隐物粒子的探测和捕获上,消除上次留下来的遗憾。”

“对!这个机会不能放过。”琳达说,“把负光仪和捕获装置调试加密,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一些的。”

吉姆偷着瞟莉莎一眼,然后慢条斯里地说:“莉莎博士说得好,干咱们这一行的不能怕风险,躺在被窝里怎么能找到新成果?”

莉莎看着吉姆,点头笑笑说:“看来,冒这个险是大势所趋了。好吧!我改投赞成票,再到北极点去一趟,即使没有收获,也让大家尽心了。”

没等保健医生表态,黄炎厚拍一下桌子说:“就这么定!明天开始准备,三天后再去北极点。莉莎说得对,即使没有收获,我们也算尽心了。”

黄炎厚的拍板并非是激情所致,而是从各个方面反复考虑后决定的。他认为有回头再去冒险的必要:

首先,无冰水面的形成和漩涡的出现是不是偶然现象,现在不能下定论,如果不是偶然,那必然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是哪里产生的热力能把两千多米厚的坚冰融化?这个过程是否会在大气变化中起作用?去年冬初到今年春末北半球的高寒天气会不会与它有关?考虑到这些问题,就是冒点险也是值得的。

其次,负光屏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什么问题?会不会是负光仪出了毛病?如果不是,那就应该考虑探测、捕获隐物粒子遇到的新问题,如果查不出有说服力的依据,那真是一个不解之迷。这种情况正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获取成果,那将是一个具有先导意义的开端。

最后,太平洋上的漩涡和北极点附近的漩涡让他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判断:前者是极力排斥,向外推;后者是拼命吸引,往里拉。会不会是“一出一进”呢?这个问题目前虽然还不属于他们的工作范围,但说不定通过这种现象能探索到新的科学领域,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对地球人类的继续发展也是一个很大贡献。

当然,他也考虑到再探北极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他认为目前正是北极的暖季,连续的白昼视线良好,便于观察,这是个好机会;十多天前的那次虽然是逃逸,但起码有了点经验,心中多少有点儿底;更主要的是同伴们情绪高涨,信心很足,都主动请战,可以说天时、地理、人和三者齐备。至于风险,当然是有的,这一点不能排除,不过,上次飞盘逃逸只用玄奥功能中的中等档次,这次再遇险,安全逃逸还是有把握的。

综合上述情况,黄炎厚认为有冒险的必要,所以他就当即拍板。

说来也巧,当天综合仪给出的天气形势是“两日后,有3到4级西北风”。所以他们立即为飞盘更换了新电池,紧锣密鼓地做出发准备。

当地时间8月1日,飞盘从梅斯切柳斯金纳伸展起飞,经过北地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上空,顺利飞越了2﹐875千米,5天后到达斯瓦尔巴群岛上空。这时又巧遇从大西洋吹过来的西风,飞盘拐了一个锐角大弯,朝极点方向前进。

“大博士。”莉莎说,“我建议飞盘进入南森海域上空后,可以下降到离海面1千米左右的高度,这样更便于观察。”

“我同意。”黄炎厚说,“不过,要密切注意下面的冰山。”

“冰盖上的冰山不会太高。”莉莎说,“据现有的资料介绍,最高的冰峰也就四五百米,超过600米的冰山还没发现。”

“没发现不等于没有。”黄炎厚说,“到这里来考察的飞机很少,不可能把所有的冰盖都观测那么细致、准确。所以,我们不能麻痹大意,要多加小心。”

轮到吉姆他们接班的时候,飞盘已进入南森海上空。他们合力操作,把飞盘从3﹐250米的高空慢慢降至离海面1﹐000米的上空。黄炎厚对吉姆他们做了详细的交待后,才和莉莎、医生一起入睡。

吉姆把测定仪切换到地图坐标上,发现气象飞盘已到了东经61﹒86度,北纬74﹒39度,这里已接近欧亚海上空,如果再向前直行,正好对着北极点。但是,他们要去的地方不是北极点,而是在北极点左前方150千米处。他想了一会说:“琳达博士和苏菲博士,你们二位注意,现在修正飞盘前进路线,向左30度。”

琳达和苏菲答应着,然后在吉姆的口令下,三个人一起操作,飞盘轻微的颤动了几下,便向左前方旋转前进。

黄炎厚他们醒来的时候,飞盘就越过了东、西经零度线。吉姆说:“你们醒来得正好,从测定仪上看,飞盘马上就到‘无冰水面’上空了。”

“啊!快到那个地方了?”保健医生有点惊讶地说,“怎么没看到大雾?会不会走错了路线?”

“没看到大雾,就说明没有大雾。”吉姆说,“路线绝对不会错的。”

“这就奇怪了。”莉莎说,“难道那天的现象真是偶然发生的?”

“大家注意。”黄炎厚下达指令,“苏菲和琳达二位博士,你们的眼睛不要离开三维探深镜,把注意力集中到负光屏上,其余的人都把潜望窗打开,用望远镜观察冰面,寻找异常现象。”

冰面上果然有异常现象:冰山、冰川消失了,坑坑洼洼的冰貌也没有了,取而代之是平滑的新冰面,而且颜色和别处的也不一样,周围的冰貌都是灰白色,中间的新冰面是青黑色,界线非常明显。

黄炎厚操作新多雷达,测出新冰面冰层的厚度在5至7米之间,四周厚,中心较薄。

吉姆切换测定仪,测出新冰面的直径也是8﹐000米。他说:“仪器测量,下面这片青黑色平滑冰面的直径和那个无冰水面的直径完全一致,说明这就是那天的无冰水面。莉莎博士,你判断对了,那天的大雾、漩涡的确是偶然现象。”

“现在还不能下这个定论。”黄炎厚说,“无冰水面虽然只有50平方千米,在将近1﹐500万平方千米的北冰洋中只是一小点儿,但冰盖的厚度有两千多米啊!照此计算,这‘一小点’冰块就有100多立方千米。这么大的一块坚冰被融化,需要多大热力?需要多长时间?大家想一想,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北美和亚欧北部出现多年来少见的寒潮,会不会与这块坚冰的融化有关系?大家再想一想,我们离开这里才十天的时间,而无冰水面不但完全消失了,而且还结了厚厚的冰,这说明,我们离开之后,那个漩涡也消失了,这是为什么?”

“这个情况是很复杂的。”琳达说,“就目前的资料和现状,我们还无法知道其中的奥秘,也只能是一个‘不解之谜’吧!”

直径8﹐000米的新冰面眨眼功夫就过去了,气象飞盘应该往何处去?是继续向前还是转弯?这是出发前留下“视情况而定”的问题。虽然黄炎厚早有几种方案,但现在他还是在紧张地思考着。

“大博士!”苏菲惊喜地喊道,“太好了!负光屏上效果极好,出现了许多隐物粒子的色斑,可以看清楚的有……有六种:最多的是已发现过的那种;其次是一种略成黄褐色的粒子,立体形状是不规则的菱形,放大8万倍时1﹒6毫米;第三种是略呈红色的粒子,放大8万倍时,大约1﹒5毫米;第四种是无色粒子,立体形状类似鱼卵,放大70万倍时直径为1﹒3毫米;第五种是无色粒子,放大70万倍时直径1.5毫米;第六种是不规则圆形无色粒子,放大70万倍时直径0.8毫米。另外,还有许多小粒子,放大70万倍仍看不清。”

“从捕束器显示的数据看,能看见色斑的隐物粒子肯定被束缚;那些实在看不清的,说不定也能被束缚一部分。”琳达说,“我建议飞盘在新冰面上空盘旋飞行,最好把高度降到离冰面距离最低的极限,然后螺旋式上升。”

“同意琳达博士的建议!”黄炎厚高兴地说,“莉莎博士,你就按她的要求操作,看看效果如何。”

气象飞盘先是旋转着俯冲前进,到达离冰盖600米的高度平行转弯,向新冰面旋转滑翔,接近冰面时迅速旋转下沉,然后慢速转圈,直至离冰面600米的高度,才慢慢螺旋式上升,一直上升到离冰面2﹐500米的高空时,苏菲叫停。

在黄炎厚的指挥下,飞盘越过北极点,到达马卡罗夫海上空时,向右修正前进方向,然后手动加速,飞行两个昼夜后,于8月10日早晨,回到梅斯切柳斯金纳安全收落。

这次历时9个昼夜的“计划外”飞行,主要收获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搜索、捕获并束缚了大量的隐物粒子。这件事使精英们非常高兴,特别是苏菲,好像她一伸手就揽住了月亮似的,有着无法形容的喜悦。她说:“大博士,你说有些粒子碰撞爆炸时,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象?遗憾的是,在负光屏上看不到粒子‘爆炸’的过程和现象。”

“不要着急嘛!”琳达说,“等回到总部驻地实验馆以后,一定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说不定到那时,比你想象中更稀奇的现象还有呢!”

第二方面收获是观察、测试出电磁波在北极地区的特点和红外线、紫外线、太阳射线在北极的存在与分布,同时还观测到这些波、线与北极气候的关系。

吉姆说:“原来我认为北极点的磁引力应该比中、低纬度地区要强得多,现在看来也没有多少差别,难道这是暖季的原因?”

“暖季不是原因。”苏菲说,“据我分析,在南北两极,除了光波和太阳射线冷暖两季有所不同外,其它波、线不受气温的影响。”

第三方面的收获就是探明了北极出现无冰水面及漩涡不是固有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看法不一致:琳达和苏菲仍然认为是偶然出现的情况,可能是地球人以外的力量所为;莉莎认为是周期性或者间歇性的,可能是地球本身的物理现象所致。吉姆没有明确表示,不过他说:“这一次虽然没有白跑,但还是没有探出个究竟。不过也好,倒是又给我们增添了一个‘不解之谜’。”

“不解之谜是神秘感的巢穴。”黄炎厚说,“关于神秘感,爱因斯坦有过这样的论述:‘人类最美好的经验是神秘感,神秘感是一切真科学与真艺术的真源泉’。人类对科学的探讨是无止境的,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遇到‘不解之谜’也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刚刚开始的探索行动,对遇到的特殊异常现象,不可能立刻就一目了然,也不可能马上就能说出所以然来。寻找‘真科学与真艺术的真源泉’,正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对象和目标。”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26 23:04:4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