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英杰 第七十八章 炼铜

贞观英杰 御文台上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15-11-2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世民对太子李承乾的要求较为严厉,甚至有点苛刻,但对李泰却溺爱过度,这让李承乾心里颇有些不舒服。

一次,在东宫,他神情沮丧地对陆玉成说:“孤现在感觉动辄得咎,大臣们动不动就进谏,父皇则不时切责,而魏王却逍遥快活多了。”

陆玉成闻之心中一沉,口中却笑道:“陛下雄才伟略,又虚心纳谏,群臣如此待殿下,只是因为对殿下寄望深厚,希望殿下向陛下那样行事,这对殿下到并不是一件坏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殿下大可不必烦忧。储君为国之根本,陛下待之与诸王当然不同。殿下推广占城稻,纳西域于大唐,功在社稷。成立大唐科学院,成果斐然。殿下如今要做的是埋头苦干,多出成果,公道将自在人心。”

陆玉成顿了顿,接着说道:“当面直谏往往是一片好意,当面奉承背后诋毁才可怕。吾现在朝与众人表面上一团和气,可私下里不知何人如此恨吾,竟两度遇刺。“

李承乾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尔说的也有道理。”

李承乾精神稍振,接着问道:“我们大唐科学院能再做件什么大事呢?”

陆玉成想了想,从牙缝里蹦出一句话来:“炼铜。”现在大唐正在施行一条鞭法,需要大量的铜来铸铜钱。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的炼丹家。一次,葛洪之妻鲍菇在葛山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葛洪拿那个铁勺使用,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铁勺变成“铜勺”,红光闪闪,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葛洪把“铜勺”放在火上烤,“铜勺”逐渐变黑。

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他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显然认识的范围扩大了。到唐末五代间,水法炼铜的原理应用到生产中去,至宋代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南宋时用胆铜法炼出的铜已占全国铜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五了。

在欧洲,湿法炼铜出现比较晚。15世纪50年代,人们把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偶尔看出铜出现在铁表面,还感到十分惊讶,更谈不上应用这个原理来炼铜了。

李承乾听陆玉成介绍了胆铜法炼铜后,十分兴奋,马上召集人手开始干起来。

不久,陆玉成在宫中书房向李世民汇报一条鞭法实施情况时,趁此机会,他大胆向李世民谈起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事。谓李承乾虽有些贪玩,但言行并未有大的过失,反而干了不少实事,因此,不宜拔苗助长,应循序渐进。而李泰虽聪明好学,文事上贡献颇多,但李世民未免太过溺爱,引起臣下议论纷纷。

李世民沉吟半晌后说道:“太子常听不进臣下谏言,最近与东宫官属接触更少了。”

陆玉成道:“为解决铜钱紧缺的问题,太子正召集科学院人员试验新式炼铜法,颇有进展。”

李世民闻言眼神一亮,挥手道:“走,一起去看看。”

得知太子李承乾正在大唐科学院,李世民一行人也来到了科学院。进门一看,只见里面人来人往,热火朝天。

得知父皇驾到,李承乾急忙迎了出来,脸上汗涔涔的。李世民问了问他炼铜的情况后,就让他带路,朝炼铜作坊走去。

李世民参观了炼铜作坊,神奇的胆铜法让他既惊奇又兴奋,看来令人头痛的铜钱短缺问题有望解决了。李世民看着颇有些劳倦的李承乾,心中最心软的地方深深被触动了,亲切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太子辛苦了!注意身体!”满目疼爱之情,让李承乾颇为感动,李世民还向太子赏赐了大量财物。

陆玉成闻特进魏征患病,特去魏府探视,得知李世民手书诏令探问病情,且说:“几天不见,朕的过错又多起来。如今想亲去探望,又恐更添烦扰。你如果听到或看到什么,可以封上状子呈进来。”

魏征则上书言道:“近来弟子冒犯老师,奴婢忽视主子,下属多轻视上级,都是有原因的,此风不可长。”又说:“陛下临朝听政,常常将公正挂在嘴边,退朝后所做所为,却未免有所偏私。有时害怕别人知道,横施神威圣怒,这样欲盖弥彰,有什么好处呢?”魏征的忠直敢言让陆玉成敬佩不已。

魏征的宅院没有厅堂,李世民令将停建小殿的材料拿去建造厅堂,五天即完工,还赐给他质地平常色彩单调屏风和褥子,以及几案、手杖等,以顺应他的俭朴习惯。魏征上表谢恩,李世民手书诏文称:“朕这样对侍你,都是为了黎民百姓与国家,难道是为朕一人?何必过于客气呢。”李世民的气度也让陆玉成钦服,深感这位岳父不愧为千古一帝。

贞观十六年八月,在一次朝会上,李世民问道:“如今朝廷中什么事情最为急迫?”

谏议大夫褚遂良趋步向前说:“如今四方安定,只有确定太子与诸王的名分最为紧要。”

见终于有人直接公开地向李世民提出此事,陆玉成感激地望了褚遂良一眼。

李世民思忖了片刻,看了看陆玉成,然后说道:“这话说得有道理。”

褚遂良,是散骑常侍褚亮的儿子。大业末年,跟随他的父亲在陇右,薛举称帝时,安排褚遂良为通事舍人。薛举失败后,他投奔朝廷,被任命为秦州都督府兵曹参军。贞观十年,由秘书郎迁任起居郎。

褚遂良广博地涉猎文史,特别擅长隶书,他父亲的朋友欧阳询非常看重他。李世民曾经对侍中魏征说:“虞世南死后,没有人可以谈论书法。”魏征说:“褚遂良下笔遒劲,很得王逸少书体的真髓。”李世民当天就召令遂良为侍书。李世民曾经出王府重金购求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天下的人争着携带古代书法赴皇帝的殿廷献给李世民,当时不能分辨这些墨迹的真伪,遂良一一详细论述它们的源流出处,没有一点错误。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下诏,准备到泰山封禅,先到洛阳,彗星出现在太微座,冲犯郎位。褚遂良对李世民说:“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前烈,东狱即将大功告成,天下非常幸运。然而走到洛阳,彗星就出现,这或许是有上天不许可的事。况且汉武帝犹豫不决数年,才举行泰山封禅礼,臣下的愚见恭请陛下详细考虑抉择。”李世民认为他说得很对,下诏停止了封禅的事。

当年,褚遂良迁任谏议大夫,兼任起居事,李世民曾经问他说:“你担任起居,记录什么事,大概人君能够看到它吗?”褚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写人君的言行事迹,而且记录善恶,作为鉴戒,也许可以令人主不做非法的事,没有听说帝王亲自看史的。”李世民说:“朕有不好的事。你也必定记下它吗?”禇遂良说:“遵守道德不如遵守自己的职责,臣的职责应当记载笔录,君王的举动必定记下来。”黄门侍郎刘洎说:“假若遂良不记,天下的人也会记下来。”李世民认为他们说的对。

当时魏王李泰得到李世民溺爱,众位大臣愈益产生疑议,李世民听说后十分厌恶,对陆玉成说:“当朝的臣属们,忠直没人能超过魏征,我让他做太子的老师,以此杜绝天下人的疑心。”

九月,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魏征病刚有好转,亲到朝堂上表推辞,李世民手书诏令晓谕他:“周幽王、晋献公,废除嫡子立庶子造成国家危亡。汉高祖差一点儿废掉太子,幸亏商山四位老人才得以保住太子位。朕如今信赖你,就是这个意思。朕知道你有病在身,可以躺在榻上铺佐太子。”魏征于是接受了诏令。

一天在宫里,长孙皇后拉着十四岁的晋王李治对陆玉成说:“贤婿辅助太子和魏王皆甚为得力,今后可否多花点时间辅助晋王?

晋王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开始由著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唐太宗问道:“这部《孝经》说的什么最重要?”对答道:“孝,开始是事奉双亲,长大后是事奉君王,最终是修身。君子事奉皇上,进朝廷想着尽忠,退居在家想到弥补皇上的过错,将顺从其美,纠正其恶。”唐太宗大喜道:“按此行事,完全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

不过,陆玉成望着可爱的李治,想起历史上他与武则天之间的事,心里颇不自在,但长孙皇后相求,只得答应下来。见李治高兴地拉着自己的手口称“姐夫”,他突然恶趣味发作,心里暗暗发誓道:“李治,我要把你调教成我的小跟班和马屁虫!“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6 5:13:5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