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行万里 第一百二十六章 越塔扫地僧

大明行万里 拍了拍肩膀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2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报恩寺,早课结束后,僧人洪赐跟往常一样拎着他把硕大的扫帚开始扫地。

洪赐的动作不紧不慢,看起来还有点漫不经心,不过他的眼睛像鹰隼一样,扫视着四周,任何可疑人物和状况都难逃他的法眼。

以往洪赐也没这么“勤勉”,只有大报恩寺里佛祖诞观音诞之类的法会,或是其他重大日子香客云集时,才会出来扫地。

最近寺里出了点状况,有个疑似翻高头(翻墙入室盗窃)的贼人频繁出没,甚至已经盯上了大报恩寺最最紧要的秘密银库,洪赐昨日盯了那人好一会儿,确定了这人确是图谋不轨的贼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贼人,明显是招子贼亮做老案子的老手。

洪赐判断此人应是那种团伙作案负责前期踩点踏查的盘子手,至于这人的其他同伙暂时还未有发现。

不过那人也是非常警醒,当场就察觉到自己在盯他,都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远遁。

洪赐一点都不担心那人会跑掉,因为之前他这边已经做了布置,布下大网,就等这只落单的贼鸟归巢,然后再这伙贼人一网打尽。

最差也能俘获此人,再用些手段拷问出来便是。

不过昨晚到现在,出去办事的人还未有回报。计算着南京城城门开启的时辰,估计也快了吧。

突然,洪赐整个人都僵住了,握扫帚的手也不由自主的攥紧。他看到了昨日那人又出现了!正站在不远处,就这么肆无忌惮,似笑非笑的望着他,眼神里满是嘲讽意味。

与昨日不同的是,此人换了身锦衣卫制式飞鱼服,虽未佩戴绣春刀,但腰间鼓鼓的明显带了手铳之类的武器。

洪赐拎起扫帚扭头就走,匆匆走去了报恩寺前门的知客堂,见到知客僧后直接问道:

“昨日下山的洪兴师弟回来没?”

“喏,这不刚刚回来么,”知客僧抬手一指,就见一脸惊慌的洪兴和尚正从寺门外往里走。

这边洪兴也看到洪赐,师兄弟很有默契,同时朝僻静拐角处走去。

两人站定后洪兴头一句话就是:

“师兄,山下出事了,”

都不等洪赐询问,洪兴就开始自顾自说起来。

“昨日下午按照师兄的吩咐,我进城给打行的单思南送信,单师傅果然派了六个好手从咱们山门开始,盯那贼人,那贼人也十分狡猾,一直在南京城里转悠,应该是发现我们盯他了,于是贫僧就让打行的人收网,直接抓捕。”

“然后那贼人就开始逃跑,一路穿房越脊身法十分高明,要不是咱们的人跟得紧,差点就被他逃脱,就这么一直跑到戌时,那人体力耗尽跑不动了,咱们的人才在北门桥把他堵在一个巷子里。”

“那人当时放了烟花,应是给同伙发信号,然后又拿出两把手铳,说是可以连续打放,接连杀了四个,剩下两个见势不好当场逃跑。”

“怎可能?”一贯冷口冷面的洪赐吃惊叫道,

“这还不算完呢,那贼子也受伤了,打行提前给五城兵马司送了银子,逃跑的两个找来那些巡丁就把那人给抓了,结果还没等带走,就来了二十多个锦衣卫,说是京师北镇抚司的,办的钦事,要带走那贼子,巡城御史孙大人不让,那帮锦衣卫又拿出那种连发的火铳,当场就撂倒几十个巡丁,西城副司邓大人被当场打死,御史大人也被五花大绑抓走了,听人说现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善斋善斋,贫僧当时没露面,不然怕是要荣登西方极乐了。”洪兴心有余悸的说道,

“那贼人今早又来了,现在就在大库那边转悠呢,也是穿的锦衣卫飞鱼服。”洪赐道,

“啊!还来?锦衣卫咋会盯上咱们啊?”洪兴惊叫道,

“京师来的,北镇抚司锦衣卫,死盯着银库,”洪赐没理会洪兴,而是自顾自的念叨着,然后双目精光一闪,说道:

“不好,大库里存银的消息估计是走漏了,他们就是奔大库银子来的。”

“咱们可是皇家丛林,他们这么干就不怕王法吗?”洪兴有些难以置信的道,

“五城兵马司的巡丁和副司,说杀都杀,连巡城御史都抓了,师弟觉得他们会怕王法么?”洪赐道,

“那咋办?那么多银子又搬不走,光靠我们几个师兄弟怕是抵挡不住啊,”洪兴急道,

“现在我也不知道该咋办了,你现在去通知其他几位师兄弟,让他们马上去罗汉堂,大家一起商量下,接下来该怎么办。”洪赐命令道,

洪兴动作也快,不大一会儿工夫,就把古林寺来大报恩寺这边挂单的其他六位同门师兄弟都喊来了。

洪赐把情况跟大家说了一遍,然后又把自己的判断也说了,让大家伙商量下看怎么办。

洪欢这时却说了他刚刚得到的最新情况,

“贫僧之前巡查时发现不止那踩盘子的贼人,他们今日又来了不少人,应该有六七个,都穿飞鱼服,明晃晃的带着火铳,基本现在所有出入口都有他们的人盯着。”

洪欢的话让一众武僧皆尽骇然,这是有恃无恐,直接明目张胆堵到家门口来了啊!

然后众僧七嘴八舌的开始商量起来,有说去应天府报案,让府台大人派衙役来保护的,有说给守备太监或者南京兵部尚书送银子,恳请对方出兵来解围的;有说既然大报恩寺是魏国公和其他几个勋贵的家庙,他们各家的祖宗牌位都在庙里享受这么多年的香火了,该让他们出面来解此困。

有的说这么大的事,咱们师兄弟的小身板可扛不下来,应该派快马去苏州总堂请示上面的人来定夺。

更有的说依靠外人是靠不住的,应该把洪门在南京的人都发动起来,加上大报恩寺自己的年轻僧众凑个几百人的护寺队伍,他们火器再厉害,难道还敢在大报恩寺大开杀戒不成。

说了半天也没说出太好的解决办法来,无奈之下,作为一众武僧领头人物的洪赐只好博采众长,几个方案只要不是太离谱的全都采纳。

洪赐先派一名师弟骑快马去苏州总堂向堂主报信,又派一位师弟去跟方丈大师分说,要方丈想办法联络应天府衙门,守备太监府和南京兵部,还有有祖宗灵位在寺里的勋贵也要派人拜访。

最后则派人去南京城里去见洪门在南京的两家分堂堂主。

洪赐自己则坐镇大报恩寺,居中指挥调度。安排完之后,洪赐心里还是没什么底气,觉得光靠这些恐怕也不妥当,但一时半刻又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依然忧心忡忡。

实在是银库里的银子数目太过庞大,同样也是干系太大,不容有失。

洪赐和他的七个师弟倒是货真价实的古林寺和尚,但他们都有另外一层身份——天地洪门陪堂护法,洪赐更是位列陪堂香主。

洪门是一个完全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组织,它的前身正是太祖元幛亲手建立起来的孝陵卫!也就是张永乐和金忠一直念叨的那个孝陵暗卫。

不过孝陵卫只是招兵时的说法,在其内部真正的名称叫洪武卫。开始时还是一支准军事化的秘密情治部门,有三位指挥使,分别持有太祖元幛钦赐的传承信物,一曰龙头棍,一曰蟠龙剑,一曰金龙印,负责不同的暗线。

持龙头棍者掌管天下水陆码头和江湖帮派,持蟠龙剑者掌管各大城市商贾、赌坊、青楼、牙行等负责收集市井情报,持金龙印者掌管佛、道及天下各类道门教派。

靖难之变后彻底转入地下,并在永乐年间因包庇废帝建文,被成祖朱棣派厂卫围剿追缉而损失惨重,被杀被俘及叛变者众,洪武卫集齐骨干及精锐,几经辗转终于护持建文帝由广东出海远遁。

至此,本来精英云集遍布天下的洪武卫也接近土崩瓦解,蟠龙剑和金龙印两大传承信物和他们的主人也就此流落海外。仅剩龙头棍持有者留在国内,带领残余卫众苟延残喘,洪武卫也改名天地洪门,简称洪门。

为了生存延续下去,洪门一改之前以刺探情报,掌控天下舆情为主的初衷,改成了收缩力量着力于南直隶境内,苦心经营恢复势力。就连传承方式也由原来的父传子一脉相传,改成了类似教门的开香堂收徒模式。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洪门终于重新在南直隶范围内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目前设有忠义总堂一处,下设内外各八堂,势力遍布南直隶各主要城市和地区,其中最大的一股莫过于与漕运紧密相连的漕帮了,这也是洪门总堂设在苏州而不是南京城的原因所在。

不过此时的洪门和太祖元幛当初设立洪武卫的初衷,已是大相径庭,完全成了一股躲在暗中以聚敛财富为目的的黑恶势力。

大报恩寺和南直隶其他几处佛寺正是洪门暗中掌控,由陪堂全权负责。

陪堂香主洪赐今年三十三岁,祖籍徐州,小时候随父母逃难,结果父母家人死在路上,幸得淮安府杨大善人收容救助才得以保全,一同被救助的还有跟他年纪相仿的一百多个孩童,都是男孩。

之后,所有的孩子被集中到一个偏僻的庄子里,每天读书识字,打磨身体,并不间断的为他们洗脑,灌输他们作为洪门未来的种子所要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洪赐从小就生得比一般同龄孩子高大,手长腿长,关节粗大,被庄子里的武术教习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习武天才,因而得到重点培养,同他一起习武的孩子中就包括目前这七位师弟。也有其他孩子在别的方面展露天赋的,同样被额外照顾。比如后来在整个南直隶都闻名遐迩的雪浪法师,就是当年跟洪赐一起在庄子上受训的洪恩师弟,他在读书写字和思辨一道天赋异禀。

两年后,所有的孩子被打散,分散到各家洪门控制的寺院内剃度出家,洪赐因为在武术搏击方面表现优异,则单独被送到遥远的福建莆田少林寺出家,拜在永化堂武僧觉远门下修习小洪拳。

也是在这里,洪赐才知道当年靖难之变后,正是保留在永化堂的龙头棍和几个还俗的武僧,才重新撑起了洪门这杆大旗,此处可以说是洪武卫后洪门时代的发源地。

洪门的洪字,不单是洪武的洪,同时也是永化堂独门绝技小洪拳的洪。

六年后洪赐出师,在莆田少林一干武僧里已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鲜有敌手。经洪门安排,他又来到浙江宁波,拜在有江南第一高手之称的内家拳拳师叶近泉门下,修习内家拳,不过他是带艺投师,不列门墙只做记名,并不被外人所知。

又过了三年,已是内外兼修的洪赐才回到了南直隶古林寺,并正式加入洪门陪堂,陪堂负责洪门所有佛寺与相关事务,当年收容他们的那个杨大善人正是陪堂堂主,正巧雪浪法师发宏愿重修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洪赐就带着一众古林寺武僧前来支援。

于是在万众瞩目之下,武僧洪赐上演了一幕“游方僧人雨中飞塔投木”的戏码。

其实洪赐武功虽高,也万万做不到这点,当时他身上绑了钢丝,塔顶设有滑轮机关,类似后世拍电影的威亚,几位师弟在下面拽着钢丝才完成了这一载入史册的“壮举”,之所以选择雨天,也是为了模糊视线不让观众发现钢丝。

洪门陪堂通过此次雪浪法师的行动,前后共募得各界捐助随喜白银六十余万两,真正修缮琉璃宝塔才花了不到十万两,剩下的银子没有运走,而是直接在大报恩寺里修建了银库就地储存起来。

而雪浪法师因为得罪了当时南京国子监祭酒被赶出了南直隶,洪赐和他的一班师弟却留下来,专门负责看守这笔银子。

多年过去,越来越多的洪门陪堂各种收入之白银,被源源不断的送来此地,银库几经扩建,里面的存银也由当初的五十多万两,变成了现如今的一百三十几万两!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0 9:17:1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