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和鸣 南宫复辟顺势变 一朝天子一朝臣

王朝和鸣 置身事内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景泰三年夏,燥热的天,京城中的空气因为受热流动都清晰可见,彼时的朝廷同样暗流涌动。就在前一天,朝廷易了储。

这一年,朱见深六岁。三岁时被立为太子,没想到过了三年反倒降成了沂王。年幼的他不知道二者有什么区别,都是殿下,只是身边人原来管他叫“太子殿下”,现在管他叫沂王殿下。

在易储的诏命下达之时,一个老太监双手捧着一纸诏书来到了仁寿宫,朱见深听不懂说了什么,他只是看着奶奶的眉头紧锁着,紧紧拉着她的手。「废上皇长子皇太子见深为沂王,出就沂邸。立皇子见济为皇太子。」奥,他要离开奶奶了。他不是太子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朱见深长在深宫,没见过宫外的世界。他坐在轿子里也止不住身子往外扒着四处张望,他好奇地瞪大双眼,看到街道两旁的人都跪伏着,他明白了,这是在跪他。同样坐在轿子里的万贞儿忙用双手轻轻地将朱见深搀扶回来,生怕出点儿什么意外。

“小殿下,咱们出了宫也要谨慎为好,只要太后还在,他们就不敢动我们,一息尚存,总会有翻身的机会。”

朱见深挪了挪身子,点了点头。

身处南宫的朱祁镇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听到自己儿子被废的消息,须鬂发不禁增了几分白。不由长叹,大位已非我所欲,何故如此?同为兄弟手足,步步紧逼,至于如此?

这就是皇家,这就是帝王。杨广李世民可以为了权力可以弑兄逆父,朱棣可以“奉天靖难”,康熙朝更是九子夺嫡。古往今来,向往权力的人数不胜数,在我看来,权力固然是个好东西,可当一个人的世界里只有权力的时候,他也就只能是一个人了。

造化弄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仅仅过了一年半,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济就夭折了。

有的人喜出望外,有的人悲痛欲绝。是这样的,人类的悲欢本就不相同。

万贞儿一直陪伴在朱见深身边,作为名义上太后的亲信,所有人都得让她三分,有地位有城府,这样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使得她在照顾朱见深不久便成了沂王府的实际掌权人。

紫禁城内。

朱祁钰欲立幼子朱见济为储君,奈何早夭,闻讯他便急火攻心差点儿没晕过去,此后也是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朱见济的死众说纷纭,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这里我们不做分析。我们来看看最为悲伤的朱祁钰,既有丧子之痛,也有政治计划破灭的恨。

朱见济死后,朱祁钰没有其他儿子可补立为皇太子,一些大臣遂提出恢复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怒不可遏,他才二十六七岁,精力旺盛,再生几个儿子不成问题,这些大臣为什么这么着急替朱祁镇的儿子说话?他一面将重提复立东宫的大臣打入诏狱,一面为了尽快生出一个继承人,十分努力地纵情声色,甚至一度把当时的名妓李惜儿召入内宫。朱祁钰在此后的几年内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朝中要求复立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朱祁钰本来只是一位藩王,并非法定的继承人,并没有什么威信,更没有一套亲信班底,注定了他的根基薄弱。

当你接近权力中心时,会以为自己是其中一份子。但到头来你会发现,你真的不是。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突然身患重病。「壬午,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迎上皇复位。二月乙未,废帝为郕王,迁西内。」朱祁镇住在南宫,称南宫复辟,又叫夺门之变。

这件事情的发生是注定的、必然的,但也是可以避免的、完全不必要发生的。至少在我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造成的是忠臣蒙冤和政治投机分子的上位。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在他曾经拼死保卫的城池前,被处以斩刑。

这天,大街上百姓挤满了街头,但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来给于谦送行的。

街上有人在用酒祭奠,有人在暗暗流泪,更多的人失声痛哭。

得知消息的孙太后水米不进,大骂明英宗朱祁镇:“昏君!谁都可以杀于谦,唯独你不行!”

英宗叹口气说:“于谦实有功,但非死不可。”

于谦被斩,史载:天下冤之。

整个事件中,无数的人物来来往往,但经过历史的淘洗,唯有于谦的遭遇和精神超越了时代。那个拥有权力而最终弃用权力的悲情英雄,或许是唯一有灵魂的人。是他,让这段历史值得被反复追忆,被永久铭记。

在朱祁钰当政初期,帝国处于战时状态,兵政合一,兵部尚书于谦是毫无疑义的帝国二把手。后来,于谦是少保兼兵部尚书,再加总督军务,权重一时。他多次提出辞去一部分职务,但朱祁钰说“国家重务委托于卿”,“不允所辞”。

夺门之变发生时,甚至在朱祁镇重登帝位接受群臣朝拜后,手握重兵的于谦如果想阻止政变,那是分分钟的事。他如果愿意的话,绝对有能力让朱祁镇变回太上皇。但无论夺门之变发生时还是发生后,于谦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表明他默认了夺门之变的成果。

「公盖可以不死,而顾以一死保全社稷也。」

于谦被斩决的罪名是意欲迎外藩入继大统。下令抄家。锦衣卫抄家之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只有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司马迁有一言:“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人虽死,其精神永存。

现实主义者横行霸道的今天,总会嘲笑理想主义者,认为他们自我牺牲的行为愚蠢至极。在我看来,于谦这类人是我们远远不如的,是我们应该顶礼膜拜的,他们敢想敢做,精神信仰极其纯洁,以身赴死,以死明志,理想主义者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他们是在奔赴自己人生的革命。正因为有了众多理想主义者,历史车轮才得以滚滚向前。

于谦赢了,至少,他的祠堂依然矗立在曾经拼死保卫的故土,并不断地接受着来自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敬意和心悦诚服。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12:57:0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