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和鸣 英宗北狩得回朝 波谲云诡起风云

王朝和鸣 置身事内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并没有使君臣完全心安,大家度过了一个忐忑的新年,大雪纷飞,边境显得尤为寒冷,寒风凛冽刺骨。

也先退去之后,不甘和悔恨充斥在他的脑海,差一点就能再续我草原民族的辉煌,历史伟业明明咫尺却触手不及。于谦!想不到明朝朝廷还有如此有胆有识之人,看来我真是低估了汉人,本以为是个没打过仗的腐儒,却不曾想如此狡猾。北京城到底还是坚不可摧,触不可及。

又一年冬天,游牧民族最害怕的季节,牛羊牲畜的数量大大减少——有的被冻死,有的迁徙到阿尔泰山脉一带寻找新的草场和水源。

也先坐于大帐之内,却是坐立难安,如坐针毡。自攻打北京失败后,他又率领骑兵在明朝边境上徘徊,意图利用英宗皇帝掠夺边民和牲畜,可收获却意外得少。

景泰元年三月,宣府总兵官朱谦奏称,敌兵三万,围攻万全。敕令,范广担任总兵官抵御敌军。不久,敌寇退,于谦请求即驻兵居庸关,敌寇来,则出关剿杀,敌寇退,则回京师驻守。大同参将许贵,奏北面有三个人到镇上,想朝廷派使者讲和。于谦说:“以前派指挥季锋、岳谦前往讲和,而也先跟着入寇。接着,又派通政王复、少卿赵荣,见不到上皇就回来了。显然,不能依靠和谈。况且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从道理上来说,也绝不可以讲和。万一和了,他要满足无穷无尽的要求,答应则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不答应又会发生变乱,这形势也不能讲和。许贵是武臣,这样恐惧畏缩,怎能敌汽同仇,按法律该处死。”发出文书,严厉谴责他。从此,边境将领,人人主张坚守作战,没有敢说讲和的了。

也先得不到好处,便想着能否依靠手中的筹码来与明朝议和,这个筹码就是朱祁镇。于谦不讲和没关系,话说这明廷也不该是一个于谦说了算的。也先紧蹙的眉头放松了一点。

“当今之计是回师,是我子民的安生,我们既然打了败仗,就该想着如何弥补损失,积蓄力量以卷土重来。”

也先语气凝重地对账中高级将领说道,他们面色凝重,显然疲惫,长时间的作战已使他们起了归心,早已没了当初誓要直捣龙都的意气风发。

“那个汉人我看早没用了,但是杀了他又势必会引起中原人的仇视,他虽然乳臭未干,可却是千千万万汉人的君父,依我看,我们不如借他来与明朝议和。”

“太师,可明朝已立了新君,那于谦也誓死抵抗,他们,会接朱祁镇回去吗?”

也先发出诡异的笑,说道:“这朱祁镇虽然失了皇帝的身份,可他却是那太后的亲生子嗣,如今新君的兄长,汉人重孝悌,倘若不接,国人将如何看待新君?”

“那于谦不过是一个臣子,战时用得上他,如今我们主动退兵,战端一停,明廷还会给他这么大的权力吗?”

众人听罢,深以为然。

“汉人有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就是林子里没了鸟,就会把好弓收起来,兔子死了也就用不着猎狗了。这于谦,功高盖主,下场不会好到哪里。”

“太师说的不错,那我们该怎么做。”

速派使者议和。

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到了八月,太上皇被留在北方已经一年。也先见明朝没有什么事端,更想讲和,使者接连前来,提出把太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议派使者前往迎接,明代宗不高兴地说:“朕本来不想登大位,当时是被推上来的。”于谦从容地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明代宗看看他,便改变了面色说:“听你的、听你的。”先后派遣了李实、杨善前往。终于把上皇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

瓦刺人在送还朱祁镇时,还不忘补上一刀,希望明廷内讧。知院伯颜帖木儿屏去左右,让译者对朱祁镇说:“今日天可怜见,皇帝回去,今日你兄弟在家作了皇帝。皇帝位子是你的,你到了家里不要怕大小臣宰们,你要你的皇帝位子坐。”

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当了一年左右俘虏的朱祁镇却说:“愿看守祖宗陵寝,或做百姓也好。”

景泰元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被释放回京。

风尘仆仆,终有归途。阔别一年多,对于朱祁镇来说,却好似几十年。看到北京城的那一刻起,他不禁热泪盈眶,好像是个犯了错的孩子,但这个错误的代价是千万将士的性命。他无限忏悔,但这并不代表他犯的错能被原谅,史书上将会永远记下他的耻辱,他的骂名将会永存于世。

他成长了很多,不似之前的冲动急躁,意气风发,他变得沉稳内敛,沉默寡言。他变了想法,他不该做皇帝或者说他不配做皇帝,他一生都将活在深深的自责之中,现在的他想做一个普通人,过完自己平凡普通的一生。

哪有回头路可走啊?出生在皇家,命运就是注定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更替,南朝齐取代南朝宋之时的宋顺帝在被逼退位时发出了流传至今的遗言: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辛卯,宋顺帝下诏禅位于齐。壬辰,帝当临轩,不肯出,逃于佛盖之下,王敬则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启譬令出,引令升车。帝收泪谓敬则曰:“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帝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宫中皆哭。

朱祁钰本来是极力阻止上皇回京的,皇帝当久了,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便不愿撒手。奈何可恨的一天天嚷着礼法的腐儒日复一日朝奏请上皇回京,仿佛争先立下这莫大的功勋。令他不解的是,他的“亲信”兵部尚书于谦也力请奉上皇南归,罢,罢,罢,再如何他也是我的皇兄,我若不接,恐天下百姓不服。

景泰元年八月十五,上皇回到京师,景帝到东安门迎接,英宗入居南宫,带领文武百官朝拜谒见。

这南宫是什么地方?南宫,又名洪庆宫、崇质殿,俗称“小南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与紫禁城同龄,这里是朱棣特意为爱孙朱瞻基修建的皇太孙宫。普渡寺,原名为皇城东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朱瞻基当上皇帝以后,对东苑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改称“南内”。说来规模不算小,但不过也四角天下。朱祁钰以锦衣卫对朱祁镇加以软禁,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对于儿子被幽禁,孙太后的态度是什么呢,好不容易归国的朱祁镇却被如此对待,我们不难猜测。在英宗北狩期间,孙太后就将宫中的财物送给瓦剌,期望能赎回英宗。在英宗被幽禁在南宫期间,孙太后曾经几次去看望,后来听到传言,说朱祁钰想趁她探望的时候,将她幽禁在南宫。以后孙太后不不敢去看望儿子。

彼时的朱祁钰还在忙着做另一件于他而言非常重要的工作——废立太子。废的是他的侄子朱见深,立的是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他工作的开展从试探开始,一日,他试探性地问了一下老太监金英说:“七月初二日,是东宫太子的生日”。金英立刻回答,“东宫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而其实七月初二是朱见济的生日。

这种情况,朱祁钰只得隐忍,毕竟皇帝也是需要面子的,贸然提出,万一有大臣当堂站出来反对,那皇帝也不好说啊,毕竟朱祁钰理亏在先,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打消这个念头,直到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

这一年,内阁大臣连续收到朱祁钰的赏赐,「分赐内阁诸学士金五十两,银倍之。」这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内阁大学士内心都明白,能混到这个位置上的,想必不会是傻子。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收了皇帝的钱,自然要为皇帝办事。

景泰三年夏五月甲午,废皇太子见深为沂王,立皇子见济为皇太子。

然,令所有人出人意料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十一月辛未,皇太子见济薨。」

朝局发生了一些变化。

景泰五年五月甲子,礼部郎中章纶、御史钟同以请复沂王为皇太子下锦衣卫狱。六月戊子,录囚。

景泰六年八月庚申,南京大理少卿廖庄又请复沂王为皇太子,杖于阙下,并杖章纶、钟同于狱,同卒。

景泰八年春正月己卯,群臣请建太子,不听。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14:48:4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