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红袂 第一百四十章 进军恒州

铁甲红袂 鹤鸣小白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五天以后卜逢时醒了过来。段兴阳又是高兴又是后怕。高兴的是身为主帅的卜逢时总算活过来了,平叛大军可以继续进军。后怕的是像这样的人将来还不知怎样为害国家呢?

······

河州城一座数百年的老城在短短几日之内被血洗了两次。段兴阳想要恢复漕运都找不上可用的人手。只好从下游各州往来调人。

被平叛大军收复的南方数州,亟待恢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都要从内地运来。前方兵马所需的粮草物资也要通过运河转运过来。过去运河的漕运是把南方各州的物产和粮食运往盛京。现在反过来了。段兴阳不愧是治世能臣,很快就把一切都理顺了。

什么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河州城豪强势力和帮会势力被消灭以后,围绕着运河的各种生计出现真空。宇宙间的法则:只要有真空出现就会有新的力量填补进来。内地各州的财主、商人以及劳力纷纷涌向南方各州。河州成了这些人通往南方各州投机冒险,经商行脚,以及出卖苦力等等淘金的码头。新来的人没有顽固旧势力和旧作风,使用起来很顺手。不到半个月时间,运河上的漕运就恢复起来了。粮食物资源源不断从内地运来。官府恢复了办公,秩序得到了恢复,饥民得到了救济。为了使南方各州恢复生产,不误春耕,段兴阳还向朝廷申请了上万头耕牛。也通过大运河运到了南方。

卜逢时养伤半个月,身体渐渐得到了恢复。已经可以下地行走。

“大人这已经是第二次遇刺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段兴阳对卜逢时说:“当日的情形实在是太凶险了。把本官吓坏啦!你那位义兄王守成执意报仇,定要屠城。本官怎么也拦不住,最后还是让他带人行凶,把城里的豪强大户和帮派势力消灭殆尽。也不知道连累了多少无辜。大人想想,屠刀之下岂无冤魂?”

“都是卜某之过!”卜逢时说:“这件事情我已经听说了。”

“大人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段兴阳问:“漠北骑兵战力虽强,却难以掌控。不服管理不听调度,只怕今后还会出现类似情况。”

卜逢时长叹一声。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请大人对那些枉死者多加抚慰。王守成那边我会找他谈话。大人放心,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南方叛军如火烹油,势头正旺。没有一支作风强悍的军队无法平定。滕晋失守,江州城外官军败北,霍州城下通州兵失利,虽说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我军的作战力不够也是事实。大人要我怎么处理漠北骑兵?打发他们回去?还是斩了王守成?权衡利弊,大局为重。一切以平定叛乱为主,以江山社稷为主。纵观我军情况,能够真正派上用场的也只有北境边军和盛东边军。盛东边军守着东线,北境边境几次受创。漠北骑兵机动性好,作风强硬。本官还要依靠他们步步推进走向胜利。若没有这支队伍,我军将失其佐臂。一个人要想打仗,必须四肢健全。北境边军好比是我军的双腿,漠北骑兵就是我伸出去打击敌人的拳头。”

段兴阳听他这样说,不再纠缠。他心里也十分清楚:卜逢时说的句句是实话。和南方十六州叛乱相比,漠北骑兵的为祸不算什么大事。作为盛朝贵族,他心里最关心的自然也是江山社稷。大军下一站所要经过的恒州是他母亲恒安郡主的封地所在。母亲虽然居住京都多年,但是她的田庄仍然在恒州。十六州叛乱以来,田庄被占,佃农逃亡,土地荒废。家中收益锐减。坐吃山空。眼看到了入不付出的境地。之前他之所以一直对王守成屠戮河州豪强耿耿于怀,主要是因为:河州的豪强大户大多是盛朝贵族后裔。其中就有几个开国元勋的后裔。元勋虽然早已离世,他们的后人也没有再袭爵。但是,毕竟是有功之臣的后代。物伤其类。同为盛朝贵族后代,怎能不为他们的凋敝痛心呢?

“这样也好,河州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地方势力干扰了?地方官治理起来会很顺手。将来会成为朝廷的一块赋税宝地。”段兴阳心想。

卜逢时命令大军拔营启程,挥师东进。此前大军已经越过香河,又返回河州。惊动了叛军。香河以东的恒州叛军做好了防守准备。

卜逢时得到探报,衢州叛军正在增援恒州的路上。于是,他把主力安置在恒州城外,作出攻打恒州城的样子。分出两万步兵埋伏在衢州到恒州的必经之路。让王守成率领两万漠北骑兵绕到敌后进行包抄。恒州城有五千叛军防守,衢州城派来增援的叛军有一万五千人。卜逢时指挥平叛大军在中途截住了增援恒州的叛军。两军对阵,正要展开厮杀。王守成的漠北骑兵从敌后杀来。骑兵速度快,箭矢充足。先是远射,接着近劈。叛军猝不及防背腹受敌,死伤无数。被全部歼灭。

卜逢时放下恒州城不管,急速进军。来到衢州城下。衢州人马十之八九都去增援恒州了,城中只剩下几千老弱病残。大军没费多少力气就攻下衢州城。衢州失陷,恒州成了一座孤城。围城的北境边军实施佯攻。城上叛军又是射箭,又是扔石头。忙成一团。

卜逢时一边带人攻取衢州,一边让一万边军冒充衢州援兵返回恒州。恒州城里的叛军面对城外几万官军,担心守不住城池。盼星星盼月亮,眼巴巴盼着援兵。冒充援兵的官军风风火火冲到恒州城下。围城的官军假装背后遭到突然袭击,纷纷四散逃开。城上叛军看见城外面的景象,以为是自己人到了。连忙打开城门迎接援军。三万官军发一声喊冲进城里。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城中叛军。

这一套连环计谋使用起来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天衣无缝。一天之内拿下了两座州城。众将把自己的这位主帅惊为天神。个个心悦诚服,就差顶礼膜拜了。

段兴阳忙的不可开交。刚交接完河州那边的事宜,恒州这边就催。原打算忙完恒州善后回一趟母亲的庄园。料理料理家中事务。在恒州城椅子还没坐热,衢州又来催促。哪还顾得上回庄园。幸好在河州停留时间较长,向朝廷催要了部分官员。这才勉强把恒州衢州两地的事务接收下来。

“这个卜鬼脸确实有些能耐。这一点不服不行。”段兴阳感叹道:“大盛朝就需要这样的人才。朝廷若能好好重用此人,未必不能开辟一番盛世景象。照此下去,南方叛乱年内即可平定。”

叛军连失五个州,不仅失去了西边各州粮食供应。自己的后方也完全暴露在朝廷平叛大军眼前。江州城里的圆通道士坐不住了。一边召集马骞足等人商量对策。一边派人返回湖州向郭长风汇报情况。马骞足自告奋勇,带领十万叛军向西迎敌。圆通道士把江州防线交给了徒弟申通子。自己亲往湖州面见郭长风。

“国师怎么回来啦?江州那边情况怎么样?听说西边连失数州之地。伪朝的大军怎么突然出现在西边?”郭长风说:“之前他们不是屡战屡败,不堪一击吗?怎么突然间变得那么厉害?”

圆通道士回说:“我们只顾了江州眼前,没想到敌人狡猾诡诈。从背后下手。我军猝不及防被他们连夺了数州。贫道来时已派马大帅率军迎敌。江州防线固若金汤,不会有什么闪失。只是——目前形势,我军三面受敌。粮草供应已成问题。贫道此次前来就是与齐王商量对策。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燃眉之急,以图长远。”

“我们向南朝求援吧!”郭长风说:“南北两朝素来敌对,我们投靠南朝,他们应该能够接受。”

“是求援还是投靠?”圆通道士说:“现在求援,南朝未必答应。若是投靠——就得向南朝称臣。齐王可愿意?”

“我无所谓。”郭长风说:“是求援,是称臣,国师说了算。”

“即使称臣,也不能太屈辱。”圆通道士说:“低三下四的向他们称臣,反倒会让他们小瞧。我们可以以十六州之地作为筹码向南朝索有条件。把之前俘获的北朝大将呼延勇也带上,作为战俘向南朝献俘。只要南朝接受了北朝战俘,南北两朝自然对立起来。不愁他们不出手援助我们。有南朝做后盾,伪北朝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一切由国师安排吧。”郭长风说:“孤家觉得国师这个主意挺好,挺高明。就按国师的主意办吧。”

“齐王看看让谁出使合适?”圆通道士问。

“让宰相去吧。”郭长风说。

“顺丰子出使——倒是可以。”圆通道士犹豫半晌。“只是,朝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打理。齐王身边也需要一个人照应。他走了,湖州这边可就没人了。还是另选他人吧。贫道以为,申通子可担此任。他脑子灵活,为人机警。就让他拿着符玺,带着俘虏出使南朝吧!”

“行。国师觉得谁合适就派谁去。孤家没有意见。”郭长风说。

“申通子走了,江州那边还需要个带兵坐镇的。”圆通道士说:“齐王也该派个人到江州去。”

“国师看派谁去?”郭长风说:“除了宰相就是孤家。这边也没别人啦。孤家是不会带兵打仗的。那就是宰相去了。”

圆通道士沉默良久。最后开口:“齐王自然不能前去,顺丰子嘛,也离不开。以贫道之见,让娘娘到江州去最合适。”

“娘娘?哪一位?”郭长风问:“国师说的是哪一位娘娘?”

“自然是——贞烈齐妃娘娘!”圆通道士说:“娘娘此前上过阵,在江州前线大放异彩。兵士们对娘娘心悦诚服,五体投地。娘娘若到江州,定能鼓舞士气!”

“只要她愿意,就让她去吧。孤家没有意见。”郭长风说:“只怕,只怕她没那个能耐。”

“娘娘的能耐齐王不知,贫道却知。就请娘娘移驾江州坐镇前线。齐王不要舍不得。等申通子回来,就让娘娘回銮湖州。”圆通道士说。

“她若有此能耐,让她去便是。孤家有何舍不得的?”郭长风说。

“那就好!”圆通道士说:“还有一件事须要齐王定夺——我们该向南朝要什么封号?”

“什么封号?”郭长风说:“我无所谓。什么封号都行。国师觉得该向南朝讨个什么封号合适?”

“贫道认为,封号低了有辱国体。高了怕他们不答应。该向南朝为齐王要个‘并肩王’称号。”圆通道士说:“齐王以为如何?”

“就依国师。”郭长风说。

······

一切商定妥当,圆通道士陪着小芸移驾江州。申通子回到湖州,拿了国书,持着符节,带着俘虏到南朝出使去了。

自从十六州叛乱以来,南朝当局时刻关注着北方局势。栾士英严令薛州太守吴世勋紧锁关口,严禁交通。防止乱军暴民闯关入境。不许一兵一卒跨越边境。甘王夏裕统帅大军沿着两国边境一字摆开。约束自己的人马不越雷池一步,也不许对方一人一马越过界限。整个南朝始终保持观望态势。不插手,不干涉。

申通子到达薛州城关下,通报了自己使命。一连等待了五天不见答复。

南朝朝堂之上。栾士英坚决反对接受郭长风使节入境。

“陛下,郭长风一伙儿不过是一群暴民盗匪,乌合之众。有什么资格向大殷朝廷派使节?应该置之不理。或者斥责一番,使之返回。绝不可开关延入。”栾士英说:“一旦接受,会破坏南北两朝盟约。而且招惹叛匪,致使暴民入境。遗祸无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7:38:3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