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红袂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主帅被俘

铁甲红袂 鹤鸣小白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01-23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南方各州兵权都掌握在各节度使手中,很难调动。即使调动了也很难配合默契。不要指望他们会去拼老本儿。”卜逢时说:“大帅到了南方手中兵力必定有限。眼下叛军势大,正在风头上。大帅不要与他们硬碰硬。避其锋芒,避实就虚,先从西边几个州入手。彭州以西,南方人势力较弱。几个节度使与朝廷关系也还可以。大帅应当从西边入手,对几个节度使言明厉害——一旦叛军打到西边占领了西部各州,他们可就没有立足之地了。等他们没有立足之地,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了。先不说朝廷会如何惩罚他们,就是那些叛军也不会放过他们。这些道理,他们不会不明白。——大帅与他们联手从西往东打,一直把叛军挤压到江州湖州一线。这些叛军向南是南朝的地盘,向东有高山大河阻隔。既不能向南,也不能向东。他们会往哪里去?只能向北。向北就到了江白石、陈浩南和刘正涵的地盘上了。甚至有可能越过怀河到达吴怀生的地盘。等叛军到了他们的地盘上,用不着谁去督促他们。他们自然会行动起来。——这就像打老鼠一样,大帅从一头赶,几个藩镇在另一头堵。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效果。万不可直接进攻叛军腹地。江、湖、淡、泊四州历来是南方人聚居之地。此次叛乱又是南方人发起的,以南方人为主。这四个州是他们的中心地带,也是主力所在。大帅手中兵力有限,孤军深入,一旦那几个节度使相互推诿,作壁上观。大帅深入敌境可就麻烦了。切不可急功近利。要做长远打算。”

呼延勇听了以后,沉思不语。

卜逢时问:“朝廷允许大帅从北境抽调多少兵力?”

“朝廷没有让本帅从北境调兵。”呼延勇说:“本帅请求带领亲兵一万,朝廷没有同意。只同意了五千。”

“五千人马如何平定叛乱?”卜逢时说:“叛军人数据说多达二十万。大帅带领五千人马前往,只怕有些力不从心啊!但愿朝廷还能从其他地方抽调一些兵力给大帅。——希望不是指着那些节度使才好哇!”

朝廷果然没有同意呼延勇的请求,没让卜逢时做他的行军司马。呼延勇只带了五千兵马前往盛京复旨。

到了盛京,呼延勇将兵马驻扎在城外,自己入京等待皇帝召见。在朝堂上,他一再请求朝廷给他多拨付些兵马,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替他说话的。守卫京畿门户的通州大营倒有十万兵马,可惜一兵一卒也不能动。盛东边境上也有十万人马,防着墉国,也不能动。平定叛乱看样子只能指望那些南方节度使的人马了。

呼延勇又一次提出让卜逢时当他的行军司马,也遭到了反驳。理由是:漠北动乱刚刚平复,北境安全也十分重要。一下子抽掉走两个州刺史,那里显得没人了。北境空虚,朝廷不放心。

呼延勇提出从西进军的方略,也被一一否决。满朝文武纷纷站出来义愤填膺,摆出些迂腐论调。认为呼延勇舍近求远,在拖延时间。还有人认为他是贻误战机,畏敌怯战。

“东南各镇节度使手上有那么多兵马,为何还要从守卫京畿重地的通州大营调兵?从仓州运州一线进攻,可以直接打到江州、湖州,直插叛军心脏,端掉他们的老窝。不出三两个月就可将叛军平定。何况东南一线有三四个节度使的人马配合,不直接进攻,非要舍近求远,绕那么大的弯子干什么?分明是怯战畏敌的表现。从西面入手,贻误战机,将使叛军越做越大。猴年马月才能平息。”

“东南各镇节度使,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大臣。他们手上的兵马仍然是朝廷的兵马,让他们前去平定叛乱难道谁敢抗命不成?”

呼延勇被这些迂腐天真的说法驳的哑口无言。心下暗暗叫苦。

朝廷授予呼延勇三品威远将军称号。对于呼延勇来说,官升了一大截。也算是一种安慰。

南方各州的节度使有的是一品军侯,有的是二品将军,最低的也是三品。哪一个的官阶和品级都在呼延勇之上。一个外来的将领如何能指使的动品级比他高得多的地头蛇?

呼延勇到达前线,几个节度使除了给他接了一次风之外,再也没有露面。派手下的副将各带了一两万人马配合呼延勇行动。名义上听从他的调遣,实际上各行其是。仍然听从他们原来的主子——各方节度使的命令。呼延勇实际上只有五千人马可以使用。

江白石、陈浩南和刘正涵三个藩镇节度使每人派出两万兵马,加上呼延勇的五千亲兵。人马总数达到了六七万。有六七万训练有素的兵马在手,呼延勇心里多少有些底。

“叛军毕竟是些乌合之众。缺纪律,少约束,没有经过多少战阵,真正打起仗来不堪一击。”呼延勇心里想:“只要我的亲兵到时候全力进攻,直捣叛军心脏。其他各方兵力从侧翼协助进攻,定能一举击溃叛军主力。剩下的事儿就好说了。本帅就不相信他们会坐视不管?只要叛军一溃,只怕他们比本帅还要积极。——毕竟他们都想多抢占点儿地盘。”

呼延勇作战一向依靠的是他的五万亲军。这五万人马打起仗来十分勇敢。被人们称为“呼家军”。也正是这个称呼引起了朝廷某些人的忌惮。所以才不让他从北境调兵。在朝廷某些人的眼中,任何兵马都是朝廷的,都是皇家的。什么呼家军、王家军,分明是心里只有主帅没有朝廷。这种军队的存在永远都是一种隐患。即使不能裁撤掉,也要借机会予以消灭才对。

呼延勇得到消息:叛军主力正在江州城外。决定向叛军发起进攻。他与三方节度使的人马约定兵分四路向江州发起进攻。自己带领五千亲兵作为先锋也作为主力从中间进攻。直取叛军主帅大营,以斩获叛军主帅为目标。其他三路人马趁敌营大乱之时同时向敌人发起正面进攻,以击溃和打乱敌人阵营为目的。叛军阵营被打乱以后,四路人马可以自由出击。力争将叛军一举击溃。然后乘势掩杀,进攻湖州。直捣叛军头领巢穴。

制定好进攻策略以后,呼延勇信心满满。毕竟久经沙场,什么样的大阵仗没有经过!

呼延勇低估了叛军的实力,高估了盟军的忠心。圆通道士以信仰为主线把叛军串联在一起,所有的千夫长、百夫长、什长和伍长都是死心塌地的信徒。打起仗来不要命。马骞足用残酷的杀戮手段逼迫叛军大众,使他们只可向前,不可后退。马骞足手上的督战队就有两千人,这些人个个手拿大刀,打仗的时候堵在阵后,专门砍杀那些临阵脱逃的叛军。所以,这伙人看起来是乌合之众,实际上是一群亡命之徒。疯狂和危险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到了约定进攻的时候,呼延勇按照既定方针自己率先带队发起冲锋。十几万叛军不但没有退,没有乱,反而像狂蜂一样一波一波的涌了上来。呼延勇的五千人马被十几万叛军裹挟其中,就像一片枯叶掉进了汪洋大海之中,在中间直打转。其他三路人马眼看着叛军人多势大,进攻起来又疯狂又残忍,像野兽一样。三路人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动。

就这样,呼延勇的五千人倾刻之间被报销了。呼延勇本人也做了俘虏。叛军趁势向着三路藩镇马人扑来。三路人马连忙撤退,一口气退到了自己的防区内。

呼延勇战败被俘的消息传到京城。所有人都震惊啦!整个盛京城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没想到朝廷派出平定叛乱的大军竟会全军覆没?南方的叛军会有这么厉害吗?一代战神就这样陨落了。那些读书种子纷纷哀叹:这样下去盛朝还有什么希望啊!谁才是那个匡扶社稷,力挽狂澜的人啊!

普通市井百姓除了哀叹,还有惊吓。许多人家夜里把门关得紧紧的,连小孩儿的哭声都被禁住了。

朝堂之上更不用说。盛帝忧心忡忡,文武大臣个个儿垂头丧气。镇国公柯武气得暴跳如雷,在大殿之上就嚷嚷着要亲自挂帅,带领通州大营十万兵马前去剿匪平叛。

云乐公主听说了以后,又生气又忧心。只恨自己是女儿身。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自己作为皇家骨血竟然连一点忙也帮不上。就是找一个商量办法的人也没有。

晚上,公主带了两个宫女悄悄走出皇宫,来到镇国公柯武家里。镇国公正气的卧病在床。家下人等手忙脚乱的给他熬药呢。公主突然驾到,镇国公柯武连忙翻起身来,迎接到门口。“不知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请殿下恕罪!”

云乐公主心急火燎,看也没看他,一气走到屋子中间一屁股坐到太师椅上。“国公爷可听说了?这个呼延勇真是徒有虚名。把朝廷的脸面都丢光了!”

“老臣已经听说了。”镇国公柯武站起来,从门口走了过来。说:“老臣也正在这里生闷气呢!”

“国公爷心里可有主意?”公主问。

“老臣请求亲自挂帅,率领通州大营前去平叛,陛下没有同意。”镇国公柯武说。

云乐公主看了他一眼。

“国公爷亲自挂帅是有些不妥。”公主说:“不过,可以推荐别人去呀!”

“殿下的意思是要什么人去?如今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可用的。连呼延勇那样的人都失败了。谁还敢去?谁还敢出头?”镇国公柯武问。

“本宫推荐一个人,定能成功!”云乐公主说:“只是本宫上不得朝堂,还需国公爷向父皇推荐。”

“什么人?”镇国公问:“殿下推荐谁去?”

“瀚州刺史卜逢时,卜大人。”云乐公主说。

“他?”镇国公柯武怀疑地摇摇头:“他怎么能行?”

“他当然行。”云乐公主说:“你们不了解此人。若让这个人去平叛,一定能够成功。”

“他是个文官,没带过兵没打过仗怎么可以?”镇国公柯武说:“连呼延勇都没有成功,他去——只怕更会让朝廷蒙羞。”

“国公爷就相信本宫吧!”云乐公主不耐烦地说:“记得以前每次本宫向朝廷推荐,你们都推三阻四,但是到后来怎么样呢?他办的哪一件事情让朝廷丢脸了?先不要说破获南朝暗庄那件事儿了。就说现在的瀚州,看看现在的北境,是个什么景象?什么局面?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朝什么时候北境这么安定过?北境各州百姓什么时候过过这样安宁的日子?这还不足以说明他的才干吗?”

“这个嘛——”镇国公有些犹豫:“这些毕竟都属于治理地方的政绩。和带兵打仗是两码事。”

“国公爷可不要闭着眼睛说话。”云乐公主不高兴地说:“漠北人几次谋逆,哪一次不是他平定的。那个呼延勇不过是担了个虚名沾人家的光,抢人家的功罢了。哪一件是他真正干出来的?卜大人在南朝时,辅助栾士英平定过多少叛乱,经过多少战阵,替南朝打下过多少疆土,怎么能说他没有带过兵打过仗呢?朝堂上那些人,一个个嫉贤妒能,眼里看不得人家立功!可如今是什么时候?都火烧眉毛了,还不能放下成见,任用贤能。难道真等的叛军打到京城来不成?国公爷是谋国老臣,总不能和那些人一样吧?”

镇国公柯武沉思良久。公主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平定叛乱这样大的事情,不能仅凭意气用事。弄不好损兵折将丧权辱国不说,还会把自个儿连累进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7:40:1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