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红袂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朝堂奏对

铁甲红袂 鹤鸣小白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01-2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镇国公柯武沉思良久。公主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平定叛乱这样大的事情,不能仅凭意气用事。弄不好损兵折将丧权辱国不说,还会把自个儿连累进去。

“这事儿——殿下容老臣好好想想。”镇国公柯武说。

“还想什么?”云乐公主说:“叛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国公爷还这般犹犹豫豫。本宫向国公爷立下军令状,如果此人任用失当,本宫愿意连坐受罚。到时候,朝廷加给国公爷的那些罪名,本宫一力承担。绝无虚言。”

“好吧!”镇国公柯武说:“明日上朝老臣就按殿下的意思一力推荐此人。”

“那就这样说定了。”云乐公主说完,起身回宫去了。

······

镇国公柯武上得朝来,在朝堂上向盛帝推荐:由瀚州刺史卜逢时带兵平叛。朝中所有文武大臣心怀疑虑,纷纷反对。

“你们谁反对就自己去平叛吧。”镇国公柯武拿出杀手锏:“或者你们也可以自己推荐合适的人。”

满朝文武一听这话,个个没了话说。有一个算一个,在场的所有人没有谁堪当此任。如果荐人有误,必定会连累自己遭殃。与其那样,还不如把这捆乱麻就由别人去理好啦!

盛帝沉思良久。最后缓缓说道:“这个人,朕是知道的。有些才能。既然镇国公推荐,——国公是我朝居功至伟的武将。对挂帅人员的选用,没有谁比你更有发言权了。那就召他前来,众位臣工可在朝堂之上当庭考察考察。如果合适就让他去,如果不合适再另选他人。”

中书省拟定圣旨以后,派出使者八百里加急送往瀚州。卜逢时接到圣旨,略作安排,便急急忙忙赶往京城。

到了京城以后,连夜觐见了云乐公主。

“本宫把这个千斤重担替先生接下了,先生不会怪罪吧?”云乐公主说:“呼延勇在前线吃了败仗,全军覆没,生死不明。眼瞅着这滩洪水就是个陷阱,人人都躲着。本宫却主动替先生接下了。不知先生可愿意有此担当?”

“身为陛下臣子,朝廷官员,在朝廷最危难的时候理当挺身而出,为陛下分忧,替朝廷担责。卜某怎么会怪罪殿下?”卜逢时说:“卜某早就有心杀敌。呼延帅也曾一力举荐,怎奈朝廷不允。卜某正愁报国无门。如今既然见召,为人臣者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好!”云乐公主说:“本宫就知道先生不会推辞,定会站出来勇挑重担。只是——话虽如此说,云乐心里不免有些担心。”

“殿下担心什么?”卜逢时问。

云乐公主说:“本宫担心的是——既然连呼延勇都办不了的事儿,先生可有把握——”

“卜某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卜逢时说:“自然要打有把握之仗。到了朝堂之上,卜某自有话说。不会像呼延勇那样任他们糊弄。呼延帅临走之时,卜某也曾再三叮嘱过他,不可孤军深入,不可硬碰硬。让他避实就虚,从西面入手解决问题。可他还是——急于求成,贪功冒进,以至于兵败——唉!正应了那句话:将军百战身名裂。可惜啦!可惜啦!”

“噢?这么说来,先生早有准备。”云乐公主问:“先生研判过南方形势?”

“身为朝臣,南方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不加留意呢?”卜逢时说:“可惜胡延帅没有听进去卜某的话啊!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惨痛。”

“先生是做了充分准备,有万全之策了?”云乐公主说。

“万全不万全,此时还不好说。”卜逢时说:“就看明天上了朝堂,各位朝廷重臣是什么态度啦?”

“镇国公会全力支持先生的。”云乐公主说:“这次也是他推荐的先生。”

“那就好!”卜逢时说:“有了镇国公的支持,麻烦就解决了一半儿。”

“什么麻烦?说出来让本宫听听。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云乐公主说。

“殿下不必忧心。”卜逢时说:“卜某自信能够应付的来。卜某所想的,不仅仅是南方十六州的叛乱。而是——那些割据藩镇。此事要解决,最好是从那里入手,一揽子解决,一劳永逸地解决。”

“先生莫非是想——”云乐公主睁大了眼睛。问:“是想平定藩镇割据?连同藩镇割据一起解决?”

“正是此意。”卜逢时说:“怀西节度使吴怀生公然反对朝廷。不拿他开刀,南方的叛乱就别想平定下来。”

“先生果然——”云乐公主说:“果然是谋国重臣,国之栋梁。能有此雄心,国家幸甚!朝廷幸甚!百姓幸甚!云乐在此替天下一拜!”

说着,跪倒在卜逢时面前。卜逢时连忙扶起。说:“殿下不必行此大礼。为陛下尽忠,为朝廷出力,是为臣的本分。何敢贪功?这也只是卜某的预想,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各方面配合。接下来,殿下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可要辛苦殿下啦!”

“说什么辛苦?”云乐公主说:“若能如先生所言,大盛朝何其幸也!就是让本宫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受点儿辛苦算什么?”

······

第二天上朝,盛帝问卜逢时:“爱卿对南方十六州叛乱有什么良策。说出来让众位臣工评一评。朕也想听听。”

卜逢时说:“陛下是想要为臣去南方平叛,还是只想听听为臣的见解?”

“大胆!陛下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哪里那么多的废话。”右相杜能立刻高声呵斥。

“有大臣向朕举荐你。”盛帝和缓地说:“朕想让你挂帅南征,爱卿愿担当此任?”

“陛下要臣挂帅南征,准备给为臣多少兵马?”卜逢时问。

“放肆!”右相杜能回头呵斥:“越发不像话。陛下问话,你直接回答。还敢和陛下讨价还价不成?”

“右相大人,”卜逢时说:“陛下问卑职对南方平叛有何良策?卑职总得根据兵力情况进行分析。不能瞎说啊!在朝堂之上面对陛下和诸位大人,下官可不敢瞎说。瞎说就是欺君。”

“爱卿需要多少兵马?”盛帝问:“有多少兵马爱卿才能将南方叛乱平定?”

“启奏陛下,为臣不敢说谎。”卜逢时说:“非十万兵马不能平定此乱。”

左相纪贤也站了出来。说:“十万兵马有的是。——南方各镇,几个节度使麾下的人马加起来远远超过十万。你可以去指挥他们的人马,和他们一起前去平乱。”

“若是这样,微臣不敢领旨。”卜逢时对盛帝上奏。

“大胆!”右相杜能呵斥道:“你敢抗旨?”

“禀右相,卑职这是不敢领旨。并非抗旨。”卜逢时说。

“巧言善变,胡言乱语!”右相杜能说:“凭你怎么巧辩,也是抗旨。你可知抗旨的后果?”

“卑职知道。”卜逢时说。

“那你还敢抗旨?”左相也问:“既然知道抗旨的结果,还不赶紧领旨。”

“卑职方才说了,不敢领旨。”卜逢时说:“就算给微臣加上抗旨不遵的罪名,微臣也是不敢领旨。”

“大胆!”右相杜能说:“金殿之上,岂能容得你放肆!”

“右相大人,请允许卑职向陛下说明理由再加罪不迟。”卜逢时说:“请陛下恩准微臣说明原因。”

“卜卿请说吧!”盛帝发话。

卜逢时说:“微臣为何甘愿冒杀头之罪也不愿领旨?原因就是:不领旨是一死,领旨也是一死。不领旨死的只是微臣一人。领旨死的可就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还会让陛下蒙羞,朝廷受辱。”

“爱卿为何这样说?”盛帝问。

卜逢时上奏:“陛下试想,呼延勇与微臣孰勇?微臣与呼延帅谁会带兵?我们两个相比,谁厉害?”

“爱卿似乎不如呼延。”盛帝嘴慢慢的,似乎在自言自语。

“连呼延勇那样的人尚且不能全功,最后落得身败名裂。微臣又怎敢自不量力,冒天下之大不韪?”卜逢时说:“与其前去送死,不如就地受勠。这样的话至少避免了损兵折将,丧权辱格。”

盛帝听他这样一说,沉思起来。

“你这分明就是狡辩!是畏敌不前,不敢担当。还说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右相杜能说:“自古忠臣不怕死。你不知道吗?”

“忠臣不怕死,但也不能带累君王蒙羞呀!”卜逢时说。

“你到底怎样才肯挂帅?”一直没有发话的镇国公柯武有些失望地问。

“禀国公,卑职刚刚已经说过。非十万人马不可。”卜逢时说:“没有十万兵马,下官不敢逞能。这十万兵马必须由下官亲自带领,必须是朝廷的兵马,而不是藩镇的兵马。只有这样,下官才敢领命。”

“朝廷上哪去给你单另弄十万兵马去?”镇国公吼道:“有十万兵马,还在这里跟你磨牙。”

“十万兵马,说有就有。”卜逢时说:“只是稍稍费点事而已。若朝廷真想平定南方叛乱,这十万人马总会凑齐的。”

“大胆!放肆!胡说!”朝堂之上有人听不惯卜逢时的话。“朝廷怎么不想平叛?不是真的难道是假的?简直一派胡言!”

盛帝听他们争论了半天,开口问道:“以爱卿之见,当从何方筹集这十万兵马?”

“通州大营现有十万兵马,”卜逢时的话还没说完,有人站了出来。打断他的话:“通州是京城的门户,十万兵马是用来守护京师的。你把通州大营的兵马带走了,谁来守卫京师?”

“我话还没有说完。”卜逢时说:“通州大营守护京师。下官岂能不知?”

“那你还敢打通州大营的注意?”左相纪贤说。

“左相大人先不要急!待卑职把话说完。”卜逢时说:“通州大营有十万兵马,可以抽调出五万。”

“什么?”有大臣站出来质问:“说了半天,你还是在打通州大营的注意。通州大营关乎京师安危。兵马说什么也不能动。一下子抽掉五万,防卫空虚。谁能保证不会出问题?”

“五万不行,两万总可以吧?”卜逢时说:“十万人马抽走两万,还剩八万。京师的防卫应该不会有多大妨碍。”

“不行!不行!”大殿里一片嚷嚷。

盛帝等大殿里稍稍安静。问:“爱卿且说说,剩下的八万人马朕从哪里给你调集?”

“剩下的人嘛——可以从北境调六万,从漠北调两万。”卜逢时说:“总共可以凑足十万。”

“北境调走六万,那里的防卫空虚。一旦蛮胡骑兵南侵,用什么来阻挡?”兵部尚书站了出来问卜逢时。

“北境有十万边军,调走六万还有四万。”卜逢时说:“眼下北境安稳,没有战事。北境的威胁主要来自漠北部落。从北境调兵的同时,也从漠北调走两万。漠北的新狼主巴图诚心归附朝廷,不会侵犯关内。臣敢担保,北境不会有任何问题。”

“大人的担保有多少分量?”兵部尚书不怀好意地问:“一旦出现危急情况,就是把你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又能解决什么问题?难道是用你的骨灰去堵缺口?”

“尚书大人担心的是北境的安危,难道就忘记了京城的安危,朝廷的安危,陛下的安危和国家的安危?”卜逢时板起面孔质问:“大人且看看南方十六州叛乱局面,朝廷派去的大军全军覆没。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小祸患了,而是影响朝廷大局,影响国家生存的大事情了。面对眼前的局势大人不担心,却担心远在千里之外,有可能会发生的祸患。下官不知,大人这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希望南方的这把大火烧到盛京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10:19: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