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默默签到成圣 杨广生平传(3)

人在大唐,默默签到成圣 洪荒起飞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0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三、厘定制度,大兴土木,巩固帝国

隋炀帝取得帝位后,大约也想作一些改革制度、轻徭薄赋、收揽民心的工作,以尽快地消除人们对他不光彩的历史的记忆。他刚办完文帝的丧事,就下诏免除妇人和奴婢、部曲的课役,男子成丁的时间由21岁改为22岁,以缩短服股时间。这是自北魏实行均田制以来的重大改变。北魏妇人授田服役的制度到此即行中止了。

此外,炀帝厘定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并省州县,改州、县为郡县。大业二年(606),炀帝遣使者10人,并省天下州县。目的仍是改变以前“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弊病。次年,又改州为郡,地方行政机构成为郡县两级。

其二、创立进士科,确立科举制。文帝时,废九品中正制,初行科举。炀帝初即位,创进士科,并曾命按十科举人。于是在炀帝之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从隋唐到明清,一直是封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对天朝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其三、修订法律。大业二年(606),炀帝以文帝末年法令峻刻,人民喜于宽政,诏吏部尚书牛弘等修改律令。次年,新律成,共十八篇,称作《大业律》。它与《开皇律》相比,除去了十恶之条,死、流、徒、杖、笞等五刑中改重就轻的条款有200多条。但是,律成以后并没真正执行。特别是炀帝末年,用刑残酷,生杀任情,连《开皇律》中取消了的族诛、轘裂、袅首等酷刑都拿了出来。所以,此项改革徒具轻刑之名而无其实。

其四、兴建学校,搜访遗书,整理典籍。

炀帝即位后,恢复了文帝时一度取消的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和州县学,这一点比起隋文帝来算是进步的了。

另外,隋炀帝也算得上一个风流天子,颇好读书著述。在任扬州总管时,就设王府学士百人,修撰书籍。即位不久,又命写成《长洲玉镜》四百卷,《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自任扬州总管到大业末年,修撰工作从未间断。凡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及至蒱博、鹰狗等各方面的书籍都编成新书,共三十一部,一万七千余卷。当时,长安嘉则殿有书37万卷,炀帝命秘书监柳顾言等进行整理,除去重复杂劣,精简为3.7万余卷,置于洛阳修文殿,并抄成50副本,分置两京宫省官府。又于洛阳观文殿修建精致的书库,其缦帐、书橱及书库的门皆能自动关闭,藏书以甲乙丙丁为目,分统经、史、子、集四类,这就是后来沿用的四部分类法。炀帝的这些整理、保存典籍的措施和古书分类的方法,对天朝文化是有贡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类似的其他方面。从炀帝厘定这些制度,可以看得出,他也算是一个有见识,有魄力的统治者,但他决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帝王,后来他的残暴统治将这些改革的益处抵消得一干二净。

为了巩固隋王朝的统治,消除自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的遗迹,隋炀帝修建了一系列的浩大工程。

大业元年(605),炀帝命尚书令杨素领营东都大监,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为副监,每月役使200万人大规模地营建东都洛阳。

从地理位置上看,隋都长安地偏西北,政令不易远达四境,尤其是对东方的控制鞭长莫及。而洛阳古号中州,地处全国中心,可以控制山东,威服江南。从经济上看,长安所在地关中物产有限,各地物资供应长安,漕运艰难,耗费巨资。而洛阳则四通八达,既可顺流而下转运关中物资,又可避过黄河天险笼络山东、江淮一带的物产。网络天下财富,洛阳可以说是最理想之地。再者,炀帝继承的是隋文帝励精图治20年所积累的丰厚遗产。人口由400万户增加到800多万户,耕地面积由1900多万顷增加到5500多万顷。由于物资充积,政府的仓库容纳不下,每个仓库的粮食动辄以数万石、数百万石计算,布帛以数千万匹为数。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可供50年。这些丰厚的府库余财,使营建东都有足够的物质财富的支持。

东都的营建工作,历时1年,到大业二年完成。城内规划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是宫殿所在处,周围30余里。皇城是文武官司所在处。外郭城即大城,周围70多里。在洛阳城内有含嘉仓,城北有回洛仓,附近的巩县东南有兴洛仓。其中兴洛仓周围20余里,共有3000个窖,每窖可容纳粮食8000石。可见洛阳还是隋朝皇粮的主要储存地。

隋炀帝营建东都实在有双重目的。修洛阳城的同年三月,又命宇文恺、封德彝于城西营造显仁宫,发大江之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又搜求海内花草禽兽,充实花苑。五月,又筑西筑,周围200里。其内有海,周围10里,海内修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高出水面百余尺,台观殿阁,重迭罗致在山上。海北有龙鳞渠,绕回曲折,注入海内,沿渠又修16院,每院以一位四品夫人居住,殿堂楼观,千门万户,金碧辉煌,穷极华丽。苑中花树,水中荷菱秋冬凋谢,就剪锦彩来代替,锦彩退色,则重另点缀,使得四季常春。炀帝经常趁着月色,率宫女数千人,骑游西苑。这16院夫人卖俏争宠,竞相以奇珍异味招待炀帝。

除外,炀帝还于仁寿四年(604)十一月调发数十万丁男,修建了一条自山西龙门,越黄河而达上洛的孤形长堑。大业三年(607)发河北丁男开凿太行山,修驰道,以达并州。又从榆林东至涿郡修筑了长达3000里,宽百步的御道。同年七月,又调丁男百余万,修筑西起榆林,东至紫河的长城。次年七月,又发丁男20万,修建了长城。

在隋炀帝修建的土木工程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是大运河,它是一项可以和秦朝万里长城相媲美的浩大工程。

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征调河南、河北一带100多万人民开通济渠。从西苑引谷、洛二水到黄河,再从板渚引黄河水入汴水,又从大梁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到达淮水。又征调淮南民工10余万,整修扩大了自山阳经江都至扬子入长江的山阳渎。这段运河原称邗沟,最早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隋文帝时曾加以疏浚。炀帝命与通济渠一块整修,整齐划一,渠宽40步,渠旁筑御道,种上柳树。

大业四年(608),又征调河北100多万民工,引沁水南达黄河,北到涿郡。

大业六年(610),又征调江南10余万民工开凿了从京口到余杭的江南河。

这样,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5000多华里的大运河仅用6年的时间就完成了。

上述可见,炀帝在即位后五、六年的时间内,掘长堑,建东都,筑驰道,修长城,凿运河,兴建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它一方面使国家耗费巨资,人民举国就役,夫死于役而家伤于财,这些浩大工程处处都浸透着人民的血汗,堆砌着人民的累累白骨。另一方面,这些工程又的确加强了隋朝对全国范围内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我们常说,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贯通一气,成了以后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其实,东都的营建和大运河的开凿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为天朝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后,整个国家的政治布局,各地物资的统一平衡调动,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奠定了天朝以后一千多年政治、经济的规模和格局。因此,它是隋炀帝虚耗天下,穷困万民的罪证,又是他创建新的政治经济体系的丰碑。罪过和功绩都通过这些工程溶和在一起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8 15:12:1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