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默默签到成圣 杨广生平传(2)

人在大唐,默默签到成圣 洪荒起飞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0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二、骨肉相残,夺嫡毁兄,篡位弑父

隋文帝杨坚共有5个儿子,长子名勇,次子杨广,三子秦王俊,四子蜀王秀,五子汉王谅。兄弟五人都是独孤皇后所生,一母同胞。按说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儿子不会厚此薄彼,兄弟们也不存在同父异母的隔阂,该不会发生骨肉相残的惨剧,但事实恰恰与常理相反,封建统治者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父子、兄弟相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随着杨广政治资本的增加,越来越滋长了他继承皇位的奢望。可是按照天朝传统的嫡长继承制,次子是不能继承皇位的。早在杨坚当皇帝不久,就立长子杨勇为皇太子,成为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如无意外,杨广是捞不到皇帝的宝座的。

但是,杨广并非甘居杨勇之下的庸庸之辈。他有南征北战的功业和威望,有矫揉造作、沽名钓誉的心机,又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险恶用心,凭着这些资本,他要和杨勇进行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在权力之争面前他毫不眷恋手足之情,也决不能有半点的心慈手软。

杨广明白,要夺得太子的地位,一是要讨皇帝老子的欢心,二是要笼络自己的亲信党羽,按照这两个策略,他同隋文帝杨坚、太子杨勇演出了一幕惊险残酷、精彩圆满的篡夺皇位的历史剧。

原来,太子杨勇是一个没有心机,我行我素的浑小子。他既没留心杨广的夺嫡阴谋,也不会虚情假意讨父母的欢心。他明知母亲独孤皇后痛恨男子宠爱姬妾,却明目张胆地喜好女色,把父母为他娶的嫡妻元氏冷落一边,与其他的姬妾吃喝玩乐。尤其宠幸昭训云氏,使独孤后十分不满。事也凑巧,这位红颜薄命的元氏突遇心病,两天便一命呜呼了。独孤后认为被杨勇毒死,时常训斥他。再加上杨勇和姬妾们接二连三地生了十几个孩子,在那多子多福的社会里竟没给独孤后带来一丝喜欢,反而更加对杨勇咬牙切齿。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比较俭约的皇帝,可杨勇偏不讨他喜欢。杨勇有一套蜀人精工制作的铠甲,他还嫌不够华丽,又装饰上漂亮的花纹,杨坚看了自然不高兴,训导了他一顿。冬至那天,杨勇大张旗鼓地接受百官朝贺,隋文帝生怕大臣们和太子关系过密,影响自己的皇权,这又触犯了他的忌讳。于是父子之间渐生猜忌。夫妻俩既然都不喜欢这个太子,杨勇太子的地位就开始动摇了。

杨广本来就是一个善于耍阴谋权术的人,又存心算计杨勇,在这些方面作得天衣无缝。为了迎合独孤后,他只和王妃萧氏居处,每当和后庭的女人生了孩子就杀掉。父母每派人来,他都亲自和萧妃到门口迎接,并用丰盛的酒饭招待,临走再送上礼物。这些人得了好处,都在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称道杨广仁孝。有时文孝和独孤皇后到杨广那儿去,他便把年轻貌美的姬妾藏起来,让年老丑陋的人穿上粗劣衣服服侍文帝和独孤后,文帝夫妇见杨广节俭而又不好声色,就更加宠爱他了。杨广还用同样的方式敬待朝中大臣,大臣们也都称道他。这样,在朝廷中外,他获得了普遍的好感,声望越来越高了。于是,杨广开始施展阴谋,颠覆哥哥杨勇的皇太子的位置。

杨广任杨州总管时,趁入宫辞别独孤皇后的机会,故意跪在母亲面前痛苦流涕,好象不知离开母亲心里有多难过,又好象受了多大委屈似地说:“我平日以至诚对待兄弟,不知为啥得罪了皇太子,早晚要遭他毒手,死在他手里。”独孤皇后马上联想起太子的种种坏处,更加火上加油,愤愤地说:“观地伐(杨勇的小名)越发让人不能忍耐了,我给他娶元氏女,他将人家毒死,我还没治他的罪,竟又想陷害你。我活着他就敢这样,我死了不就更无忌惮了。他没有嫡子,以后你们要在阿云(指云昭训)贱人所生的儿子面前称臣,这是何等痛苦的事啊!”母子二人抱头痛苦了一顿。从此后,独孤后决计废除太子。

窥测了母后的心思后,杨广便有恃无恐地加快了夺嫡的步伐。寿州刺史宇文述是杨广的亲信,为他策划说:“现在皇太子已失去父母的宠爱,大王您以仁孝著称,才能盖世,又屡有大功,受到父皇母后的钟爱,天下非你莫属。然而,废立太子虽国家大事,但在父子骨肉之间,外人很难参预。能够说上话的只有杨素一人,杨素又听他弟弟杨约的话。我很早就认识杨约,请让我进京与约相见,共同谋划这件事。”杨广一听,不由得喜上眉梢,给了宇文述很多金银财宝进京去了。

杨素是隋朝著名的大将,早在北周时就屡立战功,后来帮助隋文帝夺取了北周政权,与杨广率军平定陈朝,并扫清其残余势力,后又指挥军队北征打败突厥达头可汗,深受隋文帝宠幸,为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杨素很信任弟弟杨约,对他言听计从。宇文述到京后,即找到任大理少卿的杨约,整日和他赌博,故意将金钱都输给他。杨约见钱赢得太多了,不免心生疑窦。宇文述趁机将杨广的意思告诉他,并危言耸听地说:“你们兄弟功名盖世,执掌朝政多年,不仅结怨于朝臣,且得罪了皇太子。你们光依皇帝为靠山,皇帝一死,你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如今皇太子失爱,主上有废立之意,请立晋王为太子就在你哥哥一句话。如能建此大业,晋王必感激你,你家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杨素兄弟都是奸诈狡猾的势力小人,被宇文述一提醒,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马上答应挑唆文帝和独孤后废掉杨勇,援立杨广为太子。

在一次宴会上,杨素巧妙地试探独孤后说:“晋王仁孝恭顺,很象当今圣上。”一句话触到了皇后的心痛处,对杨素说了一大通晋王的好处和杨勇的不是,二人一拍即合,独孤后又送给杨素一大批金银,让他作为废立太子的费用。

隋文帝心里也有废立太子之意,只是碍于朝中大臣,难于启口。有一次他曾暗示尚书仆射、齐国公高颎说:“有神告诉晋王妃,说晋王必有天下,该怎么办?”颎跪下奏道:“长幼有序,怎么能随便废掉太子呢?”高颎是隋朝的佐命元勋,当朝宰相,在朝臣中威信极高,文帝见高颎反对,虽没作声,却暗中寻找机会除掉这块绊脚石。

独孤后本来和高颎关系不错,可有一次,独孤后见尉迟迥的孙女得幸于文帝,趁文帝不在杀掉了她。文帝回宫得知,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心绪烦乱地独自骑着马走进山谷中,大概是不想活了。高颎得知,追上文帝,叩马进谏说:“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独孤后得知高颎竟称自己为一妇人,觉得有失体面,于是反目成仇。这次见高颎反对废太子,更巴不得把他除掉。在废太子这个问题上,杨坚夫妻真算是步调一致了。

后来,高颎算是交了华盖运了,倒眉的事接踵而来。文帝命选东宫卫士宿卫自己,高颎加以反对。文帝以为,这是因为高颎与太子是儿女亲家,庇护太子。高颎夫人死了,文帝要给他另娶,颎以年老研读佛经为由推辞了。后高颎小妾生男,独孤后对文帝说:“高颎心存小妾,却找借口欺骗陛下,这样的人怎么能相信呢?”汉王杨谅率军征辽东,高颎为元帅长史,自以为责任重大,所有军政秉公处理,没更多地采纳杨谅的意见。回来后,杨谅在文帝面前搬弄是非说:“孩儿差一点被高颎杀掉。”随着积怨越来越深,高颎终于被削职为民了。高颎被废,杨勇失去了朝臣中有力的支持者,就更加势单力薄了。

杨素这时担任了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一方面在文帝夫妇面前称誉杨广,攻击杨勇,催促文帝废勇立广;一方面在朝中大肆活动,广造渔轮,煽动更多的人诽谤太子。杨广又收买了东宫幸臣姬威,凡杨勇一举一动都向杨素密告。于是,对太子的流言蜚语接二连三地传到文帝那儿。就连太史令袁充也对文帝说:“臣观天文,皇太子当废。”这些家伙为了达到废太子的目的,把老天也请出来替他们说话了。

杨素又进谗言说:“太子心怀怨望,恐有他变,应严加防范。”于是,文帝派人刺探太子的动静,随时禀告;又裁减东宫卫士,去壮健,留老弱,东宫属官有才能者也分别调开。文帝的这些措施已大有咄咄逼人之势了。

杨勇这时总算明白了,但他无计可施,惊慌失措,只好以“厌胜”的办法祈祷免去被废掉的厄运,这不仅徒劳无益,反给政敌提供了把柄。

杨素见时机成熟,马上派人胁迫姬威上书密告杨勇不轨。开皇二十年(600),文帝下令收捕东宫属官唐令则等人。姬威诬告杨勇的罪状是,要杀戮朝中大臣;求神问卜,希望文帝早死。文帝大怒,把杨勇父子及一部分属官都抓了起来,派杨素审问这个案件,杨勇便完全掉入杨素的圈套中。

杨素唯恐太子罪名太轻,拚命罗织。杨勇曾收了些取火的古槐想分给卫士,养了1000多匹马,都说成是准备谋反。杨勇当然不服,他反问杨素:“我贵为太子,养马千匹是谋反,你家里养马数万匹怎么解释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勇的辩解自然是白费口舌。结果,杨勇被废为庶人,并拘囚在杨广的管制之下。东宫属官被杀掉和罢免的有10多人。杨素、杨约兄弟因废太子有功,却得到了许多赏赐。

杨勇被废不久,杨广终于如愿以偿,被立为皇太子,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

杨广坐上太子的宝座也并非万事大吉了,他搞的阴谋诡计实在难掩人耳目,尤其是在他们哥们弟兄之间,当然更了解内幕。如蜀王秀就心怀不满,杨广当然不能留这个隐患,又命杨素捏造罪名,将秀废为庶人。在此之前,太子杨勇自以为无罪,屡次请求见文帝申冤,都被杨广阻止了。杨勇就爬到树上大叫,希望文帝听到召见他。杨素又说他是癫鬼缠身,文帝就不愿也不敢见他了。这样,杨广便稳坐东宫,光等文帝死了好坐皇帝。

仁寿四年(604)文帝卧病仁寿宫,杨广与尚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入宫侍疾。这时杨广已急不可待,写信给杨素问如何处理后事,杨素的回信被错送给文帝,文帝看了非常生气。文帝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入待,杨广见了不由得y火烧身,兽性大发,企图逼j她。文帝得知大怒道:“畜牲何足付大事!”对柳述、元说:“速召我儿!”柳述等便想召杨广前来,文帝连呼“勇也!”柳、元二人便出外起草诏书,召杨勇前来。

这一突变的风云,使形势急转直下,眼看杨广到手的帝位就要告吹。但杨广的心腹已布满内外,得知这一消息,杨广尽管惊得心胆俱裂,但却也异常果断、凶狠、毒辣,命心腹宇文述、郭衍率东宫卫士包围皇宫,撤换文帝的卫士,后宫姬妾服侍文帝之人全部赶走。后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张衡入宫拉杀文帝,又矫诏囚禁了柳述、元,派杨约杀掉杨勇。就这样,在这年七月,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炀帝,年号大业,当时他36岁。

炀帝即位后,最小的弟弟并州总管杨谅马上举兵反抗,但很快被杨素平定,杨谅被俘至长安,幽囚而死。

当初,隋文帝曾得意地对群臣说:“前世天子,溺爱姬妾,诸子同父异母,争权夺利,以至于亡国,我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无情的事实却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这同母五子,除秦王俊早死外,太子勇、蜀王秀、汉王谅全遭炀帝毒手,连皇帝老子杨坚也没幸免。这一门骨肉相残的悲剧充分暴露了封建社会父慈子孝,君臣大义的虚伪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21:51:5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