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云梦君 第一百三十一章小朱秀才的反击

大明云梦君 姬子梦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0-08-3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谎言,千古读书人为抬高自己的地位撒的弥天大谎。

虽然世人不能向姬子梦一样看透这些,可是小朱同学已经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现在朱厚照自信满满,像极了开挂的人:“儿臣还记得,杨师傅教授儿臣一句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他一字一字背出来,深深看了杨廷和一眼。

接着继续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名曰《悯农》,杨师傅,本宫没有背错吧。”

杨廷和也被朱厚照的气场吓了一跳,不过他很快便定了定神,颔首点头:“不错,没有背错。”

“那么杨师傅,你读书经义,也熟读这一首诗……本宫想问,诗中所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当真有感受吗?”

杨廷和被朱厚照质问,不得不道:“臣自感同身受。”

“好,那本宫问你,粒粒皆辛苦,是怎么个辛苦之法?”

“这……辛苦便是辛苦。”

朱厚照笑了,很自信的样子:“看来,杨师傅不知粒粒皆辛苦五个字啊,这等辛苦,比之杨师傅所想象的,更要辛苦十倍。杨师傅感受过,在烈日之下,手脚不停的感受吗?”

“可以想象。”

姬子梦又在一旁符合,叹息道:“难道我大明读书人,皆是对百姓的生活只是想象嘛。”

杨廷和脸色微红,想要辩解,可是朱厚照怎么可能给他机会。

“你想象不出!”朱厚照突然有一种脑子陷入了空明的感觉,很痛快,从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学问,所以别人说啥,他不懂,只有唯唯诺诺的的份。

可现在,我朱厚照也有教训你们的时候。“你更想象不出,俯身在田间,这一弯腰,就是数个时辰,等你想要直起腰时,那等酸痛之感。杨廷和吃过发酸的馒头吗?”

这一个个问题抛出来,让杨廷和无从招架。

朱厚照见他回答不出,便看向弘治皇帝,很是认真的问道:“父皇,杨师傅想来没怎么吃过蒸饼,父皇吃过吗?”

弘治皇帝脸上的怒气已经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古怪的样子,他无法想象,太子居然问倒了杨詹事,更无法想象,太子有如此自信的时候。

弘治皇帝忽然有一种,这倒底谁才是爹,谁才是儿子的感觉来。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朕吃过馒头,馒头难以入咽,朕也听说,这是百姓们寻常的吃食,百姓们辛苦劳作,却以此口粮,足见他们的艰辛。”

弘治皇帝显然比之晋惠帝要强上那么一些些,至少,他不会说出吃啥蒸饼,何不食肉糜。

朱厚照撇撇嘴。

“父皇错了,这馒头在父皇口里,自是难以下咽,却殊不知,这蒸饼乃是百姓们难得的美味。父皇之所以觉得蒸饼难以下咽,是因为没有真正体会过农人的艰辛罢了。倘若父皇顶着烈日,辛苦劳作了两个时辰,此时,浑身汗流浃背,身上的筋骨,俱都疲惫不堪,肚子里,像是被火烧了一样,觉得前胸贴了后背,此时,父皇唯一渴望的,就是能有一口冷茶,能坐在田埂阡陌之间,吃上一个馒头,下肚,把肚子撑饱,那……真是神仙一般的享受,便是天下再美味的食物,也换不来。”

“父皇觉得难吃,可真正农耕的农户,却已将其,当做了奢侈,一口之家,或许连这都没有呢~”

“是吗?”弘治皇帝微微皱眉,他显然无法想象,可细细一思,又觉得朱厚照说得很有道理。

朱厚照随即又道:“所以,《劝农书》简直就是一派胡言,儿臣没有耕种过时,或许还会信他的鬼话,可真正俯身去耕种了,方知,此文不堪忍睹,可是这样的文章,却是杨师傅想要教授给儿臣的,他还教授儿臣《悯农诗》,儿臣在想,杨师傅想借这些诗词文章,让儿臣知道民生的艰辛吧。”“

可他错了啊。”朱厚照这一次,一句错了,竟再没有让弘治皇帝震怒。

“他错就错在,明明想要体验农人的艰辛,根本不需花费这么多功夫,坐在明伦堂里高谈阔论,只需下田,亲自去垦一块土地,去插一把秧,去收割一片麦子,自然也就能感同身受,却偏偏,每日拿一些根本没有耕作过的人,用他们的文章,来传授儿臣所谓的‘大道理’。”

弘治皇帝凝视着朱厚照,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厮自耕了地,尾巴也要翘到天上去了。朱厚照突然厉声道:“杨师傅他们错就错在这里!”“错……”杨廷和脸色很不好看,自己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当面说挑自己的错……朱厚照冷笑道。“这朝中许多人,也都错在此处,做事的人少,空谈的人太多,说起文章,人人摇头晃脑,引经据典,说起圣人之道,更是滔滔不绝,可什么是圣人之道呢,圣人之道,无外乎就是忠孝仁义而已,儿臣学圣人,只需知道,要对父皇心存忠孝之心,对军民百姓,存仁义即可。”

“光是学会圣人之心,那也不成,若没有实践,事事去亲手体会,那有与那些纸上谈兵的人有何区别!”

“正如这《劝农书》若你没有耕过地,却写出如何指导农人去耕作的文章,那简直是凭空惹人耻笑。”

“当然了~学会了这些学问,就完全足够了。可既心里已知道忠孝仁义,那么怎样才可以忠孝仁义呢?父皇,倘若儿臣当着父皇的面,每日和父皇说,什么是忠,什么是孝,将这圣人的话,每日鹦鹉学舌,难道儿臣这就是对父皇的忠,父皇的孝吗?”

“王夫子说,这样并不对,所谓忠孝,不过是良知而已,心里明白了它是对的,那么就该去做,父皇病了,儿臣该在病榻前侍奉,这是忠。父皇忧心国家,儿臣为父皇分忧,这是忠。有了知,便该有行,心里存着这些良知,身体力行,才是至关重要的事。”

朱厚照说的头头是道,弘治皇帝竟也下意识的颔首点头。

不得不说,太子居然能说出如此一大通道理,已经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了,更何况他还说得如此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可是……有些不对劲啊。

看上去,非常有道理。

却好像……弘治皇帝突然震怒,拍案道:“你这臭小子,亏得你也说得出口,朕病倒时,你躲哪里去了?朕忧心社稷时,你成日在做什么?”

朱厚照也是愣了一下,瞬间,所有的底气,都化为乌有,忙是讪讪道:“这只是旁枝末节,儿臣不是才刚学会这些道理嘛……”

他拼命的咳嗽:“儿臣从小就被人教导,说什么江山社稷,农为根本,农兴则百业兴,农衰则百业凋零,社稷垂危。因而,杨师傅为了让儿臣知道何为农耕,教授儿臣劝农书这些文章,可儿臣跟着杨先生学了无数文章诗词,却依旧还是不明白,这农人耕作,是怎么回事。”

“王先生则不然,他没有告诉儿臣什么大道理,却是带着儿臣,去田间耕作了两日,儿臣却是一下子,全部明白了。”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朱厚照。

而后,却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姬子梦。

这……就是那王守仁,不!姬子梦的学问?弘治皇帝若有所思。

“殿下只学会了如何耕作,又有何用?”

杨廷和也觉得有些不太妙,不禁反驳道。

“殿下乃是太子,是国家储君,天下有千千万万的农户,不缺太子一个,太子要做的,是学会治理天下,所以,读书当属首要。”

朱厚照竟也不恼,而是道:“杨师傅果然是没有亲自耕作过,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啊。”

“本宫学会的,何止是耕作,通过耕作,首先学会的,乃是古之士大夫的同理之心。”

“同理之心!”弘治皇帝的脸色,渐渐的变了。

“就如杨师傅,虽读了无数的《悯农诗》,却依然永远体会不到农人的真正艰辛一般,无法体会,就没办法有同理心,没有同理心,才会为《劝农书》这样的文章叫好。而本宫却是深有体会,才真正知道,我大明千千万万的农户,辛劳至此,他们一年四季,长年累月的耕作,以蒸饼充饥,衣衫褴褛,缴纳农赋,到了冬日,还要应付徭役,这种感受,岂是粒粒皆辛苦五个字,就可以概括的。”

“本宫耕作时,心里还在想,农户们可怜至此,可是朝廷,口里说着大道理,却哪里真正体恤过他们呢?为官之人,个个都口口声声的说什么爱民,可他们的爱民,只在自己的诗词文章里罢了。又有几人,俯身去做一些事,知道农户们,心中想着什么,心中所求的,又是什么?你们没有耕作过,所以什么都不知道,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却个个沐猴而冠,自以为自己已知道了全天下的道理,我大明深受国恩之人,只晓得读文章来知晓自己的百姓,感慨几句百姓兴亡之苦,便自以为自己爱民如子了,这……是何其可耻的事啊!”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说得极是,太子殿下如今学了亲自耕作,体会了百姓民生之苦,以后为君当政,自然会知道如何使百姓能吃饱肚子,更重要的是,这以后,下面的官员要想在欺瞒太子殿下,可没那么容易了。”

姬子梦在一旁继续当着他的捧哏,这些看似漫不经心,可它却深深刺入弘治皇帝的心中。

是啊!朕怎么没有想到了,太子如今亲自体会了百姓的艰辛,躬耕劳作,以后要是有官员再欺瞒他,那可没这么容易。

这是国之大幸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5 0:20:4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