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云梦君 第一百一十五章王守仁的名场面

大明云梦君 姬子梦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0-08-1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王守仁不管他们,硬是带着几个真心求学、敢于吃苦弟子把地给耕完了。

不远处的庄户们觉得过意不去,有人跑过来道:“你们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何必来吃这个苦,我们……”王守仁这才站直了身子,回眸,他倒是显得气定神闲,显然,近来他是有练过的。

一见王守仁停下,众人便蜂拥而上。

王守仁却是丢下了两个字:“继续。”

继……继续……一群人人仰马翻,已经有人想要退缩了,只是面子上拉不下,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扛着锄头,继续翻地。

过了一个时辰,有庄户送来了茶水,还有白面馒头和窝窝头。

贵人们虽是一日三餐,而农户们,却是一日两餐,也有的家一天就只有一餐,他们根本没有早餐一说,早餐便是早饭,因为只有吃饱喝足了,才能开始一日的劳作,而人在田里,更不可能正午回去生火造饭,耽误不起这个时间,因而正午则和寻常贵人们的早点一般,会让家人送一些冷茶和窝窝头来,勉强填饱肚子,至天黑方回。

这馒头、窝窝头和茶水一送来,立即便被一群读书人围拢了。

平时大家不稀罕吃的蒸饼,现在却抢手起来。

因为大家是真的很饿啊!此时,已经顾不得斯文了,手里抓了蒸饼,便塞进口里。

杨晓、和朱厚照两人也似饿狼般扑了上去,开始大口咀嚼着。

朱厚照吧唧着嘴,钻入人群,又得了一个,吃进肚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姬子梦考虑到杨晓和朱厚照都还小,所以姬子梦让人特意给他们两人准备了一些肉食和盐水,这是为补充失去的人体流失盐分。

当然了,吃饱是不够的,而且也只有一点点而已。

朱厚照吃着窝窝头,心中不仅感叹道,原来窝窝头竟然如此美味啊,为何从前没有发现如此可口之物呢?

东宫的厨子,果然一个个都该杀!

还他niang的骗自己说,一个鸡蛋要两钱银子。

这是什么?

这是完全拿自己当冤大头啊,坑自己呢。

贪污都贪污到自己的头上来了。朱厚照在知道一切后,便立即回宫,立刻派人把东宫厨子抓起来,这这医生问才知道,预算房的大厨和采购的人。还有东宫的厨子上下勾结,相互包庇,贪污了东宫不知多少银子。

因为贪污的是自己的钱,所以朱厚照特别上心,前前后后算了一下,光最近三年,东宫的厨子便贪污了他八千多两银子。

朱厚照可气坏了。

命人把他们通通抓入东厂的诏狱。

王守仁却是依旧保持着他的泰然自若,坐在一旁的田埂,慢条斯理地吃完了一个蒸饼,倒是浑身冒汗,于是拿汗巾擦了擦,将斗笠放下,接着,他奇迹一般的,自怀中取出了一部书。

众人看着王守仁竟然在这种时候还都不忘拿出来读,也不仅也是由心的感到敬佩。

其实这个时候,大家又累又饿,即便是想要来砸场子的人,现在也没心思去琢磨什么程朱,什么格物致知,什么大道至简了。可王守仁确实拿出了一部书来,朗声念了起来:“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也。言君能举用善人,置之禄位,教诲不能之人,使之才能,如此则民相劝勉为善也,农者,百业之本也,农兴,则百业兴,农衰,则兴乱之世,不久矣……”

刘健远远的听着王守仁的朗读,这文章,他竟……有些耳熟。

猛地,他回忆了起来,此文乃前年,因为淮北遭灾,朝廷为了鼓励淮北之地恢复生产,因而在自己的交代之下,以内阁的名义,颁发了一部淮北劝农书。

刘健甚至还记得,这篇文章,他曾亲自抓过,是命翰林撰写,三个内阁大学士亲自过目修订,接着上呈陛下,陛下点头首肯的文章。

难怪……这么的耳熟……不错,不错,耕作之后,拿出劝农书来读,寓教于乐,这法子倒是很新奇。

不对,这是寓教于乐吗?明明是寓教于苦才是。

或许也只有姬子梦,才会有这么多鬼主意,想来……这定是姬子梦的鬼主意吧。

刘健不禁莞尔,他忍不住朝前走了几步,靠近了一些,却又怕被人发现,将头上的纶巾帽子压了压。

寻常的读书人,也没人去搭理他,只以为是哪个人年纪大了,不肯跟着王先生一起下地,所以在旁观摩。

王守仁洋洋洒洒地将这上万字的文章念完,接着喝了一口冷茶,才道:“你们可知,这是什么文章?”

众人沉默,没有人回应。

大家此时都累得很,只想趁着这闲暇时光赶紧休息,哪还能管的其他的。

“此文文采斐然,出自翰林之手,传抄于淮北之地,这其中有太多朝廷劝农、兴农的苦心,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啊。”

王守仁笑了笑。

众读书人还是没反应,朱厚照、杨晓两人则躺在田埂上,也不顾地上的泥泞,吃饱喝足了,叼着一根草杆子,双手枕头,悠悠然地看向上空的晴空万里。

王守仁随即,便将此文丢到了一边,这上好的文章,如废纸一般浸在了泥泞里。

“可是此文,虽为佳作,却是可笑之至,名为劝农,却是空洞无物,写文之人,怕是连耕地是什么,都不知何物,却滔滔不绝,大谈农时,春耕、播种、秋收,我来问你们,你们谁觉得此文章,可有道理?”

所有人都呆住了,忽然之间,觉得好像这篇文章的确不怎么实用啊。

猛地,许多人醒悟了过来。

倘若是在昨天,他们看了这篇文章,都会忍不住为之叫好,因为此文用词之精妙,堪称为典范,而且文辞优美,其中引用了大量的经典,实是不可多得的好文。

可现在……陈齐文咬牙切齿地道:“除了堆砌辞藻,毫无用处。”

杨文皁也是怒道:“敢问恩师这是写的,竟然如此空话连篇。”

“不错,这等文,用来宣教,不明就里的人听了去倒也罢了,到若真让农户们听了去,怕是要笑话,地哪里有这般好种,他倒是说的轻巧。”……

刘健脸上的笑容逐渐消退了。

这篇文章,正是他亲自审核过的,当时觉得甚好,拿此文去劝农,足见朝廷对农事的关心,原以为淮北的百姓们听了去,即便不积极性高涨,至少也该自觉沐浴了恩典。

所以当王守仁在农垦之余,取出此文,他原以为王守仁是在耕作之后,借此文来宣扬农耕为本。因而他不禁微笑,毕竟在这里,听到一篇和此文有渊源的文章,实是一件愉悦的事。

可现在,不曾想竟然是被人拿来当反面教材来批评的。

见到此处,刘健也不经老脸一红。

随即又拉了下来,他此刻的心中只想有人能当面反驳王守仁。

可是……

可是没有啊。

大家都太累了,而且是由心深深地感觉到耕地原来是如此的辛苦。

读书人们没有亲自耕种过,倒也罢了,可现在,大家伙实实在在的在地里干活过,尝试到了农耕之苦,再听此文,反而觉得格外的刺耳起来。

有人已经忍不住道:“这厮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此等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之人,却来劝农,写出如此可笑的文章,还洋洋自得,自鸣得意,竟还被朝廷拿来做了典范,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这哪里是劝农,说是害农都不为过!”这一次,深有同感的居然是刘杰。

刘杰感觉自己快断了气,喘气声像拉风箱一般。

越是感觉自己腰要累断了,他越气啊。

感觉这文章,哪里是在劝自己干活,分明是来嘲讽自己的。

刘杰甚至恨不得把这写文的家伙揪出来,给他几个耳刮子,叫你会瞎嘚瑟!

朱厚照自也是听了这文章,他是急性子,直接怒了,一轱辘的翻身起来,露出凶恶面目:“不打死这家伙,难消我恨,写文的人在哪里?”

站在远处将所有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的刘健,他突然觉得……他的脸火辣辣的疼。

这……劝农书,真的错了吗?我怎么看,都觉得挺好的啊……文采斐然,用典精准,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这篇文正是因为自己看的精彩,方才选中的。

可看着一群读书人,在那里恨不得朝这劝农书吐吐沫,自己的儿子竟也在那痛骂一通……

刘健竟然心中也生出一丝羞愧之色来。

这群读书人,亲身体验之后,方才深知这农耕之苦。

王守仁看着众人群情激愤的样子,却是平静地道:“农人之苦,今日我等在此,也只是窥见一二而已,吾等不过在此耕作了半日,便已叫苦连天,而农人耕作,春日播种、插苗,夏日引水灌溉,秋日收割,到了冬日,又要应对官府的徭役,全年无休,可见他们何其辛劳。”

说罢,王守仁笑了笑,才又接着道:“平日我们总是在说,农乃国本,这既是国家的根本,自是人人重视,可古往今来,如此多的读书人重视农耕,又有几人肯俯身尝试这耕作的艰辛?不知其艰辛,却奢言农事,那么,怎么能实现圣人口中所言的‘仁政’呢?”众人默然无语了,这骂的,已不再是写劝农书的人,而是连他们都一道骂了。

可是……出奇的,竟没有人站出来反驳王守仁的话,连那些预备来抨击王守仁的读书人,此刻也也选择了沉默。

王守仁又道:“趁着这个间隙,我就再来说一说同理吧,所谓同理,其实极简单,你看方才的劝农书,写下此文章的人,学问做的不好吗?书……读的不好吗?又或者是,不够聪明吗?”

众人摇头,连朱厚照都跟着摇头。

如此美妙的文章,而且还被朝廷钦定为范本,那么,写下此文章的人,至少是个翰林,这天底下,谁敢说翰林学问做的不好,不够聪明?“可为何你们对此文章不屑于顾呢?其实……问题显而易见,就是因为写下此文之人,缺乏同理之心,他根本无从知道农人的艰辛,不知什么叫开垦,如何播种,不知如何收割,所以他对耕作,只有一个美好的想象而已。”

“读书人有美好的想象,这不是坏事,历来诗词歌赋,传唱千年,哪一篇不是动人心弦呢?只是……想凭此想象,而要去实现圣人的仁政,这就糟了,轻则只是闹出一个笑话,往大里说,这会误国害民的,结果……仁政变成了苛政,好心,却办成了坏事。”“自我大明以来,无数的贤臣能臣,哪一个不是聪明绝顶,可你们认为,这百年来,可有圣人所谓的大治之世的景象吗?”众人又摇头,朱厚照也跟着摇头。

道理是浅而易见的!虽然大家可以这么说,当今是太平天下,可若说大治之事,最多也只是说说而已,这等事,不能当真,大家心如明镜。

正如有一部电视剧中一名反派角色这样说道:“圣人的书是拿来给别人看的,拿来办事是百无一用。”

王守仁笑着道:“可百年来,不,即便不从大明而始,唐宋时,也不曾有过大治,至多也不过是天下太平了百来年罢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庙堂,也出在朝野,出在你我的身上,我等都是有功名之人,蒙受国恩,可你我这等读书人,虽自诩聪明,自诩学问精深,却都没有同理之心。治国平天下,何其难也,岂是只凭做学问,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倘若只需读书,就可以治国平天下,那么孔孟之时,天下早已大治了。”

众人又是沉默了。

这一次,似乎是在慢慢的消化着王守仁的话。

王守仁的话很朴实,没有太多的之乎者也,犹如他现在的形象一般,身上满是泥垢,长袖也早已卷了起来,全无读书人的斯文。

站在不远处的刘健,亦是开始若有所思起来。

无论他心里是认同,还是不认同,听着大家叫骂那可笑的劝农书,现在是让他一丁点脾气都没有了。

这令他老脸微红,可他察觉,即便他想为劝农书,或是想为程朱理学反驳几句,却也难以找到什么借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5 1:38:4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