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嘉靖 第九章 大明国事

武帝嘉靖 神晤 武侠仙侠 | 传统武侠 更新时间:2019-12-3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周围众人见朱厚熜面对这么多小玩意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去拾取一两个把玩,甚是惊奇。

又见他仿佛在沉思,眼中更显疑惑。

在众人的目光下,朱厚熜走到桌角,捡起绣锦的一脚,直接拉了起来,拉到中央之后就放下,再去拉别的角。

最终,桌上就多了一个包裹。朱厚熜一屁股坐在上面,一脸傲娇的看着朱祐杬两人。

面对此情此景,众人都说不出话来。只感觉朱厚熜太过妖异,朱祐杬心里对自己这个孩子的妖孽评价也更上一层。

“好了,世子抓周已完,众人都散了吧。”朱祐杬忙着招呼众人离开,他也难保再过一会儿,朱厚熜又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至于,下禁令叫众人保密。完全没有必要,他们即使传出去,别人也多半会当成兴王府里的人以讹传讹。

······

北京,紫禁城内。正德皇帝正在大臣们所唾弃鄙夷之地——豹房小憩。

登基已经三年左右了,如今已是实岁十八,按天朝虚岁算法,就是弱冠之龄。

冠虽弱,却也是成年的标志。作为男人,还是天下公认权力最大的男人,他渐渐不甘心被束缚。

然而,他又不敢公然与辅政大臣冲突,因为帝国的臣民对皇帝在道德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他在没有建立巨大的权威之前,他根本不想和朝臣正面冲突。

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逐步逃离了帝国的政治中心——文渊阁,并将自己的行营摆在了西苑的豹房。

平时,阁臣有军国大事需要他处理,就不得不把奏折送到豹房来汇报,而他有谕令传下,就由太监向文渊阁传递。

豹房属于他的私人领地,阁臣来此都要皇帝的允许,经过一些手段,他将阁臣之间的小团体也分割开来,以使他更好的在夹缝中拿回权力。

正德皇帝斜躺在软榻上,轻闭双目,心思却在神游。

不多时,身旁掌握机密的贴身近侍高凤说到:“皇爷,他们来了。”

听到此话,正德立即睁开了双眼,眼中尽是凌厉之色。

“选他们进来吧。”正德吩咐到。

“宣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东阁大学士杨延和、司礼监掌印刘瑾、东厂提督马永成觐见。”

在高凤宣毕,就见四位身着朱紫、气势不凡的人稳步走来。

“臣等叩见陛下。”

在见到朱厚照的瞬间,无论是谁都必须参拜,哪怕此人掌握朝廷权柄,在百官心思中,威望胜于帝王。

因为皇帝是这片土地的至高神明,天地君亲师,以儒家为主的思想氛围中,皇帝代表人道,与天地地位同等。

“卿等免礼。”正德知道对于这些大臣理应尊重,李东阳、杨延和是帝国枢臣,也是他的老师。

而刘瑾、马永成是内廷权宦,也是他可以放心使用的心腹。

“赐座。众卿坐着议事即可。”

“谢过陛下。”

众人坐定之后,正德拾起御案上两本奏折。

“众位想必都看过了吧。一份是蒙古达延率领五万骑兵进攻大同的边关急报,一份是陕西省平凉府地龙翻身,受灾十余万人的生民大事。”

正德将两份奏折中的事娓娓道来,不想越说越有些火气。

“内阁廷议一天居然还没有拿个章程,还送到朕手里要朕定夺。可知边关急递与十万生民的事耽搁了,谁能补救。”

“陛下,微臣知罪。”李东阳马上站起来,杨延和也跟着站起来。

至于刘瑾与马永成,则是静静端坐,反正不关他们的事,他们就是审核奏折的。

正德皇帝看着李东阳与杨延和的动作,心里莫名有种舒爽。

“朕虽然少有亲自处理政务,但是也知道这两份奏折如何处理。”

正德皇帝仿佛是推心置腹一般,娓娓说到:“达延兵犯大同,不过是想劫掠,大同镇兵不足守,可调遣京营过去。平凉府灾民十余万,最怕暴动,首先也应该由户部调拨附近州府常平仓粮食过去,朝廷再派遣巡抚过去重新安置生民。”

“如此道理,会不明白。”正德皇帝反问两位大学士。

“陛下。”李东阳出声奏报。

“达延汗率领五万骑兵,虽兵指大同,可战线可以牵扯上千里,朝廷派遣的援兵并不只是帮助据守大同一地,如此,朝廷援兵不能少于十万,而且要分别开赴大同、宣府、万全、蔚州、平虏等地,靡费甚巨。”

不愧是出身金吾左卫的人,李东阳对军事的见解还是有一定深度。

“启奏陛下。”一旁的杨延和也出言奏道。

“平凉府灾民十余万,户部已经先拿出了应急方案,调汉中府、西安府、凤翔府的存粮去往灾区。但是今年陕西各地气候多变,生产欠缺,恐怕存粮不多。”

“另外,灾区人员受伤、生病,恐疫病蔓延,朝廷也需要再筹备药材运往平凉。”

杨延和注意到正德皇帝沉思的表情,继续说到:“据内阁预算,应调拨粮食五十万石、各类药材三千斤。需拨银八十万两。”

听着赈灾的银款,正德皇帝眼皮跳了几下,向李东阳投去询问的目光。

“启奏陛下,调遣京营十万,出征三月需要配以粮草一百二十万石,战时饷银需六十五万两。”李东阳说出了大概的数目,毕竟现在军队还没动。

正德皇帝听此脸颊都不由自主抽了两下。

“那就命户部拨款啊,如今秋粮都陆续上来了,户部不会没存银吧。”

“陛下,今年户部共有税银五百万两,粮食四千万石,然有进有出,如今库房只有白银一百八十万两,各地存粮还有两千万石。”

杨延和不愧是做过户部尚书的人,对于这次觐见也是做了功课的。

“陛下,虽说银粮皆足,但是还需要支持朝廷冬三月的运转,而各地军粮不得动,再加上路程问题,要调粮去平凉府,只能是四川、河南、山西三个邻近省份调集,可调之粮实在有限。”

正德皇帝听此,恍然明白其中难点,脑袋却也大了。

“这事,也不得不办,先生有何办法。”正德皇帝虚心请教,他知道这两老狐狸一定有办法,否则就不会来了。

“陛下,唯今之计,只有买粮,将商户囤积的粮食买来,运往平凉府。商人遍布天下,西安、汉中、凤翔想必都有不少,买来之后可快速运往平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2 8:21:5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