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教官之风云乍起 第六章 七戒和尚

国术教官之风云乍起 五间房 武侠仙侠 | 传统武侠 更新时间:2019-08-2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自己加快脚步,直奔关帝庙旁边的“三原门”武馆而去。

武馆是一个围着的大院,院子里是一个拾阶而上的几栋红漆黄瓦木楼。每个木楼建有两层,依山而建,可以远眺长江,石墙一围,犹如一个小型的城堡。这院子原本是一个盐商大户的楼群,只是战乱之中,家境凋零。加上自家少爷又染上了鸦片,老掌柜悲愤交加,捶胸顿足,被活活气死。这边一蹬脚,那边败家子就哈欠连天的把房契低价卖了出去。

原本的土墙,被改装成了三米高的石墙。正门是一个大型石拱门,拱门上雕刻了三个红漆大字“三原门”。门的两边有一副石凿的对联。上联是“坚忍不拔承红拳精髓”,下联是“永不言败弘尚武精神”。这幅对联有那么一点挑逗的意思,怂恿了不少高手前来踢馆。结果都是如同飘进院子的落叶,纷纷被扫地出门。

门虚开着,张舜天推门进去,里面很静,似乎没有人。穿过大庭院,走上两个台阶,就听见一个小孩的嬉笑声。他抬头一看,一个年轻的女子正朝自己微笑,那女子身边的小孩,连蹦带跳的朝自己奔过来。这是三师兄的小女儿。三岁多,活泼可爱,又聪明伶俐。在她妈妈的指引下,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她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红棉背心,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鹿,飞跑着冲到了自己怀里。自己一下把她抱在怀里,说:“小茵茵,一年不见,长大了。今儿还有这么好的记性,一下就认出小叔叔了?”

“嘿嘿,小叔叔,我来给你拜年了。”小女孩说。

“过年还早,这么早就拜年了?”

“妈妈说,小叔叔回来就过年了。过年的时候,我就可以吃香肠了。”小女孩天真的说。

“呵呵。是快过年了。”张舜天笑呵呵的说。

刚才在木楼上的女子,慢慢的走到自己面前。

张舜天抱着小女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那女子说:“嫂子,一年不见,也越来越漂亮了。”

“贫嘴---出去一年,嘴巴也变甜了。爹,时常说起你,先前说你过年就回来,你现在提前一个月就回来了。”那女子说。

“师傅。师傅,他老人家呢?”张舜天顺便就问。

“去了善斋房。特地叫我留下来,叫你到了武馆后就去见他。”女子说道。

“善斋房?哦,是这样。师傅没有去云霄楼喝酒,就因为要去善斋房?”张舜天回答道。

“兄弟,你想说什么?”嫂子见他这话似乎有话。

张舜天就直言道:“我来的路上,看见重庆各门各派都去了云霄楼。说是余门的秦师兄夺了魁,要开庆功会。”

“哦,对,对。事情是这样。这几年四川战火纷飞,善斋房收容了不少孤儿。我们三原门每年都要去那儿施斋。今天的日子是先前就定好了的。爹带领了门中兄弟,都去了善斋房。不过,在江湖上行走,也要给其它门派一些脸面,你三师兄和师娘今儿去了云霄楼。”嫂子回答道。

“是这样,那我立刻赶去善斋房。”

张舜天把小茵茵放下,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脸蛋,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做的一个小布娃娃。小孩高兴的欢天喜地。张舜天几个箭步冲到屋里,把随身包裹放下,去了善斋房。

善斋房在城北一块空地上。是三栋品字形的泥土房。最大的一间泥土房是孤儿们的宿舍。里面密密麻麻挤着一百多个小孩。另一间大房子则是孤儿们的学校,请社会上一些文化人士的人来义务教孩子们认字。这两年来善斋房的小孩越来越多,已经不堪重负了,摇摇欲坠。全靠社会上的人东拼西凑喂养着这群孩子。不过善斋房的董事长刘盈初做事有条不紊,凡要来施斋行善的社会团体都要事先预约。

张舜天跑过去一看,师傅正一勺一勺舀着稀粥盛在每一个小碗里。几个师兄弟,端着冒着热气的碗急急忙忙送到每个小孩的手里。有的小孩实在太小,就直接喂着他喝粥。整个房间,小孩的叫喊声时起彼伏,善斋房的几个老师顾及不暇,手忙脚乱的。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师傅一看张舜天,喜上眉梢,连忙招呼道:“舜儿,快来帮忙,接一碗,去给那边的小孩端去。”

师傅没有变,还是那么样,笑的嘴角会飞起来。一个年近半百的人,对每件事都充满着热情。这么琐碎繁杂的事,他忙的滋滋有味。丝毫没有江湖上八面威风的样子。此时,谁都不会想到这么一个围着围裙的人,看上去这么一个乐呵呵的老者,会是当今武林的绝世高手。更不会想到,下面几个喂着小孩喝粥的壮年男子,会是一群可以飞檐走壁的功夫高手。几个年轻的女老师,在一边忙碌着,安抚着吵闹的小孩,几位师兄又全力配合,做的有条有理。

一阵忙下来,天色已暗。一年不见,大家围着张舜天一阵嘘寒问暖,邀约着要去喝酒。被师傅好言制止住,叫他们回家早些歇息,明早还要练武。大家心情很好,乐呵呵的收拾好东西走出善斋房,几位师兄分别告辞散去。

月下只有大师兄张云枫陪着师傅。师傅拿着他喜爱的短棍,重庆这边的人称之为鞭。三原门有四大鞭法:入川,定唐,青龙,白虎。他手里的鞭是从山西五台山而来,是上等的六道木。木头上一股一股的缠绞着的木纹,如同一只只青蛙腿上健壮的肌肉。

走在路上,银色月光已涂满每片树叶,在山上错落有致,淡淡的反光。重庆俗称山城,三人沿着山路回武馆。

安兴邦边走便问:“舜儿,你这一年去了黄草山,可有收获?“

“收获倒是有一些,就是不知,是不是师傅口里的收获。”

安兴邦哈哈大笑,说:“有收获就不错。我也知晓一些---”

“冯庄主告诉你的?”

“是的,凤凰山庄的冯庄主和我生死八拜之交,所以才送你去他那儿,想必他对你照顾有加。他的功夫也不错,也会全心全意教你一些东西。你好学,师傅知道。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这几年师傅的东西都教你了,看你最终造化了。”

张舜天点头称是,又说:“对了,师傅,你知道不?七戒和尚也去了黄草山。”

安兴邦听了,收敛住了笑容,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当初我们兄弟七人,结拜成金兰之好。可惜癸丑年泸州一战打下来,就死了三人。哎,剩下的四个人,又有两人在队伍解散之后杳无音信。还好,玉丰回来了。哦,就是你说的七戒和尚。”

“师傅,你知道!”张舜天很吃惊的说。

“知道。冯宝才写信给我了。还说了,你在山中刺虎的事。“安兴邦的脸上很平静,似乎一切他都很了解。

“七戒和尚,师傅,就是你说的结拜兄弟。我在他的天王庙住了一个月,还劝他来重庆和你叙叙旧。可他一心当和尚,不愿踏出山门。”

“嗯,不来就算了。人各有志,不可勉强。---哎,当年他也是功夫极高之人,是第一支队的国技教官,他在行伍之中就是一等一的拼刺刀高手。他把他们少林的达摩降魔枪改编成十三路刺刀刀法,在三旅推广,效果很明显。我当时是蜀军第三师的国技教官,英雄惜英雄,真是相见恨晚。可惜,我们机缘际会不久,“讨袁”军就战败了。队伍被打垮,他又皈依了佛门,重续佛缘。---有的人就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世事难料呀。---想必,他知道你是我的弟子,会给你一些指点。”

“就是,冯庄主也是这么说。据说,他想留在佛前,为死在他刺刀之下的孤魂野鬼,超度灵魂。反省自己杀人之罪。”张舜天说这话,倒是有几分不肯定。

“杀人有罪,可士兵就是以杀人为天职。两军对垒,那管得了杀戮?前面军阀混战,天朝人杀天朝人。我们兄弟几人在四川这个地盘都有些名气,但都以此为耻,没有出山。前几个月,刘总司令还亲自来拜访我,请我重回军队,我都婉言拒绝了。”

大师兄张云枫接话来说:“刘司令是开明贤达之人。加上师傅曾经加过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在重庆开宗立派,是德高望重之人。并没有过分为难师傅。”

张舜天又说道:“师傅,刚才你说的刺刀术,七戒和尚点拨了我一下。”

安兴邦微微一笑:“我也知道。刺刀术,技术很重要。心理状态更重要。以前拼刺刀,有的士兵还没有冲上去,看见明晃晃的刺刀就尿裤子了。有的士兵拼赢了刺刀,下来就老做噩梦,在梦里呼天喊地的,说阎王爷要他偿命。有的士兵在家里连一只鸡都不杀,还逼着他拿刺刀去杀人?对他来说痛苦不堪的事情。其实人类最反感就是杀同类了。当初师傅教刺刀术,也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三人边走边说,没走多远,看见山坡下面人声鼎沸。在兴国公园里,似乎有很多人举着火把。张舜天扭头看着安兴邦说:“是不是前面又有人打抢手?”

“走,我们过去看看。”师傅回答。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9 18:35:0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