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商 第三十七章

千古一商 谷聿 军事历史 | 历史传记 更新时间:2019-03-0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长平大胜才仅仅是个开始。

白起不想就此罢休,乘胜追击,于是便命王龁率军十万,直奔邯郸西侧,去攻取武安、皮牢,打开邯郸门户。他又命司马梗率军十万,去攻取太原,切断赵国北地边军李牧与都城的联络,同时对邯郸形成包围趋势。余下十万精锐,在长平修整等候,但等王龁与司马梗完成对邯郸的外围清扫之后,迅速出师,兵攻邯郸。

白起要一战灭赵。而现在,他正带着上万伤残将卒回秦疗伤修养,更要紧是即刻就进章台宫复命。

章台王书房内,已经更换了一座崭新的邯郸城模形泥盘。

邯郸地势,高差悬殊,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洪积冲积平原。

秦昭襄王凝视着泥盘中的邯郸城,语气显得平淡,道:“你把赵括厚葬了?”

跪拜才站起身的白起甚为伤感地,回道:“是的。启禀我王,可惜寻遍整个战场,仅寻见赵括的铠甲和佩剑,未见其尸首。臣只得用铠甲替葬,那佩剑让臣留存了。”

秦王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白起恐以为做错,反应极其迅速,道:“我王以为不妥?臣即去……”

秦王缓缓一摆手:“算了。还是说说你的战绩和下一步的盘算吧。”

白起稍作定神,随后便沉沉道来:“启禀我王,臣当以六十万之众围赵括四十万之军,将赵军全歼于长平。然臣自以为,此战乃是臣用兵以来从未遇过的战事,赵军到了腹中无食,以人充饥,却斗志不懈,依旧凶猛顽抗,直到赵括战死,军心方才大乱。足以可见,赵括带兵还是不同凡响,确有强人之处,非我想象的无能之将。我王,长平大战,臣尤痛心,我军损失过半,将尉死伤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说着,他细眼一闭合,心堵难受,啜声道,“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

秦王似乎受了感染,痛心疾首,道:“长平巨战,寡人失三十万,赵失四十万,是可谓惨胜也。”转而,他大呼一口气,“但赵括死,武安君存,是可谓大胜也!”

白起立显惶惶然,急忙喊出声,道:“大胜应是我王!”

如此之喊,显然还昭示出白起的心里发毛,一直到现在,秦王只字不提坑杀二十万赵卒之事,是诚心不提,还是默认不提,他纠结不定,自己说亦不是,不说亦不是,便只能暗中不断观察秦王的表情,揣摩着秦王的真实态度。

秦王只是笑而无语,恢复平静后依然如故。

白起看不出秦王再有其它任何反应的脸面,一时无所适从,思想了片刻,亦索性撇开不说它,接着就谈起了自己的下一步计谋:“启禀我王,臣已悉听您的旨意,安排王龁、司马梗率军去包围邯郸了。明日,臣亦将启程,到长平率大军直奔邯郸,一鼓作气,歼灭赵国!”

秦王首肯,点点头,一双鹰眼立刻直直逼向泥盘中的邯郸城。

风雨飘摇,当是岌岌可危。

邯郸城重重地关闭上了东、西、南、北一扇扇庞大厚重的城门。城墙上,守卫将卒个个精神饱满,全身胄甲,持戈握戟,严阵以待。

危机时刻,赵孝成王不得不紧急任命老将军廉颇担当守城主将,让乐乘担当宫卫将军,平原君巍然不动,依旧是相国统领整个邯郸都城。

面对来势迅速、凶猛恶极的秦军,赵孝成王总算清楚,长平一战,自己的精锐大军已丧失怠尽,无力再进行野战,与强秦强硬绞力拼杀,无奈只能转为防守,采取老将廉颇的坚壁清野策略,集中各地的守军及粮食全力保卫都城邯郸,放弃外围城池,一直从边境到沿途所有不必要坚守的城镇。在撤退中,一切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部烧毁或堵塞沿途所有水井。

而老将军廉颇一上阵,亦紧急在邯郸城内外大规模招兵买马,征集臣民百姓二十来万,无奈大多都是老人和弱童,年轻力壮的士卒未超过五万,再加上赵王的宫卫步卒和原有骑卒两万人,总兵数不会超过三十万。然有一点于守城至关重要,就是这些士卒都是因长平之战,很多家皆有丧子、丧夫、丧父,从而士气极为高昂,绝对可以同仇敌忾,誓死捍卫属于自己的都城邯郸。

白幡素堂,肃穆安然,一缕青烟,袅袅飘散。

吕不韦跪伏在赵韬灵位前,将一觞清酒泼洒在地上,连着三拜,头坠于地,最后缓缓抬起头来,久久凝视着赵韬的灵牌,突然,他的泪水夺眶而出,紧接着就是一声声的悲怆,道:“赵兄呵——你死的凄惨,你死的壮烈,你走的如此太急太快。不韦万万没有想到,两月之前一别,竟成永恒。那时,一身戎装、英姿勃发、激情满怀的你,今日却已成为古人。这,这叫不韦怎能置信,又叫不韦何不痛哉。赵兄呵,你够英雄,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长平,抗击秦虏,保家卫国!赵兄呵,你够朋友,豪气冲天,敢作敢为,情深意切,肝胆相照,义薄云天。赵兄呵,不韦不及你也,碌碌无为,空有雄心;不韦不如你也,虽重情义,但缺肝胆;不韦不似你也,抛却名利,血战沙场。痛哉,痛哉,赵兄呵,你对不韦,情同手足,不韦对你,亲似兄弟。赵兄呵,不韦之心,苍天可鉴,不韦之志,苍天可知,不韦之意,苍天可明。惜哉,惜哉,赵兄呵!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你怎能安然卧眠于九泉之下;血染沙场,功名未成,你如何甘心罢休在天堂之上。赵兄呵!不韦不能替你赴汤蹈火赴死,共济国难,只能为你清洒一帘泪水;不韦难以承继你之衣钵,披甲戴盔,只能向你倾述一腔衷肠。赵兄呵!你我朋友要做永远,永远,你却就此离我而去,还这般匆忙,这般急促,你让不韦好不痛哉,好不痛哉!”

吕不韦已是泣不成声,情感之泉自然喷涌而出。他,是在为赵韬哭泣,他,亦是在为自己哭泣,谁人理解,谁人知晓,他吕不韦此时此地此境的满腹心思呵。

赵韬母亲与妻子被吕不韦痛哭得血上加泪,更为痛切伤心,泪水似线一般在脸面上滚滚涌涌。

赵略亦被吕不韦此时的真情,更被吕不韦此时的男儿泪,感动至深,感动之切。他,眼圈红红,拖步走到吕不韦跟前,轻轻地,轻轻地搀住了吕不韦的臂膀,道:“先生,我谢先生肝胆之情,赵韬在天之灵,定然能听到您的痛心疾首,他会动情感受的,我替我大哥谢谢您了,先生,我更为赵韬有您这样朋友甚感欣慰与荣幸。”

吕不韦已然痛哭得神情昏然,他突然又一把抱住赵略,泪水涟涟,沙哑着喉咙,哽咽道:“赵弟呵,我等要知今日,何必当初不力劝赵兄呢,不让他上长平关,该多好呵!痛哉,惜哉,现在再说,可有何用!我,枉为朋友,没有阻栏赵兄于生死之际,我,枉为朋友呵!”他,全然被情感之泪浸没了,说着说着,一下失力软倒在赵略的身上。

赵略慌急得一声声大叫:“先生,先生……”

戈戟如林,一眼望不到头的威武雄赳。

潞安邯郸道上,一并四列纵队的骠马开道,随后是步卒战车,无数面旌旗上翻飞着一个个斗大的“秦”或“白”字。放眼望去,不见尽头,齐刷刷的脚步声夹杂着“得得”的马蹄声,“轧轧”的车轮声和此起彼伏的马嘶声,气势磅礴,从丹朱岭长平关而出,汹涌地朝着赵国国都邯郸赳赳挺进。

被前后卫队簇拥着的铁甲战车上,上将军白起,身披重铠,头戴金盔,神采飞扬,威风凛凛地伫立着,他那骄横的目光直视前方,显露出一种锐不可当的必胜气势。

来势汹汹,邯郸即将陷入重围。

文昌阁议事厅里,平原君定定地看着吕不韦,语气非常恳切,道:“吕先生,现在赵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再有三五日,白起就要逼临邯郸城了,邯郸已岌岌可危。我请吕先生来,是想讨教,如何才能击退秦军?不知你有何良策?”

吕不韦神情严肃,不敢怠慢:“承蒙相国大人如此看重吕不韦,但,我不敢,亦不能说军中之事,更何况关系赵国之存亡大事。并非是我不肯,而是我无能。相国大人,吕不韦是一介商人,前番我之建议,本只是以商人之见,谈商人诡计,以钱谋粮,巧取差价,以捐谋钱,筹措粮资,仅此而已。倘若让我谈论军事国事,吕不韦恐有负您的期望,还请相国大人多多原宥,恕我罪责无能。”

平原君没有想到吕不韦空有谋略,甚为失望,便将他撇晾在一边,顾自慢慢踱起步来,显得异常焦躁不安,心神不宁。

吕不韦退亦不是,站亦不是,看着平原君来回晃动,难受备至。过了些许时间,吕不韦忍不住了,便想了一退辞,轻轻开口道:“相国大人。”

没听见,平原君只顾着自己思虑。

吕不韦又轻轻喊了一声:“相国大人。”

平原君听见了,回身站住,脸露诧异:“吕先生还没走啊?”

吕不韦甚感意外,然他还是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便道:“相国大人,吕不韦不走是在想,相国大人如此焦虑,无论如何,我亦该为您分点忧愁,我在想……”其实,他并未想过甚么,只是现在才真正开始想。

平原君连忙问:“哦,吕先生在想甚么?说来听听,我不会怪罪你的。”他只是在病急乱投医,所以还能让吕不韦再留着开口。

吕不韦想不出甚么,只是随口言道:“据说,相国大人与魏国信陵君大人有姻亲关系?”

平原君莫名地看着吕不韦,点点头。

吕不韦紧忙送上一句:“那相国大人何不让信陵君大人来救赵呢?”

平原君哼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明显对吕不韦这个主意不满意:“我亦想过,但那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吕不韦只得强硬头皮,理着自己的思路,继续道:“相国大人可想,有远水总比没水强吧。再是,您不妨此步先行,同时再想其它破秦计谋,凡事并头齐行,总比停顿不行好点吧。”

平原君一听,忽地一个激灵:“言之有理。看我,心急如焚,有点六神无主了,多亏吕先生提醒,否则真钻进牛角尖了。”

吕不韦见平原君采纳了他的即兴意见,于是来了兴致,亦激发了思维,突然他想起一个人来,于是急忙又道:“相国大人,有了,解救赵国危亡,吕不韦以为并不是非以武力退之不可,是否可以寻找另一种途径?”

平原君蓦然来了兴趣,便追问道:“哦,听吕先生所言,想必有了好主意,你说,还有其它甚么途径?”

吕不韦迟疑一下,讪笑道:“譬如……运用三寸之舌,亦可抵挡百万之师……”

平原君猛然醒悟:“吕先生教我也!”立即,他一声叫唤,“来人啦!”

总管赵町急急忙忙跑了进来:“大人,有何吩咐?”

平原君急急道:“快,快请苏代先生!”

赵国尚红,以火德王。

龙台王宫红殿,似乎就是一炉烈焰,燃烧着一片火红。轩敞的大殿,六根朱红圆柱立地擎天;一条两米宽的绛红地毡,从殿门口一直延伸至三节台阶上的王座平台,平台宽八米窄四米,连接一色的绛红地毡整块铺满;一张宽阔的紫檀红木案几后,是软垫紫檀红木坐榻;高大的背墙上,一幅“南岳之神”红木雕画,气势磅礴,一轮红日高悬于天,赤红衡山,显得生机盎然,景色壮阔而辽远。

原本应该热烈似火的赵孝成王,一身红袍,现在却眉头紧锁,犹似热锅上的红蚂蚁,忧心如焚。

青铜灯火燃得通明,红光四处闪亮。

平原君踩着红地毡,坚实稳步地走到王座前,站定,朝着高高在上的赵孝成王,一个躬身作揖,直言道:“大王,臣已物色妥一能干之人,可退秦虏。”

赵王一听,往前一伸头,连忙急问:“相国,何人能退秦虏,请快快告之寡人。只要能退秦虏,寡人必当重金赏赐!”

平原君胸脯一挺,朗声道:“大王,乃纵横外交大家苏秦之弟苏代先生,现恰在臣府上做客,他说,只须走一趟咸阳,就必让白起退兵还秦。”

赵王将信将疑:“凭苏代的三寸之舌,就可使白起退兵?”

平原君毋庸置疑:“大王放心,臣与苏代素有深交,深知苏代之为人,他说到必定会做到。”

赵王明显无奈,勉强点头:“嗯,那好,既然相国如此看重苏代,恐一时又无其它良策,不妨试一试吧。”

平原君却是信心满怀,道:“承蒙大王信任,臣当竭尽全力,即请苏代入秦,可速速解我邯郸之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1 14:14:3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