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连中三元,结亲李清照 第十二章:当时只道是寻常

从本章开始听

谁念西风独自凉?

北楼内,甘棠的声音传入了众人的耳中,姜言站在桌子前奋笔疾书,只是这一句念出,便有许多人脸色变了变,有的神色严肃,仔细等待下一句,有的则皱起眉头,心头泛起不好的感觉来。

这个人就是赵明诚。

赵明诚的心情颇为复杂。虽然他对姜言的才华深感嫉妒,但一个连中两元的人,怎么会是等闲之辈?

他自然也知道,像姜言这样能够倒背如流四书五经的人,哪怕在诗词上只是稍作涉猎,也能轻易凑出完整的词句。

然而,赵明诚对姜言的诗词才华并不抱有太高的评价。他认为姜言虽然在文学上有所涉猎,但充其量也就是一般水平,无法与周邦彦这样的大家相提并论。在他的眼中,李清照是真正的才女,她的词作温婉动人,意境深远。这样的才女,理应与他赵明诚这样的人物相匹配。

至于姜言,他应该走一条更为传统的仕途之路。他应该娶一个大族人家的女儿,借助家族的势力一步步登上宰相的高位。而李清照这样的才女,虽然才情出众,但出身,并不能与姜言相提并论。

而从李清照对姜言如今那如痴如醉的倾慕来看,即使姜言真的迎娶了一位世家大族的女儿,李清照恐怕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追随姜言,甚至愿意委身为妾。这种深情厚意,让赵明诚深感不安。

因此,赵明诚决定利用这次樊楼诗会的机会,好好打压一下姜言,让李清照看清现实,明白姜言并非她想象中的那般完美。他心中暗自忖度:姜言这种从未真正涉足诗词领域的人,又能写出什么好词来?

然而,赵明诚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天赋异禀的天才。他们或许并不张扬,但一旦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便能惊艳四座。比如历史上那位年幼便以智谋著称的甘罗,又比如那位诗词造诣极深的晏殊,再如现在站在他面前的姜言。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上阕一出,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首词里的凄凉与无奈,开篇“西风”已经奠定了这首词哀伤的基调,后面的“萧萧黄叶”和“残阳”将这种悲凉推到了极致。

周邦彦微微叹息,他深知自己的词作多以思念为主题,缠绵悱恻,然而与姜言的词相比,却显得略逊一筹。姜言的词,不仅仅是思念,更是将那份深切的哀思化为了动态的画卷,直接触及了思念这一更为深沉的情感层面。

什么叫做思念?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一种人叫做天才,就像是姜言一般,他可能看过很多书,看过很多人的传记,曾经有人说读一本书就是体验一个人的人生,那么姜言这是写的谁的人生呢?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两句直接将人拉到了姜言的词中,所有人都好像看到了一个妻子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心,丈夫喝多了酒醉气沉沉,妻子怕惊扰了他的好梦,于是走路都不敢发出声响。

下一句则是妻子与丈夫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饮茶为乐,李清照呆呆的看着姜言,这是她曾经和姜言做过的游戏,没想到姜言一直记得,现在把这句诗写进词里,倒是让她多了几分感怀。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最后一句姜言写完之后提笔收尾,在后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甘棠已经泪眼婆娑了,像她们这种人天生就感性,她的声音带着颤抖的念了出来,随后又念了一遍。

“当时只道是寻常。”

所有人都被最后一句的收尾震撼了,姜言没有再写丈夫对妻子的哀思,而是化成了无奈的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收住了结尾,字字皆血泪,妻子曾经在世时丈夫正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但他毫不觉察,只道是理应如此,可妻子走后却发现这种生活已经不在。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有人说了一句:“好啊……”,舞台中央的玉堂秀听的都哭了出来,用手帕擦着眼泪,她站起来朝着姜言走去,想要对他说点什么,随即才发现这样有些不妥,咬了咬嘴唇,继续用手帕擦泪。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首词的意境中不愿意走出来,甘棠小心翼翼的将宣纸捧起来,轻声道:“姜会元写的好生凄凉,难道您有一个已故的青梅竹马?”

“我的青梅竹马只有李姑娘一人。”姜言声音很轻,但是却传遍了整个大厅:“我写的乃是家翁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家婆比家翁早走十年,在家婆走后,家翁每天都度日如年,有一次秋天,家翁坐在家婆的灵牌前独自饮酒,我当时站在他的后面,家翁对我说阿言啊,你以后一定要珍惜身边的人,能在一起已经是天大的幸运,等你失去之后,就会觉得那是巨大的痛苦。”

“这就是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来历?”甘棠小声问。

“是吧。”姜言看向李清照,李清照也在用手帕擦着眼泪,察觉姜言看向自己时不由得低下了头。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能因为一首词感到悲伤或者激动,就跟后世的情歌一样。

“姜公啊。”林正感慨了一声:“姜公一声光明磊落,逍遥洒脱,没想到晚年还有这种事情。”

“此词一出,可比苏东坡矣。”何存也感慨道。

“这首词足以名传千古。”李清照轻轻将头靠在了姜言的肩膀,在一个旁人看不到的角度,她此时想跟姜言在一起的念想已经达到了巅峰,脑海里都是结亲之后和姜言一起玩乐、学习、著书的场景。

当然,人群中不乏敏锐之人,赵明诚便是其中之一。他第一时间从沉醉中惊醒,意识到自己先前的言辞在姜言那首震撼人心的词作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仿佛被瞬间打成了笑话。他深知,从此之后,每当这首词被提及,他的名字也会如影随形,被人记住,仿佛他也在某种程度上“名垂千古”。

赵明诚心中五味杂陈,转身直视姜言,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姜言,你明明具备如此卓越的诗词才华,为何却从未见你写下任何作品?”

姜言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并未正面回应,而是转向周邦彦,语气诚恳地说:“美成兄,我并无意嘲讽您,也非咄咄逼人之人。若我的言辞有冒犯之处,还请您海涵。”

高槛也向周邦彦拱了拱手,内心充满了感激。这次事件归根结底是由他引发的,而姜言却巧妙地为他解了围,否则他恐怕真的会被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淹没。

“无妨无妨,姜会元大才,我不能及。”周邦彦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对姜言的钦佩之情。他深知,姜言能够根据自己的词写出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词作,这样的才华自己确实无法企及。

尽管姜言的词作并未完全符合本次诗会的主题,但在这首词所展现的才华面前,主题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首名传千古的词已经诞生,它将会被人们传颂千古,而诗会的主题,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此词一出,樊楼诗会的历史上怕是难以再寻得超越之作。”何存微笑着说道,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对姜言的深深赞赏。姜言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已经无需多言,更重要的是他展现出了一个读书人应有的素养。在巧妙地化解了周邦彦的尴尬之后,他并未穷追猛打,而是选择了宽容和尊重,这种恩怨分明的态度让何存更加欣赏他。

“宰相之才也。”林正赞叹道。

何存话语让众人猛然一惊。

宰相啊……

半个时辰之后,这首《浣溪沙》在东京各处传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5 23:43:4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