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188章 帝师张禹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叶还生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嚯,话说那汉成帝永始四年的春天,刚过完年,成帝他就屁颠屁颠地跑到甘泉去祭天了,顺便还来了个大赦天下,给那些犯事儿的百姓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这可真是从天上掉馅饼啊!

然后呢,三月里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到河东,去拜拜后土神,这皇帝老儿可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可是啊,接下来的夏天就有点儿惨了,大旱啊,老百姓们那叫一个苦不堪言,连喝口水都得跑老远。

一转眼就到了四月癸未日,长乐宫的临华殿和未央宫的东司马门,这两个地方竟然同时起火了!

六月甲午日,霸陵墓园的门阙也跟着凑热闹,也给烧了,这运气简直背到极点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秋天的七月辛未日,那天正好是月底,还出现了日食。

再后来呢,冬天也来了,十一月庚申日那天,卫将军王商因为生病,就被皇帝老儿给炒了鱿鱼。

咱得说说这梁王刘立啊,这家伙啊,真是太放纵了,毫无节制可言。

你瞧瞧他,一天之内竟然能犯法十一次!

这速度,比翻书还快呢!

梁相禹看不下去了,直接告状说:“这刘立啊,跟外戚们结下了梁子,整天就像吃了枪药似的,恶语相向。”

于是上面就派人去查查看,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竟然查出了刘立和他姑妈刘园子之间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有人就义愤填膺地上报说:“这刘立啊,简直就是个禽兽不如的家伙,应该直接判他死刑得了!”

这时候啊,太中大夫谷永就闪亮登场了,给皇上上书说:

“皇上啊,您得听听老臣的唠叨。

咱们大汉朝的规矩,天子得在门外整个屏障啥的,就是为了避免看到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保持点皇帝的神秘感嘛。

您说说,哪个皇帝会去偷窥别人家的小秘密呢?

《春秋》里都写了,亲人之间得互相遮遮丑。

现在这刘立啊,还是个小年轻,有点疯癫,咱们本来只是去查他对外戚口出狂言的事儿,结果呢?

啥也没查到,反倒把他和姑妈之间的那点小九九给抖出来了。

这也不是咱们的本意啊!

再说了,刘立那小子还不承认呢。

咱们这么勉强地去弹劾他,找些模糊不清的事儿,就凭几句话就给他定罪,这对咱们大汉的江山也没啥好处嘛!

咱们不能把皇族的名声给搞臭了,把家里的丑事都曝光给天下人看,这可不是给皇族遮羞、给朝廷长脸、显示圣德的做法哦!

要我说啊,刘立还嫩着呢,他姑妈可都是过来人了,年龄差了一大截;他们梁国那么有钱,他想要美女,直接用钱砸就行了啊!

他姑妈也要有点自知之明啊,咱们一开始问的是骂外戚的事,她怎么会自爆其短呢?

从这三点来看,那通奸的事说不定就是瞎掰的!

我怀疑啊,是不是在逼供的时候,说错了话,那些文绉绉的官员们就揪住不放,一直追查,让人家都没法翻盘了!

事情还没闹大,皇上您就高抬贵手,别追究了呗,这才是明智之举哈!

要是您真想依法办事,那就以刘立不认罪为由,让廷尉找些有良心、懂道理的官员重新审审,好好问问清楚,然后告诉大家真相,就说之前审错了,还刘立一个清白。

这样也能显得咱们皇族大气,还能洗洗皇族的脸,这才是处理家务事的正确姿势啊!”

成帝一听这话,觉得挺在理的,于是就把这案子撂挑子了,没再搭理。

哎呀,这古代皇帝家里的事啊,真是挺搞笑!

这一年啊,司隶校尉这个香饽饽的职位,竟然落到了一个蜀郡的小子头上,他叫何武,不仅如此,还一路高升做了京兆尹呢。

咱们这何武小哥,当官时可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拉拢好人,一脚踢开坏人。

虽然他当官时没啥轰轰烈烈的政绩,但离任后老百姓都怀念他的好啊。

汉成帝元延元年,哎呦,那可是个热闹非凡的年份啊。

春天刚到,大年初一头一天,日食就来凑热闹了,把老百姓吓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呢,三月里,皇上屁颠屁颠地跑去雍城,拜拜五畤,祈求国家安泰、人民乐业。

接着呢,到了四月,初一那天,本来天空晴朗朗的,突然“轰隆隆”响起了雷声,吓得大家一哆嗦。

更离奇的是,有颗流星从太阳底下嗖地飞过,直奔东南,那光啊,四面八方都照得亮堂堂的,就像下了一场星星雨,从傍晚一直下到天黑才罢休。

皇上一看,这事儿不对劲儿啊,赶紧大赦天下,希望老天爷能给点儿面子,别再搞事儿了。

可是呐,到了秋天七月,又有异星出现在井宿,这可是个天大的怪事啊。

皇上开始慌了神儿,因为灾害和变异频频发生,他就开始四处求教大臣们的意见。

这时候,北地太守谷永就跳出来说话了。

他说啊:

“皇上啊,你要想天下太平,就得顺着老天爷的脾气来,多行善事积点德。

这样自然的五种征候就会乖乖听话,老百姓长命百岁,吉祥的征兆也会一个接一个地来。

可你要是不走正道儿,跟老天爷对着干,大手大脚乱花钱,那老天爷可就不乐意了,各种灾祸都得找你麻烦。

要是你还不悔改,继续胡闹作恶,那老天爷可就要翻脸不认人,把天命收回去了,转交给有德行的君王了。

这就是天地的规矩儿,对谁都一样。

不过呢,老天爷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儿,他也会看你的功德、资质和时代来赏罚分明。

你现在继承的可是西汉八位皇帝的基业啊,可得小心应对这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哦。

建始元年到现在,整整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啊,各种灾害、天象变异频频发生,比《春秋》里记载的还要多。

这说明啥呢?

咱往内里说,深宫里头啊,怕是有那么些骄横的内臣、凶狠的妃子,整天喝得醉醺醺的,搞不好啥时候就坏了国家大事。

就那北宫花园的小巷子里,指不定哪天夏征舒、崔杼那样的变乱就得上演。

咱再往外说,这天下啊,也怕是有樊并、苏令、陈胜、项梁这类人会揭竿而起,闹个天翻地覆。

现在啊,咱们正处在平安和乱子的边缘,宗庙能不能保住都成了问题。

所以啊,我谷永才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一连好几年都在预警这事儿。

你们知道吗,下头有了乱子的苗头,上头才会跟着乱,咱们能不谨慎点儿吗?

祸事啊,都是从小到大慢慢积累起来的,那些奸恶之事,也都是因为被人轻视、忽略才会冒出来。

皇上啊,我求您把君臣大义给端正了,别再跟那些小人儿混在一起了,免得降低了身份。

您得严格按照“三纲”来管理后宫,压制那些嚣张跋扈、嫉妒心重的宠妃,多尊重那些贞婉顺从的妃子。

您每次出门啊,都得先拜见皇太后,带上皇帝的仪仗队,然后再出门。

街上得布好士兵,清好道儿,戒严之后才能走。

别再像以前那样,带几个人就偷偷摸摸地,跑到臣子家里吃吃喝喝了。

只要这三点改好了,内乱的路就给堵死了。

现在啊,天下到处都是反贼,乱子都是从老百姓饿肚子开始的,那些当官的也不管,就知道压榨百姓。

老百姓生活困苦,赋税还那么重,心里都怨恨着,可上头却不知道。

《洪范·传》里说啊:“人民都饿肚子了,你还不减赋税,反而说国家太平,这样一定会倒霉的。”

这些年啊,各个郡国都受水灾,庄稼都没收成,这时候正应该减免点儿税。

可那些当官的却还想加税,这跟儒家经典的大道理可就差远了,也不顺民心,简直就是招灾惹祸。

所以啊,皇上,我求您了,别批准那加税的奏文了。

咱们再节省点儿奢华的开销,多给老百姓施点儿恩泽,救济救济那些困难的人。

下道命令让老百姓多种田、多养蚕,这样也许就能安抚人心了,各地的叛乱啊,说不定也就能平息了!”

这时,中垒校尉刘向也给皇上上书,那书写得啊,简直比情书还情书!

他说啊:

“皇上老哥,小弟我听老人家们唠嗑,帝舜曾经跟伯禹唠过:‘老弟啊,你可别学丹朱那小子得瑟。’

周公也跟成王扯过:‘小伙子,别走殷纣王那条作死路哦。’

这些个圣明的大佬们,总爱拿那些栽跟头的事例给自己敲警钟,他们可不怕揭自家短儿,谈论王朝的兴衰更替。

所以啊,小弟我今天也脸皮厚厚地,来给您扯扯我的一些傻乎乎的想法,皇上老哥您得闲儿听听,多琢磨琢磨。

您看那《春秋》这本书里,记录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光阴,日食这玩意儿才出现了三十六次。

可现在这三年里,日食跟约好了似的连着来了三次。

从建始年间算起,这短短的二十年,日食就冒泡了八次,差不多每两年半就得来一次,这种节奏简直是逆天呐!

这些天象耍花样,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密集有时稀疏,它们预示的吉凶祸福呢,也是早晚不定,缓急不一。

您看那秦汉两家换班时,还有汉惠帝、昭帝这俩哥们儿没留下种,昌邑王刘贺被踹下位,再到孝宣皇帝踩着七彩祥云崛起,这些大事儿发生的时候,天象都变着法儿地闹腾,明明白白地写在了汉朝的日记本上。

这不就是老天爷在给我们发微信么!

小弟我呢,作为皇族的一小根枝条,看到皇上老哥您这么大气、这么有才,心里真是美得冒泡。

我就巴望着您能摆平这些天象的小脾气,重拾商高宗、周成王那时的霸气,把我们刘家的买卖再做大做强。

所以啊,我才这么婆婆妈妈地给您上书。

这天象啊,跟个谜团似的,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虽然我给您献上了天文图表,但还得我亲口给您解说解说,您才能更明白。

皇上老哥,您能不能抽个空儿,让我指着图表给您唠唠嗑呢?”

成帝一听,立马乐颠颠地把刘向召进宫来。

可惜啊,最后还是没听进去多少。

这边儿红阳侯王立,举荐了个叫陈咸的小伙子,夸他是个正直的好青年。

通过御前小考后,陈咸就被提拔为光禄大夫、给事中。

可是呢,丞相翟方进这老哥不干了,跳出来嚷嚷:“这个陈咸啊,以前就当过九卿,可是因为手太长被踹了。这样的人,怎么能被吹成正直,还在朝廷里混呢?”

接着就怼了红阳侯王立一通,说他选人的时候眼睛被蒙蔽了。

最后呢,成帝下令让陈咸回家歇着去了,但就是没让翟方进继续怼王立。

这事儿啊,也就这么过去了。

话说啊,十二月的时候,乙未那天,王商这哥们儿被封为了大将军,可这大将军的宝座他还没焐热乎呢,辛亥那天,他就直接“驾鹤西游”了。

哎,这一下,他的弟弟红阳侯王立,按理儿就该接他的班儿,当个辅政大臣啥的。

但在这之前呢,王立这哥们儿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派手下一帮小弟去找南郡太守李尚,以啥草田名义去抢占老百姓新开的田地,好家伙,一下子就是好几百顷!

然后他还给朝廷上书,说要把这些田地卖给国家,结果呢,多收了田价一亿多万。

这事儿被丞相司直孙宝给揭发了,成帝一听,这王立也太不地道了,直接就把他给废了,然后任用王立的弟弟、光禄勋、曲阳侯王根。

到了庚申那天,王根就被任命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再来说说这位安昌侯张禹,这哥们儿挺会挑时候,向成帝请求把平陵肥牛亭,那片好地赐给他。

可曲阳侯王根就不乐意了,他说那地儿离平陵墓园寝庙太近,是大家出游的必经之路,得换块地儿。

但成帝就是不听啊,最后还是把那块地赐给了张禹。

这事儿让王根心里那个气啊,他就经常在成帝面前说张禹的坏话。

可成帝呢,反倒更加尊敬张禹了,每次张禹生病,成帝都关心得不得了,甚至还亲自去他家探望,在床前拜见。

张禹感激得磕头谢恩,这可真是“因祸得福”啊!

有一次啊,张禹的小儿子也在场,这孩子还没官职呢。

张禹就频频用眼神示意,成帝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直接在张禹床前就把这孩子封为黄门郎、给事中。

你说这张禹,虽然在家养着,但“帝师”的身份可没丢,国家一有大事儿,成帝还得跟他商量着来。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啊!

这王立估计得气得七窍生烟了,哈哈!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3 9:12:4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