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话 第一百三十二章 众人考察船型屋

南海神话 刘荆洪 科幻网游 | 虚拟网游 更新时间:2024-02-2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神话博士说:“阿槟、阿榔、九代穷、黄梅、杨扬,我想带你们去看一下船型屋。我们知道黎族船型屋是古老的民居建筑,据考证,这是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形状建造住屋,船型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船型屋有高架船型屋与落地式船型屋之分,它用红藤、白藤扎架,呈拱形的屋顶,覆盖厚厚茅草,低垂到地面,远远看去,就像一艘倒扣的船。

船型屋的传说:丹雅公主因触犯家规,父王不忍心直接处死她,便将她置于一条没有舵的船上,带上粮食,带上一条狗,让女儿听天由命。丹雅公主顺海流到了一个孤岛,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上山砍来几根木桩,竖立在海滩上,然后把小船拉上岸,底朝天放到木桩上做屋顶。后来船板烂了,她割来茅草盖顶,这就是如今黎族船型屋的来历。船型屋具有船的特性,黎族村落中最古老的一种住房形式——高架船型式,就犹如一条倒扣起来的船。

现在,神话博士为了帮助黄梅完成船型屋课题调研,撰写船型屋油画评论,先后驾车去了几个黎族自治县——琼中、白沙、昌江、五指山、保亭、东方。发现一些黎族村寨,船型屋虽然渐渐消失,但新建的砖瓦房屋,依稀可以看到船型屋的文化印记。

他们在白沙,见到海南省人大代表、白沙黎族妇女符小芳,她曾经去白查老村调研,她对我说过,海南热带雨林是黎族主要的传统聚落地,海南黎族聚落传统建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黎族传统建筑船型屋,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承载着黎族人民独特的生存情感,具有丰富的资源价值和研究价值,是黎族文化的象征。东方白查老村,被誉为海南省最后的黎族船形屋古村落,你可以去那里,探寻船型屋的踪迹。

海南一些学者的船型屋论文,多次提到船型屋与白查老村。海南油画家,喜欢到白查老村进行船型屋写生。海南摄影家,纷纷到白查老村摄下船型屋的图片。

神话博士驾车来到白查老村。白查老村是东方市江边乡美孚黎聚居的传统村寨聚落,三面环山;绿水青山,环抱其间;生态聚落,浑然天成。白查村口,设在村落西南侧,与村道衔接,便于村落内外的交通。村口伫立一块黎族风格牌匾,散发着黎风雅韵的古朴美。两个黎族姑娘挑担子的形象,格外生动。镌刻的“白查传统村落”六个大字,匠心独具。相传,白查村的先民原居在尖峰岭上,100多年前,为了逃避一种黎语叫“白防劈”的飞虫的侵害,三易其址,最后落户至此。村边有一片烂泥田,田边长着很多厚皮树,“白查”,在美孚黎系方言中叫“别岔”,黎语“别”是有水的烂泥田,“岔”是厚皮树。故村子就按黎语音译称为“白查”。

由古至今,村民们对于居住场地的选择,有“山、水、村、田互为融合”一说。出于防台风、防动物侵害、防晒、用水便利,不占用农田的考虑,形成选址的原则,可归纳为“三靠一净”,所谓三靠,一是靠近耕地,种粮食方便;二是靠近溪流,饮水方便;三是靠近森林,燃料及建筑用材方便。

杨扬问,“一净”是指什么?黎萍回答,既要避免野兽及虫害等对农作物的破坏,又要防止对村民生活的侵扰。我观察发现,白查村聚落四面环山,白石岭、跳帕天、欧堂岭,村寨聚落环境,林木苍翠葱茏,船形屋建造用材方便。多条溪水,环绕聚落,便于生活饮用及灌溉农田。白查村靠近山岭及森林,利于防台风袭击,亦便于伐木狩猎。

黎族先民,在群山环绕之中,紧邻溪流,选择平缓坡地,营建船型屋。坡为基,背着山,前流河,间梯田,是黎寨典型的布局原则。这种居住方式,可谓随形就势,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既是原始生活状态的映射,也是古老文明的精神遗存。黎族先人因地制宜,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难以与外界交流,经济相对落后。现在,村级公路的发展,白查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变得富裕起来。

海南黎族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文字可考最早是在宋代。当时,黎人住房建筑的形式有二种:第一种为巢居,据《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三》中记载:“有夷人,无城廓,殊异居。……号曰生黎,巢居洞深”。宋代黎人巢居,是从晋代“珠崖人皆巢居”沿袭而来的。

第二种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又称“麻栏”,是南方百越民族较为普通的一种居住形式。据《魏书﹒僚传》载: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简言之,干栏式建筑的特点为:上处人,下养畜。这种干栏式建筑,以竹木为“棚”,故又称作“棚屋”。

黎族船型屋之前,人类最早的住所形式有两种,洞穴和巢居。从考古发掘上看,人类最早的住所是利用天然洞穴,由此形成远古人类的文化遗址。天然住所的利用,受限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黎族先人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过着穴居和巢处的生活,修建了最早的人工住所。据民族学数据分析,黎族人最早、最简单的人工住所是“山寮”。人们在农业生产季节砍山栏,为了看护庄稼,于是在山栏园内搭高架小茅草房,作为巡翻、休息、用餐,驱赶野兽的临时场所。

黄梅说,我在黎寨与船型屋的写生中,观察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林,环绕着椰子、芒果、槟榔、荔枝、波罗蜜等热带水果的村落,理解黎族聚落自然格局,秉承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黎族民众,利用自然环境,依山就势,并通过种种自然材料的运用及建筑营造方法,谋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协调。黎族保留的村落和民居文化中,黎族村落的整体布局,相对随意,体现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黎族住宅之间的间距,通常是宽窄不一,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黎萍导游说,为了村民们在进村的路口设置寨门,并且挖掘防御沟。这种防御体系,可防范外族入侵,还可防止家畜跑到田地里破坏庄稼。黎族船型屋与所在地区的环境、地形地貌紧密结合,利用自然环境保护船型屋不受外界侵蚀。比如:黎族村寨为了防台风袭击,建造在山脚下;为了防洪水侵袭,落建在小山坡上。

黎族村寨注重建筑材料原生态,流传至今的谷仓——在黎族传统村寨中,十分注意消防安全,一旦村内失火,粮食也不会被烧毁。这是经验与教训的总结。黎寨先辈曾经的船型屋,因为是低脚船型屋,山洪爆发,房屋内的家具与粮食被洪水冲走,还有,因为船型屋背后是森林,经常有蛇类动物直接进入房间。一旦不小心,蛇以为人攻击它,会咬伤黎族山民,所以,才有了高脚船型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6 22:21:0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