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兵谏,清君侧! 第二十三章 知县震惊,少年意气

大明:开局兵谏,清君侧! 想钱军士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3-03-2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灾民向东乞活。

那么,京师西面的宛平、永安、房山三县。

就首当其冲。

想明白这一点。

田君迁注视着阎应元:“阎兄,我宛平县这几日就聚集了上千灾民。”

“靠近晋省的永安、房山二县就更多了吧。”

阎应元忍不住点头应道:“据我所知,聚在此二县的灾民。”

“前几日就有数千,今日恐怕不下万人。”

“万人?”

田君迁陷入沉思。

阎应元见状,也不敢打扰,静静等候。

良久,田君迁才长叹一声。

“阎兄,万人,恐怕只是个开头。”

阎应元心有戚戚,用沉重的语气答道:“我常看邸报。”

“晋省两百万户,此次大灾,至少波及一百万户。”

“到时,山左灾民将以百万计。”

“百万计?”

田君迁喃喃自语。

他看了眼阎应元:“百万灾民,供应到秋粮收获,以每人一天半斤粮算,至少需要一百万石米。”

“阎兄能筹措几何?”

阎应元惨然一笑:“不敢瞒公子,我县中存粮原有一千石。”

“自正旦来,我走访县中大户十数家。”

“共得粮一千五百石。”

“而我房山、永安的同僚告我,以这个速度,不需几日,灾民就会过十万!”

田君迁看着他:“杯水车薪。”

阎应元点点头:“杯水车薪!”

他又叹了一口气:“可都是我大明子民,于心何忍啊!”

“余每日筹粮,求无愧于心,心中却惭愧不已!”

“好!”

“好一个惭愧不已!”

田君迁击掌赞道。

听到阎应元来意,田君迁本打算出点钱粮敷衍一下。

等自己兵谏成功之后,再做计较。

阎应元一番话,却激起了他心中的那股气。

自己有时间。

灾民可没有时间了。

难道再苦一苦百姓?

呸!

心中有了计较。

田君迁反而平静下来。

阎应元见状,也不再言语,只是眼巴巴看着他。

田君迁淡淡一笑。

“阎兄既然求到我头上,我自不会推脱。”

“不过,我府中存粮也不多,只能尽力而为。”

“望阎兄不要嫌少。”

阎应元连连点头:“公子说笑了,我这要饭了,怎么会嫌饭馊。”

他搓搓手:“公子能出多少?”

田君迁向他微微一点头:“十万石米,如何?”

“?”

阎应元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只有这么点吗?

不过与那些抠抠搜搜的大户们相比。

五百石。

也不少了。

阎应元刚想起身感谢。

突然发现不对。

田公子刚才说多少来着。

好像不是五百石。

而是十万石!

五百石,只是自己的心理最低价位而已。

他望向田君迁,再次确认道。

“公子,您是说,您捐十万石米?”

田君迁笑吟吟瞧着他,点点头。

哗啦啦……

得到肯定的答复,阎应元差点就站不稳了。

赶忙扶住桌子。

他慢慢坐下,好一会儿才道。

“公子此话当真,莫要消遣于我。”

阎应元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十万石米,对这位田公子来说,可以说是倾家荡产。

阎应元虽刚刚上任。

却对治下的大户了如指掌。

他知田家有良田三千顷。

可北方粮食产量不高。

良田三千顷,听着不少。

平常年景,产粮也就三十万石。

听闻田府对佃户颇善。

这三十万石里,只收九万石的租。

且田府从不拖欠赋税。

那么除去赋税、自家消耗。

田府每年只能余下三四万石余粮。

而这年头,粮食保存不易。

超过三年的粮食就不能吃了,只能喂牲口。

如果这陈粮再保管不当,三年后连牲口都不吃。

阎应元估算这田府的存粮,也就在十万石上下。

田君迁若一口气捐出十万石粮食。

他家的粮仓就见底了。

阎应元有点慌了。

这做善事的见过。

倾家荡产做善事的。

他还真没见过。

田君迁见阎应元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

也不说话,等他慢慢接收事实。

十万石米,确实是清空了自己府中的存粮。

但田君迁并不是太在意。

自己的超级工厂,可是有粮食卖的。

超级工厂虽没有稻谷和小麦。

却有大米和面粉。

点亮这两个图标,各需黄金五千两。

点亮之后。

一石大米,售价2两银子。

一石面粉,售价也是2两银子。

有点小贵。

崇祯九年初,京城一石米,大约值一两五钱银子。

却绝对值得。

超级工厂提供的大米、面粉。

可不是什么粗糙玩意。

雪白、精细,不参一点杂质。

只要有钱。

要多少粮食,田君迁就有多少粮食。

阎应元可不知道这些。

他再三确认。

确定田君迁捐的是十万石大米后。

立刻就要对他行大礼。

田君迁连忙扶住他。

好家伙,这位可真沉。

若不是自己也练过,还真扶不住他。

重新把阎应元按在座位上。

田君迁道:“阎兄,我之所以愿意捐这十万石米。”

“即是为百姓,也是因为你阎兄。”

阎应元抱拳:“在下惭愧了,何德何能,能得公子赏识。”

“阎兄谦虚了。我大明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官员像你,这风气,也就正了。”

田君迁叹道。

“若换一个知县,五百石我都不会给他。”

听着田君迁将其他县官贬得一文不值。

又对自己另眼相看。

阎应元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从一开始就察觉了。

这位田公子对自己特别有好感。

可他才入仕途。

新手一个。

这个县令,还是捡漏来的。

田公子为何如此青睐自己,真百思不得其解啊!

田君迁这时才后知后觉。

见到阎应元这位历史名人。

自己似乎反应过度了。

两人都正尴尬。

这时,田广着匆匆找来。

他望向田君迁,以目相示。

“有什么话直说吧。”

田君迁却示意他:“在阎兄面前,无须遮掩。”

“是!”

田广作了一揖。

这种情况下,他与少爷颇有默契。

若真有机密之事,自然不能说。

选件无关紧要之事应付。

如果并非什么不可言之事。

就直说。

“少爷,宫中贵妃娘娘有话传来。”

“她三年不见你,甚为思念。”

“特设一宴,请少爷燕九节入宫赴宴。”

听闻贵妃要召见田君迁。

阎应元连忙起身就要告辞。

田君迁也不拦他。

亲自将他送至府门口。

就折回了。

才走了几步。

就见田广咋咋呼呼。

似乎是为后日赴宴做准备。

田君迁并未说什么。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

只要跟紫禁城有关,再小的事情,都是大事。

此时的紫禁城,可不是前世。

花几十块的门票钱,就能进入游览一番。

只有朝廷大臣。

才能在皇极殿、武英殿、文华殿这几处转转。

后宫大内。

则是皇帝禁区。

连成年的皇子,都得搬出去。

唯一的例外就是。

宫中妃嫔,想见家中亲人。

可得皇帝允许后,在白天召亲人入宫一叙。

傍晚宫门落锁前离开,不可留宿。

这种待遇,只有最得宠的妃子才能有。

田君迁只听说过皇后经常召自己父亲进宫。

田畹也进过几次宫。

在田贵妃居住的承乾宫蹭过几顿饭。

他自己。

这三年以来,是一次都没去过的。

此次贵妃突然得皇帝允许家宴款待自己。

对老管家是意外之喜。

田君迁却心知肚明。

这是丐帮的“扬名”计划成功的缘故。

皇帝到哪都能听到宫女太监议论。

背后怎么可能没有故事。

对于老管家的兴奋。

田君迁只能微笑。

他心里清楚。

这席面,大概是吃不成了。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0 9:39:1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