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十九 谪官偶得神仙境

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红杏尚书 同人小说 | 小说同人 更新时间:2021-05-3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景祐元年,八月。

赵祯近来身子萎靡,累日不进食,大病一场。太医院的人数次进药,其效甚微。众臣无不惶恐。

王曾方被诏回京城,便先进宫谒见这位正值二十五岁的君主。

赵祯躺在龙榻上,满脸的虚弱,当看到王曾忧心忡忡地走了进来时,一时间竟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敢直视他。

王曾见他气色之差,不禁皱眉,“陛下,您叫老臣说什么好?”

赵祯略委屈地转过脸。

王曾叹一口气,走上前,替赵祯掩了掩被子,转身退了出去。

赵祯拉紧被子,蜷缩在里面不作一声。

根据太医的诊断,此乃房事之乐太过所致。

“要我看,直接把那两位什么美人送出宫去。成日里朝夕侍寝,尽不做好事。”三司使范讽直接道。

段少连嫌他说得直白,故意咳嗽一声。

官家今日不坐朝,众人站在殿外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赵祯的病情。

滕宗谅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怒,不满道:“官家日居深宫,流连荒宴,每日临朝多羸形倦色,我等早该察觉!”

“行了行了,现在说这些于事无补。”吕夷简听他众人聒噪半日,终于忍不住说道。

不一时,见王曾走出来,众人忙上前询问御况。王曾只是无奈地摇摇头。

“听闻翰林医士许希近日回京,长公主一向推崇他的医术,何不差人传来为官家看看呢?”

吕夷简对王曾说道。

王曾冲其哼一声,却是点点头。

许希入宫诊治,不出三日,果见奏效,赵祯精神大振,且略过不题。

朝会如初,一日,风清云定。

“陛下,臣请将尚,杨二美人驱逐出宫,以免陛下再受其害。”一上朝,滕宗谅便毫不客气上前道。在他看来,赵祯这几日的气色总算调养有成,是时候提一提此事。

赵祯面上一时发热,他毕竟是这群人当中最年幼的那个。又同为男子,下面那群人,哪个不晓得他的病因。

“这,此事,她二人……”

“陛下对此二女尚存怜意?”滕宗谅皱眉,他向来心直口快,立时又道:“房中之乐岂可比乎于天下江山,臣窃为陛下所不取。”

众臣中多有掩袖偷笑者。

赵祯嫌他的直白,心下不悦,却又无从反驳。

宋绶见状,站出来道:“陛下,自古守成之君,皆兢兢抑畏,不忘顾省,何者?人心逸于久安,而害生于所忽。故立防于事之始,销变于未萌之前。愿陛下能诚听臣等一言,遣送两位美人出宫,爱养玉躬,使不至伤过,乃保龙体无疆之福也。”

王曾亦上前,“臣附议。”

“臣也附议。”李迪跟道。

富弼同其他人不约而同道:“臣等附议。”

赵祯一手扶额,迟疑不决。

“陛下。”王曾语重心长的口吻,略为担忧。

良久,赵祯无奈叹道:“来人,拟诏。”

众臣大喜,王曾顺势道:“陛下,如今中宫之位待阙,宜尽快再立一后,好统理六宫,勿再蹈尚杨二人之祸。”

赵祯目光发直,提起立后,他不禁想起了那位被自己废作净妃的郭皇后。

“此事……”

吕夷简忙上前道:“陛下,立后必惟贤而是择,当求德阀,以称坤仪。属于勋旧之家,兼咨甲冠之族。微臣以为,我朝开国大将曹彬之孙女孙儒怡,素闻生性慈俭,贤良淑德,当为不二人选。”

众人点头称是。

赵祯皱起眉头,不满道:“刚废一后,朕就不能自己选个皇后,何劳众卿家为朕操忧?”

李迪道:“陛下,皇后乃国母,关乎社稷宗庙,须慎重。”

王曾干脆道:“陛下若是有合适人选,不妨说与臣等,臣等也好做考量。”

赵祯心虚,他心下还真没有下面那些大臣们所认为的那种合适人选,不是身份配不上,便是才德一般。

“罢了罢了,反正朕就是想立个皇后都不能由着自己心意来就是了。”赵祯抱怨道。

王曾叹口气,劝慰道:“陛下,一国之君,当以一国宗稷为重。臣等所言,乃是为了陛下。”

赵祯烦闷不已,起身攥起衣袖离开。一旁的宫人忙朝下面的众人喊道:“散朝——。”

众臣站在那里,一时面面相觑。

瑶华宫的一切显得十分清素,派来伺候的人依然是昔日郭蕊宫中的人。赵祯特意吩咐,衣食的伺候一如皇后位分供着。

院子里充溢着桂花的香味。

“娘娘,瞧,那边的桂花开了。”凤香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郭蕊的目光穿过窗外,看向那棵风中的老树。

“凤香,我们搬到这儿多久了。”郭蕊淡淡问道。

凤香歪头想了半晌,答道:“娘娘,快一年了吧。”

郭蕊不言,静静看着窗外。

王曾一回到府内,府中下人早已笑着在门口站做一排,准备接迎。

管家边命人张罗着各种佳肴饭菜,边叫人去瓦子里请了戏班子来。

“老爷,您这一走就是几年,可算回来了。”

王曾边吃菜边问吩咐道:“去,先到富弼的府上,把人请来。”

管家一脸疑惑,“老爷,请人家来作甚?”

“哎呀叫你去就去,莫要多问。”

“不必请了,人已经来了。”

王曾意外,看向门外,说话之人竟是富弼,正被小厮领着进来。

富弼料到王曾必会找他,一下朝便主动来谒访。

“打扰大人进饭,彦国怕是来得不巧。”

王曾招呼道:“坐坐坐,来人,添一副碗筷来。我要跟小后生一起吃。”

富弼正要推辞,王曾已经拉着他落座。

“快与我说说,我那位小将军具体又做了啥让人又踢走了?”王曾迫不及待地问道。

富弼愣了一愣,须臾失笑。

“小,您的小将军只是说了他认为该说的话,许是拂了听话之人的意……”

王曾拍下桌子,“唉,我就知道。”

富弼笑道:“大人慢吃,待彦国为您细细讲来。”言毕便同王曾一一如此如此说云一番。

王曾听罢,放下手中的碗筷,心中不甚是滋味。

“那你知道,他如今在睦州做的如何了?”

富弼执筷子为其夹菜,说道:“数日前的来信里,说在当地……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

睦州州衙。

章岷一走进公事房,一堆人便蜂拥过来。

“章从事,这里是大家赶制出来的工图,请您过目。”

“从事,从梅洲采运的木石眼下还缺些,是否派人加急再送些来?”

“从事,运送木材的钱款字据您先给看下,作个押。”

“从事,还有这边……”

“从事,您先看下……”

“章从事,这里是需要州衙签署的……”

章岷被这群人吵得脑子发痛,大声喊道:“知州大人呢?来了吗?”

众人沉默,彼此相顾一眼,继续涌上去说着刚才的各种问题,似乎没听见章岷的问话一般。

章岷不禁仰天长叹一声:“大人救我。”

正在城中视察民情的范仲淹禁不住打了个喷嚏。

一边的范纯仁担忧问道:“父亲,您是不是受凉了?”他已经长高了太多,颇有乃父当年那派沉稳之姿。

范仲淹摆摆手,“无妨。尧夫,稍时你自回家,同你母亲与弟弟过饭,不必等我。”

“是。”

范纯仁又随他几处走了走,令范仲淹较为满意的,是睦州人杰地灵,百姓基本丰衣足食。

些时后,不远处传来一声呼喊:“大人等我!”

父子二人闻声回头,是章岷正一路朝这边跑来。

“是章岷大哥。”范纯仁提醒父亲道。

待章岷走近,范仲淹笑问道:“从事安否?”

章岷一怔,埋怨道:“托大人的福。”

范仲淹浅笑几许,转身看向范纯仁,范纯仁两手揖礼,随即离开。

“大人,尧夫都被你带的一板一眼了。”章岷故意道。

范仲淹却转过身,笑着往前走去。

“大人等我啊。”章岷快步跟上道。

“陪我到承天寺走走吧。”

“是。”

“龙山书院修建之事,进展如何了?”

“大人既然还挂心,何不同属下一起到公事房当值,也好过属下一人一大早手忙脚乱。”

“你是我聘请的从事,怎的还跟我计较起来了?”

章岷不满道:“谁叫大人不说一声就走了,留我一个人差点被臭汉们熏杀。”

“哈,你这张嘴得适当学着收一收。”

章岷大笑,只道:“近朱者赤,跟着大人,我还怕收不得吗?”

“非是因为跟着我,修行只在你个人。”

“追随心之所向,亦乃修行。”

范仲淹默然,一路无话。

绵延的山脉包围着睦州城东一带山水,夏日里山中阴凉,每每作游人避暑之地。承天寺,便位于其中。

斑驳的树影散落在林间的青石道中,寺庙中回荡着僧人们的念经声,以及被敲打的木鱼声。

“真是个叫人静心的妙处。”范仲淹不禁笑道。

章岷点点头。

范仲淹回头看他,笑问道:“你素有诗才,可即兴赋来?”

章岷得意道:“这有何难。大人听来——”

古寺依山起,幽轩对竹开。

翠阴当昼合,凉气逼人来。

范仲淹笑着点点头,继续往前走去。

“大人,依我看,这承天寺算不得文人的绝佳去处。”

“你有何见解?”

“非我有看法,只是睦州更有玲珑美玉,争奈无人知之。”

“别卖关子了,带我去瞧瞧。”

章岷嘴角微扬,“是。”

一个时辰后。

范仲淹意外,眼前之处,寂然破败,杂草荒芜,楼亭损旧不堪。

“这是……”

章岷恭谨道:“大人,此处乃严子陵钓台,依山傍水,可惜这座祠堂年久失修,荒废于尘埃之中。”

“严光严子陵……”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清风洒六合,渺然不可攀。太白之句,圣人之德……。”

望着眼前萧条不已的破瓦残楼,范仲淹呢喃一声,沉默良久。

少顷,章岷感叹道:“可惜睦州丽山秀水恁多,却独留这一处废祠荒置其中。忆兮古人,岂不悲哉。”

“何苦悲哉。”范仲淹蓦地说道,“吩咐下去,这座祠堂,由州衙重修。”

章岷瞪大眼,“大人,属下并非这个意思……”

“与你无关。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何况,如严子这般高风亮节之士,岂能怠慢。”

文人向来慕雅,更慕雅士俊流。

章岷激动不已,顿时恭敬拜道:“大人真乃睦州之福,章岷代睦州文人在此拜谢大人。”。

范仲淹却是云淡风轻,只笑道:“你又错了,非我是睦州之福,是睦州,乃我际遇之福。”

……

“所以,他又命人重建了严子陵的祠堂?”王曾问道。

富弼点点头,又道:“不但如此,还为之作了篇记文,彦国将其抄录了下来,特带来与大人共赏。”

王曾饶有兴致,富弼从袖中取出几方素笺,递了过去,王曾取过,细细看来: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

——睦州谪官范仲淹敬拜

“妙啊,妙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此句绝妙啊。”王曾来回踱几步,不住称赞。

富弼笑道:“听从睦州回来的人说,当地的文人无不称颂,争相传抄。”

“妙哉,唉,可惜了……老夫明日进宫顺带呈给官家读读看。”

“官家岂有这等心思,大人又说笑了。”富弼不禁道。

王曾皱眉看他,“年轻人,多让他读点好东西,总是没错的。”

龙山书院的修建终于得以完工,范仲淹命人发出告示,招募贤才,以备师资。争相求学者一时门庭若市。而严子陵祠堂的落成,更使的小小睦州声名远播,这自然离不开范仲淹的妙笔生花之功。期间的劳碌奔走,章岷亦功不可没。

今日的严子陵祠堂前格外热闹,各路来的文人汇聚于此,纷纷沉醉在酒香之中,举杯高歌。而一边的好茶之士,茗战方初。

“诸位诸位,今日斗茶,输者须做斗茶歌助兴。”章岷高呼道。

众人拍手称快,范仲淹悠闲地站在人群外,乐不可支地看着这边,却又不时面露惋惜之色——朝廷新的诏命前几日便已送来,他被调往苏州继任知州。

众人把酒正欢,未曾见到这位日后在大宋政坛上更加耀眼的璀璨之星,何时竟已转身,独自一人,默默离开。

新一任知州到任时,州衙的官舍里早已放好了一封引荐信——荐章岷为睦州推官。

脚下的船已经离岸,范仲淹站在船头,回想着这一年来难得的平静岁月,不禁思绪万千。

“父亲,您瞧。”范纯仁指了指那即将入秋的晴空,两只飞鹤高鸣几声,缓缓飞过。

“是林老先生,他来为我们送行。”范仲淹笑着道。

范纯礼紧贴着自己的兄长,仰起脸笑得纯真:“哥哥,好漂亮的鸟。”

————————题外: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9 11:05:2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