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一书生 第十八章 科举

西游一书生 祁雪城 玄幻奇幻 | 神话传说 更新时间:2021-01-2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此后每日,崔琰只要无事,便往白马寺跑。

前面两月,崔琰只听不说。每日听玄奘讲经。中间两月,崔琰便不去白马寺,在其他寺院中听其他法师讲经。这一次他不仅听,也提出自己的疑问,让人解答。到了十一月,崔琰才再进白马寺,与玄奘法师论经。

他虽然不拜佛,但每次来,无论是上香还是给香油钱,崔琰都极其大方,一来二去,崔琰便与白马寺关系密切。新年过后,崔琰才不是每日都去白马寺,开始准备科举之事。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崔琰的智力又加了两点,达到了十八点。而他的五禽戏,也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

正月初,先是圣上老李召见诸位学子以勉励。到了月中,又祭拜了至圣先师孔圣。而科举的日期,也是定了下来。

这一次科举,圣上老李极为重视。

主考官竟然是长孙无忌,两位副考官是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进士考试,又分为三项。第一项自然就是明经,这项考验的是学子的知识储备,出题涉猎甚广,需要学习博文广记,方可能得高分。

第二项是论经。一共有五道题,取自儒家经典之中,需要考生根据题目,展开自己的论述。

第三项是治论,只有一道题目,但确是最重要的题目。治论的目的,在于询问国策。

这道题考验的是考生的综合实力,考验的是他们的眼界和前瞻性。考生不仅要提出自己的想法,还要将想法细化。若是泛泛而谈,只会得低分。当然也有意外。

而科举之时,除了拷问学子的知识储备,对于学子的精力,意志力和耐力,同样是一种考验。科举考试的时间为三天,三天之内,除了上厕所,其余时间均不能离开座位,否则就会被赶出考场之中。上厕所的次数,也有规定,一日之内,不允许超过三次,每次时间不超过一刻。同一考场之中,同时如厕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所以这科举考试,也是一项特别艰难的任务。

考试地点在尚书省的贡院之中,正月二十四,正式开始考试。

崔琰和崔旭并不在同一考场。

临到这一日。崔琰也有些兴奋。

第一天的考试从中午开始,一共是七张考卷。得亏是这次时候印刷术已经普及,不然这些考卷,都够忙活很久的时间。

第一项明经的考试,题量不仅多,而且考的杂。想要考进士榜,这三场考试必须一场不落。崔琰所在的考场,便是进士考场。

崔琰虽然不能作弊,可他还有四只小狐狸。可进入考场后才发现,这四只小狐狸的文化水平实在是有些堪忧。没办法,崔琰也缺了很多空白位置。

好在进士榜对于明经这一项的考试,看中不多,崔琰虽然空了不少,但也于大体上无碍。

第二日,才算是真正进入正题之中。

第一道题目,便是选自《论语》之中,题目名为:学而时习之。

崔琰略作思考,便拿起一张稿纸,开始写了起来。

吾生而有涯,而学无涯也。

第一句,便是引用庄子之论。

崔琰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引经据典。写完以后,仔细检查,让文章能自圆其说,论点无误,便开始誊抄。

第二题则是:寡人之于国也

崔琰看了看这道题目,皱了皱眉。这道题,出题之人的意思,可谓是有些模糊不清。寡人,指的是君上,并非是百姓。崔琰想了想,不得出题人之要领。

恰逢此时,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来考场之中巡查。崔琰见了,笑了笑,便开始提笔下文。

杜如晦在考场之中巡查,巡查到崔琰身边时,见他奋笔疾书,便驻足观看。他也不点头,也不摇头,看了一会儿,才继续巡考。

但他的心中,对崔琰大为肯定。

这题是他所出,而崔琰的破题之论,便切中他的心思,他虽然脸上不赞扬,心中却记住了崔琰的名字。

崔琰确认无误后,誊抄完毕,开始自己的第三题。

第三题的题目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之中,崔琰这一次没有想多久,便知道了破题之要在何处。

第四题的题目是:初九,潜龙勿用。

这句话同样出自易经之中,但破题却有些难。

崔琰在这道题上思虑良久,还是不得破题只要。于是他只能提笔,开始写起来,他的主旨,说的便是时机未到,要积蓄力量。这个说法,有些普通。但崔琰不得出题人之要领,只能如此破题。

第五题的题目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这道题目,比起前四道来说,算是最难。因为这道题的破题之处,实在是太多,若以君子来论,范围最广。所以君子可以欺来论,破题也不够巧妙。若以整个题目来论,又稍显狭隘。

但崔琰看了看第一道题目,破题之法便想了出来。

等崔琰答完这五道题,时间已经进入下午。第二日,便算是过去。

第三日的考试,范围最广,却也最为难以下笔。

这道题的答法,需要结合当下形式,要搞清楚这道题是问略还是问策。

只是崔琰早已经成竹在胸,在纸上这下了三个字。

《舟水论》

如今老李才上位不久,而且颇有争论。这道题,想必是在问策。

崔琰的第一句,便是那句经典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然后便是对这个论点,进行阐述。

前面这部分,崔琰论的极短。因为重点,并不在此。

接下来,他便开始写真正的论点。

舟,崔琰把它并不单独比作一国之君,而是延伸推广到整个政治体系。如此一来,便好议论了。

而水,一般指的是民。但崔琰之论点,而是在于如何改善水。

国之长远,在于舟之坚固而水之平缓也。

这才是崔琰的真正论点。

他对于如何加强舟之坚固和如何让水更加平缓这两点上,提出了很多策论。

如此一来,这篇文章就完成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15:44:5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