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子:落魄的我居然成了文昌圣人 第一章 长安诗会

从本章开始听

大梁长安,开泰历十一月初六。

长安诗会之上,文人云集。

宴席间,新进士子作诗填赋,侃侃而谈之声不绝于耳。

反观秦阳,眼神空洞,一副颓废至极的模样,和在座其他士子成了鲜明对比。

相较其他文人侃侃而谈,商谈国家大事,时不时还作一两首歌颂天下苍生的诗句。

而他却是在一旁时不时拨弄一下茶杯,一副百无聊赖的状态。

偶尔有人过来敬酒,秦阳也笑着回敬,但没有过多的搭话。

眼神偶尔会漂向四周,打量席间士子,目光似乎总充满了怜悯。

其根本原因是,他很嫌弃大梁。

因为这是一个文气很弱,但对文道又极度狂热的朝代。

大梁和秦阳原来世界有着相同历史轨迹。

大梁和他以前所处的时代,同样出现了儒、道两学,

儒道两学促成了大梁狂热无比的尚文之风。

只是儒学和道学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家之说,也就是常言的儒道不分家。

席间,时常会文人过来敬酒,虽然秦阳笑着回应。

但停下来的时候,秦阳还是陷入迷茫。

他是一个穿越者,一穿越就赶上了原身被踢出家门的一幕。

也是从那时开始,他感受到生活在古代的艰难。

在了解到这世界是一个文风盛行,对文道极度狂热的朝代,一开始他很兴奋,俨然一副要翻身的模样。

只是后来,现实给他迎头一锤。

在大梁,文人很看重出身。

将人的出身定成了三六九品。

上中品世家出身的文人,才可以入朝为官。

而下品的文人,只能够当当下等官吏,杂吏,一些不入流的职位。

俨然就是一个出身定输赢的朝代。

更让秦阳觉得扎心的是。

以上都和他无关!

他连下品世家都不是,仅仅是一个被赶出家门的士子!

没有了世家出身,在这个世界谈及钻研文道,难如登天。

种种原因之下,秦阳有时候难免对秦家有些恨意。

在之后郁郁寡欢的日子里,他也放下了成为文人的心思。

毕竟,才华这东西当不了饭。

三日前秦阳收到一张好友的讯息。

由于好友是文人,写信的时候也同样是文绉绉,内容大概意思就是。

长安繁华似锦,学宫为促进学子讨论学问,开了个诗会,所以邀请秦兄弟十一月初六,来长安一起讨论学问。

字写得不错,除了字里行间酸绉绉除外,在他看起来稍微措辞不太得当。

平日里传过来的手书,偶尔还会出现类似词不达意的句子。

没办法,就这样好友还被长安坊间称为才子,之后还入了某位大佬门下。

可见,大梁在文学之路上走得多么崎岖。

好友比秦阳还好点,至少还有个下七品世家出身,实在混不上饭还能找个杂吏之类的做做。

这职位在上辈子也算不上低了,不晓得多少人打破头抢的金饭碗。

在他思绪万千时候,文人陆陆续续入席,讨论学问的声音也渐渐压下。

秦阳一旁空置的桌席,也坐了一个衣着褴褛的老酸儒。

一身儒杉充满体现了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核心宗旨。

不过秦阳倒没在意太多,他们这一桌主要就是敞开给寒门士子所用。

诗会上不少士子也是一副潦倒模样,包括秦阳自己,所以他也见惯不惯了。

所属学宫之下的侍女,也端上了可口佳肴,上了桌。

这些都是往日没有吃到的,秦阳也没有停顿,即刻大快朵颐起来。

席间士子饮酒作乐声还是不时响起,但也丝毫没有打扰秦阳的干饭事业。

只要不干扰他,他没有所谓。

事不遂人愿,席间有士子站起说话,强行打断吃到一半的秦阳。

“诸位静一静,停下手,听我一言”

周遭士子纷纷停下,尽管秦阳不情愿,但也不好意思显得特立独行。

“今日,是我长安城一年一次的诗会,往日之中的才子纷纷云集,就连江南等地的才子,也会不远千里,行水路过来参加聚会”

“可惜江南才子云集,却年年有一位不曾前来,让我等士子甚是遗憾”

说者面露惋惜,仿佛是亏大了一般。

“可是那位名震苏杭的君子?”

场内沉吟许久,有好奇者冒出这么一句话。

说者一拍扇,面容怡悦。

“不错,便是苏杭公称,如今甚至拥有整个江南才子认可的段无誉,段君子!”

同时,说者有些亢奋。

“诸位若是有幸,向其请教君子之道,那再好不过,也顺带让我等学子开开眼界,学学段君子的君子之风!”

士子慷慨激昂说了一段话,在场其他人也纷纷应声说好。

场中唯独秦阳一个异类,没有大声附和。

秦阳早就习惯大梁士子这种一惊一乍的行为。

他们的话语,在秦阳听来格外怪异,甚至觉得有点中二。

换做往日,或许秦阳会一起附和,不追求特例独行。

但今日不行。

因为打扰自己干饭了。

秦阳有些不悦。

在他看来,用来中断宴席的这番话何其荒唐。

讲真,不是他自吹自擂,大梁是真的文弱。

大梁和古代有相同的发展路子,一切都循规蹈矩,唯独在文学路子上崴泥了,文学这株科技树完全点歪!

大梁儒学自有时,就言及文人得有君子之风。

可但凡你找个人询问,何为君子,八成的回答就是得有德行。

可德行是什么?

九成九的人得卡在这,剩下的那么一小撮人是在瞎扯。

大梁士子对于德行的定义,无外乎诗赋做得不错。

学问钻研得好。

可在秦阳看来,这玩意儿叫做德行?

怕不是把儒学仁义给丢了!

至今大梁儒学有缺陷,称呼君子之风泛滥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没有君子之说没有彻底完善。

一个文人士子,只要诗赋做得好,就是君子了?

儒学之中,仁义二字何其重要?

抗清名将辛弃疾听了得骂娘。

秦阳一人思绪间,脸上不悦的表情也彰然洋溢。

一旁衣着褴褛的老者倒是在席间时不时望向秦阳这边,像是注意许久。

脸色变幻之际,正好映入老者眼目。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 3:31:1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