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之井中黄龙 第三章 崇文复现

后三国之井中黄龙 龙眼上火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0-11-13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夜深人静,烛火摇曳,两个身影在未央宫中随着烛火忽明忽暗。

王祥掌管监察,对很多朝臣的言行都较为清楚。

根据王祥的分析,曹魏集团本来很多人只是反对曹爽僭越,并不是支持司马懿专权,只是请出司马懿带头扳倒曹爽而已。

为了让曹爽投降,很多重臣诸如陈泰、蒋济等都出面保证司马懿不会杀曹爽及其家人幕僚。

可谁知赶走了狼却迎来虎,司马懿掌权后毫不客气的诛杀曹爽势力七千余人,震惊曹魏集团!

很多人悔恨不已,自觉有罪于朝廷,而很多本来想入仕或者才入仕的也都大感失望,或是避世不出,或是辞官归隐,或是外调地方远离中央权力纷争。

因此玄学之风日盛,士人因司马家的背信弃义,对儒家君君臣臣、三纲五常而感觉无力和不屑,转而追求道家思想,专谈玄远之事务。

曹茂顿悟点头,可具体该怎么招揽这些士人,怎么不泄密,怎么做得成,却是个难题。当初前任魏帝曹芳就是密谋诛杀司马师败露被废的,而历史上的曹髦也是因为屡屡泄密最终被弑杀的。王祥这样一个儒学名士,说到底也就是个学究,当然出不了什么奇思妙想的。

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第二天,曹茂在皇宫中转悠,看到一间破旧的馆阁,剥落的红漆匾额上书“崇文观”三个大字。

从焦伯处得知崇文观始建于文帝曹丕时,主要是钻研文学的学术机构,后来明帝曹睿驾崩曹芳即位后,曹爽掌权,崇文观逐渐废弃至今。

听着崇文观的过往,仿佛看到了文学的辉煌。曹茂本来也就在思虑该用什么名义来招揽人才。

而这个研究文学、玄学的崇文观正好作为切入口,一方面玄学不涉及军权、政治,不会让司马昭感觉到威胁,不怀戒心;另一方也让司马昭以为曹茂醉心于文学,无志于朝堂,减缓他篡权的步伐或者降低废立的可能。

当日,曹茂就下令让在洛的所有文学名士全部齐聚这破败的崇文观,让他们随意发挥,属文赋诗。

但是曹茂还是有所引导的:“诸君皆负盛名于文,文章朕俱拜读。昔日武帝(曹操)、文帝(曹丕)、陈思(曹植)才冠天下,邺中七子领军文坛。文风激情豪迈,锐意进取,何等雄壮。至废帝(曹芳)以来,文以入仕,不求真知,文坛犹如这崇文馆阁,疲敝衰败。每思至此,朕未尝不捶胸顿足。今招尔等,欲聚英才,重振文帝、明帝之盛景,望诸公以此为念,勿负朕托!”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曹茂的话并不是仅仅想表达文风日下的现象,更是每一句都在暗指曹氏权力的衰落,指斥在座文士都是朝廷重臣却忘记曹魏旧恩,以崇文观暗指曹氏政权,并表达重振曹魏的决心。

说完,曹茂亲自在一块木板上写下“崇文观”三字,笔力遒劲,入木三分。

观内名士中,郡守王经完全明白了曹茂的心思,内心波澜激荡。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天子,能有如此心胸,这正是大魏的未来,曹氏还是有复兴的希望。

扑通一声,王经跪在木板之前,泣不成声:“陛下斥责圣明之至,臣王经愧有名士之名,却不及邺中七子分毫。臣定会专心向文,不负陛下重托。”

说罢,抱起写有“崇文观”的木板大声道:“诸君请看,崇文观又有新匾额了。虽然此时有所破损,但王某要用自己的手,重新修葺装裱崇文观!”说完便取来梯子,将木板挂在原来“崇文观”匾额位置。下来后又立刻扎起宽袍,撩起裙摆,动手拔除野草。

众人见状也纷纷动手,除蛛网,扫落叶,登高补瓦,俯身平砖,擦拭座椅,刷填彩漆……

一时间,即将坍塌的崇文观又一派热火朝天,即兴赋诗、提笔属文、踏歌起舞……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此情此景,竟让曹茂不禁热泪盈眶。

王经在历史记载上是曹魏最后的殉节者,曹髦在只有贴身侍卫和宦官百余人的情况下武力讨伐司马昭,王沈、王业要王经一起向司马昭告密,王经不从,最后曹髦被弑,王经也被司马昭处死。

曹茂特地留意了一下王沈和王业,这二人竟也在其中乐此不疲。多年的刑侦经验告诉曹茂,也许这两个人是真心希望曹魏能重掌大政,只是在曹髦毫无胜算之时讨伐司马昭,这二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意去做这个飞蛾扑火之举。

说直白点,这二人更像是偏向曹魏的投机者。就这一点,恐怕不止这二人,在崇文观的大多数人,都是投机者。曹茂的眼睛悄悄的扫描着每个人,仿佛想看出每个人的心思。

他们现在的热情,更像是风险对冲,既要讨好司马氏,又想在曹魏一方留下好印象。

毕竟,司马懿掌权不足三年就死了,司马师掌权不到四年就死了,谁知这个司马昭又能掌权多少年呢,而且现在这个司马昭威望不及司马师,能不能掌控得了朝局,还需要观望。曹髦才十五岁,文武双全,重新执政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些人的干劲中还透着对司马氏权力能否平稳过渡的怀疑。

想到这里,曹茂已经大致看清了朝堂的情况。没有多少人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某一势力捆绑在一起,更多的都是墙头草,谁势强,向谁倒。

这群士人正饶有兴致的谈论着当世文学谁能排在前列,有人说王经,有人说裴秀,有人说钟会,还有人说,当属嵇康。一提到这嵇康,人群中又炸锅了,有说他徒有虚名的,有说他消极避世的,有说他才思纵横的,还有人说他堪比卧龙凤雏……

曹茂当然知道卧龙凤雏,得一则可安天下。而嵇康也是听说的,但也不甚明了,只知是竹林七贤之一。

一个能引起士人集团轰动的人,曹茂感到很是有趣,看了一眼焦伯,焦伯便退了出去。

傍晚,曹茂继续在寝殿完善着屏风上的关系图,不时圈圈点点。

焦伯步履匆匆,君臣礼后,焦伯上前轻声回禀探听的消息。

嵇康,字叔夜。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算着辈分属于曹茂的堂姐夫。本来已经做到中散大夫的嵇康,恰逢司马懿屠曹爽一族、司马氏专政等一系列让他悲愤的政治事件,终于对政治绝望,辞官归隐,再不出仕。

听着嵇康的简介,曹茂基本能断定,嵇康虽然主张玄学,其实是虔诚的正统儒学者,其内心是主张君臣纲常的,只是因为现实完全违背了他的理想,才转而投向崇尚老庄的玄学。

嵇康肯定不会是个投机的墙头草,但他是否是卧龙凤雏呢?

曹茂思索了一会儿,取出了一本《崇文观文集序》,这是他一下午写成的,五千余字。

话说这穿越之后不仅仅是保留了当代的一些思维,被夺舍的人的智慧也尽皆保留。如果单凭以前的曹茂,是断然写不出这篇序的,这曹髦果然是文思敏捷。

这篇序虽说是序,但却比当日之各篇诗文的总字数还多,序言各个文学大家都看过,赞不绝口。

但其实曹茂却把摩斯电码予以改造,融入到序言的每个字中,本质上,曹茂写的其实是个密码本。

随后,曹茂又取出黄绢,写了一篇三百字的《论玄》,让焦伯收好,并《崇文观文集序》一并交给嵇康。特别要焦伯原话带到:“朕欲作一篇流传千古之文,还望先生推敲平仄,严查音韵,勿有遗漏,盼公高见。”

焦伯领命而出。

(跪求收藏、鲜花、打赏、月票、评论等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17:21:3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