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镇 第五十七张

四通镇 红尘一瞥 都市言情 | 职场生涯 更新时间:2021-09-0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堂屋门口前面是一张古老八仙桌。桌子上面是一个旧时的称量粮食的五升斗,斗里盛满了小麦。一杆秤插在小麦里,像旗杆直立在斗中央。生锈的秤盘下垂着。斗内还放几棵大葱。斗外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满斗焚香。”

韩武妻子手拿一把点燃的香,插在斗里,退到后面。

韩武的母亲坐在前面桌子一旁。

韩武妻子和三个妯娌,一起下跪向韩武的母亲磕头叩拜。

叩拜完毕,鞭炮齐鸣,唢呐响起。

婚车车门打开,新娘下车了。

恶俗陋习的婚闹从此开始,直到三天后才结束。

常言说:新娘三天不论辈,意思在这三天里,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和新娘搞恶作剧,连辈分也不论了。

随着观念的变化,婚闹开始文明化,不再是过去的恶作剧,甚至是有点暴力。

韩伟的媳妇由两个伴娘搀扶着,从婚车里走出来,但是没有人婚闹。因为韩伟媳妇已经怀孕,这是避免婚闹的最大原因,围观的人群,离得远远的,唯恐碰着孕妇。

新郎和新娘来到桌子前,韩伟跪下磕头三下,这也许就是婚礼的拜天地。

然后新娘去了婚房简单休息一下,下一个节目就是给亲戚磕头,亲戚便把拜礼放在桌子上。

新郎和新娘按照男左女右并排闲着。

主持人手拿麦克风开始点名。

第一位有请奶奶闪亮出场。

韩武的母亲再次来到桌子旁边。

大家笑着喊着:“新媳妇给奶奶磕头!”

新郎跪下磕头三下,新娘不能弯腰,微微鞠躬点头。

韩武的母亲拿出一沓子票子。

内柜(记账者)拿起那沓子票子大喊:奶奶拜礼一万元。

下面一片议论声。

大家心知肚明,这钱还是韩武的钱,拿给母亲做做面子。

农村里老人没有养老金,儿孙结婚都是谁家结婚,谁家出钱给老人。一般是这样。

第二位出场的是韩武两口子。

彭大海张开诚等一群人正在二楼上向下观望,张开诚赶紧大喊:“停!”

大家都愣住了,疑惑不解地问:“怎么了?”

张开诚没有回答他们,探出头向下喊到:“大哥大嫂上来!”

下面满院子人也不知怎么回事,都抬头望着楼上。

韩武两口子来到楼上问:“兄弟,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张开诚问:“这是谁排的顺序?奶奶是长辈,姥姥不是长辈吗?你们第二出场,姥姥什么出场?”

韩武笑笑:“现在不讲究这个了,没有多少人懂,胡乱排的。”

张开诚说:“重男轻女!”

韩武妻子一听不高兴了,瞪着韩武说:“你娘是娘,我娘就不是娘吗?几天前就让你找开陈商量,你就是自作聪明,这下闹笑话了吧!”

韩武无奈地说:“开诚不是忙吗?大过年的,大事小事都找他,人家还过不过年呀!”

张开诚说:“别动怒,还可以补救。把名单拿过来。我看看。”

韩武下去把名单拿过来递给张开诚。

原来名单顺序是:奶奶、父母、姥姥、干亲家、叔姑,舅姨。

张开诚改为:奶奶、姥姥、父母、叔姑,舅姨,干亲家。

韩武一看说:“你们在后面,不合适吧!”

张开诚说:“这要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在前面,他们那些叔姑舅姨心里会怎么想,我们弟兄好归好,这个不能乱了规矩。”

大家都赞扬张开诚懂规矩,识大体。

张开诚说:“这也不是规矩。以前都是父亲家族在先,母亲家族在后,现在女人家庭地位提高了,变了,母亲家族在先,父亲家族在后,还有一些礼仪公司胡乱排,谁有钱便排在前面,谁的势力大威望高便排在前面。我这排法体现了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如果将来我们的女儿办事,把我们放在第三位,将心比心,你们心里舒服吗?”

李娜说:“老古董,复古派!”

张开诚说:“什么复古派,干亲家就是干亲家,不能超越血亲的。人家抬举我们,我们也得尊重人家。”

婚礼继续进行。

第二出场的是新郎的姥姥。新郎赶紧跪下磕头,新娘仍旧是鞠躬点头。

不用猜,姥姥也是一万元,也是韩武给她的钱,装装门面。

第三位出场的是韩武两口子。

父母养儿育女不容易。这也许是新郎新娘对父母的感谢。

韩武两口子缓步来到桌子前面,郑重其事地坐在前面。

新郎跪下磕头,新娘也缓慢地跪下,由于身体不便,点了三下头。

人们议论纷纷,都说新娘知书达礼,懂的感恩!

最后该干亲家出场了。

当彭大海穆小龙刘畅两口子出场时,主持人大声喊六万时,一片欢呼声。

下面该张开诚出场了,张开诚建议:“走,咱们一起去。”

张开诚林如嫣李娜夏灵灵一起出现在前面,把拜礼放在桌子上,新郎刚要下跪,张开诚一个箭步上前拦住说:“心意领了,省了吧!”

婚礼在礼炮鞭炮和祥和的唢呐声中落下帷幕。

按照约定习俗,婚礼结束,唢呐队也就完成了任务。主家把订金剩下余额支付,主家管一顿午饭。

唢呐队今天只来了二个人。一个唢呐演奏员,一个吹笙员,礼炮由她们兼职。演奏唢呐的是个年轻女孩,打扮入时,漂亮。脚穿一双黑色长腰高跟皮鞋,肉色打底裤,身穿超短裙,黄色衬衣外套一件白色绒衣。身材面条,面容美丽,颇有沉鱼落雁之美。

吹笙演员是一位中年妇女。和年轻女子长相相似,可见他们是母女。

中年女人又兼职礼炮手。

随着科技的发展,唢呐队的礼炮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前的人工铁炮,变成了遥控指挥的环保礼炮。不再利用火药,而是通过燃烧气体能发出的巨大声响,取代了古老的人工铁炮。

中年女人身兼两职位,吹笙和掌管礼炮遥控。

一般情况下一个唢呐队大概七八个演员,多者十来个演员,少者五六个,演员人数不固定,演出内容也不固定,主要以演奏唢呐为主,当然演奏过程中也可以插入一些歌曲和戏曲。这需要歌手和戏曲演员。

年轻人也许被年轻女子的妩媚姿色吸引住了,把唢呐队为了起来,纷纷拿出智能手机录像,留下美丽的倩影,收藏在相册里,无事的时候拿出来欣赏一番。

人越来越多。层层包围。

无聊的人们开始议论唢呐的缺点来。人数少,不热闹,演技差等,有几位饶舌的妇女说应该扣钱,这时又有几个多事的老人也附和说演出不好,应该扣钱。甚至有人大喊:“你们砸了张瘸子的招牌!”

年轻人也许留恋美女不忍离去,开始拍手大喊:“再来一段,再来一段。”

年轻女子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中年妇女开玩笑说:“结束了,以后等你们结婚时再玩,玩个痛快。”

韩武拿着一沓子百元大钞,中间用红纸条缠着,还有一条香烟,递给开诚说:“老弟,唢呐队是你订的,给他们结账吧。”

张开诚伸手就要接,韩武的父亲不知道内情,也许是受了大家的蛊惑,走过来拦住开诚说:“大家说了,这张瘸子唢呐队是四通镇最好的,今天表现不好,是不是藏奸(耍诈的意思)了,要么扣钱,要么饶加一段。”

韩武赶紧打圆场说:“父亲,你不知道内情,这是开诚老弟订的唢呐班。”

韩武的父亲笑笑:“既然是开诚订的,说明是熟人,那就没事了。”

张开诚笑笑说:“没关系的,我们只是熟悉,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吗?”

老人笑笑:“很好,确实很好,就人是少点,不是毛病,今天撞上好日子了,办事的太多,一班分几班是常有的事,演员表演的确实很好。”

张开诚来到门外,围观的人水泄不通,齐声呼喊“饶一段,饶一段!”

中年女人看见张开诚在场,非常兴奋,立即大喊:“大徒弟,来表演一段。”

然后又对围观的人群大喊:“这是我的得意弟子,大家鼓掌欢迎!”

年轻女子兴高采烈:“师叔也在这啊,这么巧!”

张开诚回头问李娜:“你是音乐系毕业的,你会什么?”

李娜开始有点懵,很快明白过来了,莞尔一笑:“什么都会,没有偏科不就是唱歌跳舞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张开诚笑笑说:“乐器呢?”

李娜骄傲地回答:“全科,怎么了?”

张开诚笑笑说:“我最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给他们补回来。”

李娜懵懂地问:“怎么补,要我自己补啊?”

张开诚诡谲一笑:“还有我呢!”

李娜笑笑:“你除了会吃,还会什么,这是音乐,不是文学!”

张开诚神秘一笑:“你忘了灵子给你们说的,我从小参加过马戏团,戏曲团吗?”

李娜怀疑又深信不疑地点点头:“真的假的?”

李娜问:“他们有那多乐器吗?”

张开诚诡谲一笑:“什么乐器都有,今天撞上好日子了,就是缺人手。

年轻女子来了劲,一只脚踏在板凳上,拿起唢呐大喊:“百鸟朝凤,开始!”

唢呐、笙、长箫、横笛、各种美妙的旋律缠绕在一起。

周围发出阵阵欢呼声。

一曲《百年朝凤》结束,又来一曲《抬花轿》这首老歌太熟了,大家都会哼两句。

所以他们在演奏的同时,围观的年轻认也开始随着音乐唱起来!

空中的手机录下这难得一幕。

开饭时间到了。婚宴设在辛集大街上一家饭店里。

在去饭馆的路上,李娜望着林如嫣小声说:“看来灵子姐说的是真的,张开诚很有音乐天赋,功底深厚,这家伙什么都会啊!”

夏灵灵点点说:“看到了吧,我说的都是实话。”

林如嫣笑而不语。

贵宾被安排在包间里。一般宾客在大厅里。大厅很大,可以摆放几十桌。

就像叶公好龙一样,其实叶公不是真正的喜欢龙。

中国人崇拜龙,把龙作为图腾膜拜,又尊重龙,帝王黄袍都绣着有龙,这是把龙神秘化权力化,但是中国人又把龙庸俗化来把玩龙,赛龙舟,舞龙狮。

这是华人独有的心态!

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形成了一种稳固的思想认识。

士农工商阶层的排列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

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就是当官。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第一个选择还是当官。

现在公务员考试仍然是最激烈的考试和所有的最热的追求和愿望。

官本位思想仍然刻在某些人骨子里。除了当官最能光耀门楣之外,其各行各业都属于三教九流,都是下流的。

中国人对身体非常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但是中国人却鄙视那些为身体服务的职业。除了医生被大众尊重以外,那些剃头的,洗脚的,按摩的统统打入下三流。还有能给人们感官带来娱乐的行业,唱戏人,人们蔑视他们为“戏子”。

唢呐是红白喜事都离不开的,人生从生下来的第一次喜宴到婚宴再到终点站的丧宴也许都有唢呐陪伴,但是有些人却看不起演奏唢呐的人。

一般人家是不让子女学唱戏的。除了戏子不能入老坟,人们还不看好唱戏人的人品,有一句谚语:鹌鹑戏子马灵猴,养来养去养不熟。

人们离不开这些人,但又鄙视这些人。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民族心态。

更有意思的是,人们虽然看不起唢呐手和戏子,但是如果某单位有人会吹拉弹唱,又非常羡慕,美其名曰多才多艺。

老袁和女儿袁小娟坐在一桌边。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坐在一起。

虽然那些男人眼光上下离不开光鲜妩媚的袁小娟身上,馋涎欲滴,两眼望穿秋水,在他们眼里,虽然袁小娟倾城倾国,只适合做情人,不适合做妻子。

韩武拉着张开诚和林如嫣李娜等人让座与贵宾包间,张开诚一再推让,最后韩武实在劝阻不了,便随意张开诚。

张开诚领着林如嫣李娜和夏灵灵来到老袁和袁小娟这一桌坐了下来。

张开诚小声问:“你们嫌弃吗?要不然你们去贵宾包间?”

林如嫣笑笑:“坐哪里都一样,吃饱不饿,哪有那么多讲究!”

李娜望一眼张开诚:“什么嫌弃?你就不应该有这种想法。艺人怎么了?都是靠技术靠劳动吃饭。”

张开诚笑笑:“我若是有那种落后的思想,就不会坐这了。”

客人很多,厨房一时半会不能准备好,大家便坐下来抽烟嗑瓜子闲聊。

老袁看见张开诚过来了,一把拉住张开诚坐在身边。

林如嫣李娜和夏灵灵见他们这么熟悉自然,惊愕不已:“你们认识?”

老袁猛抽一口香烟,吐出一串烟圈,悠悠地说:“什么叫认识,我们从小就熟悉,在戏班子熟悉的,我是她师姐,他给我学会了吹唢呐,就是我的徒弟,对吧,徒弟?”

张开诚点点头:“一点不错,是师姐,也是师傅!”

林如嫣和李娜又确定一件事,张开诚加入过戏班子。

张开诚问老袁:“怎么回事?差一点砸了招牌。”

老袁点燃一支烟说:“这一次算是失算了。”

众人都望着老袁。想知道怎么回事。

老袁熟练地用手指弹去烟灰:“九十年代,一个吉日只能接两三个单子,到时候联系几个人拼凑两三班子很容易。现在不行了,到了结婚日,订单都取消了,一个单子也没有了。后来大家讨论来议论去就发现一个规律,订单有多少接多少,到时候说不定剩不下几个。”

张开诚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你接那么多订单,上哪儿去弄人去?你是孙猴子,七十二变啊!”

老袁笑笑说:“听我慢慢说,虽然一天接一百多个单子,但是按时结婚的却寥寥无几。最多的时候我一天接过一百多单子,到结婚日那天,大部分因分手而取消了单子。还有一部分提前怀孕,孩子憋在肚子里不得不生,随便找个日子举行了婚礼,最后也就剩下七八个单子。七八班子唢呐还是好拼凑的,打个电话,互相联系一下,人就凑齐了。去年我接了七八十个单子,也就是我今年的正月十二日,四十家取消了订单,三十六家因怀孕提前结婚,还剩下四家,平常来说一个电话,拼凑个三四来班子非常容易,不知道什么原因,全市的同行都反映今年结婚的多,人手不够,都赶紧去艺校挖人,艺校生瓜蛋子都上场了。小娟不是艺校的嘛,硬是抢了几个艺校学生,每个班子两个人。一笙一唢呐。”

张开诚说:“你这是经验主义害死人。”

老袁无奈地说:“现在什么生意都不好做了。以前哪有这现象,唢呐已订,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有退婚的,现在年轻人婚姻观念太淡薄了,拿婚姻当儿戏,说分就分,说离就离。单子不接吧,没有活干,接吧,不知道接多少,变化太大,心里没有底。一般情况下,提前半月把人员联系好,三天前聚集起来。好不容易联系好人手,把人家从大老远请来,管吃管住的,拿着家伙正准备出发,那边突然打来电话说,你们别来了,出岔子了,婚姻取消了。你们说这算是怎么回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2 18:13:5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