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成仙记 第一章节经书交接(一)

唐僧师徒成仙记 石龙过江 玄幻奇幻 | 神话传说 更新时间:2020-06-1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回真经的消息,从他们踏上东土大唐的土地后不胫而走。

老百姓是争奔走焉。

大家都知道唐僧师徒去西天取回来的这经书是救苦救难的,能把大家从苦海渡到幸福的彼岸,从此大家就像在天堂里生活一样。天堂是咋个样儿的,虽然大家没见过,想来应该跟仙和佛信的地方差不多吧!凡事都往极好的地方想,这是老百姓们的通病,当然,这与他们长期生活在底层,受苦受难惯了,因此对好日子的亟盼才会那样强烈,也才会把好日子想得那般的美仑美奂,这个是我们能理解的。现在经书取回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离老百姓只是一步之遥,其实说真的,大家已经有一只脚迈进了天堂里了。想来有些人在晚上做梦时,肯定是在大朵快颐地享受天堂的生活了。你说,老百姓此时不跳起八丈高,岂不是咄咄怪事。

这么一来,唐僧师徒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不,应该是神圣仙佛,是救世主。老百姓对他们的崇拜可说是到了无以得加的地步,就是拿人世间所有的语言来形容都是极为苍的白无力的,大家激动得来涕泗纵横,作揖磕头的声音响遏行云。

老百姓们是不乏想象力的,那些神话传说就是他们飞天想象的结晶。他在唐僧师徒取经一事上,完全穷尽想象,“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可以说,他们的马唐僧师徒取回真经这件事的细枝末节夸饰得天花乱坠,像吹气球样,吹得无限的大。人们对那些把小的事物夸成大事物说成是把芝麻说成西瓜。其实,唐朝的这些老百姓,把唐僧师徒取经一事,是的把芝麻夸成了地球,可他们还觉得没夸到位。是以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口耳相传,唐僧师徒取一事业已是神乎其神的了。后人吴承恩把这些夸饰之词如实大大地加以缩微,记录下来而成了《西游记》。曾有这么一首俗话:“真《三国》,假《封神》,说《西游》,哄死人。”看看,就是这样,后人都还认为是哄死人,如果照先前的夸张,那真不知该哄死什么了!

按常理,人们对某些人、事极力地渲染、夸张,这对于被渲染、夸张的人、事是甚为不利的。如同吹气球,虽说越吹越大,可如果不断地吹下去,最终会吹爆的。

然而,唐僧师徒是个例外。因为他们这时已不是人,而是半人半佛的。

佛们最需要的就是人们的吹捧和顶礼膜拜。在这方面,你越吹得凶0吹得厉害越好。

其实这些神佛,他们之所以呆在高高的天上,就是世人把他们吹上天去的。就像风筝,它必须靠风把它吹到天上去,靠风,它才能在天空中呆着,如果没有了风,它就一个倒栽葱栽倒在地上来,摔得粉身碎骨,真的是惨不忍睹。神圣仙佛与风筝在空中飞是同理的。他们依靠世人的竭力吹捧,便宜能像天上悠悠白云一样地飘来飘去。所以,世人看到仙佛们能腾云驾雾,还以为是仙佛们的本事,在地上惊叹莫名,他们万没想到,一切都是他们吹的结果。一旦世人不吹捧他们,这些仙佛们就会从天上摔倒地上来,就像摔秧鸡儿崽崽样,摔得个死翘翘的,呜呼哀哉,伏维尚飨的了。

神仙的致命弱点也就是他们的软肋,是怕从天上摔到人间来。若摔下来没摔死,他们也变不成人,只能变成怪模怪样的妖魔或者是畜牲。

是妖魔,就只能躲在深山老林里,藏匿于洞穴之中,难得见到天日,在阴暗的角落里过日子,世人把那些干卑鄙龌龊之人比喻成妖魔就是这样来的;而畜牲,只能吃人类不吃的东西,住粗糙简陋的之处,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穷愁潦倒,长大后,任人宰割,被世人食其肉寝其皮喝其血。这样活着那才叫着真痛苦,确实是生不如死咧。

大家都知道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吧,当年他可是上界神仙,而且不是一般的神仙,跟个小混混一样,他可是的天篷元帅,这级别,够高的了。在世间,大家都知道,文官拜相武封侯。作为军人,能封侯就算是顶了天了,如果你还想再当大点的官,那你就只有云当皇帝了。当然,在历史上,当皇帝的侯爷也有的,宋太祖就是这么个角色。不过,猪八戒不是想篡位,想当玉帝,他是因调戏嫦娥,被贬到凡间来的。这也看出猪八戒太色了,你色嘛也没啥关系,关键是你不该云调戏嫦娥啊!这也怪他昏了头了,只得自食恶果。他被天兵天将从天上狠狠地摔了下来,看得出,这些天兵天将是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的。他们何以会使这么大的力气来摔猪八戒呢?原来这些个天兵天将都是猪八戒的手下,他们对猪八戒的作威作福滥施淫威早就看不惯了,可人家是元帅,你能把他怎么的,你还得时时讨好好巴结他,一旦他脸色不大好,你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弄不好永世都不得翻身的。所以,他们都极力的容忍,没曾想天赐良机,今天有了这么个机会,你说他们不使这么大劲能解恨么,按他们意思,恨不能摔到地上去摔得个翘翘死才心甘的。也正是这些天兵天将把吃奶的力气使了出来,这天篷元帅投胎时搞快了点,结果投身为猪胎,长个猪脑,一个长长猪鼻子就像大象的鼻子,真是丑死先人板板的了。就是猪八戒这一幅猪模样,连妖怪都会被他吓得来三魂没有了二魂。

猪八戒幸好跟唐僧去西天取经,才没沦落成猪妖。

这吹捧对于世人,作为凡夫俗子,自然就不同了。人们把你吹捧到天上,你适应不了那环境,这当然不是水土不服的问题,有词人说过,高处不胜寒嘛,所以,别的姑且不说,就是冷都要把你冷死,除非你自己想把自己雪藏起来。再说,人是不能离开土地生存的,不管你在天上呆得多久,你最终会返回大地的。就像大地之子安泰,离开土地,他就失去了力量,无法生存;而回到土地,他就力大无穷。记得有一位文豪也说过:一个人如果想离开大地,就好像是用自己的手抓住自己的头发想上天一样。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对唐僧师徒吹捧的话,唐太宗也有所耳闻。

唐太宗名叫李世民,乃一代名君。在天朝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君王能有他这样的宽广的胸襟和宏大的气度。他没杀一个功臣,能坦然面对大臣们的直言进谏。

他曾说了一段著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也就是他个人的利益,但他是把大众的利益同自己的利益搅拌在一起,就像那工地上用搅拌机搅成的混凝土,全溶合在一起了,这样,大家似乎都绑在了一条绳上,彼此是患难与共,休戚相关的了。不过,我们切不可认为唐太宗这人很是人性化的一个帝王。不要把他猥自枉屈,与唐僧结拜为兄弟来作为明证。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看任何问题不能只是看它的表面,而应看到它的本质。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唐太宗是搞政治的,搞政治的不能是性情中人,必须懂得玩弄权术。不然他江山难保。当年吴王夫差就是因为对越王勾践讲情讲义,成了性情中人,结果却被勾践灭了。

唐太宗与唐僧结拜,完全是出于一种慈善的义举。

先前,当唐僧向唐太宗提出他要孤身一个到遥远的天竺国去取真经时,唐太宗当时心中是大吃了一惊的。

他定定的看着唐僧。心想这个人曾天吃斋念佛,怎么把脑子弄坏了。是不是跟那些得抑郁症的人一样,成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结果却抑郁成疾的了。到万里之遥的天竺国,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明摆着去送死嘛!你唐僧无能无干的,真的是蚍蜉撼树,天狗吃月,蛇吞象,一点儿也不自量力。

可是唐僧是榆木疙瘩,木鱼脑壳,就像那四川人讲的方脑壳,哈戳戳的,你是没法跟他开窍的,唐太宗也就放弃了劝说唐僧不要去天竺国取经的念头。心想,既然你铁了心想去送死,那也就只好成全你了。

唐太宗为了给去送死的唐僧一个伟大的安慰,就与唐僧结拜为兄弟,凡是唐僧认为取经需要的东西,唐太宗是尽量多的满足于他,就好像是我们对一个即将咽气的人,他在临终时说他需要什么,我们活着的人自然会尽力地满足他一样。如果不那样,也就太不人道了。

唐太宗还亲自把唐僧送到京城外,在灞桥告别时,唐太宗还摘了一枝柳枝给唐僧。唐僧接过柳枝,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他万万没料到身为皇帝的唐太宗会如此看重自己,他以为是自己的一片真诚感动了唐太宗,是自己对佛的虔诚受到了唐太宗的敬重。

唐僧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有了更大的决心要把真经取回来。我想,如果唐僧知道唐太宗是因为怜悯自己,因为出自本性的同情时,他定会很失落,万丈雄心定会纷飞烟灭的。

当唐太宗听说唐僧取经回来的消息时,他怎么也不相信,以为这是谣传。因为唐僧在取经路上是必死无疑的,谁也想都不会去想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然而边关的奏折上禀明唐僧已经取经回国,唐太宗还是想不通。现实毕竟是现实,它是不以唐太宗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前,唐太宗心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很想知道这位傻不拉叽的老弟是怎么取回真经的。

当他看到唐僧身后那几位穷形尽相,面目狰狞恐怖的徒弟时,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0:09:4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