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来 第三章 至圣先师,才气初现

笔来 你在想屁吃 玄幻奇幻 | 转世重生 更新时间:2019-07-2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子曰: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

孔子半生都在坚持恢复周礼,而西周即是孔子的理想国。文王姬昌第四子名为“姬旦”,作《周礼》,仁、义、礼、智、信的基础皆来自于周礼,后世尊称:周公,追封「礼圣」。

但孔子出生时周氏已衰,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相互混战。诸侯皆行天子礼,没有上下阶级的区别,于是礼制崩解,传统习俗的规范力量随之消失,此为「礼崩乐坏」。礼仪乱则秩序乱,秩序乱则天下乱。

孔子以重建一普遍秩序为己任,提出要恢复周礼、实行仁政德治,反对战争。携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却没有高明的国君任用孔子,政治思想亦是不被统治者接受。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所以孔子感慨说:“我周游列国,本来是想上助国君,下泽黎民。如今世人不能理解我,国家不能任用我,我的治国大道不能施行于天下,不如乘着木筏,泛舟远洋,逍遥九洲,做个隐士吧”。

孔子与弟子出海探访别洲后,各诸侯国混战愈演愈烈。百年后,世人皆以为孔子已死。魔种、血妖再次组成妖魔联军趁虚而入,人族形势岌岌可危。

———————

有一鲁国人,出海后遇海中妖兽,兴风作雨。船毁人溺,浮于海上。醒来见到孔子不仅未死,及七十二弟子还安然无恙的行于海上。孔子给了鲁国人一木杖,叫他闭目乘之,回去让鲁国侯,筑造城墙,加强守备,以准备有魔种、血妖攻城。鲁国人回到陆地,踏上岸边后,将木杖投回海中,木杖随即化作一条蛟龙,疾游而走。鲁国人大惊失色,立即将自己的遭遇,全都告诉鲁国侯,鲁国侯却嗤之以鼻,并不相信。这时,从海上飞来群燕数万,衔土培城。夜里,果然有魔种、血妖前来攻城,却攻克不下,只能离去。

孔子返回陆地后,人族终于开始结束混战,联合抗击妖魔联军的入侵。孔子便派七十二弟子帮助各国,其中有很多弟子成为各国高官栋梁。多年的海上漂流,令孔子深知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不会在倒回去,周礼虽不复,人族却要存活下去。于是“述而不著”的孔子开始闭关,整理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成书之时,六经绕圆排列悬空,孔子居其中。加上孔子本身,七道彩色才气光柱随之冲天而起,直指文曲星。霎时间,文曲星亮如大日,云霞满天,星尘如雨,洒落世间。使沐浴星尘之人,体内则进化为能引动才气的血脉,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以唤醒。

与此同时,孔子成就「半圣」。成为人族历史上第一个由文曲星照耀,凭借才气封圣的。

———————

随着人族与妖魔战争进入白热化,人族不敌,节节败退,退守最后的城池。

百万魔种、血妖兵临城下,将人族围困城中,数日不解。城墙外更是尸横遍野,城内早已是师老民困,城头上的孔圣弟子亦是个个面有饥色。

流放荒原的九黎族后裔中有对人族积怨极深的,将战事中的尸体堆积在一起,并活生生的血祭同族,以换取浓郁的魔气。堆尸成山,魔气冲天而起。四面八方云的朵迅速聚拢而来,翻滚成黑色的云海。这样的尸山竟然有四座,鲜红的血液有规律流淌着,凝结成奇异的图案将尸山圈画在内。昏天黑地,狂风大作,恶臭无比的腥味扑面而来,城头上的将士们几乎窒息。

黑云压城,城欲摧。

“咔嚓!”

一道暗紫色的闪电划破天际,落在尸山之上,随之三道闪电接连而至,落在了另外三座尸山。堆积起来的尸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从阵中出现四只体型巨大的魔兽虚影。血雾清晰之后,竟是上古时期狰狞残暴的四大凶兽。

「混沌」: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却无法见物,有两只耳朵却无法听见。高尚的人会受其抵触,无法接近,恶人则会受其迷惑,听其指挥。

「穷奇」:其状如虎,头有牛角,背生双翼。好食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

「饕餮」:其状如羊,兽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梼杌」:其状如虎,毛似犬而长,人面却有着野猪的獠牙,尾长一丈八尺。

四大凶兽仰天咆哮,声传千里,声波穿透至城中,老弱病残皆倒地昏迷。妖魔联军则军心大震,呼喊奔跑着开始攻城。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孔子脚踏七彩祥云而来。悬于半空之中,身上儒袍猎猎捕风,左手抬手作提笔状,便有一把刻书笔刀凭空出现,随即向上轻轻一划,一画开天。凝重如铅的云海,顿时被一切为二,割痕扩展,云开日出。

手指朝上古四凶,分别点了一点,天地灵气如一座牢笼将四大凶兽包裹其中,并向内剧烈收缩。魔气从内被蒸腾而出,如烟消散。收缩至鸡笼大小后,四凶终于挣脱束缚。哪管得其他,无不急遁而走。妖魔联军伫立原地,一时间皆呆若木鸡。

孔子抚须而笑。

“哦?还不逃?那便留下听我一曲。”

遂端坐于才气云团之上,以指连画七笔,作琴的七弦。

众魔种、血妖这才从惊呆中清醒,刚想逃跑,却发现早已脚下似深陷泥泞,寸步难行。

孔子乃引琴而高歌,曲悲音哀。魔种、血妖皆是七孔流血,亦使得天降甘霖,滴落城中,被四凶咆哮声震晕的老弱残兵,从昏迷中醒来。才气雨滴接触魔种、血妖的体肤却如锥心刺骨般,“呲…”的一声,冒起魔气黑烟,疼痛难忍,满地打滚。(skr~)

曲音由哀转怒,其声铮铮然。忽而暴风骤起,锋利如无形的刀刃,所过之处,如砍瓜切菜,伤口平齐似利刀所切,魔种、血妖皆身首异处。

圣人一怒屠妖百万,伏尸千里。

孔子低头看着遍地尸骸,偶有余孽,道:

“此后千年,不得再犯我人族!”

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人族无不跪地叩拜,高呼圣人在上。

此后千年太平,人族大兴。

———————

战后孔子,开始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开办私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无论是富豪、贵族还是平民、盗贼均可接受教育。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使其弟子三千人之多,其中亲传弟子七十二,称“孔门七十二贤”,不记名弟子更是多达万人。受过孔子教育的弟子,无不唤醒受文曲星尘进化的才气血脉,体内才气外放即引动天地灵气,使先贤典藏或自己所作诗词文章具象化。

「文人亦可勇,笔墨用作兵!」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又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根据个体的多样性帮助其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为「诸子百家」的形成奠定基础。对孔子思想的不同理解,儒家弟子中孟子与荀子分别提出:性本善与性本恶。有弟子担心过多的不同思想会使「儒学」分崩离析,从而影响儒家的正统地位。孔子则笑言:

“既然两者皆有道理,那就随他们去扩宽文路圣道,发掘才气的更多可能性。难道以后此番天地就只有我读书之人的道理是道理,贩夫走卒、王侯将相的道理就没道理?这又是何道理?”

随着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孔子的圣道亦是不断拔高,成就「亚圣」。

之后孔子拒绝众弟子的跟随,孤身一人前往妖界与魔种腹地,想要彻底踏遍整个天下,尝试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既是“有教无类”,那么即使异族也应当包括在内。孔子足迹遍及九洲,传播儒学,使异族能听懂人言,并能口吐人言。归来之时,达百万众灵妖相送相随。

孔子大成至圣先师,「至圣」意为圣人中的圣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1 21:56:3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