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账房 第七章 三街两市

逍遥小账房 行之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19-04-3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入山当晚,张大叔和张易之两家便搭了伙,一齐饱餐一顿。虽然菜品多是山里现成的蔬果鱼肉,分量不多,算不得丰盛。不过,看着眼前这些人,尤其是自己的妹子小柒,嘴角挂着的幸福的微笑,张易之却觉得,这是自己两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

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

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溜走,湛蓝的天空低沉寥阔,清澈的溪水明净印照,也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云,哪个在天上,哪个在水里。

这十几天过去,张易之身体吃了足够的米肉,攫取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加之每日有意锻炼,倒也日渐强壮硬朗了起来。当然,上次在大山里背回来的三大筐药草也没闲置着。

这些药草最简单有效的保存方法就是晾晒,好在这些日子天朗气清,好运的没有一丝雨落下,没给张易之晒药草出难题。

不过张易之家没有那么多晾晒做底板用的芦草和凉席,便和张婶商量着,借她家的茅屋顶晒东西,卖出的银钱五五分成。

张婶倒也不介意,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

张易之心中明白,张婶也不看好自己的药草生意,所以无所谓分成的事情。否则,她怕是怎么也不会要这成份子的。

当然,张易之也不点破,滴水之恩,相报在心,不在名。到了时候,张婶的这份情谊,张易之怎么也会用十分力报答的,就由不得张婶推脱了。

······

太阳再一次升起,赶集的日子终于到了,张易之晾晒的药草也到了可以见货主的时候了。

这是张易之迈向大侑国的第一步,这些药草,就是他迈向这个新世界的第一笔启动资金。虽然不多,但足够稳当坚实。

远处泥泞的小路响起牛车吱呀吱呀的声音,张易之、张大叔、狗蛋三人坐着牛车,载着满满当当的山货,在张婶和小柒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渐渐向远方驶去。

上江村离附近的市镇大约十里地,这座繁闹的镇子相传是开国皇帝张士亲自命名,不知有什么际遇,这位传闻中的开国皇帝竟然给这座普通的小镇赐名“盘龙”。

盘龙镇不大,四面有群山环绕,长江的一条支流从镇子的中间流淌而过,将盘龙镇分为东西两部分,正好将居民区和商贸区分散开来。镇子内部,三街两市很是热闹,古朴的街市,建筑古色古香,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青石板路不知道已有多少年,带着陈旧的墨青色,留下时光流逝的痕迹。主要的街市上,店铺林立,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

相比于张易之生活了有一个多月的上江村,盘龙镇如此繁盛的景象,的确给张易之带来耳目一新的兴奋感。

到了目的地,张易之三人便搬着山货从牛车上下来。牛车不是张大叔家的,而是上江村张氏家族的共有财产。毕竟这个年代,以农为本,牛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单家独户要有一头牛是很难得的事情。这牛车和现代的公交车差不多,农闲时候由专人定时定点,负责接运赶集的人,每人一趟也就收个一个铜子,很是划算。经济实惠,这牛车是真·上江村命运共同体的优秀代表。

进入商贸区后,张大叔熟络的招呼友人,帮忙归置带来的山货。张易之和狗蛋稍等片刻,张大叔便花了两个铜子租下了一个大概三四平米大小的摊位,山货和药草便顺利的摆在了摊位上。

早上赶集的人很多,加上张大叔一直老实本分,童叟无欺,这张脸就是妥妥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张大叔带来的山货,不消半个时辰便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收得的二两三钱白花花的银子,早已安然入袋。

不过,不知是没遇上识货的人,还是品质问题,张易之带来的那些晒干的药草至今都无人问津。

张易之知道时辰还早,也不心急。由于早上起得早,还没来得及吃早点,便向张大叔借了十个铜子,拉着狗蛋到旁边的早点摊子觅食去了。

“这孩子,真是······”张大叔递过一把铜子,哭笑不得。

张易之心知欲速则不达,也不心急,先观察观察环境,祭祭自己的五脏府才是头等大事。

早点摊子生意不错,开笼的时候,白雾腾腾漂浮,面食松软香甜,味道隔着老远也能闻到。有些食客等不及,一开笼便直接呼啦一阵围了上去。张易之找不到空座,便和老板商量,直接将碗端去摊位,等吃完再一起收拾。老板胡子花白,人很慈祥,也欣然答应。

这个时代的货币购买力真是让人羡慕,老百姓不必饱受过分的通货膨胀困扰。四个馒头、四个肉包、三大海碗的疙瘩汤,这些东西拢共也就花了七个铜子。这在后世,可是难以想象的。

张大叔分得两个馒头,两个肉包,一碗疙瘩汤。余下的便是张易之和狗蛋兄弟平分了。不得不说,没有添加剂,简单的一碗疙瘩汤,张易之都喝出了舌尖上的天朝的感觉。

不消片刻,这些东西便一滴不剩的落入了三个人的腹中。

“狗蛋,你先待在摊位上,要是有人问起这些药草,你就沿着去早点摊子的这条路来寻我。”张易之收拾好碗筷,向狗蛋嘱咐道。

“行儿——”狗蛋吃饱喝足,打了个饱嗝,不想动弹,欣然应道。

张易之向张大叔打了声招呼,便抱着碗筷向早点摊子方向走过去。

不一会儿,张易之便到了早点摊子,生意和刚才一般火热,没有立脚的地方。于是张易之也不好多叨扰,向老伯轻轻点头示意,便放下碗筷离去。

没走几步,一声尖酸刺耳的声音便从身后传来。

“哟,这不是原来的那个张家大少爷嘛。怎么今天有闲心到这样的摊头帮工呀。”

张易之转头,只见一个高瘦的青年向他走来,身着一身半新的青灰色衣衫,袖口宽大,带着四方平定巾,俨然一个读书人模样。只是定睛一看,这个青年眼角尖细,活脱脱一双老鼠眼,似乎不时闪着猥琐的光芒。远看他面容白皙,只是白得有些不自然,倒像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一般。认真打量,全然没了读书人应有的风骨,整个精气神像是塌了一般。

张易之对眼前的这个青年有些印象,自己在家里养病期间,见过他几面。在小柒的介绍下,张易之才知道,这个年轻人算是自己张家旁支的族兄,名叫张浩。

上江村大部分都是张姓,相传先人在唐中宗李显时期,因为不知名的原因,便迁来了这里。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张家算是在上江村扎了根。因为大家都聚居在小小的上江村里,张家本支和旁支血脉相容,亲疏间分得也没有那么明显。

张家本支的子嗣,近年来并不兴旺,到这一代就剩下张父一根独苗。张父在时,相互帮衬,大家倒还和睦。只是张父一走,隐藏在氏族间的龌龊便翻到了台面上。这些旁支亲戚欺负张家兄妹年幼,便借着由头,在张父张母灵堂前大闹一番,为了各自利益争得头破血流。这可能也是前身能被张易之顺利夺舍的原因之一吧。

大家族的成员之间,有着利益、情感、权力的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不会付诸纸面,只是一代代印刻在氏族规矩之中。但是经年累月,规矩终会反噬,每个人都不会永远甘愿束缚,心甘情愿的扮演着兄友弟恭的角色。在通往利益的方向上,即便是旁门左道,即便是亲如手足,也已经人满为患。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0 11:03:5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