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禾玉露 第十六章 巡逻确保一方平安 救人但凭一颗爱心

碧禾玉露 西江碧猫 轻小 | 日常 更新时间:2017-07-0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当时的基干民兵可威风了。每月在公社集训四天,实弹射击,队列训练,提高思想觉悟,“中华儿女多奇妙,不爱红装爱武装”就是当时民兵的真实写照。

贵州的天,阴雨绵绵,风不大,但刺骨地寒,大有吹进你骨髓的令人浑身颤抖的寒。“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下雨如过冬”说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一日,民兵连长接到神秘通知:于是深夜抽调我们十一人突然巡逻,并全部配发军用雨衣,高帮雨靴,好不威风!三人一小组,分成四个小组巡逻。

我们是当地民兵,巡察保卫地方治安,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地形熟,人缘广,如果有不法分子违反作乱,那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般人到一两点钟时,会饥肠轱辘;三四点钟时,会昏昏沉沉,睡意难熬,睁不开眼!

我们三人一小组,我是组长,巡着巡着,一人突然见不见啦!,吓了我们一大跳,原来此君在最后,走着走着,脚一滑,就梭稻田里边去了,当时水稻已长到半人高,于是不见了踪影,当时规定不能高声说话,不能使用手电筒,怕暴露目标,于是,我们两个人猫着腰,端着枪,在来路上来来回回地搜索,又急又怕!他又是走在最后……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深夜间,树上的栖息的鸟儿躁动或举翅离枝弃巢,必有危险逼近,田间的蛙叫虫鸣顿时骤停,一定是受到了他物干扰……于是我俩竖起双耳,专朝没有虫鸣蛙叫的地方寻找,果不然,在一处高田坎下发现了此君,怀抱着三八大盖,紧裹着雨衣,呼呼大睡。

白雾一丝丝地消退,拉开了白日的面纱,一轮生机勃勃的朱砂般的圆日从山的那边吃力地升起,稻禾与小草的叶子上,点缀着一颗颗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的水滴,似坠非坠,绵绵缠缠地依附在碧绿的叶子上,叶子也似乎幸福而害羞地低下了头,弯下了腰。路上,迎来了一队衣冠不整,睡意朦胧,步履蹒跚的人,那是基干民兵巡夜回归。就在当晚,阮老太太家在果园树上栖息的三只大公鸡不见了,不知这三只大公鸡进了何方人士的饥腹!可苦了我们十二人。

数月后,民兵连长有一次喝高了酒,嘴里好像含着一小块鹅卵石似的结结巴巴地说道:“是老子吃了!三个人巡、巡、巡到他妈的大半夜,嘟、嘟嘟,咕、咕咕,肚子闹他妈的叫起来了,正巧听见果树上有咕咕咕的鸡叫声,母鸡会下蛋,我们给阮老太太留着,那骚公鸡只会踩蛋,就抓来吃了,哈哈-哈哈!……抓鸡也得讲讲-讲讲技巧,先用一只手轻轻地从鸡的前腹部伸进去,抬住鸡的胸部,他就不会高声啼叫,这、这、这之后就要手明眼快,用另一只手飞快地抓住鸡头,飞快地将鸡头用力塞进鸡翅膀里,并用力按住,就可以偷偷地把鸡拿走了,嘿嘿、嘿,哈哈、哈哈哈!

又一次,基干民兵紧急集合,急行军向十里外的黄泥渡口前进。那天正是七天七天赶一场的赶集日,因连日下雨,河水涨了不少,略有些浑浊,黄泥公社的乡民要赶集,必须经过此渡口。撑船的老汉六十二岁,银发银须,虎背熊腰,肌肉线条分明,是撑船的老把式。当天九点左右,老汉稳稳当当地站立船头,用船杆稳稳地固定船身,等一群抬着农副产品和背着细娃嫩崽的姑娘媳妇共二十余人一一安全地上了船!一声吆喝,船就向彼岸驶去,有一背崽的少妇站立在船头,其余的女人和老人分坐在船的两边,嘻嘻哈哈,相互取乐打笑,男人们站在船中间,挑着担子,担子里面装着农副产品。河并不宽,二十来米左右,就在快要到达岸边的时候,一阵风,一排浪,船顿时就翻了,船中央的挑担子的男人们被两边的老人和姑娘媳妇抱得紧紧的一起沉入河底,一会就不见了踪影,只有撑船老汉熟水性,站在船头上的少妇会游泳,才幸免于难!

我们接到命令,二十分钟就赶到了出事地点,不会水的民兵持枪警戒,会水的民兵同赶来的乡民就纷纷下水救人……

我水性很好。说也奇怪,别人是先学会游泳,再学习潜水的,我是先学会的潜水,才学会游泳的,我一个猛子扎下去,可在水下憋两分钟左右,并可以睁开双眼,水下的游鱼,鹅卵石,河沙,水草,崖石,鱼洞均历历在目,清晰的很……十五岁时,就在家乡的名叫落水滩的大水塘中救过一个外乡人。但此时,不知是心慌还是害怕,我潜入水中,睁开双眼,水浑浊不堪,啥也看不见,并且浑浊的水咬得我的双眼发红发痛,于是我窜出水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潜入水中……人们大都是这样,看得见,心中有底,不太害怕;啥都看不见,瞎摸,心中没有底,恐惧感会成倍地上升。就像大白天看见有人扮鬼,谁会十分害怕呢?但在万籁俱寂,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有人扮鬼出现在你面前,岂不吓得你魂飞魄散,灵魂出窍才怪!我闭上眼睛在水底来回左右一气乱摸,突然抓住了一缕长头发,我紧紧地拉住长发,啥也看不见,用尽全力拉出水面,才看清是一具女人的尸体,而女人的双手,又紧紧地扣住一个男人的脖子,而男人的一只手又紧紧地扯住一个姑娘的头发,一拉上来就是三个遇难的乡民,此情此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河岸边,沙滩上,遇难的乡民一一排开,并用白布覆盖,此时上苍亦泣悲流泪,竟然下起了毛毛细雨,几只乌鸦不时哀叫几声,在尸体周围逡巡。

黔地风俗,死在外边的,那怕是是亲人长辈都不许再进入家门,灵堂只能安设在村外边的大路旁或山坡边,田边……于是,这儿二十一个由封建意识宣判的“孤魂野鬼”,就只能在河边各家自行搭起灵堂,进行丧事程序,用艾水沐浴,更衣,超度,绕灵,开关,上路,下葬……

可怜二十一条活鲜鲜的生命,就这样断送在家门前的一条他们平时里引以为自豪,童年时获得了无穷乐趣的,洗衣洗菜相互斗嘴的,且在心灵里万分热爱的河水中。而且,死了之后,家门近在咫尺却不能够回家超度安寝,只能在清冷的粼粼水边,在秋虫的哀鸣声中,和亲人们一一告别。

悲乎!尚飨!

直至2012年的8月,这渡口上终于飞架一桥,东西安全联通,村民们赶集娃娃们上学,就再也不用担心了!我只要经过此地,必向河对岸村子远方的小山坡鞠躬致歉!四十二年后,二十一名孤魂野鬼可以安眠于九泉之下矣!

悼词

滔滔洪荒,戚戚我心。绰绰美人,嗷嗷幼婴,冉冉白发,茁茁壮少,来日方长,消魂于兹。苍穹长号!松柏垂枝。烛明香绕,洞察汝心。孝抚未尽,悠悠缅情。看如今,一桥飞架凌波东西。忆往昔,扁舟已逝泣声犹存。前事不忘,后世师之。敬茶尚飨,果品供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9 6:34:5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