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天 三十五章 初入台风眼

医天 idMHS_4287365151 科幻网游 | 其它竞技 更新时间:2017-07-0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医天小组的成员们没有因为连续获得荣誉欣喜若狂,更没有因为得到奖赏欢呼雀跃,他们的心思不在荣誉和金钱上,而在那些容易孕育风暴的热带洋面上。

从8月中旬开始,气象飞盘每天早上伸展起飞,上升到离地面5500米的高度时启动玄奥飞行功能,首先进入北大西洋上空,朝东南方向前进,经过百慕大海丘上空,到达佛得角海盆上空后转弯60度,朝东北方向前进,越过加那利海盆上空,到亚速尔群岛东侧向右转弯,从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和亚丁湾上空进入北印度洋,再越过赤道向东,到达东经90度海岭上空向东前进,然后顺着亚洲和大洋洲分界线进入太平洋,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转一个大圆圈,以后向东前进,从信天翁深海高原上空越过中美洲进入加勒比海,又从波多黎各群岛上空进入“魔鬼三角区”,然后回到工作场地收落着陆。

以上这条路线,只是气象飞盘执行任务飞行的基本路线,而不是固定的唯一路线。如果新多雷达或综合仪有提示,他们可随时变更去向。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飞遍了南、北信风带,在赤道至南、北回归线以内烟波浩淼的洋面上,发现、并且遏制了不少刚刚萌发的风暴扰动现象,也及时地破坏了一些可能引起恶劣天气的气象因素。当然,也曾帮助过不少科技不太发达的沿海地区预防和干扰大气波动,在一定程上消除或削弱了气象灾害,为那里的居民降低受灾程度、减少受灾面积,挽回了一定的生命和财产,因而不断受到得益地区民众的赞颂和感谢。

但是,不管黄炎厚他们如何巧妙安排,一架气象飞盘是绝对照应不了整个地球的。所以,他们只好根据气象情报,到最需要、情况最紧急的地方去实施计划。

这天刚用过早餐,综合仪和新多雷达同时响起警报:在以东经135度、北纬18﹒9度为中心的洋面上,有一个巨大的涡漩正在诞生。

黄炎厚立即通知同伴们准备出发。

20分钟后,飞盘伸展起飞,上升到离地面5500米的高度时启动玄奥飞行功能,向西越过北美洲南部大陆进入太平洋。当气象飞盘刚越过北马里亚纳群岛时,发现洋面上空被浓密的卷层云覆盖。

“大博士,”莉莎说,“飞盘舱外气压在慢慢降低,风很大,是否变换飞行功能?”

“我们已经接触到洋面上的涡漩。”黄炎厚说,“立即关闭玄奥功能,恢复飞盘原状,让其自然飞行。”

莉莎刚刚操作完毕,强大的气流携带着密集的雨珠包裹了飞盘,飞盘开始随风旋转起来。这时洋面上大浪翻滚,天空几乎到了浓黑的程度,气象飞盘随着蒲福12级大风,以每秒35米的速度旋转前进。

“各岗位注意!现在飞盘已进入台风外围。”黄炎厚说,“新多雷达显示:这是一个超级强台风,外围直径已达到1500千米。”

“外围就是云墙的外侧。”吉姆接过话题说,“仪器显示:从云墙外围到台风眼壁的宽度有40千米,现在,飞盘正从外围向内侧旋进。”

风力明显增大,时速达到190千米,属于蒲福16级大风。降水也随着增大,滂沱大雨如山洪暴发似的向下倾泄,洋面上巨浪滔天,气象飞盘已被迫进入台风的中圈——云墙中心夹层。

“各岗位注意!”黄炎厚大声下达指令,“现在通报仪器的运转和显示情况。”

二号位莉莎第一个开口:“气象飞盘随风前进,运行状态良好。飞盘的海拔高度是1863米,舱外气温为24﹒8摄氏度,气压710百帕,相对湿度99%。”

三号位郑汉仁说:“慧灵观录仪运转正常,显示效果良好。但旋转气流中的暗物粒子比例悬殊,阳性粒子过多,极少有阴性粒子出现;反物质大辰子不仅丰度大,而且异常活跃,大有推波助澜之势;其它方面未发现异常。”

四号苏菲说:““隐物发射系统虽然没用,但状态良好,随时备用。衍射光谱仪运行正常,其显示功能发现高速旋转的气流中电磁波正常,紫外线消失。”

六号位琳达说:“负光仪运行正常,隐物粒子的状况与郑汉仁博士的通报内容相同。”

八号位石原秀蕙说:“隐物粒子处理系统工作状态正常,处理效果良好。捕束器工作状态良好,但此处隐物粒子的比例和丰度都与平时不同,情况复杂。”

五号位吉姆说:“综合仪没问题。从显示情况看,台风场的面积还在增长,体高已达9500米,正处在发展阶段。”

最后,七号位约瑟夫说:“核能散化装置状态良好,随时可用,但不知什么时候要用。”

“不要着急。”黄炎厚说,“现在,这个超级强台风还在继续发展,向正北方前进;它的时速虽然接近200千米,但如果它继续保持这个速度的话,在洋面上运动的时间起码需要15个小时。我们要抓紧时机观察它的内部结构,寻找契机,尽早采取措施。吉姆博士,你的意见如何?”

“我也是这样想。”吉姆说,“这个超级强台风的内部结构很典型,以往很少见到,我们可以用4到5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详细观察,找一找它的软肋到底在哪里。到时候我们不行动则罢,只要行动,就必须彻底将其摧垮。”

气象飞盘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大约10分钟之后,突然被一股强大的气流甩到一个几乎是静止的空间里:向下看风平浪静,向上看晴空少云。此时的气象飞盘好像在原位上慢慢旋转,并有缓缓下沉的感觉。

“这是怎么回事?”约瑟夫问,“那么大的风暴怎么突然消失了?是不是你们采取了措施?那……我的散化核能还有没有用武之地?”

“不是风暴突然消失了,而是飞盘被快速旋转的强气流抛进了风眼区。”吉姆说,“这个超级台风不但没消失,而且越来越凶。”

“是的,吉姆博士讲得对。”黄炎厚说,“新多雷达显示的数据说明,台风强度的确有所增加,风速也加快了,只是飞盘处在风眼区,我们没有感觉了。”

“风眼区是怎么形成的?”郑汉仁问,“它有多大范围?”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我只能简单表述。”吉姆说,“台风眼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在热带海洋中,受太阳辐射强烈的水面,表层水迅速加热,水面以下几十米深的水层温度逐渐升高,导致大量水分蒸发,造成水面空气不稳定,出现上升运动;这时中心区气压降低,四周的空气向低压区汇集。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汇集的空气旋转,就形成了涡漩;涡漩中心的气压越来越低,涡漩也越来越大,旋转的风速越来越快,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就形成了台风,而中间的这个低压区就是台风眼。”

黄炎厚接着说:“台风眼的大小是由台风规模决定的。一般台风的风眼直径在10到70千米之间,像这样的超级强台风就不同了,雷达显示:这个直径1600多千米的大台风,它的风眼直径达到100千米。”

“台风眼又叫‘台风中心低压区’,也叫‘低压风筒’。不论叫什么,其特点都是一样的:四周有急速旋转的眼壁(也叫‘眼墙’或‘内风切’),眼壁内的气压要比台风体外的气压低得多。”吉姆说,“莉莎博士,你看仪器的显示数据是多少?”

莉莎说:“气象飞盘的高度是海拔2600米。风眼区的气压为704百帕,比台风外面的正常气压低96百帕;风眼内海平面的气压911百帕,比正常海平面的气压低102百帕。”

“其他岗位发现什么异常没有?”黄炎厚问。

琳达说:“风眼内暗物阴性粒子比风墙中还少见,几乎没有,暗物阳性粒子也比风墙中少得多;反物质大辰子在风眼内的丰度,大大低于风墙中的比例。”

“从定位仪显示的数据中,我发现了奇怪的现象。”莉莎说,“气象飞盘自然飞行的速度虽然很慢,但对应洋面的坐标却移动得很快,时速接近200千米。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不奇怪。”黄炎厚说,“因为飞盘在风眼之中,而风眼是整个台风的中心轴,它当然要随台风场移动。目前这个超级强台风正以200千米的时速前进,所以气象飞盘的时速也是200千米。这种情况虽然我们感觉不出来,但灵敏的仪器和雷达还是能测得出来的。”

“飞盘随台风场移动?”约瑟夫不解地问,“台风场是什么情况?”

“根据综合仪的显示,这个巨大的台风场是这样的。”吉姆说,“这个台风场的水平直径已经达到1743千米,从内到外的结构有三层:内层是中心低压区,就是我们所在的风眼区,它的直径是100千米。中间层是从风眼壁到高耸的云墙,其厚度是250千米,这是台风最强烈的风雨带,风力和降水量都达到最大值,是台风发挥能量最集中的部位;如果台风登陆造成灾害,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这部分所为。外层是云墙以外的部分,其厚度达到500千米,这一层的风力和降水量从里到外逐渐减小,平均风力达到8﹒5级。”

“根据雷达显示,台风场的垂直结构也分三层。”黄炎厚接着说,“最下面的是流入层,从洋面向上延伸3500米高处,空气从四面八方向中间呈气旋性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入,由于快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风眼壁。中间一层的高度从3500米处上延到10000米,这一层的气流主要是旋转,流入和流出的量不大;在这一层中,台风眼从下至上逐渐缩小,最后弥合。最上面一层是台风的顶部,是流出层,气流向外辐散;这一层的范围较大,从风眼向上有250千米,气流呈气旋性、逆时针方向流出。就是这下、中、上三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台风场,也叫台风体。在这个范围以外,空气呈反气旋性,顺时针旋转外流。”

“综合仪上还有一个显示。”吉姆说,“在台风场中,围绕云墙边缘,有一条环状下沉运动带,在下沉运动带的外边,是台风的外围对流层,在这个对流层中,螺旋雨带的空气有上升和下降……”

“对!”琳达抢过话题说,“大概就是这个部位,是反物质大辰子最集中、最活跃的空间,别处是很少见到的。”

“同伴们!”黄炎厚提高嗓门说,“这个超级强台风的基本概况就是这样。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毁灭这个庞然大物,绝不能让它登陆,不然的话,10多个小时以后,琉球群岛、日本群岛、朝鲜半岛以及北部大陆上的居民肯定要遭受到巨大灾害。”

“啊!”石原秀蕙惊讶地说,“还能秧及到我的家乡?”

“不但能秧及到,而且还是重灾区。”吉姆说,“这么大的超级强台风,你知道它的能量有多大吗?地球上所有核武器加在一起的当量,也不一定能抵得过它;如果让这个台风自行发展,从北纬20度开始,东经120度到140度之间的广大海域和陆地都是它的路径,说不定能影响到勒拿河流域。”

“不错,吉姆博士讲得对。”琳达说,“我从外界信息接收器中听到,东亚许多地区都在发布台风预警,有的地区还连续播放,其中就有石原博士的家乡。”

“哎呀!真是不得了。”约瑟夫说,“原子弹、氢弹这些核武器用来对付人类,是了不起的能量;那知道它和这样的台风相比,其能量就显得如此渺小无力了。”

“我们不是要找台风的软肋吗?到现在我也没看到它的软肋在哪里。”郑汉仁说,“两位组长,你们根据仪器的显示,把台风形成时的情景讲一下,看看那里有没有它的软肋。”

“对于这个超级强台风形成时的情景,现在是无法看到了,因为在这个台风形成之时,我们还没有赶到现场。当然,如果现在发射具有探测功能的隐物粒子纠结体,是可以了解当时的情况,但已经没有必要了。”黄炎厚说,“现在只能让吉姆博士把书本上的理论结合他丰富的实践经验、体会,给大家讲一讲台风初始形成的条件,这也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好吧!我给你们讲一讲台风开始形成的条件。”吉姆说,“台风虽然产生在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但并不是所有的洋面都无缘无故地产生台风,形成台风是要有一定条件的:首先……其次……最后……另外,还有许多神秘的未知因素……”

吉姆的话刚落音,琳达就接上话题说:“这样说来,台风场暗物粒子比例失调,很可能就是一个神秘的未知因素。”

“还有一个神秘的未知因素。”石原秀蕙说,“为什么反物质大辰子会聚集在风墙之间,而且还相当活跃,这不可能是偶然现象。”

“风眼区内紫外线消失,会不会也是一个神秘的未知因素呢?”苏菲说。

“可惜呀!可惜。”郑汉仁说,“就凭我们的设备和手段,台风初始的四个软肋,我们可以轻而一举地将其处置。可惜我们来得太晚了,那几个软肋已变成了‘硬肋’,现在要对付这个超级强台风就不容易了吧?”

“不要长台风的威风,降咱们的士气!”莉莎说,“我们虽然来晚了,没能把台风消灭在初始阶段,但我们已进入台风眼,就像吉姆博士讲的那个故事——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还怕她不借扇子吗?”

“莉莎的比喻很形象。”黄炎厚说,“现在我们都动动脑筋,想想如何从这个‘公主’的肚子里动手。”

“发射暗物阴性粒子,调整暗物质的阴阳比例。”

“发射寒性反物粒子,破坏暖心结构。”

“释放散化核能,收拢、综合反物质大辰子。”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试。”石原秀蕙说,“在发射怪物质胶滴的同时释放散化核能,把大气中的氮分子凝固成无缝薄膜,将台风眼下面的水面封起来。”

“这个办法不行。”郑汉仁说,“风眼区的水面风平浪静,封它有什么用?这样做不是浪费人力和资源吗?”

“风眼区的水面是风平浪静。”石原秀蕙接着说,“但台风仍在继续快速前进,我们封死底部的水面,就能切断台风的半个‘根’,这样不也可以破坏它的一半‘能源’吗?即使一次消灭不了它,也能削减它的威力。”

“好!好!这个办法好!”吉姆大叫,“实际上,封住了底部的水面就等于切断了台风的整个‘根’,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肯定效果不错。”

“石原博士的这个办法倒是很好。”约瑟夫说,“但如何操作呢?风眼区的气压低啊!散化核能的光辐射在这种条件下能与胶滴发生反应吗?”

“测定仪有显示,气压虽然低,但空气中的氮分子比例不低。”莉莎说,“操作也没问题,飞盘可以启动玄奥飞行功能,不到8000平方千米的水面,几分钟就能飞遍。只要你的核能散化装置不出故障,飞盘决不会耽误事。”

“不要想得太简单了。”琳达说,“这项工作还需要经过细致、准确地测算,否则就可能出现问题。”

“对,这个环节很重要。”黄炎厚说,“首先要考虑这么几个条件:台风场前进速度和风眼内的面积,气象飞盘的前进速度和飞越面积,胶滴与散化核能的结合时机和延续时间,气象飞盘铺设薄膜的宽度,还有无缝薄膜的有效时间,等等。虽然这都是已知条件,但如不经过周密、细致、精确地运算,就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还有……”

在黄炎厚的组织、诱导和启发下,同伴们都充分发挥了超常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终于制订出一套科学、严密、完整的、“三进三、两步走”的实施方案(即三项措施分三次进行,如果第一项措施达到期望值,免施第二项,直接执行第三项措施,两次操作结束战斗),准备一次性的毁灭这个超级强台风。

“好!这个方案是医天小组最高水平的集体智慧,也是我们初入台风眼要做的一件开天辟地从来没有过的事情。”黄炎厚说,“虽然我们还没有百分之百决胜的把握,但是我们有决胜的精神和信念,有决胜的设备和技术,再加上我们大胆、谨慎、科学的态度和认真、细致、周密地操作,我们一定能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同伴们,有没有信心?”

“有!一定能百分之百的成功!”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这就是我们取得决胜的把握。”黄炎厚接着说,“从新多雷达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超级强台风仍在发展阶段,时速达到215千米,但前进方向没有大变化。现在,我们立即进餐,吃饱喝足以后准备上阵,争取在北回归线南侧消灭这个庞然大物。”

精英们立刻行动,侧身取出自己的饭盒。20分钟后,大家就摩拳擦掌地等待组长黄炎厚下达指令。

“各岗位注意!”黄炎厚下达预备指令,“5分钟准备,再次检查设备和仪器,3分钟后报告。”

3分钟后,各岗位连续报告:

“二号岗位准备完毕,设备完好!”

“五号位准备完毕,仪器正常!”

“七号位准备完毕,设置完好、正常!”

“三号位准备完毕,仪器正常!”

“八号位准备完毕,仪器正常!”

“六号位准备完毕,仪器正常!”

“四号位准备完毕,仪器正常!”

时间已到,黄炎厚下达操作口令:

“二号听令:气象飞盘下降到离水面600米的高度,立即启动超风速飞行功能,以最快的速度沿台风眼壁南侧往返飞行!”

“二号明白!”

黄炎厚下达“启动!”指令,莉莎立即把气象飞盘下降到位,然后起动了超风速飞行功能,飞盘外翼边沿紧贴着风眼壁,顺时针快速旋转前进。

“四号听令:准备用乙级量,半径100千米,同时发射Atv和Pkz!”

“四号明白!”

“一分钟准备,注意听口令!五,四,三,二,一,开始!”

苏菲听到“开始”指令立即点击发射系统键盘数码,具有降低空间气温功能的暗物阴性粒子纠集群和具有调节暗物粒子比例功能的暗物中性粒子纠集群,两种暗物质纠缠体像逃火的蜂群一样,瞬间布满了整个台风眼。

时间刚过40秒,黄炎厚下达了通报指令。

“仪器显示正常!”琳达第一个通报,“风场中的暗物粒子阴、阳比例协调。”

“效果明显!”莉莎通报,“风眼区气压正在逐步上升,气温连续下降。”

吉姆通报:“综合仪显示,台风体受到影响,内部结构遭到破坏,风力和风速急剧下降,第一项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免除第二项措施,准备实施第三项措施!”黄炎厚又下指令:

“七号听令:准备释放高量散化核能!”

“七号明白!”

“八号听令:准备乙级量发射胶滴!”

“八号明白!”

“六号听令:做好随时补充的准备,听令即发!”

“六号明白!”

“二号听令:密切配合!”

“二号明白!”

“5秒钟准备:五,四,三,二,一,开始!”

轻微的一声爆炸之后仪器显示:从气象飞盘外翼边沿飞出的胶滴受到散化核能光辐射后,促使空气中的氮分子瞬间凝聚,在飞盘速度的拉力下形成宽度1000米的无缝薄膜落入水面。飞盘快速前进着,台风场的移动速度明显减慢。

15分钟刚过,黄炎厚果断下令:“各岗位注意:停止操作!”

这时仪器显示:这个巨大的台风体,好像被熔化了的雪山,不停地坍塌、消失。20分钟后,台风场完全消失,渐渐地云消雾散,阳光重新普照洋面。气象飞盘在蓝天碧海间恢复了自然飞行状态,在离水面1800米的高空中,随着三级西南风,向东北方向旋转前进。

“大博士,刚才的处理过程是真的吗?”约瑟夫提出莫明其妙的疑问,“就那么非常薄、非常薄的两层氮凝膜,怎么就让强台风消失了呢?”

“什么?‘氮凝膜’?哈哈哈!”吉姆大笑起来,然后说,“好名词!我正在琢磨给无缝薄膜冠个好名呢!你们都说,这个名称好不好?”

四位女将纷纷表态,一致认为:怪物质胶滴经过散化核能冲击波和光辐射后与大气中的氮分子发生反应,使氮原子瞬间液化凝聚而成的薄膜冠以“氮凝膜”之名好得很。但郑汉仁提出了略有不同的意见,认为把“无缝”加在前面更合适。

石原秀蕙持反对态度,她摇摇头说:“这不合适,‘氮凝膜’本身就是无缝的,如果前面加上‘无缝’,这个名词就产生了选择性:存在‘无缝’和‘有缝’两种‘氮凝膜’。不合适,不合适。”

“好吧!”黄炎厚说,“既然大家都认可了,约瑟夫博士为‘氮凝膜’命名成功,我们表示祝贺!”

“岂敢,岂敢!”约瑟夫说,“我只是无意中脱口而出,那里谈得上‘命名’!”

同伴们你一言他一语地说开了,除了表示祝贺外,更多是赞誉约瑟夫的聪明才智;特别是苏菲,好像有说不完的赞美之词。

莉莎开玩笑说:“看来,‘白熊’的确不简单,以后‘破冰’……”

“不要再开玩笑了。‘氮凝膜’的正式‘出生’,又给地球上增加了一种有名、有用之物。”黄炎厚说,“刚才我在新多雷达的显示资料中查到:在发射乙级量胶滴的同时释放高量散化核能、飞盘时速为8000米,在这三个条件下形成宽度1000米(与飞盘直径相等)的‘氮凝膜’,单层厚度为千分之三毫米。这样薄的‘氮凝膜’怎么就能让超级强台风消失呢?因为无色、透明的‘氮凝膜’阻挡了水蒸气的上升,使台风丧失了‘能源’供应,所以它不得不消失。”

“哦!原来这是真的呀!”约瑟夫滑稽地说:“那以后就好办了:用‘氮凝膜’把赤道两侧的热带洋面全部盖起来,地球上就不会再有风暴发生了。”

“那不行!”苏菲说,“大博士刚才不是讲了吗?‘氮凝膜’是无色、透明的,这说明光子是能通过的,所以太阳辐射的热能照样加热海水,如果把赤道两侧信风带下的海面都盖起来,海洋中的热量就会向南、北两极延伸,南极和北极都要受到影响,这样会破坏地球温差平衡的,说不定会造成地球上出现想不到的灾害。”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铺膜’措施还不能长期使用。”约瑟夫说,“许许多多的局部也是能汇成整体的,那不是一样给地球造成灾害吗?”

很快,这个问题就成了不同观点的争论焦点。吉姆向左看看苏菲,向右看看琳达,她俩的观点也不一致了;于是他说:“你们别争了,让大博士再查查雷达的计算、测试资料吧!”

“我已经查过了。”黄炎厚说,“你们的争论很有必要,但都不必担心:‘氮凝膜’的寿命不长,落到水面58分钟后开始溶解,失去胶黏性的氮原子如数回归到大气中去;如果在大气中不沾水面的话,‘氮凝膜’的寿命要能延长到水面上寿命的10倍左右,最多也超不过12个小时。所以,使用‘氮凝膜’扼杀气旋的发生、发展,只是对局部水面的临时措施,不可能长久地、大面积地使用,即使今后能大面积地使用,12小时之内也不至于给地球造成灾害。”

“哦!原来是这样。”约瑟夫说,“除了水面,陆面上能否使用‘氮凝膜’?”

黄炎厚回答说:“从新多雷达自动测试分析的结果看,‘氮凝膜’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在无冰、无物的广阔水面上使用,陆地上是根本无法使用的;不过,它在空中还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在空中发挥作用?”约瑟夫又惊讶了,“在空中发挥什么作用?”

“哈哈!这个你就不清楚了。”吉姆说,“你听说过‘时间隧道’吗?时间都能有‘隧道’,空间为什么不能有‘隧道’?”

“对!建造‘空间隧道’!”苏菲高兴地说,“这又是一个精彩、新鲜的项目。”

“建造‘空间隧道’?”郑汉仁也觉得惊奇了,“建造‘空间隧道’干什么?”

“二位博士不用惊诧。”琳达说,“医天小组创奇迹无穷,医天计划办新事无量,往后你们就知道了。”

“既然你们提起‘空间隧道’,我就顺便提个建议。”石原秀蕙说,“如果我们真要开展这项工程的话,应该把‘间’字改为‘中’字,叫‘空中隧道’更为合适。”

“好!这个建议好,我赞成。”琳达说,“因为‘空间隧道’应该是指太空中自然形成的隧道,我们在大气层中建造的隧道,叫‘空中隧道’为好。”

“对!虽然是一字之差,但能明确区分两个不同概念。”黄炎厚说,“这个建议我们采纳,以后就这样表述。

八位精英在胜利、喜悦的心情支持下,畅通无阻地流淌着充满智慧的语言,分析着各种隐物粒子及其纠缠物、衍变物在天气变化中充当的“角色”,讨论着如何使用它们去改变大气波动、维持正常海温的种种妙计,设想着……

气象飞盘越过北回归线以后,莉莎受命启动玄奥飞行功能,转向朝东快速前进,半个小时后,在驻地机场顺利收落着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27 4:26:5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