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 吴王入住秦王府??? 含义?

重生大唐 易寒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13-05-2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没有完美的结果,只有完美的开端。”李恪自我安慰的摇摇头,从床上坐起身。因为连日来的练剑和学习书法,他已经习惯了早起。

今天,他尤其醒的早,因为今天移居吴王府。从此,他将不能再住在皇宫大内。其实,历史上很多皇子都以住在皇宫大内为荣,因为那是皇帝所赐的一份特权。能享受如此待遇者,皇帝只有对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才会恩宠,这对皇子来说,是一个机会,能直接接近圣听的机会,极容易让皇帝注意自己,如果再做出一点成绩,赢得圣心可谓轻而易举。同时,这也说明他在众皇子中更加得宠,而有幸得到如此殊荣的。

李恪现在已经贵为亲王,移居亲王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李世民没有特别下旨让他尽早搬出去,他不用如此着急,但他喜欢早点移居自己的吴王府。尤其,在昨晚的宴会上看到李承乾已经入主东宫后,他就更不想再在皇宫多呆。皇宫人多眼杂,有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有众多人的监督,这样不利于自己的行事。

李恪在一如往常的练剑,用膳,到千秋殿给杨妃请安后,带着小昌子出承天门来到宗正寺。

宗正寺为中央九寺五监之一,是管理皇帝宗族事务的直接机关。一般官员的升迁,皆由吏部考核出示公文,然后再由礼部负责官服府邸印绶等的配备。宗室作为皇帝的家族,属于一个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社会地位,因此对宗室的管理机关宗正寺都极少插手。李恪被封亲王,属于李氏皇族,吏部只是象征性的出下公文,其它的事都归宗正寺管。宗正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卿掌叙宗派属籍,以别昭穆而定其亲疏,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主官多由皇室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或者是辈分身份极高者出任。

所以,能来宗正寺的不是皇亲就是国戚。差役见来的是李恪,急忙将他迎进内室,端上茶果点心,叫他等待片刻,自己去禀报值班的管事。

管事出来后,李恪说道“本王被封汉王,理应移居汉王府。所以,今天特来宗正寺办理移居手续,领取印绶等。”

“吴王稍等,臣下这就着人为你办理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吴王殿下,一切手续都已办妥,汉王府就在平康坊,陛下如此安排,你肯定会满意。”

李恪出了宗正寺,当车架停在平康坊之后,李恪心跳不免加快,下车架时有些迫不及待,但当他看到吴王府的门匾时,赫然给吓了一跳。这哪是什么吴王府啊,这不是秦王府吗,是李世民还是秦王时的王府。他脸色一暗,对身边的差役怒道:“尔等小吏安敢戏弄本王,这明明是秦王府,怎么就被你说成汉王府呢?你胆子也太大了吧,有几个脑袋让本王砍?”

不怪李恪因为差役把他带到秦王府就要砍他的头,实在是人言可谓,他本来就是从秦王府出来的,若在以前,过来看看也无大碍。然而这个时期他来这里难免会被人说闲话,会被御史弹劾。他刚封亲王,就把秦王府当成自己的汉王府,一旦传出去可就不是流言这么简单了。差役被李恪的话明显吓住了,忙跪下道:“殿下息怒,小的没有带错路,这确实是吴王府。只是皇上昨天刚下的圣旨,今天还未及收拾,更换匾额,殿下就来办理王府手续,故而才会如此。”

李恪听完差役的话,略微松了口气,难怪李孝恭在说自己吴王府在平康坊是脸上含有深意,原来如此啊。不过,另一个疑惑随之而起,李世民为什么把自己以前的王府赐给他做吴王府呢?长安城作为前朝的都城,李世民再穷,一两座王府还是能拿得出手的,没必要把自己王府送出去,这里面肯定有深意。李恪现在也只能想到这些,也许,只有知道李世民赐给李泰的王府是哪座时,他刚才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吧。既然,王府是李世民赐给自己的,李恪也不便多想。

因为王府还没有收拾好,府门紧闭,李恪在府门口看了一眼,就离开了平康坊。再说,即使王府门没有关闭,他也不敢到里面去看。虽然,以前他可以自由的出入,但现在绝对不行。李恪让差役自行离去之后,看看还不到晌午,没有急着回宫,而是和小宝子朝西市而去。王爵是封了,王府也有了,现在缺的就是人了。他想在西市看看,看是否能遇到一些大隐隐于市的王佐之才。

李恪还真从西市找到了一个人--历史名臣马周,经过李恪的一番“妖言惑众”马周就答应了去吴王府。呵呵。

李世民为什么把他以前的秦王府赐给了自己呢?这是很突然的事情,是李恪没有想到的。至少,历史上李世民并没有如此做法。

由此可见,他在甘泉宫御书房和李世民的一番对话明显为这次能赐府秦王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说明李世民现在很重视自己,赐府秦王府似乎在是在给自己一个信号。

“到底里面包含着什么深义呢?”李恪自语道。

虽然,自己没有能够被册立为太子,但李世民似乎有自己的考虑。赐府秦王府,虽然没想像李承乾被册立太子一样对自己的肯定,但也是一份荣耀。

武德年间,李世民进封秦王兼尚书令,领右翊卫大将军之职,当时的秦王府又称天策府,可见李渊对李世民的器重。所以,秦王府无论从规模还是装饰都不会比东宫差,李世民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秦王府赐给李恪。

显然,不是让他做历史上的秦王,学他发动政变,他是在政变中弑兄杀弟登上皇位的。所以,他是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在自己的儿子中发生。因而,赐秦王府给自己,李恪确实在欣喜的同时有点忧虑。

第三,就是马周,李恪刚在西市结识的贞观名臣。历史记载,盛世明君唐太宗曾有一段四请马周的故事。太宗不仅在创基业、马上定天下时注重求贤,在登基称帝后,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辅国政。

他“四请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显示出他思贤若渴的明君本色。贞观三年,天下大旱,严重的灾情已危及到国计民生。作为一国之君,唐太宗忧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并极为虔诚的谴责自己。只是风霜雨雪,都是自然现象,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多次求雨无果后,唐太宗便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他宣布,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并切要有几条具体的意见。这可难坏了武将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马周的落魄朋友,漫游到长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为难之事,马周不加思索,伏在案上,洋洋洒洒,一挥笔就写了二十多条建议,文辞非常优美。次日早朝,常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奏疏呈给太宗。

太宗一看,颇为震惊,这些建议有根有据,切中时弊,确属可行,但武夫常何决非有这神来之笔,便问他是何人所写。常何告诉太宗是马周所写。太宗又问马周是何样之人,常何便向太宗简要介绍马周的情况:“马周是清河荏平(今山东荏平)人,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尤其精通先秦诸子的典籍。不过由于他自负才学出众,性格难免清高孤傲,因此郁郁不得志。起初他在博州一所学校教书,常受地方官的训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离家远游。穷困潦倒的他,经常受人欺凌,历尽艰辛来到长安,遇到了臣,臣觉得他乃当今一大奇士,就让他住在了家里。”

李世民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这么一个奇才,非常高兴,立刻就想见见这位人才。于是命人到常何府中将马周叫来,可没想到马周架子还很大,被派去的侍从一个人回来了。唐太宗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再次派人去请马周,一直派出了四次使者,才把这位性格高傲的马周请到了皇宫。当唐太宗第一眼看到这位穿着普通却气质非凡的年轻人时,就感到了这个人非同一般,于是和颜悦色的和马周谈起了当时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

马周侃侃而谈,从古至今的为政得失谈的非常细致,让李世民大为惊叹,直叹相见恨晚。当即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虽然官职很小,可是,以马周的真才实学及李世民对他的赏识,升迁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没过一年,马周就当上了权利很大的监察御史,有了用武之地的他,十分感激唐太宗的信任。他觉得自己得到的不仅是高官厚禄,更得到了一个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他如鱼得水,尽其所学为唐朝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感激归感激,在为官上,马周清正不阿,常常敢于直谏。公元633年,马周上书皇帝,对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大建宫室的做法提出了比较宛转的批评。

想到这些,李恪心里有些忐忑,马周如此才能,却被自己几句话就说动到汉王府就职,表面上看是马周为李恪效力。或许,只是马周的一个权宜之计,他只是想借李恪的势力再进一步,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

因此,他不能掉以轻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接下来就是处理马周的问题,如何在和马周以后相处的时间里,让这位名臣对自己忠心耿耿,真正的为自己所用,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

李恪整理完自己的思绪,处理完了自己该处理的事情,觉得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便开始了

他一如既往的生活,只等着王府收拾完毕就搬出皇宫。同时,他也对自己前一段时间让封德彝帮他找的两个人开始了期盼,这两个人分别是苏定方和刘仁轨。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9 2:15:1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