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行万里 第二十九章 猛炸药的难题

大明行万里 拍了拍肩膀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张永乐读中学时化学就学得特别好,长期担任化学课代表,基础非常扎实,化学实验做了不少,动手能力也很强。

后来上大学学习轻武器制造专业,又系统的学习了弹药工程和爆炸技术。但总的来说,他的化学水准和正经学化学专业的本科生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仅仅在与自己专业有关的领域涉猎比较多。

真正让他化学水平有极大提升的是在美国麻省理工留学时,所修专业之一——弹药工程学。说起来也是他运气不错,当时正赶上中美关系蜜月期尾声,作为两军的交流项目,张永乐得以进入这个基本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准军事专业,还拿到了学位。

正因为懂得的越多,才更清楚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工业体系,攀爬炸药科技树有多难!他不想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于是他开始提前进入科研状态,把自己关在客栈的书房里开始苦思苦想,寻求解决方案。

作为猛炸药,黑索金的效果无疑最好,安全适用性也最高,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又不受矿物原料限制,本该是最佳选择之一,但需要一定规模的基础化学工业。

张永乐在纸上以图表形式列出了制备黑索金最简捷的步骤,再与大明现有条件相对照,反复论证了很久,以五星为标准,给它打了个一星半,非万不得已肯定不会采用。

TNT,三硝基甲苯,它的威力不算最大,但论起安全易用,当属第一。也是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应用最广泛的军用炸药。制备TNT,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甲苯,在后世来说,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但一番论证后,张永乐打了一星,需要化工规模比之黑索金也不遑多让,而且这玩意生产过程中还有毒,沾上就没好。

硝化甘油,其实和硝化纤维性质差不多,比较容易生产,但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危险重重,即使加了硅藻土或者木浆钝化过也不行,民用爆破可以,几乎没人用它来作军用,这个直接不用考虑,怕思。

苦味酸,三硝基苯酚,大名鼎鼎的黄色炸药,这个倒是很适合在目前的大明来制备,原材料相对易得,靛蓝或者用煤焦油里提炼的苯酚,张永乐估计未来炼钢还是会用到焦炭,而煤焦油就是炼焦炭的附加产品,靛蓝更是随处可得的天然染料。

除了制备容易,苦味酸还有个优点就是爆炸后会引起剧烈燃烧,温度之高甚至连钢铁都可以熔穿,威力巨大。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安全适用性较差,苦味酸感度高,遭遇高温、摩擦、撞击都有可能引发爆炸,最关键是它对金属极其敏感,尤其会和铁起剧烈反应而爆炸,所以储存和装填都相当困难。

1890年清朝就曾进口过一批苦味酸,因为太容易炸而干脆挖了个大坑埋了起来。后世也有人考证,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舰炮炮弹用的是黑火药,而日军用的却是苦味酸,所以失败在所难免云云。

张永乐在苦味酸上花了很多心思来论证,最后也没办法就此定论,就先给它打了个三星半,搁置一旁,心里决定哪怕最终不采用,苦味酸也要少量制备一些,利用其非凡的燃烧能力,未来真要遇到海战或者攻城战,这玩意就是外出旅行杀人放火的不二利器。

硝铵类炸药,在后世已经作为农业增产增收的化肥而广泛应用,也是KB分子最爱的化肥炸弹,威力巨大,安全适用性尚可,但制备起来有一定难度,首先需要制备氨气,氨气又需要大规模制备烧碱的副产品氯化铵,或者在天然铵盐中提取,不太容易成批量制备。

但总的来说或,制备起来不难。只是硝铵类炸药作为钝感最低的硝酸类炸药,起爆难度极高,所以张永乐把它定为二星半。

当然,如果张永乐和那些穿越前辈走一样的大规模工业化加大面积耕种的路子,这东西真的可以造,除了当炸药,本身对农作物增产的效果那绝壁是杠杠滴,亩产翻倍甚至几倍都有可能。

硝化淀粉,又名硝酸淀粉,这个和化肥炸弹一样,也是后世KB分子的最爱之一,原材料易得,制作简单。张永乐把它放到最后来论证,就是因为心里早已隐隐地将之作为主选来对待。

硝化淀粉的威力不错,跟硝化纤维一样,它也是依据含氮量高低来调节爆炸威力,高氮硝化淀粉爆炸威力要高于TNT,而且感度低,必须用雷管起爆,相对安全。

已知的缺点是安定性不好,一般情况下,硝化淀粉制备出来后可以存放两年,之后必须销毁,否则就随时会炸。

通过论证,张永乐还发现了它的第二个缺点,就是比较浪费材料,因为制备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高纯度硝酸,后世的工业生产中硝酸是可回收再利用,而按张永乐设计的简易作坊是没办法做到这点的,所以会造成大量浪费,制备成本相当高。

不就是银子嘛!有了这个神鬼辟易的大杀器,那银子还不滚滚而来?反正也不准备大规模国战,偶尔用一次能起到阻吓威慑作用即可。

就它了!

在硝化淀粉下画了个四星半,张永乐心里顿觉一阵轻松。

至于硝化淀粉的主原料淀粉的来源就比较广了,现阶段国内已知的淀粉作物是芋头和山药,但最好的是土豆、地瓜还有木薯,都是高产易种作物,也全部是舶来品,尤以土豆淀粉含量最高。按张永乐后世的记忆,这三样都是在万历初年传入中国的,应该是在广东和福建有少量种植。

看来还得优先派人去找,这两样东西一旦推广开来,除了用来做炸药外,也是对抗未来大明严重饥荒的不二神器,用处可太大了!

正寻思间,之前害怕打扰他而躲出去的胡沁推门进来了,见他表情轻松,立刻莞尔一笑,露出她招牌式的酒窝,道:

“公子先前凝神苦思的模样好吓人呀,这回可是想得清楚了?”

“嗯,算是吧,对了,六叔他们回来了吗?我正好有事要找他,”

“回来好半天了,饭菜都好了,大家伙都在等你一起吃饭呢,才叫我过来支应一声。”

“要不你们先吃吧,我还得等会才完事,”张永乐想趁热打铁把迫击炮引信的问题也一并解决,至少也要弄个草稿起个开头,就随口道,

“何事这般紧要?要不吃完饭再想吧,今晚可是沁儿亲自下厨,要给公子尝尝沁儿家乡菜呢,”胡沁撅起嘴俏皮的撒娇道,

“噢?那可得好好尝尝,你说说都做啥好吃的了?”张永乐只好起身,一边收拾桌上的草稿一边问道,

胡沁在客栈的厨房里忙活了一下午,就是想取悦心爱的公子,闻言立刻兴高采烈应道:“有清炖狮子头,有松鼠鳜鱼,还有水晶肴肉,就这三样,也不知道合不合公子口味……”

“只要是我宝贝沁儿烧的菜,一定最好吃!”张永乐说着干脆一把拉过胡沁,吧嗒亲了她一口,手也开始不老实起来,饶是已经有些习惯这位公子肉麻风格的胡沁,也是立刻羞红了脸,挣扎道:

“公子别闹……等下头发乱了被人见到多难看呀,”

两人刚出屋门,一支点燃的鞭炮突然出现在他们附近,“咣”地一声巨响,吓了两人一跳,抬头一瞧,见不远处墙头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脑袋一晃而过,然后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却是那个叫宝珠的小女孩,自从上次一起唱歌之后,她就时常会趴墙头,说上几句闲话或者弄些古灵精怪的动静来。

“小丫头这般淘气!”胡沁嘟囔了句,一回头才发觉公子泥塑木雕般停在原地一动不动的立在那,

“哈哈哈!”张永乐立刻又活了过来,还春风满面的仰天长笑,

“公子你……?”

“无事,还真得谢谢这小丫头,被她这么一吓我倒是想通了事情。”

原来张永乐嘴里虽然答应胡沁去吃饭,但即使走在路上,他的大脑也没停止运转,依然在思索着对策。

迫击炮弹的引信制造,别的倒也不难,但其中有一样却是目前大明可能不那么容易制造出来的,那就是高质量的弹簧。

先前他就预计到了这一点,而在枪械选择上刻意去避开,没有选择拴动,半自动和全自动的步枪,手枪也只考虑左轮手枪而不是更好用的自动退膛手枪,就是因为担心弄不出合格的好弹簧来。

如果没有好弹簧,会严重影响迫击炮弹的激发率,结果就是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炮弹打出去之后不炸或者提前炸,所以这东西还是非常关键不容忽视。

之前张永乐脑海里还在斟酌各种触发、非触发以及时间引信,想找出一种更适合的来,却被宝珠那丫头一个鞭炮偷袭,给当场炸得一激灵,脑袋也瞬间开了窍。

我这是怎么了?还信誓旦旦要因地制宜,向八路军地下兵工厂看齐,一个小小的炮弹引信就非搞得那般复杂,不是好高骛远作茧自缚么!

安全导火索!多简单啊!在它的末端加起爆药就是很好的延时火雷管,既方便好用,又符合大明时代特色,怎么就把它给忘了呢!

所谓安全导火索,是英国人比克福德在1831年发明的,说直白点,就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鞭炮二踢脚引信加强版,制造简便又安全好用。除了广泛应用于各类猛炸药的起爆,也是早期榴弹炮或火箭类弹药的引信。

有了安全导火索,等于他今后几乎所有爆炸物或者火炮的引信都有了着落,而不用再为此纠结烦恼。

而张永乐所付出的,仅仅是找个做鞭炮的匠人,并告诉该如何来做,就可大规模生产。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0 6:21: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