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派我当间谍,上级竟是始皇帝 第二十八章 齐、鲁两地的治国起源

从本章开始听

“咳咳。”

扶苏不自觉地轻轻咳嗽了几下。

身为秦皇的嫡长子,他对自己的父亲颇有了解,因此对于江白的评价,扶苏只能称之为非常准确。

王宫大牢内。

秦皇嬴政明显感觉尴尬。

他真的那么喜欢追求权力和成就吗?

九州统一其实已经满足了他一生的愿望!

的确!

如果江白真的绘制了世界地图。

嬴政若不亲自一观……他或许真的会夜不能寐。

再者。

关于江白对大秦崩溃进程的推测。

嬴政不禁感叹。

军国主义实在是不可取啊!

但如果没有商鞅的变法导致的古典军国主义,大秦也无法实现对天下的统一。

只能说……

在特定的时代,就需要特定的国家策略和体制。

……

床榻之前。

江白回到主题上说:“小公子,阻止大秦继续对外征战,这是势在必行的。然而,在阻止之后,大秦将采用何种的治世体制,你的内心是否已有所构思。”

“嗯?治世的体制。”

扶苏瞬时被问得哑口无言,“纵观周朝……当周的天子治理天下时,他们使用的是分封制,并且辅以礼法的王道。而皇帝一直坚定执行的郡县制,其未来走向确实难以预测,我感觉主要可能还是要用王道来治理天下。”

郡县制起源于中原的战国初期,后才传入大秦。

但是。

用郡县制来治理九州,确实属于前所未有的事。

因此,扶苏无法通过古代实例来论述现在,自然也就难以表达较为新颖的治世观点。

江白稍作停顿,说:“小公子!在回顾过去时,我们不只要看周朝,还需要深入研究齐国和鲁国。”

扶苏疑虑道:“齐和鲁……”

“是的!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而鲁国是周公的封地!”

江白继续淡定地说:“我们需要辨别姜太公与周公的思维和执政的不同!”

扶苏敬意地聆听着。

江白说:“全世界都知道,周公旦是文王的第四子,出身于王室,文武双全!”

“第一年抵抗救乱,第二年克殷,第三年继位,第四年建侯卫,第五年构建成周,第六年制定礼乐、第七年完成政务成王。他被封为鲁国的元圣。”

“而观察姜太公,他属于衰落的贵族,在晚年才被周文王所赏识,被尊称为太师,后来帮助周灭商,姜太公成为大周的首位军事神祇,与大秦的战神白起颇有相似之处!”

……

后代常将姜太公描绘为仙风道骨的智者形象。

实际上。

姜子牙绝非那种慈祥的老者。

太公能孤身一人,辅助周灭商,依靠的是坚强而非传统的军事策略!

当他发起屠戮时,绝不会表现出一丝的怜悯!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遗憾的是,姜太公由于出身低微,无论功绩多大,终究不是周王朝的内亲,因此被封在最东端的齐国,即原本属于东夷人的领地……”

江白整理了一下话语,说:“这个东夷与大秦早年的邻邦义渠部落相似,都是极具战斗力的。殷商的灭亡就是因为在攻击东夷的同时,还要防备背后的大周,前后受敌,最终导致了殷商战局的完全崩溃。”

“因此,周王朝将姜太公封在东夷之地,意图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这位大周的第一军神,能够稳定东夷的各个战斗力极强的部落,以巩固周朝的九州天下。”

比对东夷与义渠,除了同样具有卓越的战斗力外,在各个方面,东夷显然稍占上风。

无论在武器制造、铜器冶炼还是海盐制备等领域,东夷的技艺均无出其右。这展示出齐地本身就物资丰富,极其适宜发展商业和贸易。

“小公子,你来说一些姜太公和周公在齐国和鲁国分别实施的政策?”江白不经意地提问。

对于这种较为理论性的问题,他应该能游刃有余。

扶苏确实闪过了一丝自信,回应道:“夫子,姜太公在齐国实施了‘因其俗,简其礼’的策略,并在挑选基层人才时高度重视贤能之士。”

“姜太公还编撰了著名的《六韬》和《文韬》及《六守》,作为后代君王治国的纲领!”

“在商业领域,太公专门推广了‘九府圜法’的货币制度……”

……

‘因其俗,简其礼’这个政策,其实是因为姜太公考虑到东夷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如果硬性推行复杂的周礼,势必会引起东夷人的反感。

因此,姜太公选择融入当地,除了对士卿高官要求一定的礼仪外,其余并不强求。

关于《六韬》,又名太公兵法,其内容不仅局限于兵法,除了《太公》的二百三十七篇外,还包括《谋》的八十一篇,《言》的七十一篇和《兵》的八十五篇。

因此,《六韬》、《文韬》和《六守》被尊奉为齐国未来君主的治世纲领。

至于“九府圜法”,则是一种国库架构,包括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和职币等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负责不同的财务管理和资产保管。这一完整的国库框架为后来的名相管仲提供了充分发挥其经济才能的基础。

“而周公所在的鲁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孔子的故乡。”扶苏稍微回忆了一下,接着说:“所以,在周公的治理下,鲁国开始执行周礼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等,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政治层面,分明了君臣上下之分,设定了等级之别。”

“在宗法方面,有大宗和小宗之分。在经济层面上,划分为公田和私田,保障了民众耕作的权利。”

“在文化层面上,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道德标准,制定了一整套礼仪制度,此外,周公还提出了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等政策。”

周公制礼。

这是周公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礼习的起源极其古远。

最初的【礼】字,大约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露面。

随后,它逐步变化成鬼神祭祀流程中的一部分仪式,以体现人们对于鬼神的敬畏与推崇。

周公的礼制构建,则是对祭祀的礼节顺序进行了精细化。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6 17:57:2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