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是西周 第39章: 昭王继位王道微缺

这里曾经是西周 读者金牛君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姬钊的儿子姬瑕继位,史称为周昭王。

关于周昭王的历史,史书上记载的非常简短,《史记周本纪》记载:“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周昭王应该是整个周朝历史记载最简短的一个帝王,但是在《竹书纪年》等书籍中,还是可以找出周昭王的许多记载。

周昭王继位,是接过了“成康之治”的盘子,但是周昭王并未经历过周朝建立的过程,也就是俗话说的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和老一辈一样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逐渐被淡化。尤其致命的事情,前面几个先帝都有经历过周朝打江山的周公旦、召公、毕公等人的辅助,到了周昭王这个时期,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已经全部荡然无存。仅剩下的一个元老也就是毕公,但是毕公也已经年老体衰,无力辅助朝政,这就导致了这个刚刚接手的帝王需要自己去扛起周朝帝国,更需要亲手去接过及扛起“成康之治”的大旗。

尽管成康之治给周昭王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周昭王并没有把这些先辈打下来的良好局面进行发扬,反而出现了“王道微缺”的局面,也就是天子的威望有些缺失。

王道微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周朝本来就是一个分封制的诸侯联盟,周天子并没有绝对的权力去号令诸侯,而让诸侯能够听从周朝朝廷号令,靠的就是周天子的品德及威望来牵制。

这个时候就看出了周公旦、召公、毕公等人的作用有多大啦。在周成王及周康王时期,有这几个四朝元老在辅助,毕竟这些元老是一路跟着周朝打江山过来的,天下诸侯都比较信服。所以就算天子的威望稍微欠缺,但是这些元勋的个人魅力及品德也足以弥补天子的不足。

但是到了周昭王继位,元勋元老死的死病的病,都走的一干二净,剩下一个庞大的帝国交给一个尚未有足够威望的帝王,这个朝代不出问题才叫没有天理。

一个国家的治理,无外乎就是处理外部问题及内部问题,外部问题可以包括外交、疆域、军事等等,而周朝的内部问题就是诸侯及百姓的信心及凝集力。

作为事后诸葛亮,或者作为旁观者,周昭王上位后的政治策略应该是先安内再对外,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朝廷、百姓及诸侯能够团结一致,才能对外征伐。

周昭王继位后,其治理朝政的能力一直都被质疑,而民间则一直传出周王室“王道微缺”的说法。但是作为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却对这些传闻置之不理,既不反思也不改变。

周昭王十四年(公元前982年)夏天,农历四月初八,周朝帝都镐京突然出现了特别反常的自然现象,附近的大河、水井、水泉、水池里的水几乎在同一天同时大涨,甚至于井中的水竟然都溢出井外。这还不算,第二天紧接着周王室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就像地震了一样。而更为怪异的事,每天晚上的夜里都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使得天上四面八方都变成青红色,天空都看不到二十八宿。

在古代,由于缺乏相应的天文地理科学知识,所以对于天象异变,一般都会归结于当朝的帝王的运数。而周昭王时期的这个天象,也不可例外地引起民间的恐慌,都认为天象和人间为表里,周王室的王道缺失才招致异象叠生。

如果说所谓天象只是古人的迷信无知,那么还说的过去。但是祸不单行,随之出现的的一宗“弑君”事件,周昭王处置国事的态度让人大跌眼镜,成为了“王道微缺”的最有力佐证。

这个事件发生在鲁国,鲁国是谁的封地?这个就是开国元勋周公旦的封地,周朝建国后,周公旦和召公一样,都在周王室朝廷里面辅政,就没有回到其封地。但是封地总得有人去管理,于是周公旦的长子名叫伯禽,就被派到鲁国上任,成为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也被称为“禽父”,鲁国就在现在的山东曲阜一带。

伯禽在位期间,鲁国始终以“周礼”治国,这《周礼》恰恰是周公旦所作,所以“鲁”奉“周礼”,不仅是继承先人遗志,更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更也是周王室最“嫡系”的支持者。在清康熙年间的史学家“高士奇”的名联中就曾写到:“鲁国所传唯士礼,东京以前无佛书。”可见“鲁国”对于周王朝的忠心与尊崇。于是后世才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

但是就是在这个周礼执行的最到位的地方,到了伯禽的第四代继任者身上,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上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弑君”事件,那就是“鲁魏公弑兄夺位”。

周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国发生严重的政变。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记载:“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沸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而在《竹书记年》中则记载的更加简单:“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也就是说,在鲁幽公在位的十四年七月,被他自己的亲弟弟姬沸给杀掉了。这个弟弟就自己继位,自称为“鲁魏公”,也就是第五代的继任者,只是这个继任者是靠武力篡权的,在法律上是不会被允许的,而且属于大罪。

但是就是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当天下诸侯都在看着周昭王如何处理这个篡位的“鲁魏公”的时候,在“以礼治国”的周王室,在这一明显违背礼制的行为面前,周昭王竟听之任之,既不发兵征讨,也不兴师问罪,任何实质性的行动都没有,甚至于连明确的带有责罚性质的“诰书”都没有颁布过,相当于就这样“默认”了这种“弑君篡位”的行为。

鲁国这个事情令周昭王“王道微缺”成为事实,周昭王的威望一落千丈。而且此举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导致了此后的天下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整个朝纲由此偏斜。也渐渐的导致了所谓的“礼崩乐坏”,众多诸侯对于周王朝的权威也开始逐渐轻视,为后世周朝的衰败埋下了祸根。换句话说,这叫自毁长城,周朝历代先帝建立起来的威望,在一朝之间一落千丈。

周朝有过治理叛乱的先例,周成王时期的“三监之乱”,同样也在山东曲阜附近,当时的周公旦依旧坚决的举兵东征平叛并取得了全面胜利!由此奠定了周朝的根基。

那么,面临着鲁国出现的这样违背“周礼”,无视王权的行为,作为西周最高统治者的周昭王,如果不是傻子的话,应该懂得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才对,为什么没有做出相应的强硬措施呢?这个有点违背常理。

在史书中,大部分的记载都是说是因为“幽公无德”所以“魏公”取而代之的,就是说原先的鲁幽公品德不好,所以当弟弟的鲁魏公就取而代之,好像历史也认可了这个说法。

我们姑且不论这个理由是否成立,在翻阅大量的文献记录之后,我们发现鲁国篡位叛乱的事情发生在周昭王十四年的秋天,而在不到两年后的周昭王十六年的夏季,周朝发动了“征伐东夷之战”。也就是说,在鲁国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周昭王实际上工作重点是放在了对外的征伐战役的准备之中,对内的事务都不在其考虑范围,对内对外的政治完全失去了平衡。

也许在周昭王看来,征服东夷之地,要比平定一场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族内矛盾”要重要得多。所以,尽管当时在周朝帝都附近集结着大量的主力军队,但周昭王依旧并没有对鲁国的“弑君篡位”采取强硬的手段!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8 23:44: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