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模范家庭 第四十章 分粮食

六十年代模范家庭 慧子奇 玄幻奇幻 | 穿越附身 更新时间:2023-07-3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周科南立即明白了,三队和四队的麦子要么被烧毁,要么被雨水浇烂。今年可能无法完成粮食分配任务,对于公共购粮更是没有着落。上级领导们一旦反应过来,很可能会进行问责。

到时候,张有才这个混账就有可能让一队和二队分担责任。如果那样的话,所有的粮食都会上交,老百姓将一粒也得不到。

公粮的任务确实很重,这麦子是细粮,和大米一样是城里人的主要口粮当然,这是在周为民和周老汉商量后得出的结果。

周老汉儿说道:“三队四队种的粮食恐怕完全毁了。”

周为民问道:“那么口粮和公购粮怎么办?”三队四队种了相当多的麦子,加在一起有将近五百亩地,火烧了近两百亩,现在这些地又被雨淋了差不多两百亩,能够收回的剩下的也只有一百多亩。当然,被雨淋过的地里的麦子还没有完全损失,赶紧收割的话可能还能收回一部分,但得看那几个队的成员是否愿意干。

周老汉儿嘴里咂摸着烟袋锅子,说:“我们可多收了些粮食。”周为民皱起了眉头,这么大的雨,说不定还会继续下,这些粮食晾不干可别腐烂了……

情况不妙啊。

周为民咬紧牙关说:“开始分粮!”

生产队除了冬天,春夏秋季基本上都有大量的农活要做,即使不能下地,还得进行其他工作,所以粮食的分配通常是在傍晚下班后进行的。

一提到分粮食,大家都兴奋地互相告知,回家拿着篓子、挎着箩子、拿着麻袋……

“三队四队可能无法收到麦子了,我们赶紧分粮,免得他们占我们的便宜。”单蝶琴高兴地挎着箩子跟在她的丈夫后面,他手里拿着两个麻袋。隔壁赵化民的妻子梁淑英听到后大喊道:“别自吹自擂了,我们对你们那点粮食并不感兴趣。我们这里有高产粮,跟着大队长走就有粮食吃。”

三队四队的一些懒散成员听到后开始嘲讽他们,冷言冷语地说周为民独享粮食,生怕他们三队四队要求分粮食才赶紧分。

结果,一队听说二队要分粮食,三队四队还在背后说风凉话,于是他们急忙找队长和会计商量分粮事宜。

周富贵一听情况哪里还能坐得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当然不能例外。虽然按照惯例他们应该交公粮后再分粮食,但一队已经开始分了,他就紧随其后也没什么不对的。

如果不分粮,到时候真的出什么麻烦,队员们可就会埋怨他了。

他没有周为民那样的本事,一直都是紧随在周为民的后面学样。

于是他挥了挥手,也喊道:“开始分粮!”二队的会计周明阅,绰号“铁算盘”,已经在麦堆旁摆好一张破桌子,准备好了自己油光水亮的红木算盘,对着粮食产量表和二队队员户数噼里啪啦地打算。

此时,生产队分粮食有两次,分别是夏天和秋天。

通常情况下,秋天的分粮会按照劳动力六成,人口四成的比例进行。也就是将扣除公家和集体后剩下的口粮分成两份,百分之六十按照工分比例分配,百分之四十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当然,有些地方采取五五分,还有些地方改成了人口六比工分四。他们现在还不知道,等到人民公社成立后,可能还会改成人七劳三,甚至八二,劳动力多而人口少的家庭会更吃亏一些。

夏天分配麦子的数量相对较少,按照劳动力六成、人口四成的比例来分也不划算,或者说会计觉得麻烦,直接按照人口比例分配。扣除应交的和集体的部分后,剩下的也不多,按照平均每人分配。已经分了粮的数量会记录在各家的口粮册上,等到秋天分粮时再扣减。

实际上,有些人并不满意这样的分配方式,因为如果分配粗粮,比如地瓜,五斤新鲜地瓜相当于一斤干粮,三斤干地瓜也可以换一斤麦子。分配粗粮可以拿到更多的粮食,细粮的总量较少不够吃。还有一个原因是,细粮好吃,人们会吃得更多,在麦堆旁,二队的会计周明阅,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铁算盘,已经在一张破桌子上摆好了他油光水亮的红木算盘。他认真地对着粮食产量表和二队队员户数,用手指噼里啪啦地快速击打着算盘。

根据记录,一共收获的麦子不到三万五千斤,经过扣除公购粮、种子、应急粮等等的部分后,剩下的不到两万斤。

按照最高口粮指标和秋粮结合计算,最高每人可分配440斤,孩子则减半计算,超出部分则属于余粮。根据规定,余粮要求卖给政府收购。

然而,余粮的处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否有余粮还要根据队长的决定,毕竟保留多少粮食也有一定的弹性。

谈到交公粮,作为农民光荣的义务,自然是无偿提交给国家。购粮时,按照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大约在五分到七分一斤之间。而余粮则按照市场价出售给粮管所,价格约为一毛八厘。

当然,这个市场价是由上级制定的指导价,而非自由市场交易价格。

如果是在黑市进行自由交易,一斤麦子至少需要两毛,就好比现在城里一斤面粉一毛八分钱,如果想私下购买,至少要三毛五分钱。

待会计算出来后,王路会带领人们将粮食分堆,首先交出的是公粮,它们颗粒饱满、晒得焦干,然后是集体的粮食,最后将剩下的较差的粮食分给队员们。

周为民在一旁观察着,专注地盯着会计拿着队员们的花名册逐户点名。

这时,张有才听到消息后跑了过来,他好奇地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这几天,张有才经历了一连串的不顺利,好像从天堂跌落到地狱一样。他的焦虑导致他头顶的禿得更严重,上火使他的眼睛发黑。一场大雨让他心急如焚,甚至昏厥过去,这几天他一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正巧今天,三队和四队的生产队长来请示,试验田只能停止了,他们已经派人到地里继续收割。另外,被烧毁的两百亩地的情况也不用担心,大雨冲刷一切,连草木灰和麦粒都被冲得干干净净。

当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询问张有才什么时候去镇上走一趟,向相关部门汇报他们两队的情况。今年的公粮和购粮都已免除,还要看看救济粮何时发放。

他们实际上无法处理那些收割的麦子。

张有才明白现在不可能指望通过麦收来造就卫星。望仙镇已经取得了一颗亩产三万斤的麦子!

粮食问题肯定需要全村合作,一队和二队已经收割完毕,到时候让他们平均分摊公粮。

他正想着好事,突然听到王大成回来喊:“爸,爸,周为民那个顽固的个体户在分粮食!”

“什么?”张有才头昏眼花,差点再次晕倒,他顾不得穿鞋,立刻冲了出去。

……

周为民看着他狼狈不堪的样子,拦住了他,并示意一边商谈。

周科南和他的兄弟们立即明白了情况,示意会计和记分员加快动作。

周为民将张有才拉到一边,为难地望着天空,“大队长,你看天气,虽然中午还是大太阳,此刻却阴沉沉的。什么时候会下雨都难说,镇上的技术员也说了,这些天还会有雨。麦子晒不干,它们天天这样堆着,一天就会捂坏发芽。我正在考虑让队员们把麦子带回家晒干,就算发芽也不会损失太多。只要一次摊开几百斤,总比让它们堆在这里好。”

他的建议一点都没错,反而是最好的办法。尽管张有才气得要命,但却束手无策。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1 4:36:1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