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未来女帝强吻,成李二情敌? 10、长孙无忌上线

从本章开始听

李二听的仔细,突然问道:“我大唐以农业为主,而工商业为次,听你所述,那国两业也大规模发展,如何发展?“

李墨应道:“观其岛国政策,臣以为单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存在弊端。

试想,农业受自然影响颇大,如遇天灾人祸,农户收成巨减,不但农户赖以生活的田地颗粒无收,忍饥挨饿,国库无法收税还要拨款救济,则国库容易枯竭,贻害非浅,国脉必然动摇。

其一,国库收入不只农业税收一块,还有工商业两块,农业收入减少,工商业收入尚可保障国库所受影响不大,并可挪出资金用于救助灾民。

其二,工商业发展迅猛,可以转移增加的人丁,使其容易找到其他活路,有所收入,避免因人口增加,土地不增,收入减少而产生的矛盾,也消除了农户因没有土地收入铤而走险,利于朝廷的稳定。

其三,农工商全面发展,必然带动大唐各领域的全面发展,税赋可投入其他建设,而百姓也可以扩展多种收入渠道,民自然易富,苏州、扬州一带百姓富庶,都是源于此理。”

他见李二听的专注。

继续说道:“那岛国有句民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臣也以为,发展工商业,不外乎朝廷出台扶持鼓励政策,配套保障律令,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工商业发展环境。

有这些措施,则工商业当可蓬勃兴起。

观我大唐广州已成为商贸大都会,波斯、天竺等地的商人、僧侣云集从事商品贸易等活动,而朝廷则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规范商业发展;朝廷在各大都市建‘市’,并设人负责管理,这样措施也有利于商业的繁荣,而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全面推广。

所以说我朝发展商业有其基础,只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推行有益其发展的鼓励支持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则必会促进其蓬勃发展。

而对于工业讲,我大唐也有相当基础,盐叶、刺绣、瓷器、铁矿、铜矿、印染、酿酒等生产都有相当的规模,只要出台鼓励各种作坊进一步扩大的激励政策,促进作坊主利润增加,则作坊定会如雨后春笋在九州大地遍开其花。

而使作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还要朝廷投入加大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好的技术,必然促进作坊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提高,日积月累则工业可成。”

他说道这里,旁边一位胡须微白,年约五旬的老者说道:“你如此看重发展商业,可知商人大多唯利视图,奸诈欺骗,不事生产,巧取豪夺吗?

如此鼓励此中奸人四处兴起,则其日长,奸人定然形成气候,真遇灾祸,则商人蜂蛹而起、囤积物资、哄抬物价,百姓生活窘迫,岂不天下大乱?

历代帝王和王朝都无一例外以农为主,抑制商人快速崛起,则民风保持淳朴,乃稳定长久之道,也是先人总结的治国经验。

你是欺朝廷无人,不知其危害而胡乱鼓吹,让朝廷放弃治国基石而改用败国之道,用心何在?

再者说,你竭力鼓吹商人兴国,不错,商人通过投机取巧,虽可带动些地方经济短期发展,然以欺诈和巧取为赢利手段,非王朝正道,不可为朝廷所取亦!”

李墨听完心下愕然,顿觉此人不同凡响,讲的冠冕堂皇,符合圣人之道,颇能鼓惑听者,他转身欠身致意道:“请问大人高姓大名?”

那人手轻摸额下的微白胡须,应道:“老朽长孙无忌。”

李墨见客套话说的差不多了,话锋一转,言道:“大人知识渊博,下官深感钦佩,然今日大人之观点,下官实在不敢苟同。请问大人,是圣上掌握政权,还是商人掌握政权?是朝廷制定政策,还是商人制定政策?”

长孙无忌不加细想,张口说道:“当然是圣上掌握政权,朝廷制定政策!”

李墨笑着答道:“既然圣上掌握政权,那么在发生灾难时商人胆敢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圣上难道没有办法制约吗?商人多重利惧生死,朝廷律令一出,商人则会迅速见风使舵,此是必然。

其次,朝廷既然推行发展商业,理应防患与未然,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商业交易律,以高悬宝剑威慑在商人的头上,当商人为一己私利公然与朝廷作对时,杀一儆百,则商人惧之,足可防患于未然。

第三,设立的管理机构有监控平抑物价之作用,当物价超出正常准许范围,管理机构可强制压价,则物价当可控制。所以法令制度配套,则完全可以避免长孙大人担心的情况发生。

至于大人所说商人奸诈,多有欺骗,此言不错,无奸不商,无商不诈,可朝廷取的是税收,用其之长,充盈国库何乐而不为?

大人说发展商业不是正道,那么请问能够使百业兴旺,人民生活富足,国库收入激增的事情不是正道,那还有什么是正道?

而其他朝代没有发展商业,并不能证明发展商业不好,大唐自建国以来所实行政策,多是开拓性的政策,即使使用前朝的一些政策,大多也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前朝不大力发展商业,主要对商业发展之知甚少,看其弊、不能治其弊,看其利、不能用其利,国力不够强大,惟恐风吹草动、影响国之根本,再者也缺乏英明神武的有为明君。

反观我大唐,君主英明,国力强大,知其弊利,可防可控,优势条件具备亦,足可以推行。”

李墨知道自己的言辞有些激烈,长孙无忌心里一定不会舒服,但不驳倒他,李二焉能信他。

李二听着点点头,应道:“岛国的政策很好,但各国国情不同,所用政策自不相同,彼之良策未必实用我国,好了,这点不多说了,朕还听说爱卿知晓那岛国新式武器制造方法?”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0 13:18:1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