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流离 第三十四章 长相思

半世流离 一梦到天明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3-04-23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天涯海阁本就人不多,林徽茵的离开,让整座院子越发的冷清了下来。

有时候,孟晓冬心中竟然还萌生出多找些人住进来的想法。

某一刻,孟晓冬被自己那堪称天马行空的想法给震惊到了。不过回过头来想想,这注意貌似也不是不行啊,至少,林徽茵的离开,让顾城身边只剩下她孟晓冬一个人依然镇守战场第一线。除了刚开始的食髓知味外,近几日,孟晓冬渐渐感觉到吃力了。这也是为何她心中会产生如此想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想到这,孟晓冬脑海中突然想起数月前在那座充满禅意的茅屋前遇到的那位‘姐姐’。

不知,她现在可好呢。

阿嚏!!!

月儿:“小姐,你怎么了?着凉了吗?”

此刻,正随王庚前来东北赴任的陆晓曼,摸了摸鼻尖:“指不定是谁在想我了吧!”

看着自家小姐还在玩笑,月儿不禁翻了翻白眼: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呗,你喜欢就好。

从南方回来之后,月儿发现自家小姐时不时走神,有时候盯着某处物件看着看着就呆住了,甚至有时候还会嘴角勾起,带着微笑的看着虚空某处。

月儿一度怀疑陆晓曼中邪了,偷偷请了医生来看过,又表示没有任何异常。

只不过老医师临走时神色莫名的那句话让月儿记忆犹新:“夫人这是相思病,无药可医。”

相思?

小姐在思谁?

肯定不是姑爷啊,从这几天王庚陆晓曼夫妻之间越来越淡漠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来,绝对有事。

他们俩不像别的夫妻那般有什么事情直接吵闹,而是直接诉诸于冷暴力,当然,那时候的人们还不知道这个词,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原来陆晓曼从灵隐寺离开之后,辗转又去了南方几个雅致的地方,看看风景、散散心。

毕竟在近代画坛,陆晓曼也是一个独树一帜的画者。

而但凡在绘画上有一定造诣的,都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于是本就是为了游山玩水而下江南的陆晓曼,除了回上海老家一趟之外,基本都在外面疯玩。

与上一世的她沉迷于大烟和酒会不同,这一世目前至少还没走上那条纸醉金迷的歧路。

当然,这时候她还未遇见徐志磨。

只是,缘分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在灵隐寺中她遇见了更好的一个人,姓顾,名城,字青辞。

名如诗书人如画!

也就是在离开灵隐寺后,对于心有所挂之人来说,这一路上的风景便不再只是风景了。

灵感如同泉涌,陆晓曼发现,自己对这天地众生,充满了情与义,尤其是这干干净净的大自然,深得其心。

也就是在这后来的那段时间内,陆晓曼做出了十余幅堪称现阶段自身画技巅峰的画作。那时候的她心中郁气尽消,下笔如有神助,画完之后,整个人神清气爽,似乎能见到另一方天地。

只是这种好心情在回到哈尔滨之后,便消失殆尽了。

回到东北的陆晓曼突然发现周遭的人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后来还是在一次酒会上,两个所谓的名媛贵妇在偷偷谈论王家的事情。

以至于在那二人离开之后,陆晓曼从阴影处走出,脸如寒霜。

虽然她跟王庚之间并无感情,但她陆晓曼从未想过自己也会成为他人口中的谈资和笑话。

原来,在陆晓曼南下之后,王庚偷偷将他的初恋金屋藏娇了。

这事情说起来隐秘但终究是纸包不住火,被人捅破了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回到东北的陆晓曼不吵不闹,就这么静静的看着王庚表演。

有意思的是,王庚竟然也没个半点解释。

这便是如今王家的情况,夫妻俩各过各的,互不干涉,更无情意可言。

就这么一两个月后,远在上海的陆家也知道了这个事情,陆晓曼的父亲陆定亦是气愤异常。

这时的陆晓曼趁势提出要与王庚离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陆定,又字静安,号建三,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这个时期的陆定在金融行业中玩的风生水起,当初王家也就是看中陆家的这块资源才让王庚与陆晓曼结婚的。而且后来,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陆定经同乡翰林汪洵之推荐入度支部(后为财政部)供职,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二十余年,是国民党员,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

可以说,陆晓曼出身在当时妥妥的就是白富美。自幼接收的教育也养成了她孤傲的性格,所以虽然嫁给了王庚,但她注定了不是那种安安稳稳相夫教子之人,不过也许是她之前还未遇到能够让她甘愿退去金钗,洗尽铅华,素手做羹汤的人,因为她与王庚之间并无感情基础。

只是陆晓曼想离婚,王家却不愿意了。

虽然王庚不在意,但王家人不会同意,到嘴的肉,眼见着要飞了,王家人不得跳脚。

于是陆晓曼与王庚的婚姻又陷入了扯皮之中,这也让陆晓曼真正见识了什么叫恶心,也看到了王庚这个人,一点男人的担当都没有,这也更加坚定了她要离婚的念头。按照后世的话说,这样的男人还留着做什么?留着过清明吗?

直到后来,战乱将起,陆晓曼被陆定接回上海,并强硬的登报离婚才真正告一段落。

而此时的陆晓曼,正烦闷的看着天上的烈日炙烤大地。

归来数月,更添烦忧,反而怀念那时寄情山水,说走就走的日子。

有山、有水,还有些许志趣相投的友人作伴,最最重要的是,能够见到那位清俊脱俗的人儿。

只要见其面便能忘忧,只是此情如今不知何寄?

但陆晓曼知道的是那种写意俨然的生活姿态今后恐怕难遇了。

当然,对于这位远在东北,又思念着他的佳人,顾城并不知晓。

孟晓冬到北方的最大目的除了顾城之外,便是要求得艺术上的发展,于是除了日常的演出以外,她先后向陈秀华、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苏少卿等人请益,钻研谭派艺术。

从春末夏初到达北平至今已过数月,孟晓冬见识越广,理解越深。在鉴别比较中,她做出了理智的抉择,最终她把目标锁定了余派(新谭派)。

她认为余派艺术不仅在唱念做表细腻深刻,决非其他派别所能望其项背;而在唱腔方面的三音联用(高音立、中音堂、低音苍),能藏险妙于平淡,更为她所爱。对余派心仪已久的她下定决心要寻找机会立雪余门,请求教导。

其实,孟晓冬所不知道的是余叔岩对孟晓冬的艺术才华也颇为欣赏。

这些年来,不乏友人托关系来寻余叔岩,欲拜师余派,却都被其一口回绝。

余叔岩曾对身旁的朋友说:“有些人教也是白教,徒费心力。”

知晓这位老友脾性的友人于是笑问道:“那你看当今之世,谁比较好呢?”

余叔岩回答说:“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的戏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晓冬一人!”

正是因为知晓孟晓冬最终会拜入余派,自从回到北平伊始,这些日子以来经过老李的牵线,顾城终于搭上了余叔岩的线。

自那日,顾城亲自带着孟晓冬上门,后经过漫长的等待,几经周折,孟晓冬终于夙愿得偿,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女弟子。

原本余叔岩见到孟晓冬与顾城你侬我侬的,对于收其为徒还是心存疑虑。

因为他知道世人对伶人的有色眼光,因此不确定孟晓冬是否能够顶住所有的压力坚持下来。

再加上旧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唱京剧的也男女有别,最早京剧科班是不收女徒弟的。

辛亥革命后,北京有了崇德社、维德社等坤班,女演员演唱京剧虽然盛行了起来,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还是进不了前门外的大戏园子,更甭说参加盛大的义务戏演出了。也因此原先即使名闻全国的须生孟晓冬,最早也只能在游乐场演出。

最后,余叔岩还是为孟晓冬的毅力所折服,在加上顾城那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最终答应了下来。

果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此后孟晓冬便投入学海之中,像极了一块干涸了很久的海绵,疯狂的汲取水分。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1 19:40:5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