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三刀闯大明 第二章 一切美好都是自我沉醉

两面三刀闯大明 武贝勒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2-11-1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宋老实在正阳门廊坊四条胡同卖馄饨二十年了,他的摊位位置不错,正好处于胡同西口,紧挨着正阳门大街。

不管是南来北往的商人,还是进都赶考的举子,或者各衙门口的官差衙役,大户人家的小厮管事,都知道宋老实的馄饨是货真价实的鲜肉现包。

口碑不错,熟客不少。这一个小馄饨摊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官差喇虎的吃拿卡要、白吃白喝,倒也能维持着宋老实一家的生计。

这几天宋老实发现胡同口多了一个人,这廊坊四条胡同西口挨着正阳门大街,东口挨着煤市口,川流不息的人群来来往往,各色人等这些年宋老实见的不少。可是他从来没见过这种人。

头上不冠不巾,短短的头发像是和尚还俗,上身的衣服像是个口袋,剪了个三角口子套过了脑袋,两胳膊光溜溜的从两侧穿出来,下面的一条裤子,两个裤腿直通到裆,连条短裙也不罩。

光着脚丫子,脚上套着一双从没见过的鞋,没帮子没跟,说是木屐,又看着软软的,鞋底没齿。手里拎着个箱子,也不知道装的是啥。

士农工商,都不像。说是官员,没见过官员光膀子上街;说是流民,看气色也不像挨饿受冻的样子。

宋老实就这么默默的看着他,当有官差经过时,这个人就悄悄的隐藏在各店铺的廊檐阴影,挡板柱子后;官差走过了,再悄悄出来。

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默默的打量这这条胡同的一切。

————————————————————————————————

李宝库很平静,主要是三天没吃饭了。

他现在来不及想别的,也没心情想别的。

因为这三天,他想了很多。

不幸中的万幸。他知道自己穿越了。

并且知道自己穿越到了明朝弘治年间。确切的说是弘治十五年的春天。

万幸中的不幸。他知道这下麻烦了。

他既没有像其他明穿小说主人公一样,借尸还魂于崇祯和朱慈烺,也没夺舍于某皇亲国戚,甚至连个秀才举子,边军厨子掌柜的都不是。

李宝库就这么凭空的出现了。

出现在弘治十五年春天的燕都城,

出现在这廊坊四条的胡同里面。

没有闪电,没有时空门。

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没有AK47。

也没有人看见他怎么来的。

以李宝库初二辍学的文化水平而言,懂得弘治这两个字,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在燕都收破烂时候,捡到的一套《明朝那些事儿》是他的启蒙读物。那时候跟着养父母游走在燕都的大街小巷,养父母加起来认识的千八百字都在昏暗的路灯下教给了他,连蒙带猜的看。

上学后,虽然无心学习,但是这套书里面的皇帝大臣,太监宦官、文人武将,宫廷内斗、市井红尘、文明战争倒是一直吸引着李宝库的兴趣。

书都翻的卷了边了,还是舍不得扔掉。

成年后,李宝库唯一的爱好,就是用手机看明穿小说。

因此上,弘治完了正德、正德完了嘉靖,这点基本的历史知识,他还是知道的。

他用书里的故事和人物,对照着自己红尘浮沉的漂泊岁月,打工时光。

艰难困苦时候,看书聊以自慰;闲暇无事时候,想着书里的人物对比着社会的不同面孔,对照自己经历过的风风雨雨,琢磨世间百态,琢磨缤纷人性。

并且他有个习惯,这本书上所有的人的生平都会去网络搜索一下生卒年月,算算他们做出这些事迹时候的年龄,顺便搜搜他们的奇闻轶事、生活经历、后代子孙等各种信息。

比如。

他就知道他现在所处这个廊坊四条胡同。不算是内城。

永乐大帝朱棣在建筑燕都城的时候,一期规划像个荷包蛋一样。

颤巍巍、半凝固的蛋黄就是紫禁城。

十米高的城墙和百米宽的护城河包围着这个巍巍宫殿群。

东南西北的东华门、神武门、西华门、午门是紫禁城的四大门户。

而皇帝在太和殿大朝会的御座,则北对神武门、面朝午门,御座面南背北,头顶正对紫微星。

白嫩嫩、围绕蛋黄的蛋白才叫内城。

内城分为二十八坊,三十尔条正街、一千二百八十八条胡同。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五军都督府、宗人府等各种衙门;

御马监、司礼监、制造局、兵仗局、宝源局等服务部门;

各级大人和皇亲国戚的府邸宅院。

海运仓、新太仓、南新仓等专业库;

各种寺庙道馆等;

都在内城分布。

沿着蛋白,也就是内城的外缘,有高15米、厚20米的城墙。

这是一套完整的城防工事。

分布着角楼四座,水门三处、敌台一百七十二座,击垛口一万一千零三十八个。

内城的城门正对着午门的叫正阳门。剩下东南西北各分布两座城门,分别是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城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这就是内城的九座城门。

加上

紫禁城的四座城门。

就是后人们在影视剧里经常听到的,明清遗老遗少经常说的那句话——“四九城”。

内城,也就是四九城里面,住的人非富即贵,土地寸土寸金。

内城的人天生就有优越感,除了他们,一切大明人都是土鳖。

哪怕你就住正阳门外城墙边,只要是九门之外,就是农民和土鳖。

这一点,四百年后的燕都的部分大妈大爷们依然贯彻的淋漓尽致。

尽管他们当初的祖先住的距离内城城墙一万里,依然不能抵挡他们来自内心的自豪和发自灵魂的蔑视。

后来因为内城大量的生活需要如烧煤、买菜、肉食、骡马等各种交易。才允许在正阳门外原本荒凉的土地上“建房以市、联之以廊”。以便进行各种脏乱差的贸易。

因此才有了廊坊一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以及以各种行业命名的——煤市口,菜市口、猪市口、骡马市。

这些名称一直沿用到五百多年后,李宝库在燕都捡破烂的时候依然没变,只是文字变得更好看了。

比如“猪市口”变成了“珠市口”、“狗尾巴胡同”改成了“高义伯胡同”,“臭水街”改为“秀水街”诸如此类。

经弘治正德两朝,随着平民的大量涌入,市场的逐渐繁荣,大量的百姓围绕在九个城门外定居汇聚,逐渐形成了燕都这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世界级都市。

直到嘉靖后期,外城才修剪了宏伟高大的城墙将整个九门外的平民区和交易市场等包围了起来,和内城城墙形成北京城两道防线。

而外城城墙内又切了八坊、九百七十八条胡同。当然这是后话。

————————————————————————————————

李宝库这几天惨透了。

手指头搓的都肿了,也没发现具有“金手指”的功能;屁股缝都扒开了,也没发现啥印记,可以召唤时空门。

最关键的是奇装异服、短发拖鞋、还TM没身份证明和路引。

经历了穿越最初的茫然和恐惧,李宝库想开了。

在哪都是穷人,兴许在这能混的好点,毕竟多了点对明朝大趋势的了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反正也回不去了。东躲西藏的过了这三天,李宝库发现目前简直寸步难行,没有身份证明和路引,随时被官差拉走;人们说话还听不太懂。

朱元璋开国用法律的形式定了官方话——《洪武正韵》,底子是金陵地区的江淮话。

造了老子反的好儿子朱棣,搬家到燕都到现在百来年了,官话又掺合了中原地区的北方话;

明朝承接元朝,一些句子和词语还有蒙语发音。

不同人,不同身份,还会有在半文半白的语句结构。

李宝库,彻底蒙了。

来时候第一天雄心勃勃。

准备做肥皂、铁锅炒菜、做花露水、蚊香。种土豆、玉米、辣椒,改良火铳、做水车、改良纺织机、发明水力机床,最后水泥,做玻璃,产镜子,修马路,整银行、发纸钞、弄蒸汽机、修铁道,做股市,搞房地产,练兵开矿、造船搞舰队、对外贸易。

最后征服世界!

这些套路,不是所有的明穿小说通用的吗?

想屁吃吧。

目前的明朝,除了个别的食物、调料没见过,李宝库没发现和自己来时候的年代有什么俩样。基本等同于自己在养父母家读初中时候的那个年代。

李宝库目前屁也没得吃。饿的心慌。

终于熬到天黑了,正阳门关闭。宋老实的馄饨摊子,也要打烊收摊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7 12:41:4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