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红袂 第八十六章 解决盐荒

铁甲红袂 鹤鸣小白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2-12-1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咱们是弟兄,不必这样。卜某不敢接受肖大哥的跪拜之礼。”卜逢时说。

“大人抬爱啦!”肖平贵说:“大人是朝廷大员,小人怎么敢失礼?”

“那就作个揖吧!”卜逢时说:“跪拜是万万使不得的。”

肖平贵依着卜逢时,深深作了一揖。卜逢时还了一礼。赶紧拉着他的手到大堂里面坐下。

小童已经端来了两碗茶,放在几案上。

“肖大哥请。请喝茶!”卜逢时说:“这一路风尘仆仆,渴了吧?先喝口茶,咱们再慢慢说话。卜某这就吩咐下去,让他们宰一只羊。晚上给肖大哥接风。”

“大人实在是错爱啦!”肖平贵说:“大人还是那么豪气。小老儿承蒙大人不弃,到盛京城里一听说大人在这里做官,急忙办了些货物赶了过来。紧赶慢赶,还是耽误了几个月。”

“大哥的货物里头可有盐?”卜逢时迫不及待的问。

“哈哈哈!”肖平贵笑着说:“小人知道大人紧缺这个。这一趟什么货也没办,只办了些盐。”

“好,好,好!”卜逢时一连说了几个好。“大哥的货,卜某全要了。不论什么价格,全给卜某放下。”

“大人发财啦?”肖平贵说:“从刚一进来,又是要宰羊又是要设宴。这会儿连价格都不问。大人可是发了大财?”

“大财倒是没怎么发,小财还有点。”卜逢时说:“此刻就是缺盐。有钱也买不到哇!卜某正发愁呢。可巧大哥这就来啦!如同及时雨啊!”

肖平贵说:“小老儿这可是私盐,是有违朝廷法度的。大人是朝廷官员,不准备查扣吗?”

“为何要查扣?”卜逢时说:“不管官盐私盐,能让百姓吃到嘴里就是好盐。本官可不干那种杀鸡取卵的事儿。没了你们这些人,指望着朝廷拨付。老百姓就别想过日子了。卜某说过,不论什么价格,全给卜某卸下。只要放到盐务局里,那就是官盐。”

肖平贵说:“小老儿本没有指望卖钱。知道这个季节漠北缺盐。所以才弄些盐来。是来给大人解忧愁的。”

“不要钱可不行。”卜逢时说:“不要钱那是一锤子的买卖。卜某还想做得长远呢!不能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肖大哥赔本儿不是?”

“其实也没什么本钱,就是辛苦辛苦罢了。算不了什么。”肖平贵说:“小老儿本该早就过来了。只是去了一趟漠南,在那里耽误了好几个月。”

“大哥去漠南干什么?”卜逢时问:“也是捣腾这些货?”

“不是。”肖平贵沉思了一会儿。说:“自然是要捣腾一些货物。主要是京兆衙门派的差事。让小老儿去联络了一下漠南的花喇部落头人乌兹曼。据说是公主殿下交办的。”

卜逢时一听,心下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没有再继续追问漠南的事情。

肖平贵犟不过卜逢时,只好报了一个食盐价格。

“怎么这么便宜?”卜逢时问:“比官盐的价格少了好几倍。大哥可不要亏本啦!”

“亏不了本。”肖平贵说:“就这个价格,小老儿也赚了不少啦!”

“怎么?”卜逢时有些不敢相信。“就这个价格,大哥还有利润可赚?”

“当然有。”肖平贵说:“大人尽管放心好啦!小老儿走南闯北这些年,多的是别人没有的办法。只要这个价格能够长期做下去,小老儿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晚上,卜逢时在州府衙门设酒宴与肖平贵言欢。王守成把一切军务给曹勇安排妥当也过来作陪。几个老朋友聚在一起又说又笑,开怀畅饮。各自叙说了一些别后的情景。

肖平贵从二人那里了解到了漠北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叹息道:“小老儿在盛京城里听见人人都在夸赞呼延将。说他是龙城飞将在世。朝廷对他勒石为盟,安定北境的功劳大加赞赏。老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总是呼延将。把这位呼延将夸赞的成了神。哪里想到,原来这一切都是大人的功劳。小老儿到这漠北也不是第一次了,何曾见过这般光景?一半年的光景,大人就把瀚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简直赶上了南朝的殷阳大地——快要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啦!”

卜逢时笑着说:“肖大哥太夸张啦!哪能赶上殷阳大地呀?哪里就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程度?只要北境安宁,草原上牧民的日子好过了,卜某也就心满意足啦!那些立功受赏,加官晋爵的事儿就让别人吧!卜某不图这个啊!”

“即使这样,小老儿还是替大人不平啊!”肖平贵说:“呼延将是该立功受奖,可是大人的功绩也不能埋没啊!朝廷不该连句不疼不痒的表扬也没有。”

“哈哈哈,身为朝廷命官,身负一方之责。守土保民,本就是卜某的本职。谈何立功受奖,要什么表扬?”

肖平贵说:“盛京城里大街小巷,酒肆茶馆,人们谈论的全是呼延将。就连说书的茶坊里说的新书也是呼延将事迹。尤其把勒石为盟的话题,传的神乎其神。俨然胜过了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功照千秋,彪炳万世的奇功一件。”

“看来这件事儿反响挺大。”卜逢时说:“这是好事儿。盛京城里传的这么热闹,说明朝廷至少没有抹杀边将的功劳,没有对北境所发生的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老百姓这么夸大其词,正说明人人心里有杆秤。也说明家家户户盼太平啊!你们还记得咱们在盛京茶楼碰到的那一对卖唱的父女?他们的身世对卜某触动很深。当时卜某只恨有心无力。今天,卜某身为瀚州刺史,正该有所作为。不能让那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王守成和肖平贵听了卜逢时的话,异口同声地说:“大人胸怀宽广,霁月高风。心系民生,不求回报。忧国忧民,堪称典范。我等实在是高山仰止,望尘莫及。白白曲解了大人一番菩萨心肠!”

卜逢时喝了点酒,有些微醉。他沉吟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说:“卜某有一件事儿,正想问肖大哥。”

“大人有什么事儿?请问吧。”肖平贵说:“小老儿知无不言。”

“肖大哥的盐是从哪儿弄的?怎么会这么便宜?比朝廷的官盐便宜好几倍。”卜逢时说:“走私私盐的客商,卜某在盛京也见过几个。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么便宜。肖大哥到底是怎么做的?能否透露一下。”

肖平贵沉吟了一会儿。

卜逢时连忙说:“卜某只是好奇,并没有其他意思。不会夺了肖大哥的饭碗。也不会把肖大哥的这个机密泄露出去。”

肖平贵连忙说:“大人误解啦。小老儿怎么会怕被大人夺了饭碗呢?只不过是——干这行的,都有自己的门道。怕被别的客商知道了,抢了自家独门生意罢了。大人身居高位,是朝廷重臣。怎么会和小人抢生意呢?小老儿这就把自己的这条秘密说给大人听听吧!”

肖平贵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说是秘密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机密。小老儿这些货全是来自墉国的盐州。大人大概也知道,墉国的盐州盛产青盐。天下大半食盐都出自那里。那里的盐多的就跟这里的沙子一样,遍地都是。只不过一方面山高路远,道路艰险,要把那些盐运出来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墉国在那里设立了层层关卡,抽取很高的盐税。所以,运到盛京或者漠北来的食盐价格昂贵。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墉国故意卡脖子,用来刁难各国。所以才显得紧俏。”

“是啊!”卜逢时说:“这些卜某也知道。正因为有这些原因,食盐价格才居高不下。即使是走私者也不可能把食盐价格压下来。肖大哥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就是小老儿的秘密。”肖平贵说:“小老儿知道一条捷径,能绕过那些关卡。而且把路程缩短一大半。其他人运盐要通过几道关卡,要交很高的盐税。要把那里的盐运到这里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小老儿通过这条捷径,不仅不交税,六七天时间就可走完全程。”

“噢?有这么近。怪不得肖大哥的盐这么便宜。”王守成说。

卜逢时一听,也来了精神。坐起身来听肖平贵继续讲下去。

“墉国的这些盐湖在崇山峻岭之中。东边和北边是绵延不断的大雪山。连飞鸟都飞不过去。东边,是大黑山。这座大黑山把盛朝和墉国隔绝了大半。运盐的人要想绕过大黑山就得从葭門关过。这样一来,就绕了大半千里路。而小老儿所说的这条捷径,穿过鹰愁峡,翻过蒺藜岭就能到达幽州北。到了幽州北离这里就剩下一天的路程了。”

“啊!是这样。”王守成说。

“这条路,虽然是捷径,肯定十分艰险。不然的话,千百年来怎么会没人知道。”卜逢时说。

“那是当然。”肖平贵说:“说是路,其实也不是路。连当地的山民也没有走过。大人听听这名字就知道了。”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守成问。

“说起来话长。”肖平贵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说:“当年,小老儿年轻的那会儿曾经犯过事儿,被官府追杀。逃到了深山里。在当地山民的指引下,走进了这条路。原是走投无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没想到,千折百回竟让小老儿找到出路,逃了出来。”

“肖大哥祖籍哪里?”卜逢时问。

“唉!说起来惭愧。”肖平贵说:“小老儿祖籍正是墉国的韩州。——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大人啊!小老儿只说了一句走投无路逃进深山的话,大人就判断出小老儿不是盛朝人。”

“原来肖大哥是墉国人。怪不得对盐湖那么熟悉。”王守成说。

“小老儿正是墉国人。”肖平贵说:“韩州在盐州之南,隔着一两天的路程。小的时候家里吃的盐,全靠家中弟兄身背肩扛,从盐州运回家。”

“肖大哥说的这条捷径,难道也需要身背肩扛吗?”卜逢时问:“那一次才能运出多少盐来?”

“当然不是身背肩扛。”肖平贵说:“当地有一种牲畜名叫牦牛。能够爬山,能够越涧。小老儿就是用这种牲畜运送盐巴的。起初的时候,用的是山羊。一次只能驮过来一点点。再后来,小老儿和犬子费了一番功夫,整修了这条捷径,使得牦牛能够通过。不过,即使这样,也十分艰险。动不动就会掉下山涧,牲口和货物全部损失。这一次,就有两头牦牛和驮着的盐巴掉进了深涧。”

“这损失可不小。”王守成说。

“不算什么。”肖平贵说:“和运过来的货物相比那点损失不算什么。一头牦牛值不了几两银子?身上驮着的盐巴又都不用花钱。能损失多少?”

“肖大哥一次运过来多少头牦牛?”卜逢时问。

“二十头左右吧。”肖平贵说。

“那么多?”王守成睁大了眼睛。说:“那一次得运过来好几千斤盐吧?”

“一头牦牛驮四百斤,你算算是多少?”肖平贵说。

“好家伙。一次就是八千斤,就按一两银子十斤盐算。这一趟就是小千两银子的收益。”王守成说:“怪不得都说天下盐商,富可敌国。”

“哈哈哈哈,小老儿算什么盐商?怎敢说富可敌国。”肖平贵说:“不过,这话倒也不假。真正的盐商确实是富可敌国。墉国的大盐商温桥就是一个。先不说墉国皇城里面的生意。据说,各国都城里都有他的买卖。墉国皇帝赐给了他一座盐湖。你说他得多有钱?”

“温桥?”卜逢时说:“这个名字听着好耳熟。哦,想起来了。盛京城那件私藏兵器的案子就跟这个人有关。”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22:43:2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