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步 第一百二十章:弊清摘发神附体

天龙八步 星冷苍木 武侠仙侠 | 传统武侠 更新时间:2023-08-0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陈振风道:“萧兄弟可知大宋名将种无忌么?”

萧翊道:“种将军用兵如神,保境安民,小弟甚是敬仰。”

陈振风道:“种将军有一弟子李元贞尽得其师真传,深得排兵布阵之道。两年前在雁门关将兴兵南下侵宋的辽军杀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辽帝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班师回朝。”

袁羽裳道:“萧大哥便是因为劝谏辽帝班师,饮箭自尽,若非太师父出手绝无生还之理。萧大哥,你以后千万别想不开寻死自尽……”

她自幼娇生惯养,刁蛮任性,绝想不通萧翊为何自尽,虽然事发之时距今已有数年,仍是替萧翊担忧。

萧翊见她语音发颤,显是关心自己安危,微笑道:“嗯。我知道,谢袁姑娘关心!”

陈振风微微一笑,心想:“萧兄弟英雄侠义,悲天悯人,高风亮节,有佳人垂青自然毫不稀奇。”

道:“是时大宋汴梁天子赵煦在位,年岁尚幼,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这位太皇太后任用名臣,废除苛政,百姓康乐,华夏绥安,实是中国历代第一位英明仁厚的女主。”

林映雪道:“既然如此,辽帝为何兴兵南下?”

陈振风道:“太皇太后高氏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时常后宫静养,皇帝赵煦亲政。”

萧翊任丐帮帮主之时于朝中要事烂熟于心,自被逐出丐帮,于朝廷机要虽刻意回避,于此一节倒是一清二楚。

道:“当今皇帝一切都是太皇太后所赐,当年若不是太皇太后一力主持,先皇驾崩之时,朝中大臣不立雍王,也立曹王。太皇太后的深恩,皇帝又如何敢忘,亲政以后与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并无二致。”

陈振风道“其实不然,太皇太后所以要立赵煦为帝,只不过贪图他年幼,太皇太后自己可以亲临朝政。”

林映雪道:“爹爹曾言:宫中御林军指挥是太皇太后的亲信,内侍太监头儿是太皇太后的心腹,朝武大臣都是太皇太后委派的。皇帝除了乖乖的听太皇太后吩咐之外,未敢随便干一件事、随口说一句话。赵煦只怕天天在指望太皇太后病重死去,便可以大显身手……”

陈振风道:“正是如此。太皇太后移居后宫,赵煦亲理政务,第一件事是将礼部尚书苏轼贬去做定州知府。苏轼文名满天下,负大宋重望。他与王安石是政敌,向来反对新法。元祐年间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重用司马光和苏轼、苏辙。现下太皇太后后宫静养,皇帝便贬逐苏轼,自朝廷以至民间,人人心头都罩上一层暗影。‘皇帝又要行新政了,又要害苦百姓了。’当然,也有人暗中窃喜,皇帝再行新政,他们便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

林映雪秀眉紧皱,问道:“陈大哥,新政究竟于朝廷有益还是祸患?”

陈振风道:“王安石有学问,有才干,原本不是坏人,更改旧法用心自然也是为国为民,可是先帝,一来性子急躁,只求一日千里,殊不知天下事情往往欲速则不达,手忙脚乱,反而弄糟了,二来先帝刚愎自用,听不得一句逆耳之言,旁人只有歌功颂德,说他是圣明天子,他才喜欢,倘若说他举措不当,劝谏几句,他便要大发脾气,罢官的罢官,放逐的放逐,这样一来,还有谁敢向他直言进谏呢?”

林映雪道:“如此说来,强国富民绝非一日之功!”

袁羽裳道:“先帝驾崩,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倒是朝廷社稷之福!”

陈振风道:“嗯。皇帝亲政,朝中执政,都是太皇太后任用的旧臣。翰林学士范祖禹见苏轼被贬,上奏皇帝,说道:太皇太后以大公至正为心,罢王安石、吕惠卿新法而行祖宗旧政,故社稷危而复安,人心离而复事。乃至辽主亦与宰相方曰南朝遵行仁宗政事,可敕燕京留守,使边吏约束,无生事。陛下观敌国之情如此,则人心可知。今陛下亲理万机,小人必欲有所动摇,而怀利者亦皆观望。臣愿陛下念祖宗之艰难,太皇太后之勤劳,痛心疾首,以听用小人为刻骨之戒,守天祐之政,当坚如金石,重如山岳,使中外一心,归于至正,则天下幸甚。”

林映雪道:“范大学士金玉之言自然不可罔顾。”

陈振风道:“可是赵煦年少气盛,亲政之初怎容大臣谏言?皇帝将范大学士训斥一番,不改初衷。自此以后赵煦厌见众臣,但亲政之初,又不便将一群大臣尽数斥逐,当即亲下赦书,升内侍乐士宣、刘惟简、梁从政等人的官,奖惩他们亲附自己之功,连日托病不朝。南朝君臣动静,早有细作报到上京。辽主耶律洪基得悉南朝太皇太后身体抱恙,少年皇帝赵煦逐持重大臣,显是要再行新政,不禁大喜,便即决意南下侵宋。”

林映雪道:“辽帝绝没料到在雁门关被李元贞一击而溃,万般无奈便即班师回朝!”

袁羽裳道:“若非萧大哥与蔡涵先生在千军万马之中擒下辽帝,迫辽帝在三军面前发下终生不侵入中原誓言,令辽军锐气尽失,李元贞想要击溃辽军并非易事!”

萧翊苦笑道:“我身为契丹子民却挟持大辽皇帝,罪犯滔天,百死莫赎,原该饮箭谢罪!”

陈振风道:“萧兄弟身处两难境地,擒获辽帝,迫其立下退兵誓言,慷然赴死,我甚是钦仰!”

萧翊心中一动,寻思:“陈兄若是摩尼教中人,为何约我到此详谈机密要事?”

心念转处,又想:“显是陈兄虽被逼无奈入了摩尼教,但对摩尼教的所作所为并不苟同,对摩尼教谋逆之意更不认同,是以与我商谈只盼能阻止摩尼教行事。”

道:“小弟自逞刚勇,犯下滔天死罪,若非太师父出手,百死一生,倒教陈兄见笑!”

陈振风道:“男儿汉顶天立地,萧兄弟无出左右。”

顿了一顿,道:“李元贞经此一役,声名鹊起,更得到少年皇帝赏识,封他为征东将军,选将练兵,秣马贮粮,意欲与辽人在疆场上一决雌雄。”

林映雪道:“爹爹曾说:我大宋燕云十六州给辽人占了去,每年还要向他进贡金帛,既像藩属,又似臣邦,赵煦身为大宋天子,这口气如何呖得下去?难道我大宋永远受辽人欺负不成?当年王安石变法,创行保甲、保马之法,还不是为了要国家富强,洗雪历年祖宗之耻。”

陈振风道:“林掌门所言虽是不错,我大宋人多粮足,那是不错的,但大宋人文弱,不及契丹人勇悍。保况一打上仗,军民肝脑涂地,不知要死多少人,要烧毁多少房屋,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家要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为君者胸中时时刻刻要存着一个仁字,别说胜败之数难料,就算真有必胜把握,这仗嘛,也还是不打的好。”

萧翊心想:“陈兄心地善良,胸怀天下苍生,于摩尼教兴兵造反,图谋不轨自不会不闻不问。”

道:“陈兄言之有理,兵凶战危,若是两国交兵,势必生灵涂炭,黎民百姓有倒悬之苦!”

陈振风哈哈大笑,道:“萧兄弟,你我意气相投,肝胆相照,共饮一杯!”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萧翊陪了一碗。

陈振风道:“少年皇帝一番举动毕竟惊动了太皇太后,疾召皇帝入宫面商起兵伐辽一事。”

“太皇太后道:皇帝说要和辽国开战,当年真宗皇帝如此英武,御驾亲征,才结成澶州之盟,你如何敢擅动刀兵?”

“赵煦气忿忿的道:奶奶总是瞧不起孩儿,只当孩儿仍是乳臭未干、什么事情也不懂的婴儿。孩儿就算及不上太祖、太宗,却未必及不上真宗皇帝。”

“太皇太后低声说道:便是太宗皇帝,当年也是兵败北国,重伤而归,伤疮难愈,终于因此崩驾。”

“赵煦道:天下之事,岂能一概而论。当年咱们打不过契丹人,未必永远打不过。”

“太皇太后道:咱们大宋土地富庶,人丁众多,远胜辽国十倍,只要没有征战,再过十年、二十年,咱们更加富足。辽人悍勇好斗,只须咱们严守边境,他部落之内必定会自伤残杀,一次又一次地打下来,自能元气大伤。我大宋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太皇太后与皇帝唇枪舌剑辩驳一场,皇帝慑于太皇太后的威严,终于打消了北上征辽的念头,下旨罢免了李元贞征东将军之职。”

“原本身在官场,升迁贬斥乃是寻常之事,只要养精蓄锐静侯时机便可一展鸿图,天下扬名。”

“孰料李元贞年少气盛,遭贬斥之后,郁闷难消,终日借酒消愁,遇上了一位绝世佳人,失却了出将入相千载难逢的机遇。”

袁羽裳道:“不知这绝世佳人是哪一位?”

陈振风道:“这位绝世佳人便是天山派司马倩儿的弟子凌仙儿。”

萧翊一震,道:“是她……”想起凌音儿、朱敏、蔡涵,心中五味杂陈,一阵伤感,一片混乱。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7 12:19:0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