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郑和多走了一点 第四章 登陆

那天郑和多走了一点 手拿大蒜画江山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1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劫后余生的众人充满兴奋,他们不仅走出了风暴还没有损失一位兄弟,一艘船。但郑和知道船队要进行休整了,筋疲力尽的弟兄们需要休息。他们要走上久违的陆地,补充淡水和食物,在好望角建立据点。

船缓缓开到海湾。

“景弘你和我带一半的弟兄下船,探索这块未知的土地。顺便带上一些丝绸和瓷器,每位弟兄都带好武器。”郑和对王景弘缓缓说道,王景弘作为经验不亚于郑和的航海家也深知长时间的航行后休整的重要性。“大人为何要带上瓷器和丝绸,这块土地的人我们又不认识,万一他们要抢我们的东西怎么办?而且为什么又不带上茶叶呢,这不是每个土人都喜欢的东西吗?”郑海挠着自己的头。

一旁的侯显和费信笑了”因为我们是仁义之师,我们的使命是宣扬陛下的恩泽,传播大明的文化。瓷器和丝绸是我们交友的礼物,不带茶叶是因为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不一样。”费信说完看到郑海又要开口慢悠悠道:“丝绸和瓷器都很精美,丝绸是用来穿的,瓷器是用来用的。不管什么地方对于衣食住行的需求是一样的,对于美的追求是一致的。哪怕因为文化差异对美的理解有差异,但对于实用舒适的追求是一样的。”郑海止不住的点头,对周围的人竖起大拇指:“不愧是费先生,学问真好!不仅知道风暴来临的表现,还知道这个送礼的门门道道,又能讲番邦话。”

大伙被郑海一副小学究的样子惹得哈哈大笑,船上的气氛越加欢快。郑和看了也是微笑:“那你要和费先生好好学文化,我们这些人总有老去的时候。到时候陛下就要把船队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如果不学好文化,到时候你就没有上船的机会啦。”郑海又是止不住的点头,向几位大人表决心。

“是啊是啊,以后我们家的小崽子还得跟着一起出海!”一些官兵也跟着大声起哄,大明的军户制注定了他们的孩子以后也会是军户,继承他们的位置。一阵欢闹后,郑和带着王景弘,费信,郑海和几千名官兵踏上未知的土地。

下船的人纷纷吐出一口浊气,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人终究要在陆地上生活,海上的漂泊终究是生活的一部分。回到陆地上才有安心的感觉,人终究是要“脚踏实地”的。

好望角是大西洋寒流和印度洋暖流的分界线,在这可以看到海上有一处明显的浅蓝与深蓝色的分界线,好望角的左边是印度洋,右边是大西洋。众人走在海滩上发现这里的海滩和别的海滩的不一样,这里到处是乱石,而且风浪非常大。

海滩上还散落着很多被海水冲上来成堆成堆的海带,费信有心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郑海,看着成堆的海带:“郑大人,这成堆成堆的东西和福建,山东所产的昆布相似。昆布可消痰软坚,利水退肿,疝脚气,如果此物和昆布一样可食用,我们船上的食物就能多一样了。”郑和作为航海多年的老人,自然明白此物的重要,昆布不仅仅是食物更能入药,有药用功能。更清楚这些话是说给小白郑海的,郑海浑然不知他只有满脑袋的问题“可是,费大人长得想不一定能吃啊.我觉得咱应该找这的土著问问或者用动物给咱试吃。”

随行指挥使唐敬不禁大赞:“郑小子聪明啊,不愧是跟着郑大人的亲卫。试吃不就解决了嘛,这的土人肯定吃过问他们就行了。要他们不肯说我们就打他娘的!”郑和摇摇头不知说些什么,军旅中人豪爽直接,最喜欢单刀直入,能用拳头就不用嘴巴。

众人边走边聊,很快就走到了海湾内部。

广袤的草原映入眼帘,白云悠悠,青草碧绿。呜呜喳喳的声音驱赶着成群的牛羊,眼前的一切让人想起了大明北方的蒙元。如果这里放牧的人不是穿着兽皮的非洲黑人,而是骑着骏马奔驰的蒙人。眼前的一切让人想起了远方的祖国,“大人,我想家了。我想南京城的美食,刘家港的百姓和送我们出行的弟兄们。”郑海望着这片草原,虽然这是草原的风景,却依然勾起了他对大明的思念。

“我们到达尽头了,就回去。带上满船的珍宝,衣锦还乡。”郑和看着这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第一次出海便走得如此远,跟着他离开家这么久。费信和唐敬都是有家室的人,听到郑海思乡的语句也不禁思念父母妻儿。“我出海的时候,我儿子给我喝了一碗酒,拉着我的手叫我早些回去。我不在家的日子他会勤练武艺,保护娘亲和爷爷奶奶。”唐敬骄傲的夸着自己的儿子“也不知道这兔崽子现在咋样了。”唐敬的脸上流露出思念,砸吧砸吧嘴仿佛在回味那碗酒。费信什么也没说只是一直看着东方,郑和和王景弘是宦官没有家室但也想念那片土地。

”哇啊呜啊,咕喳阿巴。”沉浸在思乡中的几千人被传来的土语惊醒,唐敬身经百战拔刀出鞘:“听我命令,全员戒备。将郑大人们围在中间,向声源前进。”众人缓缓向前,只见几个瘦小的黑人拿着木棍盯着他们,眼神戒备。

费信作为随行的通事(明朝翻译官叫通事),和土著进行交流。费信说出阿拉伯语,印度语等语言都没人理会,开始用肢体语言交流。费信让众人收起武器,毕竟几个黑人还不够唐敬一个人打的何况几千人。费信开始一通动作,让几个黑人放下了戒备。郑海啧啧称奇,没想到语言不通的费信也能让人知道他们想说什么。

几个黑人放下戒备后,费信向郑和请示拿瓷器作为礼物进行示好。几个黑人看到精美的瓷器,开始呜呜喳喳的讨论。他们从没见过这种漂亮的用具,和他们自身颜色完全不同的颜色让他们惊为天人。他们只在羊身上看过这么白的颜色,而羊是供给他们食物和衣服的来源。他们对瓷器表达自己的尊重,对着瓷器长跪不止磕着头。

此刻每一个在场大明人都为华夏的文明感到骄傲,他们文明中的一个瓷器就让一个个国家迷恋。而他们有多如繁星的成就,他们是这个世界最富有,最先进的民族。“正因为我们如此富强,我们才要将大明的威严遍布四海,让这些还落后的地方也能感受大明的先进。圣人有言,有教无类,我们出使四方,也在教化四方。”郑和带着强烈的自信向每一位官兵讲述着出使的意义。

黑人们从地上起来,眼神变得肃穆。开始手舞足蹈和费信交流,“大人,他们说我们是天神的使者。希望我们能去他们的部落做客,我觉得我们应该去,用丝绸和瓷器交换他们的牛羊,收集这里的情报。还能让他们帮忙为我们建造据点,这里地理环境优越是个航行休整的好地方,”郑和点头表示答应:”公晓所言不错,瓷器和丝绸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寻常若能交换牛羊等物资,还能驱使土人为我们修建据点着实是好事。”

言罢,唐敬让官兵列好队伍。一行人浩浩荡荡跟随土人向这块土地深处挺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7 20:40:2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