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宁织造开始,打造永生家族 第五章 曹福与《红楼梦》的关系

从本章开始听

曹福获罪,被戴上枷锁示众。曹家被抄,赫赫扬扬的百年望族轰然倾塌。

不过,雍正还算手下留情,为曹家人在北京崇文门外的蒜市口。

依旧还留下了曹家老宅的十七间半房屋,还有家仆三对,供其家人养老,同时也放了曹頫一条生路。

曹家迁居北京后,曹福最后选择出家为僧。

曹福因具有文采斐然、杂学旁收、御下不严、不治家业等特点,被许多学者视为贾宝玉的原型人物。

而由于其年少风光、中年获罪、晚景凄凉的人生经历与《红楼梦》一书的素材甚为相合。

也使得一些学者认为《红楼梦》成书的背后有曹福的功劳。

他可能就是批书人脂砚斋或畸笏叟,甚至极有可能亲自创作了初稿。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无法接受“曹福是《红楼梦》作者”的观点。

因为“年少无才、遇事畏缩”的曹福在历史上实在是个不堪的形象,将他与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联系在一起,令人难以接受。

曹福认为,他应当参与了成书过程,他也未必是《红楼梦》的作者,但至少为这部巨著提供了素材。

书中作者的自述多以他的口吻写成。他曾经不堪的事迹,无损《红楼梦》一书的伟大。

《红楼梦》正是一部“家亡血史”(贾王薛史),作者在开篇自述中多次表达惭恨之意,认为自己“不肖”、“负罪固多”,脂砚斋也在批语中表示作者是“哭成此书”。

可见作者对家族的消亡并不只是痛惜,还抱有深深的悔恨。

翻遍曹家的家史,最有资格这样说的人就是曹福。

因为对于曹福而言,百年家业毁于己手,内心必定充满痛苦挣扎。

此外,《红楼梦》作者亲评主人公贾宝玉,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还“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许多人说这是明贬实褒,反映贾宝玉反抗封建追求自由的精神。

但曹福看来,这两句诗更像是作者的自嘲,一片悔意跃然纸上。

联系到曹福亲手将家族推向败落境地,可以说自嘲之语出自曹福还是比较合理的。

当然,曹福和其所在的曹家落得这般结局,并不冤枉。

正如《红楼梦》中从盛转衰的贾府一样,曹家的百年繁华,是由无数底层百姓的血泪支撑起来的,这是由其官僚地主阶级的本质决定的。

更何况,曹氏一门已经被加恩数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封建制度之下没有不败之家。

曹福相信,《红楼梦》中那些美好的女子曾经真的存在过,可惜她们生不逢时,只能被迫裹挟在时代洪流里,为整个封建制度陪葬。

曹雪芹看到了问题却看不到出路,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说《红楼梦》一书,含有一些宿命的论调。

毕竟,三百年后的世界,《红楼梦》的作者看不到,曹福也看不到了。

但是,我们的天命之子倒霉蛋——曹福却看得到。为什么?

因为曹福是穿越人士啊!正巧他前世是看了很多遍,有关于这点儿历史和野史的。

他深知,自己和曹家处于那种烈火烹油、危机重重的局面。

自己是跟随伯父和两个兄长去迎驾的,却被一个皇家的小阿哥给推下龙舟。

导致自己穿越到这个十一岁的小屁孩上来,刚刚回忆了很多有关曹家的事儿。

有正史有野史,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杜撰和臆测,到底曹家被抄家的真相是什么?

暂时还是不去考究,就记住一点。无论曹家怎么站队,无论大伯曹寅和大哥曹拥怎么行事,暂时离自己还很远。

自己眼下的最迫切的事儿,就是赶紧把身体养好,这副身体也太瘦弱了吧?

这哪是曹家的贵公子?这是平时吃不饱吗?应该绝对不是的!

这么大一个织造府,难道会缺自家一个少爷一点吃食?应该是这具身体,也就是前身的曹福,被溺爱的宠坏了!

从刚刚恢复的前身的记忆中,曹福也能想起一点儿事儿了。

让大伯忌讳的事儿是,绝对不能让人再提及自己从龙舟落水的原因。

因为肇事的熊孩子的身份太高了,自家曹家虽然是显赫家族,但是也只是内务府世家。

用俗话说就是皇家的奴才,包衣出身。主子就是主子,就是真把曹福淹死了。

难道人皇子阿哥还能给你抵命不成?想什么呢?皇帝说严厉处罚小阿哥,那只是说说而已。

再说谁能当真?虽然你曹家是江宁织造,还是什么两淮盐运御史,还有康熙刚刚赏的江南通政司史,这都不能当真!

曹家的江宁织造是明职,两淮盐运御史是为了让曹家弥补所欠的亏空,这江南通政司史就是暗职了。

所以,刚刚从前衙进来来不及换下的官服,就是曹寅为了引起同僚注意。

在迎驾是故意穿着的底一级的官服,按照曹寅所当的最高官职来说。

这江南通政史是正三品,而江宁织造郎中却是正五品。

而两淮盐运御史,也就是说淮南淮北盐运御史。

从康熙朝后期开始,以御史出身任两淮巡盐御史的就不多见了。

巡盐御史或从内务府直接选任,或者由其他职位上的内务府出身的官员兼任。

如从康熙四十三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04-1713年),这十年的时间内,两淮盐政的职位一直由身为汉军正白旗的曹寅和身为满洲正白旗的李煦两人轮流把持。

二人同时还担任江宁和杭州织造。

此时的巡盐御史或盐政,只是按例加“监察御史”衔,实际品级并不拘于监察御史的品级,而是“各带原衔品级”。

因为曹家的圣眷正隆、简在帝心,故曹寅也是能低调就低调。

以免遭受其他同僚的眼红,曹寅深暗此道,所以为官之道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曹福知道,自己再得伯父伯母的喜爱,再得老祖母的怜爱,都改变不了自己是一个十一岁小正太的事实!

如今的小屁孩曹福,因为回忆的事情太多,脑子直接当机了。

也是,不知道还好!就怕知道的太多!谁也不想以后家族的命运断送在自己手里。

正在小曹福休息的时候,曹寅和他的妻子李氏夫人,来到后院给居住在后院萱瑞堂的孙氏老夫人请安。

这织造府萱瑞堂,这还要从康熙38年,他在第3次南巡的时候。

那年是农历夏四月,亲自到曹家的江南织造府,见到了他童年的乳母。

康熙说,这是我的老人家呀,正值庭中萱草开花,康熙皇帝御笔亲题“萱瑞堂”三个大字。

因为曹家的孙氏老夫人就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在古代萱草在中医草本上有解忧舒郁的效果,又称忘忧草。

在母亲所住的地方种植这种花草,来表达儿女永恒的眷爱。

萱草是中国古老的本草,四五月的初夏开花,花色金黄灿烂。

时值初夏,成年的儿女此时多半离开母亲,有自己的奔波前途。

于是将这种初夏的花遍植庭院,以安慰孤独相思的母亲。

有诗为证:“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影,背之哪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雪,江空岁华老。”

这是元朝王冕的《墨萱图其二》,这首诗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题在自己萱草图上的诗。

还有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著名的《游子》诗:“萱草生堂前,游子行天涯。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则紧密联系了萱草与母亲的关系。

所以做母亲的对萱草总是别有一种感情。但是这种感情,肯定比不上孩子真实的在身边。

于是才有了,孟郊所说的,哪怕是萱草遍地开放,也难以挽留母亲那在门口望着游子远去的忧愁和目光。

在中国古代,萱草是母亲花。这种酷似百合的花,在中国是以一种黄色或者金色绚烂的颜色开放,那是母亲为孩子袒露的无私的心。

宋朝以后,萱草正是作为母亲的代称。母亲所住的地方叫做萱堂,不管种不种萱草花,萱就代表着母亲。

在红楼梦里,贾母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说她是整个贾府的精神领袖。

俏皮伶俐的王熙凤,每天要哄着这个贾母,打了宝玉之后的贾政。

跪在贾母面前瑟瑟发抖,红楼梦的日常是围绕着贾母展开的。

这个贾母的原型,就是是曹福的祖母和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

而红楼梦中的荣禧堂,则不是男人获得的荣誉,在真实的生活中,是由贾母的原型孙氏所获得的。

康熙落下如此郑重的墨宝“萱瑞堂”,一来是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来也是告诉其他人等,善待自己的乳母,一个堂字,表达自己的孝心。

三来,自然也提升了曹家的地位。

正是现实中有如此的事实,才有了红楼梦贾府贾母不可撼动的位置。

这么多人小心翼翼,无论是当官的儿子还是府中的各色人,都无不生活在贾母的关爱和慈悲里。

她身上代表着皇恩,也代表着繁华延续的可能,曹家孙氏的死亡,也代表着一个被荣宠时代的过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1 2:22:1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