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开始体验上流人生 第二百三十三章 诗词接龙

从高中开始体验上流人生 无子瓜子 都市言情 | 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1-05-23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乔英子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叶炯 在一旁听得都有些傻眼了,愣了一会儿这才回过神,佩服地说:

“英子,你简直就是一个天文学家,居然了解的这么详细,上次的知识竞赛如果出的全都是和天文有关的题目的话,那根本就不用我出马,你一个人就可以秒杀全场了。”

“哼,那还用说!”

乔英子小嘴一撇,有些小骄傲地哼了一声道:

“叶炯 ,不是我吹牛,在天文学这方面,你绝对不是我的对手。”

“那是那是!”叶炯 忙不迭地点头称是,然后又突然想到了什么,得意地说,“英子,虽然在天文学方面我不如你,但是在诗词方面你可不一定是我的对手。”

“是吗?”乔英子有些不服气地说,“嘻嘻,我还偏偏跟你比试一下不可,看看我们两个到底谁更厉害。”

“好啊,你想怎么比,尽管划出道来吧。”叶炯 不甘示弱地说。

乔英子想了想,兴奋地说:“我想到一个好主意,不如我们来一个诗词接龙怎么样,我们一人背一首有关牛郎织女的诗词,谁说不上来就算谁输,怎么样,敢比吗?”

“这有什么不敢的,比就比。”叶炯 大方地说,“我先来吧,免得到时候你说我欺负你。”

说完也不等乔英子开口,便立刻背诵道:

“牛郎织女,因缘不断,结下生生世世。人言恩爱久长难,又不道、如今几岁。眼穿肠断,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会。三杯酒罢闭云房,管上得、床儿仝睡。”

叶炯 背完以后便得意地看着乔英子,笑吟吟地说:“英子,轮到你了。”

乔英子有些狐疑地说:“叶炯 ,你刚才背的那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首诗词啊,该不会是你即兴自创的吧?”

也难怪乔英子会有这样的怀疑,只怪叶炯 的才华实在是太逆天了,上次他即兴赋诗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乔英子狐疑地说:

“叶炯 ,我可事先声明,如果是你自己作的,那可不算数。”

叶炯 笑着说:“英子,你看你孤陋寡闻了吧,这是宋代的词人袁去华的《鹊桥仙》,可不是我作的。”

“袁去华,我怎么都没听说过这么个人?”乔英子还是有些不相信。

叶炯 只好耐心地解释道:“所以说你孤陋寡闻啊,你大概只听说过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那些诗人吧,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袁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见叶炯 说的这么详细,乔英子这才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嘟着嘴说:

“好吧,那我就暂且相信你一次。”

叶炯 催促道:“英子,轮到你了,你可别拖延时间啊。”

“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乔英子不满地白了叶炯 一眼,然后想了想说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乔英子所背诵的是秦观的《鹊桥仙》,这是语文课本里的内容,她能如此熟练地背上来一点都不足为奇,叶炯 也没有多说,也不等乔英子催促,紧接着便说道:

“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愁损舞鸾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

这次不等乔英子质疑,叶炯 便自顾自地解释道:“这首词是宋代陈东的作品,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十七岁(1103年)入学,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入太学。

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二十七日上书请诛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等“六贼”,以谢天下。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上书乞留李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以为“欲复中原以定大计,非李纲不可”,从者数万。同年八月,江西抚州(今抚州)人欧阳澈亦上书指责高宗“宫禁宠乐”,潜善大怒,馋于高宗,二十五日与澈同斩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两人的首级被悬挂在市门上,几天后,李猷等人设法出资赎回尸身,用棺盛敛,丹阳同乡胡中行护柩以还,葬于丹阳市东郊桐村(大贡村松树山西南隅)。第二年,高宗为陈东平反。绍兴四年(1134年),高宗追赠陈东为朝奉郎、秘阁修撰,赐钱五百缗、祭墓田四十顷。”

叶炯 自顾自地介绍了一番陈东的履历,乔英子不满地哼了一声说:

“我问这些了吗?显摆你知道的多是吧?”

“嘿嘿,我这不是怕你又怀疑我是杜撰的吗?”

乔英子没有理会他,沉思了一会儿背诵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叶炯 频频点头,等她说完,略微想了想便朗朗吟诵起来:

“三元秘秋水,未悟谩猜量。诚能参透,洗心涤虑密归藏。意与身心不动,精与气神交合,天理自然彰。三善备于我,翻笑炼玄黄。性圆融,心豁达,德辉光。牛郎织女,一时会合到天潢。勘破乘槎伎俩,密契浴沂消息,游泳有无乡。日用别无事,读易对三皇。”

乔英子见这首词自己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狐疑地问:

“这又是哪位不知名的诗人写的?”

“这是元朝李道纯的作品。”叶炯 如数家珍地介绍道:“李道纯,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守中要在归根复命,“炼丹者,全天夺天地造化……返本还原,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脱为仙,谓之丹成也。”指出“道本至无,易在其中”“易也、象电,其道之原乎;常也、变也,其易之原乎”“圣人所以为圣者,用易而已矣,用易所以成功者,虚静而已矣”等重要的道家易学的观点。”

听完叶炯 滔滔不绝地讲解,乔英子惊讶地说:

“叶炯 ,这些东西你都是从哪里看来的啊,怎么我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嘿嘿,英子,你可别想拖延时间啊,快点快点,轮到你说了。”

“切,瞧你那点心思,你还真当我怕你啊。”乔英子没有丝毫停顿地说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

乔英子刚刚说完一首,叶炯 便立刻跟上了一首,而且又是乔英子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她不禁好奇地问:

“叶炯 ,这首诗又是谁写的?”

“这是宋代汪元量的作品,汪元量是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

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

汪元量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词集《水云词》。

汪元量的友人李珏跋元量所撰《湖山类稿》,称元量“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亦宋亡之诗史”。“宋亡之诗史”,是汪元量诗的主要特色。《醉歌》10首中,“声声骂杀贾平章”,揭露贾似道之流荒废政事,贻误国家的罪恶;“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直呼最高当权者太皇太后谢氏之名,痛斥她率先投降的可耻行径,满腔悲愤,不愧史笔。《越州歌》20首,描述了元兵南下时半壁河山遭受蹂躏的惨象:“东南半壁日昏昏,万骑临轩趣幼君。三十六宫随辇去,不堪回首望吴云”;“一阵西风满地烟,千军万马浙江边。官司把断西兴渡,要夺渔般作战船”。亡国之痛,悲歌当哭。又有《湖州歌》98首,从“丙子正月十有三,挝□伐鼓下江南,皋亭山下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写起,以七绝联章的形式,依次记述“杭州万里到幽州”的所历所感、所见所闻:“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两淮极目草芊芊,野渡灰余屋数椽。兵马渡江人走尽,民船拘敛作官船”。景真情挚,非有切身感受者不能道。《湖州歌》、《越州歌》、《醉歌》是汪元量“诗史”的代表作。其深度和广度都超出其他宋遗民同类的诗。它记述的史实,往往能补史籍之所未及。

汪元量南归后,写了不少诗来反映人民在元朝统治下所过的痛苦生活,如《钱塘》“平芜古路人烟绝,绿树新墟鬼火明”,《兴元府》“官吏不仁多酷虐,逃民饿死弃儿孙”等,可以看成是“宋亡诗史”的一部分。

汪元量早期创作《居拟苏武》四首、《月夜拟李陵诗传三首》,立意、谋篇、遣辞都模仿古诗《李陵与苏武诗》、《苏武诗》,痕迹过于显露。元兵南逼,国势飘摇,他的诗融入了时代的内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师法杜甫,模仿杜甫的秦州体,自认为篇篇妙入神(《杭州杂诗和林石田》),颇有心得。他在颠沛困顿之中,进一步领悟到杜诗“句句好”(《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他在大都所作《黄金台和吴实堂韵》中写道:“君臣难再得,天地不重来”,感到大势已去而又执著地眷恋故国;在《平原郡公赵福王挽章》中写“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声讨元统治者虐待宋宗室。这些诗作继承了杜甫的沉郁,而又有他自己那个时代所赋予的苍凉和悲愤。他为挽文天祥而作的《浮丘道人招魂歌》,则学杜甫的《同谷七歌》,深得其章法。南归后写的山水诗,偶有明快之笔,但大多数是抒写寂寞哀愁心情的,如“孤舟行客愁无那,十二峰前十二滩”(《夔门》)。还有一些诗则受江湖派的影响,意境幽窄。”

“以“德祐之变”为界限,汪元量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宫廷生活。如〔莺啼序〕《宫中新进黄莺》写黄莺的伶俐,〔汉宫春〕《春苑赏牡丹》写牡丹的娇媚,曲尽物态,颇有情致。〔失调名〕《宫人鼓瑟奏霓裳曲》写宫人的哀怨。这些词辞采华美,结构缜密,虽然境界不高,但能做到典丽而不堆砌,工致而不晦涩。他的〔长相思〕中的“阿哥儿,阿姑儿,两个天生一对儿”,则通俗活泼,充满欢乐情绪。

“德祐之变”以后,汪元量的词作内容与风格都有了变化。至元十三年赴大都途中,他发出了“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的慨叹。在大都期间,在一组〔忆秦娥〕词中,他写南宋宫人“强将纤指按金徽,未成曲调心先悲。心先悲,更无言语,玉箸双垂”,“天沉沉,香罗拭泪行穷阴。行穷阴,左霜右雪,冷气难禁”,冲破了传统的“宫怨”作品中的幽愁暗恨,表达了被俘者的苦楚和眷恋故国的心情。其他如〔人月圆〕“不堪回首,离宫别馆,杨柳依依”,〔满江红〕《和王昭仪韵》“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都感人至深。这些作品继承并发扬了陆游、辛弃疾、陈亮爱国词的传统,不事雕琢,直抒观感,言显意真。南归后,山河变色,“肠断江南倦客,歌未了,琼壶敲缺”(〔暗香〕),孤寂忧伤,眷怀故国,成为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内容,而且感情更趋深沉。代表作是〔莺啼序〕《重过金陵》。”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8 18:39:5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