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山河破碎我仍在 第五回 议开边大宋重兴 占先机时光如梭7、8

大宋:山河破碎我仍在 历史扛把子 同人小说 | 动漫同人 更新时间:2021-04-1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七节

几乎与倭国战争进行的同时,西边又爆发了新的战争。

大宋西进战略开始的时候,西夏内部一直在争权夺利,根本无力干涉大宋西进战略。

但金主迪古乃并不是个笨蛋,以他的聪明,在接到大宋联合回鹘与土蕃开战消息的一瞬间,他就立刻意识到这是大宋在进行大的战略,一旦大宋完全控制了土蕃东部和回鹘,不止是没有了边患,更主要的是能够从两个方向威胁西夏,解决忠实于金朝的西夏对边境的威胁,彻底打破大金对大宋的牵制。

大金立刻遣使宋朝,要求大宋停止对自己附属部族的入侵。大宋的回答则是土蕃现在并非一个部族,而是由近百个小部族组成,虽然统称为土蕃,但已经归顺大金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少部族并不服从金人的管辖,甚至还常常入侵周边的国家,这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大宋现在正在对付的,是那些敢于入侵自己领土的桀傲不驯的野蛮人,与大金无涉。

等听到大宋占领了河湟谷地,金主迪古乃顿时一惊,他知道大宋已经在西部抢占了先机,。精于骑兵作战的岳氏父子、张义这些精于骑兵作战、拥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尚在,他们一直以来也为大宋培养了无数人才,大宋不过是缺马,并不缺人。只要给大宋时间,制约大宋的战斗力的“骑兵”问题绝对能够解决。

但问题是现在北方的鞑靼诸部又开始反抗,大金没这个实力马上与宋开战,根本无力西顾。

为了阻拦大宋完全控制河湟谷地,金主迪古乃要求西夏出兵,阻止或者至少拖延大宋在西部的军事行动。

虽然,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的西夏并不愿意与宋开战,但最终还是扛不住大金的压力,被迫出兵,与大宋在河湟谷地北部与西夏交界之处发生了多次冲突。在警告西夏未果的情况下,天子赵惇下定了与西夏交战的决心,双方很快爆发了战争。

大宋龙成近卫禁军一夜行进近四百里,偷袭西宁州成功,而后又夺得西夏南部草暖和南军司驻地,完全切断的西夏东南部最重要的战略支点--临佻府与京师中兴府的联系。

大金没想到西夏如此的没用,赶紧出面调停,希望能够制止大宋继续攻夏。

恰好,此时大宋朝廷经商量之后,也认为应该让西征军稍稍休息一下,调整一下军力布属,于是便接受了大金的调停。结果,此次边境战争以西夏割西宁州、临佻州于宋,并赔偿大宋五十万两白银告终。

本来,大宋就算在战争中获胜,也从没有要求赔偿一说。但天子赵惇觉得,既然过去的辽、现在的西夏和金,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都要宋支付岁币,那么宋要赔偿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在双方进行谈判的时候,大宋天子不顾群臣的反对,下旨给负责谈判的官员,坚决要求赔偿,才会有了这么一次先例。

重兴三年二月,就在百姓们正兴奋的为两次对外战争都是大宋获胜,没有花费太多军费,而且还大捞特捞了一回庆贺的时候,又一个好消息从皇宫中传了出来:皇后马忆灵生下了皇长子!

这下天下臣民是喜出望外,整个大宋都在欢庆天子得子,大宋后继有人了。

太上皇他们更是欣喜若狂,太上皇亲自为孙儿起名赵扩,并要求天子下旨大赦天下,以庆贺皇帝长子的诞生。

之后的几年,虽然再没发生大的战事,但大宋朝廷却仍然十分的繁忙。

为了控制新得的土地,不仅需要安置大量的西迁百姓,而且针对西夏的绞杀政策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西夏,师从于宋而背叛大宋,它是宋人心头上的一根刺。从宋太宗时党项拓拔部首领李继捧归附之后,它与大宋就一直纠缠不清,时叛时顺,最后成为了大宋躯体上无法合拢的伤口,不断的在吸取着大宋的血液和精力,把大宋拖的精疲力尽。

这次,天子赵惇再也不会给它反反复复的机会,一定要永久的解决这个痼疾。

现在的西夏,比起大宋南迁之前来可是要大的多,统治区域达到了二十二州。但是,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大部分领土是寸草不生的荒漠之地。只有东部、南部的黄河两岸,还有西部部分土地上可以让人定居。最繁华的地方,还是以西夏都城中兴府为中心的兴州。

由于受到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西夏的粮食和一般生活用品一直不能自主,都要靠与周边国家贸易得来。

过去,从大宋进口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占到将近西夏所需之物的三分之二还多,大宋早已掌握了西夏对外贸易的命脉。为了打击西夏,天子赵惇下旨,断绝与西夏的贸易,并命令严控大宋铜钱进入西夏境内,要边境诸军加强封锁,不得放走私之物进入西夏。

西夏遭此一击,国力严重受损,不得不向金救援。但大金本身的生产仅能自保,根本无力支撑西夏的需求。西夏无奈之下,只得向金求援。

可是,金朝本身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靠汉族地区的幽云十六州和黄淮地区,这些地方历经战乱,一直未能完全恢复,又经过前几年的大灾和繁重的徭役,生产仅能供应大金本身,根本无力支援西夏。

金主迪古乃为了与大宋争胜,决意拚尽全力支持西夏,甚至拚命的搜括百姓。

此时,一直在等待时机的倾天网出手了:他们以手上掌握的大量金人纸币交钞突起发难,在大金全国各地的交钞兑换点同时进行大批量的兑换,狂提现银和铜钱。得知消息的人们害怕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全都涌向了兑换点,拚命的想把手上的交钞换成银子或铜线。

此次如同雪崩一般的金融风暴,事先没有任何的征兆,大金户部连一点儿应急反应都没来的及,挤兑风波已经遍布到了全国。虽然,后来金主迪古乃果断下旨强行停止了交钞的兑换和流通,但之前的挤兑风波却已经给大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更主要的是,破坏了大金交钞的信用基础,金朝金融体系开始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大金自顾不暇,再也无力援助西夏,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没有了金朝的支持,西夏根本无法与大宋相抗。但为了不给军队造成过大的损失,天子赵惇与中枢商议之后,仍然没有发动对西夏的进攻,而是继续采取绞杀政策,最大限度的摧毁西夏的战争潜力。

在大宋的全力打压下,西夏经济崩溃、生产萎缩,连日常的生活用品都供应不足;为了保持自己奢华的生活,西夏君臣拚命的搜括百姓,无法生活下去的各族百姓不断的爆发起义,西夏的统治已经是遥遥欲坠。

西夏已经成为大宋面前的一道美食,唯一的悬念,大概就是大宋什么时候开吃而已。

下旨进行“绞杀”的天子赵惇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做法会导致西夏的百姓困苦不堪,如果被外人知晓,很可能会在史册上留下阴险、狠毒的骂名!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与其让自己的臣民去流血,不如牺牲他国之人。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仁义可言,一切都凭实力说话。

第八节

与此同时,对金暗地里各个方面的打击也全方位展开,之前倾天网那些做法只是小打小闹,只是借用一些特殊的事件来打击大金而已,还不足以动摇它的根基。现在,到了该使用手段,拆除大金基础的时候。

首先,朝廷下旨严禁宋钱流入金朝,开始控制宋钱的流量;其次,限制金朝必须从大宋进口的商品进入大金,限制双方的商贸往来;最后,对仍然附属于金的各个属国和部族限制商贸。

这些手段也只有大宋玩的起来,大宋在金朝和周边的国家绝对是外贸上的老大,每年输入这些国家的商品可以用千万铜钱计。更不用说它们在流通领域中都依赖于宋钱,没有了宋钱,也就等于了他们商贸体系的崩溃。

大宋的这一手,现在还看不出什么端睨,但随着时光流逝,自然能看出它的厉害之处。再加上一个不会给大金好过的倾天网,之后大金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这几年里,不甘寂寞的金主迪古乃也没安生,不断的冒出新鲜招数。可是比起之前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往无前的迁都来说,这后面的事情可就让人摇头了。几年下来,他也就干成了一件正经事:科举。

之前,金朝选官制度并不固定,科举的举行也要看皇帝高兴,想起来就举行,想不起来就算。雅好汉家文化、有着深厚文学功底的迪古乃,怎么可能不重视为国选材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王朝标志的科举?!

迁都后没多久,金主迪古乃就下旨,让臣下们对科举制度来了个梳理,完全用法律的形式把科举的时间、有资格参加的人和所需费用的出处等等全给定了下来,这样,以后科举就完全按照这些法来安排,的确是够的上先进的。

随后,金主迪古乃干出来的事儿,让知道的人都瞠目结舌:一嘛,这位金朝皇帝特地建立了专门的打大臣板子的侍御房。女真人来自蛮荒,之前礼仪尚未全备的时候,常有发起火来打人、甚至君臣打做一团的情况,就连一国之主还被臣子打过。延伸下来,就形成了大金朝廷上特有的廷杖制度:就是扒了大臣的裤子打屁股。

大概,金主迪古乃杀人杀累了,或者再杀下去就没人干活儿了,干脆,他把廷仗发扬光大,建立了这么一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侍御房,在朝堂之上就公然扒了大臣的裤子打屁股,,还美其名曰检视。不过是丢了大臣的脸面,不至于耽误事儿、更不用丢了脑袋。就这么着,这检视从外到内,后来连迪古乃的嫔妃、亲属无一不挨过板子,那怕是自己的宠妃,一旦得罪了迪古乃也得当众按着开打。

二嘛,闲不住的金主迪古乃又设置了圣巡制度,就是每三年他要在大金境内巡视一次。大金境内的道路交通远不及大宋发达,水路之类的更不用说,皇帝出巡本来就是个大麻烦。如此一来,迪古乃巡视大金一圈就得将近两年,等于是回到中都大兴府最多一年就又得上路巡幸了。

可偏偏自以为是天下无双的明君的迪古乃,根本不可能和他的老对头大宋天子赵惇一样简从简行,那仪仗摆的是要有多大就有多大!而且,按女真人旧规,所有皇帝抵达的地方,当地官员都得奉献供品。迪古乃倒是玩的高兴,可是无穷无尽的供品、徭役,把已经被折腾到精疲力竭的大金百姓逼上了绝路。

现在,大宋西进战略不断实施,派出的军队也不过才三十多万,再加上为军队和西迁百姓提供后勤保障的厢军,总共只有三百二十万人左右。对大宋来说,这样的兵役和劳役规模,离动摇大宋的根基还早的很呢。

可大金的人口还不到大宋的一半。前段时间的天灾又使得金朝损失了至少五分之一的青壮年,人口的自然增长被生生截断,这个人口的断层所造成的严重要在今后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才能完全显现出来。

这个时候的金主迪古乃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他还在想办法破坏大宋的西进战略。只是,西夏实在令他失望!居然连大宋一波进攻浪潮都没有扛的住,还得他迪古乃出面向赵惇说好话。一想到大宋天子赵惇那张俊美却邪恶的面孔,就会联想到被赵惇压了一头的郁闷,迪古乃就是一肚皮的气!恨不能一刀把这个麻烦精给砍了。

大宋重兴六年十月,一个新的消息报到大宋朝廷,预示着西夏的末路将临:西夏现在的国丈任得敬意欲与大宋交易,以夺取西夏的皇权。

任得敬,原本宋西安州通判,夏崇宗乾顺攻破西安州时,任得敬献女出降。后崇宗子仁孝登基,任得敬女被封为太后。

归夏以后,任得敬一直在外领兵,因其作战有功,威震西夏。后因西夏国内一直不怎么安定,党项贵族又耽于玩乐,没多少人能够带兵出征,任得敬以外戚的身份手握重兵,封西平公,东征西讨,权势显赫。但因其实力过强,遭到了党项一些重要宗室的忌惮,一直不能进入中枢。

直到掌握朝政的中书令、濮王仁忠病死,另一主政的晋王察哥收受任得敬重贿,才许其入朝参政。晋王察哥病故后,再也无人压制任得敬,他身兼数个要职,并大封家族,完全控制了西夏的军政大权。

任得敬虽为汉人,却对夏帝尊崇儒学极为不满,实际上的原因是他已经有了篡权夺位的想法,主张忠君的儒家学说当然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到了后来,专横日甚的任得敬居然直接威胁夏帝分国,分夏国的一半归他统治,得到了西南路及灵州啰庞岭地,建号楚国。

自以为得计的任得敬再次胁迫夏帝,派遣左枢密使浪讹进忠等去宗主国金朝奏报,求得封号,以资证明。谁知,金主迪古乃认为这是权臣谋夺,非夏王本意,干脆拒绝了夏国的贡物,拒不承认楚国。

挨了当头一棒的任得敬勃然大怒,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派人与大宋联系,准备与宋合谋灭亡西夏。接到倾天网的消息,大宋君臣计议后决定接受任得敬内附,借机消灭西夏、打击大金,等收拾了西夏再来解决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6 18:57:5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