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山河破碎我仍在 第一回 人情恶誓不退缩承大业初理国事10

大宋:山河破碎我仍在 历史扛把子 同人小说 | 动漫同人 更新时间:2021-04-1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十节

得知兀术战亡之后,金主合剌十分悲伤。兀术不仅养育了自己,并扶助自己登上帝位,而且为大金付出了一生。

想当年,由于贪图安逸,本来骁勇善战的女真人失掉了奋发图强的锐气,连本来十分清醒的金主吴乞买也是如此,居然立了刘豫当了伪齐皇帝,使得宋朝军民士气大振。

金军在此之后屡战屡败,导致了金人的两派之间的争斗,是兀术果断的平定了内斗,镇压了贪图享乐、不愿南征的女真贵族。

在随后对大宋的战争中,兀术身为主帅,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亲自领兵追击大宋天子赵构,大大振奋了金军的士气和民心。虽然最后没能灭掉大宋,但还是迫使大宋求和,最终确立大金稳稳为各国之首的地位。没有兀术的身先士卒和果绝英明,就不会有大金的今天。

金主合剌下旨,按臣子最高祭礼为兀术停朝十天,赐谥号“忠烈”,并下旨将兀术灵位配享金太宗吴乞买宗庙。

迪古乃随后被任命为同判大宗正事、都元帅之职,刚过二十岁就成了手握重兵的征北元帅。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兀术生前所说“大金后人耽于玩乐”的确不假,能够带兵出征的女真后人已经不多了,更不要说是出征苦寒的北方,也只能任命金主信任又有战争经验的迪古乃担任北征统帅。

由于祖父阵亡而愤怒至极的迪古乃,对反叛的鞑靼诸部采取了灭绝政策,以重兵合围射杀自己祖父的蒙古部族,并下令不许任何其它部族收容逃亡的反叛,否则视同叛逆。

不到一年的时间,至少有十数万鞑靼人死于金军的合围之中,十几个蒙古部族被连根铲除。残酷的手段使得反叛的鞑靼诸部受到了沉重打击,反叛被暂时压了下去。

随即,金朝在漠北设置西北、西南、东北三路招讨司,管辖各归属鞑靼诸部落,并有统军征讨叛变部族之权。这些负责漠北安危、权重一方的将领,都来自于兀术、迪古乃祖孙的完颜氏部民。

迪古乃也一战成名,成为大金年轻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得封尚书左丞,进入了大金政权的最高行政机关,接着又被升为升任为右丞相,继自己祖父之后,刚刚二十三岁的他开始控制大金的朝政。

被册立为皇太子后的第十天,赵惇第一次参加正式的朝会。在这之前,既是因为他一直被养育在显庆观,也是因为母后虞水灵不愿意爱子过多参与朝中政务的原故,还有就是他年龄不大的原因,他还从来没有参加过除礼仪性质以外,专门讨论政务的朝会。

等众臣行礼已毕,赵惇站在父皇的左侧,看着下面不少大臣还是睡眼惺松的,一脸不清醒的状态,实在是觉得可笑。

能够坚持每五天一次的早朝、和中枢之臣天天面见君主,都被视作是君臣勤勉的象征,可看看这些上了朝还在打磕睡的臣子,能讨论政务、有所建树吗?这些所谓的规据实在是无聊。

下面的臣子先启奏政务,然后持不同意见的臣子们开始互相争辩,赵惇听了一会儿,就开始不耐烦:这些大臣到底在干什么?争了半天,却没有什么实务,大多是在争一些符不符合历来的规据,过去有什么先例可以遵循等等。赵惇心想,如果过去都有先例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还要你们这些臣子干什么?

他这里正在想着,天子赵昚却转向了他:“惇儿,你有什么见解?”

“父皇,儿臣在此之前从未参与过实务,所以不敢信口雌黄,请父皇见谅。”赵惇恭敬的回答。

天子还没有说什么,下面一个老气横秋的声音插了进来:“太子所言甚是,若什么也不懂就胡说,那的确是会误国误民了。”

大家的眼睛顺着声音找过去,原来是现任吏部侍郎、枢密直学士晏敦复,他已经慢慢的走到了两班臣子的中间,向上拱手一礼:“太子既然不懂实务,那就请肃郡王赵适解说一下吧。”

大家这才明白,难怪这个一直坚决反对赵惇为皇太子的老臣会突然夸奖皇太子呢,原来是想借让肃郡王赵适表现一下,好让众臣认为太子远不及肃郡王出色,为以后想办法改立创造条件。

肃郡王赵适看到大殿上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顿时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他本性良善,为人小心、拘谨,个性更似自己的父皇。但并不代表他没头脑,由皇后虞水灵带出来的孩子,就算是老实也不会笨。

对于臣子们为了到底是立自己和弟弟哪一个为太子的争斗,他从来就不想参与,也不想与弟弟争这个太子。从一开始,赵惇就认为弟弟是嫡子,而且远比自己聪明、刚强,更适合做大宋的君主。可臣子们却不肯放过他,总在兄弟之间制造麻烦,搞得肃郡王赵适是烦不胜烦。

只是,肃郡王赵适的个性,也决定了他不可能直接反击那些臣子们的行为。

就象现在这样,晏敦复是两代老臣,还曾经担任过他的老师,要他当众给老师难堪,他还真的做不出来。但如果不理会,在众目聩聩之下,也不行。再说,父皇和皇弟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勾连臣子,意欲夺位?!

正当大家都看着肃郡王赵适,等着他说话的时候,皇太子赵惇却走下了丹陛。

众人意外的看着赵惇一直走到肃郡王的面前,恭恭敬敬的向自己的皇兄躬身行了个大礼:“晏卿说的是,适哥跟随父皇、母后参与政务时间不断,在实务上远胜过我,请适哥不要嫌小弟愚笨,尽心教导我。”

肃郡王慌忙伸手扶住赵惇,看着他一脸的真诚,知道是自己的弟弟特意帮自己解围,一时间激动的话都说不周全了:“惇弟,我……”

话刚出口,赵适猛然省悟,连忙改口:“太子……”

“惇弟就是惇弟,适哥知道我素来不喜欢这些虚礼。想听殿下之类的敬称,在别人那里还听不到吗?”赵惇不客气的打断了他的话,然后拉着他的手微微一笑:“你我是兄弟,无论将来我们的身份上如何改变,你永远是我的适哥,我永远是你的惇弟,这可是母后的吩咐,适哥不会连母后的话都不听了吧?”

“母后的话,我当然听。”

“那就好,百姓们有句老话:兄弟同心、其力断金。要是我们皇家子孙还不及自己的子民,那才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呢。”赵惇笑着转身,扫视了殿下众臣一圈:“本宫的确对朝廷的实务不是很了解,晏卿倒是提醒了我,以后还要请诸位爱卿指点一、二,赵惇这里谢过了。”

说完,赵惇一个大圆圈躬,慌的众臣赶快还礼,纷乱的挤在了一起。

一直在座位上旁观的天子赵昚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调皮的儿子,应对起这些老臣来也是洒脱自如,让他们吃了瘪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既然如此,诸位爱卿以后要悉心教导太子,让他尽快熟悉朝廷的执政,毕竟皇太子是大宋未来的君主,不熟悉政务怎么行。”

“是,臣等领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1 8:42:1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